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古书画装裱浆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书画装裱浆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古书画装裱修复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发生空壳脱 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修复。经过装裱的书画 会变得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 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我国的书画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 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历代文献中对于装裱浆糊的制作、防腐,装 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修复和重新装潢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时通常要经过解体、清洗、揭背、托纸、修补、接 笔、全色、镶料、覆背、砑装等工艺环节,其中很多环节都需要使用浆糊作为纸与纸、纸与装 裱织物之间的粘接剂使用。一份高质量的浆糊可以使画面平整、不跑墨、不掉色、防蛀、防 霉、若要重新装裱时易于揭起等;因此装裱浆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装裱的成败,以及对书画 作品的保护、流通与收藏。自东晋以来,各类笔记、论著中也都有对装裱浆糊制作工艺的记 录,其中更有专门的篇章记载一些相关添加成分应用于装裱浆糊中,起到调整黏度、防霉防 蛀、使之平整等特殊功效。《装潢志》中云书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而良工首重浆糊。因 为浆糊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装裱的质量,以至于作品的寿命。在浆糊中添加各种含有不同成 分的天然添加剂目的是为了“去蠹”和改善浆糊的各种性能,此法由来已久。根据历史文献 记载,书画装裱浆糊在制作过程中,施以一定的添加成分,不但防蛀,还可起防霉之效。书画装裱与修复工作中需要以浆糊作为纸张与纸张、纸张与装裱织物之间的粘合 剂使用。书画装裱浆糊对于书画的保存与修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装裱浆糊的质量直接 关系着作品的优劣和作品保存的时间。书画装裱与修复中使用的浆糊应具有较好的浸湿 性、粘附性、成膜性和可逆性,既要粘度适中,又要洁净、防蛀。浆糊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装裱 与修复的质量。经过装裱与修复的书画作品发生霉变、虫蛀、空壳、折裂、翘曲变形无不与装 裱浆糊的使用有关。浆糊是整个装裱工艺中的一项关键性材料,也是影响裱件质量的一项 重要因素。历代文献中对书画装裱用浆糊及添加不同成分对浆糊性能影响有一定论述。而 当今装裱者,大都因嫌太麻烦而将制糊入药的工序取消了,这种作法令人担忧。近一时期, 书画装裱浆糊的添加剂大多被化学试剂所代替石炭酸、二氯苯酚、甲醛、氨气等,这不仅致 使传统工艺几乎绝迹,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员的危害,甚至隐含对纸质文物、档案、书画 作品本身的破坏。基于此,文物、档案保护修复界及书画装裱界都希望对装裱浆糊进行改良 开发,以解决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修裱工作以及书画装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目前书画装裱修复工作中的制糊、用糊技术与古代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现在 对浆糊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贫乏,尤其是对于传统制糊、用糊技术的科学化研究还有待展开。传统书画装裱浆糊使用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但仍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装裱浆糊的制作方法、材料及其用量在各朝代都略有不同,时至今日,既没 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一方面是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不同,浆糊用料 配比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装裱浆糊制作方法都是师傅带徒弟,口传亲授,依各自经验操作, 并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总的来说浆糊制作方法大体为两种一,取一定量面粉,添加某 些辅助成分,于清水中浸泡数日或直接加入适当清水搅勻(此为浆头),然后加热并继续搅 动使之糊化,视其变半透明,且可以拉出丝时即为稠浆糊(亦叫干浆糊);使用时把稠浆糊 适当加水稀释搅勻即为浆糊(亦叫糨水),一般把稠浆糊和浆糊统称为浆糊(本发明中,浆 糊即指由稠浆糊加水稀释后得到的浆糊)。二,面粉加入辅助成分后,加水搅拌成糊状,再用 沸水冲开,使其成为半透明状的稠浆糊,用时用水调稀。