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两种粘性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69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含两种粘性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装置和涂布装置,挤压装置能将储存在各自软管中的两种液态反应硬化材料同时地挤出,这两种材料代表双液型粘结剂,涂布装置有一喷嘴,可以合并排放由挤压装置挤出的两种液态反应硬化材料。
相关技术双液型粘结剂是二种粘性反应硬化材料的典型代表。通常作为该粘结剂的挤压装置和应用它的涂布装置如下,它们包括挤压装置和涂布装置,挤压装置通过三个相互平行的压板夹持着含有不同粘性介质的两根软管,挤压装置中有一根逆向螺纹的螺纹杆,螺纹杆穿过三个压板并旋进外侧两压板的螺纹孔中,通过旋转螺纹杆可以缩小外侧两压板之间的空间,从而能同时地从软管中挤压出粘性介质,涂布装置装备有以上的挤压装置和一个喷嘴,喷嘴与两根软管相连,使得被挤压的粘性介质能互相混合地排放出来(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第2-138183号)。
此外,还知道另一种挤压装置装备有两个圆柱筒,一个手柄,一个杠杆和两个挤压杆,两圆柱简装有不同的粘性介质,二个挤压杆的前端分别具有活塞式的挤压部分,另一种涂布装置装备有上述挤压装置和一个喷嘴,喷嘴联接在圆柱筒的前端,其中,两圆柱筒安装在挤压装置上,并有两推杆在其后端处于拉出状态,握住手柄压下杠杆,通过推杆的移动从两圆柱筒中将粘性介质挤向喷嘴部,并互相混合地排放出来。(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第5-80563号)然而,在上述从软管中挤压出粘性介质的挤压装置和装备有该装置的涂布装置的场合下,需要用一只手来握住该装置本身,另一只手旋转螺纹杆以排放粘性介质,这意味着在作业时必须使用双手。并且当旋转螺纹杆时,挤压装置不易保持稳定,因此,粘性介质不能平稳地排放到预定位置,存在有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此外,对于上述从软管中挤压出粘性介质的挤压装置和装备有该装置的涂布装置,它们要求储存在专用圆筒中的两种粘性介质应专门制造或者用在市场上容易买到的管装粘性介质将专用圆筒重复填满。储存两种粘性介质的专用圆筒也应分别制造,其缺点是作为缸体的圆筒必须容易清理,这导致了相应的费用要比软管要高,并且往圆筒中重复填满的工作较为繁琐。
发明简述本发明考虑及前述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装置和提高涂布工作的可操作性,挤压装置可以挤压廉价并且随处可见的软管,并可以只用一只手同时将两种反应硬化材料从各自的软管中挤出;涂布装置装备有与前述相同的挤压装置。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和相应的涂布装置来实现,挤压装置包括底板、压板和压板倾斜元件,底板上有一手柄、一个杠杆和两个软管,杠杆在手柄前端处;两个软管内各有一种反应硬化材料,其管嘴在各自软管的顶端,并保护向前方向;压板的后端部枢接在底板的后端部上,因而它可以在底板上上下倾斜,并同底板夹持住软管体;压板倾斜元件将杠杆的压力传递给压板,此压力使压板向下倾斜。涂布装置内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即在挤压装置内的两种反应硬化材料,涂布装置有一喷嘴,喷嘴联接在底板上两个软管的管嘴上,以便从两软管中挤出的材料能同时排放出来。
对于本发明中的挤压装置,可仅用一只手握住手柄并下压杠杆,底板和压板可以支撑和挤压装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软管,两种材料可以同时从软管中被挤压出来。对于本发明的涂布装置,还可以用一只手操作将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从喷嘴中挤出,因此,使涂布工作变得简单和轻松。
根据附图,下面将会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是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涂布装置,图2是其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实施例中的涂布装置A包括喷嘴部分B和挤压装置C。
