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备或修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机动车(如汽车、摩托车等)在行驶过程中时见轮胎被铁钉或其他尖锐物刺扎而造 成漏气甚至是爆胎,不仅需要驾车人去补胎,严重时还会造成交通事故。故此出现了一种在 轮胎内喷涂的喷涂剂,通过将这种喷涂剂均匀地喷涂在轮胎的内壁上,在轮胎内部形成一 个安全防护层。当轮胎突遇尖锐物刺入时,安全防护层中的聚合材料能迅速将尖锐物包围 并及时把穿孔彻底密封,有效防止轮胎漏气;当尖锐物拔出时,聚合材料瞬间填充创口阻止 轮胎漏气,从而保证安全驾驶无需补胎。[0003]但是上述的轮胎内喷涂剂的喷涂仍采用人工喷涂法作业,不仅作业场地面积大、 工人劳作繁重、工作效率低,而且空气污染严重,对工人也造成较大的身体伤害,因此不能 适应大规模作业的需要。而且采用人工喷涂质量也难以控制,这是困扰轮胎内喷涂行业的一个难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 备,采用驱动对辊带动轮胎旋转,利用二维调节装置来调节喷枪移动,并在喷胶的同时喷出 压缩气体以迅速冷却喷涂剂,实现了全自动化的喷涂作业。[000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的熔胶箱、聚胶 筒、液泵、胶液喷嘴以及承载并带动轮胎绕轮胎中心轴线自转的驱动对辊,所述胶液喷嘴设 于以水平方式设置的所述驱动对辊的上方。[0007]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对辊中间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 在一支座上的两组定位辊和驱动支座升降的第一执行机构,每组定位辊中含有至少一个辊 面可转动的辊子,且所述的两组定位辊相对倾斜的竖直对称设置,呈倒三角状。[0008]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一个检测所述支座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0009]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对辊中间的推胎装置和顶胎装置;所述推胎装 置包括由滑轨支撑的滑块、驱动所述滑块相对滑轨滑动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滑块上设有 用于推动轮胎在所述驱动对辊上水平滑动的推胎辊;所述顶胎装置包括底座、驱动底座升 降的第三执行机构,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上的顶胎对辊。[0010]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喷枪,所述喷枪上设有所述胶液喷嘴以及设于所述胶液喷嘴 附近的冷风嘴,所述冷风嘴通过管路与风机连通,且与胶液喷嘴朝向同一侧。[0011]所述喷枪固定安装于一个二维调节装置上,所述二维调节装置具有两个驱动所述 喷枪在水平面内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驱动对辊中任一辊子的轴线方向平移的驱动机构。[0012]所述二维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滑动式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连接座、 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二导轨和滑动式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连接座,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水平设置并相垂直,且二者中的一个以平行于所述驱动对辊中任一辊子的轴线的方式设置;所述的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二连接座在所述第二导轨滑动。[0013]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至少可容置位于驱动对辊上的轮胎的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风扇、近所述顶胎装置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吹风装置,所述排风扇通过管路连通有收聚>J-U ρ α装直。[0014]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连接所述的各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位移传感器。[0015]所述的各驱动机构和各执行机构选自气缸、液压油缸和电机。[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外形美观,适用于任何小型汽车轮胎维修,改变轮胎特性,增加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全自动化完成轮胎的内喷涂作业,操作方便, 适用于中小型汽车轮胎的安全升级。而且喷涂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喷涂中产生的雾气集中收聚处理后排放,作业人员不接触有害液体、气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该机生产效率高,维修简便、快捷,市场前景广阔。