其二 根据文献古人曾在制作装裱浆糊时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如添加白矾以调 整其粘性,添加川椒以防止其发霉等,到了近代,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新的防腐剂不断被 发明并应用在诸多领域。书画装裱修复浆糊中原有的这些添加剂大多被化学试剂苯酚、甲 醛、氨气等所代替,这不仅致使传统工艺几乎绝迹,造成对环境污染、对人员的危害,甚至隐 含对纸质文物、档案、书画作品本身破坏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两点,文物、档案保护修复界 及书画装裱界都希望对装裱浆糊进行改良开发,以解决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修裱工作以及 书画装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也有单位开发出新型改性高分子粘 合剂及改性淀粉粘合剂SDK,用时加一定量的水调勻即可,但两种粘合剂都没有被文物保护 界、档案修裱界及装裱界所接纳。究其原因,一是装裱专家、学者对现代制糊方法使用化学 试剂有所顾忌,因为在我国添加相关的辅助成分于传统书画装裱浆糊中,发挥其特殊功效 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名画流传几代、经过多次反复装裱,依然色泽鲜艳,都证明了添加 某些添加成分对纸质文物没有伤害,同时具有防蛀防霉等特殊功效。二是装裱专家对新型 粘合剂使用方法并不认可,因为传统书画的装裱浆糊的制作过程,即用面粉加水并适当添 加某些添加成分后,加热使之糊化,放冷后适当加水调勻使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是一种传统工艺,更已经成为中国书画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这不是用简单的粘合剂加 水所能代替的。因此对装裱浆糊的改良还应考虑民族文化内涵及其历史积淀,并根据文物 保护界、档案修裱界及书画装裱界对材料的偏好,以及制作工艺的习惯,选用合适材料及方 法,这样才能使最终的研究成果被装裱专家、学者接纳。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呈现出各种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地丰富着装裱 的工艺,现在的装裱浆糊为防霉、防腐,往往使用化学用品(石炭酸、二氯苯酚、甲醛、氨气 等),这对于有文物价值的书画作品还是慎用为好。因为中国古籍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 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等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过不了多久就会使纸 张变质变黄变脆。所以说,对于有文物价值的书画作品不要全部抛弃传统装裱的浆糊,因为 用浆糊装裱的作品经过长时间后会形成一种“保浆”。对作品的保护和将来的鉴定有着很大 的意义,而不用浆糊装裱的作品则没有这种效果。制糊施以特定的添加成分,不但防蛀,还可起防霉之效。古人常以一些中药煎汤代 水治糊防止浆糊腐烂,同时使裱件具有防蛀避蠹之功效,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 代关于古人的制糊记载中,加入相关药物的方法很多,现列举几则如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裱轴》中首先提出“凡煮糊,必去筋。稀缓得 所,搅之不停,自然调熟。余往往入少细研薰陆香末(熏陆香即乳香),出自拙意,永去蠹而牢固,古人未之思也。汧国公家背(褙)书画,少入蜡,要在密润。此法得宜。候阴阳之气 以调适,秋以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之时不可用。”元《秘书监制》卷六中记载宫廷装潢匠焦庆安领取治糊原料配方为“白芨、黄蜡、 明胶、白矾、藜芦、皂角、茅香各一钱,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明·高濂 《遵生八笺》的《法糊方》是“白面一斤,浸三、五日,候酸臭作过,入白芨面五钱、黄蜡三钱、 白芸香三钱、石灰末一钱、官粉一钱、明石二钱。用川椒一、二两煎汤去椒,先投蜡、矾、芸香、 石灰、官粉熬化,入面作糊,粘背不脱。又法飞面一斤,入白芨末二两,豆粉五钱,亦妙。”清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八《装潢法》根据不同季节使用十几种药物入糊的记载 “春以皂角一挺、滑石、白矾、川椒、黄蜡油各一两;夏用蜡、矾、艾各一两,金精石、木鳖子、秦 艽、白芨、芫花各半两,巴豆少许、皂角一挺;秋加石燕少许;冬用黄蜡一两,白矾五钱,硇砂 二钱,茯苓二两,盐三钱,面一斤,……,,到了近代,人们为防霉腐、避虫蛀,也常在装裱浆糊中加入乳香、百部、冰片、川椒、
除虫菊、黄连等药物。但当今装裱者,大都因嫌太麻烦而将制糊入药的工序取消了,这种作法实在令人 担忧。装裱浆糊中常用传统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如下几种乳香橄榄科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数种植物皮部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含有 树脂、树胶、挥发油和苦味质等。挥发油含α-水芹烯、水芹烯、菔烯、消旋-柠檬烯、 d-马鞭草烯醇、马鞭草烯酮、乙酸正辛酯、己醛、1-辛烯、糠醛、香桧烯、莰烯、2,4_壬二烯 醛、辛醛、间异丙基甲苯、桉树脑、壬醛、异辛醇、1-辛醇、乙酸龙脑酯、1-壬醇、榄香烯。树 脂含α-、β-乳香脂酸、结合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α-香树脂酮、绿花白干层醇、乳香 萜烯、氧化乳香萜烯。