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9895发布日期:2021-12-01 13:5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胶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


背景技术:

2.要在金属板件上贴一层长条形大尺寸胶膜,胶膜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4.8cm,贴膜的操作步骤为先产品的待贴面进行除尘处理,提高产品表面清洁度,同时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灰尘落在产品或胶膜上,然后工人将胶膜的粘接面贴在产品的待贴面上,并从左往又压胶膜,以将胶膜完全贴在金属产品上,最后撕开盖膜,以完成贴膜工序。在贴膜时,很容易胶膜的两端与产品之间没有气泡,但是由于胶膜的尺寸较大,造成胶膜的中间位置处与产品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当发现有气泡时需要人工多次赶气泡,直到没有气泡为止。由于气泡处于中间位置处,因此需要赶很长时间才能赶出气泡,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还降低了贴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工人赶气泡的工作强度、提高赶气泡效率、操作简单的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它包括粘接于盖膜上的胶膜,胶膜的中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列切刀口,切刀口为条形状,切刀口沿胶膜的长度方向设置,切刀口的长度为2~3cm,切刀口的宽度为0.3~0.5mm,所述盖膜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呈对角设置,当进行贴膜时,将金属件放入到夹具本体的定位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再将盖膜上的两个定位孔分别套设于夹具本体上的两个销轴上,以实现胶膜的定位,然后工人从左往右压盖膜以将胶膜粘接于金属件上,以实现在金属件的待贴面上贴胶膜。
5.所述胶膜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4.8cm。
6.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纵向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7.所述切刀口为十字形状。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轻工人赶气泡的工作强度、提高赶气泡效率、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9.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 为图1的仰视图;
11.图3 为图2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
12.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 为图4的ii部局部放大视图;
14.图中,1

盖膜,2

胶膜,3

切刀口,4

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6.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它包括粘接于盖膜1上的胶膜2,所述胶膜2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4.8cm,胶膜2的中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列切刀口3,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3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纵向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3之间的距离相等,切刀口3为条形状,切刀口3沿胶膜2的长度方向设置,切刀口3的长度为2~3cm,切刀口3的宽度为0.3~0.5mm,所述盖膜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4,两个定位孔4呈对角设置,当进行贴膜时,将金属件放入到夹具本体的定位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再将盖膜1上的两个定位孔4分别套设于夹具本体上的两个销轴上,以实现胶膜2的定位,然后工人从左往右压盖膜1以将胶膜2粘接于金属件上,以实现在金属件的待贴面上贴胶膜2。贴膜后,将盖膜1从销轴上取下来,再将盖膜1从胶膜2上撕下来,以将产品供给客户使用。
17.其中,在贴膜过程中,若发现胶膜2与金属件之间有气泡存在,则将气泡从切刀口3处赶出来,从而极大的缩短了赶气泡所用时间,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赶气泡的效率,进而提高了贴膜的效率。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的切刀口3,切刀口3的长度为2~3cm,切刀口3的宽度为0.3~0.5mm,增加排气性使排出气泡更加容易,此外贴膜后,也不会影响用户使用。
18.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切刀口3为十字形状,十字形状的切刀口同样能够将位于中部的气泡高效排出,不影响客户的使用。
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粘接于盖膜(1)上的胶膜(2),胶膜(2)的中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列切刀口(3),切刀口(3)为条形状,切刀口(3)沿胶膜(2)的长度方向设置,切刀口(3)的长度为2~3cm,切刀口(3)的宽度为0.3~0.5mm,所述盖膜(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4),两个定位孔(4)呈对角设置,当进行贴膜时,将金属件放入到夹具本体的定位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再将盖膜(1)上的两个定位孔(4)分别套设于夹具本体上的两个销轴上,以实现胶膜(2)的定位,然后工人从左往右压盖膜(1)以将胶膜(2)粘接于金属件上,以实现在金属件的待贴面上贴胶膜(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2)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4.8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3)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纵向方向上相邻两个切刀口(3)之间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口(3)为十字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消除气泡的胶膜,它包括粘接于盖膜(1)上的胶膜(2),胶膜(2)的中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列切刀口(3),切刀口(3)沿胶膜(2)的长度方向设置,切刀口(3)的长度为2~3cm,切刀口(3)的宽度为0.3~0.5mm,盖膜(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4),当进行贴膜时,将金属件放入到夹具本体的定位腔内,以实现金属件的定位,再将盖膜(1)上的两个定位孔(4)分别套设于夹具本体上的两个销轴上,以实现胶膜(2)的定位,然后工人从左往右压盖膜(1)以将胶膜(2)粘接于金属件上,以实现在金属件的待贴面上贴胶膜(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轻工人赶气泡的工作强度、提高赶气泡效率、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田煜杰 张波 王丽 饶晓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