[0017]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0018]图1为喷胶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胶设备工作状态的示意图;[0020]图3为二维调节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0022]如图1-3所示,标号分别表示机架100、外壳110、门111、排风扇112、吹风装置 113、驱动对辊200、定位装置300、支座310、定位辊320、第一执行机构330、喷胶组件400、 熔胶箱410、聚胶筒420、液泵430、胶液喷嘴440、鼓风机450、冷风嘴460、喷枪470、二维调节装置500、第一导轨510、第一连接座520、第二导轨530、第二连接座540、滚珠丝杆550、 推胎装置600、滑轨610、滑块620、推胎辊621、顶胎装置700、底座710、第三执行机构720、 顶胎对辊730、控制面板800。[0023]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该喷胶设备包括[0024]驱动对辊200[0025]驱动对辊200由两个平行并间隔设置的辊子组成,其中一个辊子为受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辊,另一个为被动辊,两个辊子的辊面均凹凸起伏形成粗糙面,以增加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当轮胎放置在这两个辊子上时,其中一个辊子转动带动轮胎绕其轴线原处旋转。由此实现了轮胎的自动滚动。[0026]定位装置300[0027]采用上述驱动对辊200带动轮胎旋转的结构时,会出现两个问题1、轮胎可放置 在驱动对辊200辊面的任意位置,很难保证轮胎和胶液喷嘴之间的准确定位;2、轮胎转动 时的摆动幅度大,无法控制轮胎的平衡。因此,在驱动对辊200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装置300 用来定位并辅助平衡。所述定位装置300包括支座310、设置在支座310上的两组定位辊 320和驱动支座310升降的第一执行机构330,另外还包括一个检测所述支座310位移量的 位移传感器(图中省略)。每组定位辊320中含有两个相互平行且辊面可转动的辊子,所述 的两组定位辊320相对倾斜的竖直对称设置,呈倒三角状。另外,一组定位辊320 —个辊子 和另外一组定位辊320中的一个辊子的轴线均位于一个平行于构成所述驱动对辊200的各 棍子的竖直平面上。第一执行机构330选择米用气缸。由此,轮胎放在驱动对棍200上时, 当第一执行机构330驱动支座310上升,一组定位辊320抵触轮胎并推动轮胎移动,直至另 一组定位辊320抵触轮胎的另一侧,由此轮胎自动对中的位于两组定位辊320之间,并分别 和两组定位辊320的四个辊子接触。当驱动对辊200带动轮胎转动时,轮胎抵靠两组定位 辊320并带动定位辊320转动,定位辊320同时起到辅助平衡的作用。[0028]喷胶组件400[0029]喷胶组件400包括喷胶和喷气两个部分组成。[0030]喷胶部分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的熔胶箱410、聚胶筒420、液泵430和胶液喷嘴 440。所述熔胶箱410起到将固态胶放进箱内进行溶解作用,其侧壁具有夹层,夹层内安装 有电加热丝,熔胶箱410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对熔胶箱I内的熔胶进行搅拌,从而加 快熔胶的熔化。聚胶筒420将胶液搅拌成熟料作喷涂待用。液泵430采用齿轮泵,把聚胶 筒420内胶液吸入并排出,经胶液喷嘴440喷出胶液。[0031]喷气部分则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鼓风机450和冷风嘴460。冷风嘴460设于胶液 喷嘴440旁,且与胶液喷嘴440朝向同一侧,由此,以下将固定这两个喷嘴的部分称为喷枪 470。通过鼓风机450提供的压缩气体,由冷风嘴460喷出,用于加速轮胎内壁上的胶液冷 却的作用。[0032]二维调节装置500[0033]由于市场上的轮胎具有多种型号,并且轮胎具有一定的厚度。由此在喷涂前和喷 涂中喷枪470均需要进行移动以达到定位和均匀覆盖的目的。因此该喷枪470被安装在一 个二维调节装置500上,用于调节喷枪在水平面上的两个维度的移动。本实施例中二维调 节装置500包括第一导轨510、平行于第一导轨510的滚珠丝杆550、滑动式设于所述第一 导轨510上的第一连接座520、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座520上的第二导轨530和滑动式设于 所述第二导轨530的第二连接座540。其中第一导轨510和第二导轨530均水平设置并相 垂直,第一导轨510以垂直于所述驱动对辊200中任一辊子的轴线的方式设置(因此第二导 轨530以平行于所述驱动对辊200中任一辊子的轴线的方式设置),第一连接座520与滚珠 丝杆550上套装的活灵固定连接。另外,二维调节装置500还包括两个驱动机构,其中一个 驱动机构为驱动滚珠丝杆550转动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座520在所述第一导轨 510滑动,另一个驱动机构为气缸,用于直接驱动所述第二连接座540在所述第二导轨530 滑动。[0034]机架100[0035]机架100作为喷胶设备的主体结构,其它组件均固定安装在机架100上。机架100外设置有外壳110,外壳110将各个组件均容置其内,并且内部设置隔板将其内的容置空间 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由此,使实现轮胎喷涂的部分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避免雾气 飘逸污染环境。另外,外壳110在对应位置处上铰接有门111,用于设备检修、将轮胎放入和 取出以及补充喷涂剂用。外壳110的顶部设有排风扇112,用于将外壳110内的雾气抽出并 送入回收设备中集中收聚处理后排放;外壳110远离定位装置300的一侧的壁上设有吹风 装置113,如风扇,用于送进新风,起到冷却喷涂好的轮胎的作用。由此,靠近吹风装置113 的区域被称为冷却工位。[0036]推胎装置600[0037]推胎装置600设于驱动对辊200之间,用于将喷涂好的轮胎推到冷却工位上。推 胎装置600包括由滑轨610支撑的滑块620、驱动所述滑块620相对滑轨610滑动的第二执 行机构(图中未示)。