树胶含阿糖酸的钙盐和镁盐、西黄芪胶粘素、多聚糖I、平均分子量 为4400,[a]D20-14. 7,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及糖醛酸、多聚糖II,平均分子量为5500, [a ]D20-9. 2,水解得糖醛酸和半乳糖。白矾(明石、明矾)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 KA1(S04)2 ·12Η20〕,此外尚含钙、镁、锶、铁、钛、铜、钠、硅等元素。白矾煅制成枯矾后,失去 了结晶水,又凝固蛋白,增强吸水,干燥,收敛,防腐及抑菌的作用。川椒(花椒)芸香科植物川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川椒果皮含挥发油0.7% 9%。 2)生物碱及酰胺类,茵宇碱、白屈菜碱及其衍生物在本属植物中分布广泛。3)苯丙素类川 椒果皮中含脱肠草素。4)其他成分本属植物多含谷留醇及有机酸。蜂蜡(黄蜡、蜜蜡)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或意大利蜂分泌的蜡。主要成分可分 为四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烃类和游离醇类。[9]主要组成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 元醇所合成的脂,占70. 4% 74. 7 %,此外还含有游离脂肪酸13. 5%,饱和糖类12. 5% 15. 5%,以及少量色素。白芨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主要成分1)菲衍生物白芨中含有二氢菲并 吡喃、二苄基二氢菲,菲、二氢菲及其配糖体等成分,主要有4,7- 二羟基-1-对一羟基苄 基-2-甲氧基-9,10- 二S菲、4,7- 二羟基-2-甲氧基-9,10- 二氢菲、Bleseriarene Α、 Bleseriarene B>Bleseriarene C>Batatasin tn、3_0_Methyl Batatasin IH>Blestrin k、 Blestrin B、Blestrinol A、Blestrinol B、Blestrinol C、1,8-二 0-羟基苄基)-4-甲氧基菲-2,7- 二醇、3-(4-甲基苄基)-4-甲氧基-9,10-双氢菲-2,7- 二醇、2,4,7-三甲 氧基-9,10-双氢菲、2,3,4,7-四甲氧基菲,3,3,,5-三甲氧基-双苄基、3,5-二甲氧基双 苄基、PHySCi0n、3,3’上-二羟基-2’,6’ - 二(对一羟基苄基)_5_甲氧基联苄基、2,6-二 (对一羟基苄基)-3,,5,- 二甲氧基-3-羟基联苄基,3,3'-二羟基-5-甲氧基-2,5,6-三 (对一羟基苄基)联苄基。幻糖类新鲜块茎含淀粉30. 48%、葡萄糖1.5%,还有粘液质。 跟含白芨甘露聚糖,是由4分甘露聚糖和一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白芨胶是由葡 萄糖分子聚合成的葡聚糖,其平均分子量为2,881,000,与右旋糖酐是同一类物质。幻其他 成分含有蒽醌衍生物及抗溃疡成分Bs-I 4(暂称),含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肉桂 酸,西部鲜块茎还含挥发油。黄连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1)味连含原小檗碱 型生物碱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表小檗碱,Berberast ine和 Groenlandicine。2、雅连含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和Groenlandicine。味连、雅连、云连 中均含二十种无机元素Cu,Zn, Mn, Fe, Co, Se, Ni, Sr, Ti, Al, Mg, K, Ca, Pb, Cd, Hg, As, Ba, B, P。从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角度探讨装裱浆糊中传统药物的添加,首先,为了达到 良好的装裱效果,黏度是必须考查的重要一项。不仅古代文献中有白芨入糊增黏的记载,且 白芨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粘液质和挥发油(新鲜块茎含淀粉30. 48%、葡萄糖1. 5%, 还有粘液质。跟含白芨甘露聚糖,是由4分甘露聚糖和一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白 芨胶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成的葡聚糖,其平均分子量为2,881,000,与右旋糖酐是同一类物 质),白芨胶质可在某些领域作为粘合剂。另外,乳香中也富含大量的树脂、树胶、挥发油等 化学成分,可以对增加浆糊的黏度起到一定作用。由此可见,在浆糊中加入白芨、乳香对增 加浆糊的黏度应该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在纸张的保存过程中,防蛀特别是防蠹(蠹鱼,也称衣鱼、纸鱼,是无翅昆 虫,一般蛀食书画表面,特别喜欢啮食纸张中的浆糊或胶质物,危害浆糊粘贴处)是十分必 要的。古人想了几种方法来对抗它,其办法之一是用黄檗溶液染纸。黄檗是具有清热,燥 湿,泻火,解毒性能的中药,还具有杀虫的作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等著名书法家常以黄纸 写字,敦煌石室保存的历时一千多年的经卷纸久不坏,不被虫蛀,都是经过黄檗溶液染过的 黄纸。方法二是将书画用纸以椒水浸泡或涂刷,晒干后再用。椒水可以杀虫,使纸不被 蠹虫蛀蚀。椒就是川椒(蜀椒、花椒),具有性热味辛的特点,可供药用,有止痛,杀虫之效。 