专利名称: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化工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防锈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称为防锈漆。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物理性防锈漆靠颜料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颜料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目前使用的防锈漆大致为油性和水性两种。油性防锈漆使材料表面油腻去除困难,只使用于特定的场合。水性防锈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因含有亚硝酸盐、铬酸盐等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危害, 使用时要注意防护。防锈颜料是防锈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防锈颜料是一类本身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颜料,它们是靠本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稳定,质地坚硬,颗粒细微,优良的填充性来提高漆膜的致密度,降低漆膜的可渗性,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氧化铁红就属这类物质,而金属铝粉的防锈性是由于铝粉具有鳞片状结构,形成漆膜紧密,还有较强的反射紫外线光的能力,可提高漆膜抗老化的能力。漆膜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和耐久性。用氧化铁红为主料制备的防锈漆的特点是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漆膜具有良好的油性和耐溶剂性能;漆膜具有良好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与环氧型、聚氨酯型和氯化橡胶面漆有良好的配套性并具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适用于涂覆黑色金属表面,特别适用与沿海地区和湿热地区的防锈打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化生产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方法,该产品的优点是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漆膜具有良好的油性和耐溶剂性能;漆膜具有良好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与环氧型、聚氨酯型和氯化橡胶面漆有良好的配套性并具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生产该漆使用的原料有油基酚醛漆料38份、氧化铁红22份、氧化锌7份、沉淀硫酸钡12份、碳酸钙8份、4%环烷酸钴0. 4份、3%环烷酸锰0. 15份、10%环烷酸铅0. 6 份、硬脂酸锌0. 25份、200#油漆溶剂汽油5. 6份、环氧树脂3份、聚酰胺固化剂3份。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第一步先配制A液,把油基酚醛漆料38份加入化学反应釜,开动搅拌器,转速为 35转/分,在常温下缓慢加入氧化铁红22份、氧化锌7份,反应0. 5小时;把温度提高到 40°C左右,依次加入沉淀硫酸钡12份、碳酸钙8份、4%环烷酸钴0. 4份、3%环烷酸锰0. 15 份、10%环烷酸铅0. 6份、硬脂酸锌0. 25份,搅拌保温反应1. 5小时。冷却得到A液。
3
第二步配制B液,把200#油漆溶剂汽油5. 6份放入容器,依次加入环氧树脂份3、 聚酰胺固化剂3份搅拌成均勻液态。第三步在使用时把A液和B液直接混合,搅拌均勻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油基酚醛漆料38份、氧化铁红 22份、氧化锌7份、沉淀硫酸钡12份、碳酸钙8份、4%环烷酸钴0. 4份、3%环烷酸锰0. 15 份、10%环烷酸铅0. 6份、硬脂酸锌0. 25份、200#油漆溶剂汽油5. 6份、环氧树脂3份、聚酰胺固化剂3份。通过以下的步骤来得到成品。
2.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第一步的特征是先配制A液,把油基酚醛漆料38份加入化学反应釜,开动搅拌器,转速为35转/分,在常温下缓慢加入氧化铁红22 份、氧化锌7份,反应0. 5小时;把温度提高到40°C左右,依次加入沉淀硫酸钡12份、碳酸钙 8份、4%环烷酸钴0. 4份、3%环烷酸锰0. 15份、10%环烷酸铅0. 6份、硬脂酸锌0. 25份,搅拌保温反应1. 5小时。冷却得到A液。
3.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第二步的特征是配制B液,把200#油漆溶剂汽油5. 6份放入容器,依次加入环氧树脂份3、聚酰胺固化剂3份搅拌成均勻液态。
4.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第三步的特征是在使用时把A液和B液直接混合,搅拌均勻即可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性氧化铁红防锈漆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是一种油性的金属防锈漆,它的工作原理是靠防锈漆本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稳定性,优良的填充性来提高漆膜的致密度,降低漆膜的可渗性,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优点是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良好的油性和耐溶剂性能、良好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能与环氧型、聚氨酯型和氯化橡胶面漆有良好的配套性并具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生产该漆使用的原料有油基酚醛漆料、氧化铁红、氧化锌、沉淀硫酸钡、碳酸钙、4%环烷酸钴、3%环烷酸锰、10%环烷酸铅、硬脂酸锌、200#油漆溶剂汽油、环氧树脂、聚酰胺固化剂。
文档编号C09D5/08GK102206458SQ2010101425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王胜美 申请人:王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