所述滑块620上设有用于推动轮胎在所述驱动对辊200上水平滑动的 推胎辊621。推胎辊621为倾斜于滑轨610设置的被动辊,以保证其与轮胎接触时,推胎辊 621可转动的辊面与轮胎侧缘接触。[0038]顶胎装置700[0039]所述顶胎装置700同样设于驱动对辊200之间,并位于冷却工位处。该顶胎装置 700包括底座710、驱动底座710升降的第三执行机构720,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710上的顶 胎对辊730,顶胎对辊730为两位被动辊,起到支撑轮胎的作用。[0040]电气控制系统[0041]包括PLC和控制面板800,PLC分别连接控制面板800、各执行机构、各驱动机构和 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来检测定位装置上升的行程,由此可自动识别轮胎的尺寸,进 而PLC从设定好的程序中选择喷枪控制方案。[0042]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 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0043]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的熔胶箱、聚胶筒、 液泵、胶液喷嘴以及承载并带动轮胎绕轮胎中心轴线自转的驱动对辊,所述胶液喷嘴设于以水平方式设置的所述驱动对辊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对辊中间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一支座上的两组定位辊和驱动支座升降的第一执行机构,每组定位辊中含有至少一个辊面可转动的辊子,且所述的两组定位辊相对倾斜的竖直对称设置,呈倒三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一个检测所述支座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对辊中间的推胎装置和顶胎装置;所述推胎装置包括由滑轨支撑的滑块、 驱动所述滑块相对滑轨滑动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推动轮胎在所述驱动对辊上水平滑动的推胎辊;所述顶胎装置包括底座、驱动底座升降的第三执行机构,以及水平设置在底座上的顶胎对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喷枪,所述喷枪上设有所述胶液喷嘴以及设于所述胶液喷嘴附近的冷风嘴,所述冷风嘴通过管路与风机连通,且与胶液喷嘴朝向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固定安装于一个二维调节装置上,所述二维调节装置具有两个驱动所述喷枪在水平面内沿平行或垂直于所述驱动对辊中任一辊子的轴线方向平移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滑动式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连接座、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二导轨和滑动式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连接座,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水平设置并相垂直,且二者中的一个以平行于所述驱动对辊中任一辊子的轴线的方式设置;所述的两个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导轨滑动、所述第二连接座在所述第二导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至少可容置位于驱动对辊上的轮胎的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排风扇、近所述顶胎装置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吹风装置,所述排风扇通过管路连通有收聚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胶设备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连接所述的各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位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驱动机构和各执行机构选自气缸、液压油缸和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轮胎内表面喷胶设备,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的熔胶箱、聚胶筒、液泵、胶液喷嘴以及承载并带动轮胎绕轮胎中心轴线自转的驱动对辊,所述胶液喷嘴设于以水平方式设置的所述驱动对辊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全自动化完成轮胎的内喷涂作业,操作方便,适用于中小型汽车轮胎的安全升级。而且喷涂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喷涂中产生的雾气集中收聚处理后排放,作业人员不接触有害液体、气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该机生产效率高,维修简便、快捷,市场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B05B13/06GK202845253SQ2012204234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童胜国 申请人:尔申电子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