更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如明·周嘉胄《装潢志·治糊》、高濂《遵生八笺》的《法糊方》记载, “以川椒熬汤,入面作糊。”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不仅《中国药典(2005版)》中记载川椒具有 杀虫止痒的功效,同时实验证明,川椒含挥发油0.7% 9%,挥发油中的香茅醇、枯茅醇和 牦牛儿醇对黄曲霉素、杂色霉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川椒成分中还多含谷留醇及有机 酸,其中的苯甲酸(安息香酸)对多种霉菌和酵母菌有抑制作用,PH值为5. 5以上,ρΗ值为 4. 5时,对一般微生物能完全抑制。方法三是香气避蠹法,蠹虫不喜欢具强烈气味的东西,所以古人会在木盒或书橱 里放麝香、木瓜、耘草、樟脑、雄黄花等来驱虫。除此之外,古人会在书的扉页、封底和封面里,加上一张单面抹上橘红色涂料的纸,蠹虫只要吃到一点点就会死亡,所以这张纸称为 「防蠹纸」。这种橘红纸就是"万年红"纸,纸上的橘红色涂料含有铅的氧化物,它的主要成 分是四氧化三铅,有剧毒,微量就能使蠹鱼中毒致死,所以将橘红色涂料刷在纸上,阴干后 就成为防蠹纸。另外,铅丹在空气中相当稳定,经历千百年的岁月还可以保持鲜艳的红色, 并持续保有防蠹的效果,所以被称作“万年红”。另外,纸张的耐折力与它的酸度有密切关系。酸性纸的耐折力低,当纸张的平pH 值低到4 4. 5之间时,就变得相当脆弱。如果发现纸的pH值低于5. 6,就应当采取脱酸 措施。因为酸性物质容易引起腐蚀,而使纸张朽坏。在纸的制造和装订过程中,所用的各种 原料又都是霉菌和有害虫生长的最好食物。所以,适度调节装裱书画的浆糊的酸碱度,对于 纸质文物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在浆糊的制作中经常加入白矾,其目的有四一 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染绫绢可防止退色;二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心可固定书画的墨色;三 是采用加矾的浆糊镶活可避免镶缝开绽;四是在淀粉水中施矾的目的是促使淀粉更好地沉 淀。但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白矾本身为偏酸性物质,容易造成浆糊的酸性偏低,而且如果 用矾过多,就会使裱件(包括书画心)矾化,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还给日后的揭裱造成了 难度,于书画的长期传世极为不利。所以,装裱新书画还是揭裱或修复古旧书画,都应该慎 重用矾,它的用法用量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书画装裱浆糊。本发明所提供的书画装裱浆糊,主要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面粉200份;白矾1份;川椒0.8份。所述书画装裱浆糊,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面粉200份;白矾1份;川椒0.8份;和水。所述水的添加量优选为3ml/g面粉。上述的书画装裱浆糊的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将0. 8重量份的川椒加入水中,进行超声提取,得到川椒提取液;2)将200重量份的面粉、1重量份的白矾,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川椒提取液中,加 热熬制得到书画装裱浆糊。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加水量与步骤2)的面粉添加量的比例为:3ml Igo所述超声的条件为频率42KHz,提取时间为20分钟。上述的书画装裱浆糊在制备装裱古书画稀浆糊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书画装裱浆糊pH值较高,粘度较好,有一定的防霉能力,且浆糊涂布后 的宣纸在白度、裂断长、耐折度、抗张强度四个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表现。
本发明的书画装裱浆糊可以应用于书画装裱修复工作中。特别是对文物级古书画 的重新装裱修复具有抗菌性好,对书画腐蚀少,粘度适中,手感好等多项优点。
图1为含有不同添加成分浆糊的抑菌效果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含有不同添加成分浆糊的制作工艺探讨及浆糊酸度、黏度的测试1、实验材料和仪器面粉(铁人牌大成公司出品);川椒(购于北京同仁堂望京 店)、白矾、乳香(购于中国药材公司)、蜂蜡(购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熔点62°C 67°C);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25°C,pH6. 86)、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25°C,pH4. 02) ;NDJ-I型旋转 式粘度计(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PHS-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第二仪器厂)。2、装裱浆糊的制作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多年实践经验及多次的试验摸索,初步确定了面粉与水的 用量比为1 3,在200V时的制作时间为7 llmin。浆糊中添加相关药物成分的用量与 添加方式的确定主要依据文献记载结合实践经验确定,具体如下所述。1)纯面粉装裱浆糊(稠浆糊)的制作工艺按照表1所示将51. 6g面粉和3. 2216g 白矾放入500ml的烧杯内,逐渐加入154. 8ml去离子水,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打成稀粥 状,得到“浆头”。直接置于电热煲上,在200V电压下加热,用竹筷子不停的搅动,待浆头逐 渐开始变稠时,以顺时针方向快速搅动,一直搅到一定时间(具体见表1)时浆糊变稠、微黄 发亮、能拔丝时为止,再在烧杯上覆盖PE保鲜膜,放在冷水中保存。(标记为1号浆糊)。2)添加白矾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将51. 6g面粉和3. 2216g白矾放入500ml的烧杯 内,逐渐加入K4.8ml去离子水,不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打成稀粥状,得到“浆头”。其余 同步骤1)。(标记为2号浆糊)。3)同时添加白矾和川椒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将56. 7g面粉和3. 5429g白矾放入 500ml的烧杯内,逐渐加入3. 5470g川椒的水煎液和去离子水共170ml (其中川椒水煎液为 147ml,去离子水为23ml),不断加以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打成稀粥状,得到“浆头”。其余同 步骤1)。(标记为3号浆糊)。4)添加川椒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将57. 5g面粉放入500ml的烧杯内,逐渐加入去 离子水和3. 5924g川椒水煎液共172. 5ml (其中川椒水煎液为139ml),不断搅拌,使面粉充 分溶解,打成稀粥状,得到“浆头”。其余同步骤1)。(标记为4号桨糊)。5)面粉乳香(16 0. 3)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将55. Og面粉放入500ml的烧杯 内,将1. 0320g纯净的乳香用水研磨成细粉均勻加入到面粉中,共加入165. Oml去离子水于 烧杯中。不断加以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浆头”。其余同步骤1)。(标记为5号浆 糊)。6)面粉乳香(16 1)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同步骤5)面粉添加M.8g,乳香 3. 4323g,去离子水164. 4ml。(标记为6号浆糊)7)添加蜂蜡的浆糊的制作工艺将55. 2g面粉放入500ml的烧杯内,逐渐加入 165. 6ml去离子水,不断搅拌,使面粉充分溶解。直接置于电热煲上,在200V电压下加热,用竹筷子不停的搅动,待浆头温度达到62°C以上时,均勻撒入1. 0360g蜂蜡细屑,以顺时针方 向快速搅动,一直搅到8分钟时浆糊变稠、微黄发亮、能拔丝时为止,再在烧杯上覆盖PE保 鲜膜,放在冷水中保存。(标记为7号浆糊)表1.各种浆糊添加组分和制糊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书画装裱浆糊,主要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面粉200份;白矾1份; 川椒0. 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装裱浆糊,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画装裱浆糊,由下述重量 份数的组分制成面粉200份; 白矾1份; 川椒0. 8份;和 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画装裱浆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与面粉的比例为:3ml/g。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画装裱浆糊的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将0.8重量份的川椒加入水中,进行超声提取,得到川椒提取液;2)将200重量份的面粉、1重量份的白矾,加入到步骤1)获得的川椒提取液中,加热熬 制得到书画装裱浆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加水量与步 骤2)的面粉添加量的比例为:3ml Igo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的条件为频率42KHz,提取 时间为20分钟。
7.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书画装裱浆糊在制备装裱古书画稀浆糊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书画装裱浆糊及其制备方法。该书画装裱浆糊,主要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面粉200份;白矾1份;川椒0.8份。本发明的书画装裱浆糊pH值较高,粘度较好,有一定的防霉能力,且浆糊涂布后的宣纸在白度、裂断长、耐折度、抗张强度四个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表现。本发明的书画装裱浆糊可以应用于书画装裱修复工作中。特别是对文物级古书画的重新装裱修复具有抗菌性好,对书画腐蚀少,粘度适中,手感好等多项优点。
文档编号C09J11/06GK102146267SQ20101062282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舜强, 曹枫 申请人:刘舜强, 曹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