首先描述喷嘴部分B。
喷嘴部分B可拆地联接到两个软管2上,软管位于挤压装置的底板上,喷嘴部分B将软管2中挤出的两种反应硬化材料一同排放出来,喷嘴部分B由喷嘴体3和导管4组成。喷嘴体3可拆地联接到导管4的前端上。导管4后端部的分路分别对着两个软管2的管嘴部分5,并各自联接到软管2上。导管4将软管2中挤出的材料引导到喷嘴体3处,并使两种材料不发生接触,两种材料将从喷嘴体3中被混合地排出。
导管4引导从软管2中挤出的材料到喷嘴体3处,并使两种材料不发生接触,因此,两种材料在导管4中不会硬化,在涂布装置停置下来或不用时也是如此。如果导管4和喷嘴体只使用一次或者导管4和喷嘴体3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的话,则两种材料也可在导管4内混合。但是,由于本实施例在导管4内没有将两种材料混合,并且将喷嘴体3可拆地联接到导管4上,所以,本实施例的优越性在于导管4可以重复使用,只有喷嘴体3在每次使用后需要清洗。
制造导管4和喷嘴体3的材料不能被两种反应硬化材料腐蚀。制造导管4的材料包括如铝,不锈钢,聚醛,聚丙烯,聚酯或类似的材料。制造喷嘴体3的材料包括低密聚乙烯,高密聚乙烯,聚乙烯,聚酯,聚醛或类似的材料,其中低密聚乙烯是特别值得推荐的。
图4是一个放大图,表明每个软管2的管嘴部分5通过凸缘6联接到导管4上,凸缘6被制作在导管4的末端上,带螺纹的箱形螺帽7使凸缘6联接到管嘴部分5上,拧紧螺帽7可以使导管4后端面紧密地联接管嘴部分5的前端面。
现在来描述挤压装置C。
在图1和图2中,标号1代表底板的底面,其下面有一手柄8和一杠杆9,杠杆9位于手柄8的前面。杠杆9与压板倾斜元件10相连动,后面再详细描述之。两个含有反应硬化材料的软管2放置在底板1上,它们各自的管嘴5指向前方。
在底板1上还设有压板12,其后端部通过铰链11联接底板1的后端部,以便压板12绕底板1的枢轴上下转动,并和底板一同夹持两软管2的管体13。
压板倾斜元件10位于杠杆9之前方,同手柄8和杠杆9组成一体。压板倾斜元件10有一滑动轴14,轴的上端联接在压板12的前端,该轴具有纵向游间可沿着纵向滑动。当杠杆9被压下时,压板倾斜元件10使滑动轴14向下滑动,从而使压板12向下转动。当重复地压下和释放杠杆9时,滑动轴14逐步地向下滑动,压板12也因而向下转动到图3所示的状态。如图3所示,底板的前端中部被制成一沟槽15,以便容纳两软管2的管肩部分16。因此,通常较硬的管肩部分6,被挤在沟槽部分15中发挥调节作用,以形成对软管体13均匀的挤压力。
基于附图5和附图7更详细地描述压板倾斜元件10。
压板倾斜元件10有一下压板17和一止动板18,突出在底板1下方的滑动轴14分别穿过它们,(见图1和图3),而且可以上下滑动。
特别是如图5中所示,下压板17在其一端有滑动轴14穿过,另一端的上表面与压力销19相接触,以便当杠杆9被压下时,使下压板17向下倾斜。下压板17同时也受到第一个弹簧20的向上弹力。下压板17借助于第一个弹簧20的弹力向上运动,使杠杆9处于松弛状态,滑动轴14处在允许滑动的位置。换句话说,在下压板17上滑动轴14穿孔形成为允许滑动轴14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的状态。
同时,图6中所示的独特之处在于,止动板18的中点处有滑动轴14穿过,止动板18的一端由一支撑孔22支撑,支撑孔22设置在箱体21上,箱体21与手柄8为一整体,止动板18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21之外。止动板18也受第二个弹簧23的向上弹力,由于以支撑孔22为一支点,所以,止动板22向上倾斜。因此,杠杆9处于没有被压下的状态,止动板18与滑动轴14相啮合,以阻止滑动轴滑动。换言之,在止动板18上有一滑动轴穿过的孔,由于止动板18向上倾斜,使该孔与滑动轴14相啮合,从而阻止滑动轴14在其轴线方向上滑动。
当杠杆9由图5状态压至图7状态时,下压板17的末端被压力销19压下。首先以滑动轴4穿过的部分作为支点,下压板17轻微地向下倾斜。正是由于这一轻微的向下倾斜,使得下压板17变为与止动板18的上述啮合状态相同。因此,当杠杆9被压下时,下压板17克服第一个弹簧20的弹力随着滑动轴14一起向下移动。
当滑动轴14如前所述地开始向下滑动时,处在啮合状态的止动板18连同滑动轴14克服第二个弹簧23的弹力向下稍为倾斜,以达到杠杆9被压下以前与下压板17相同的滑动状态,因此,允许滑动轴14随着杠杆9的下压向下滑动。所以,滑动轴14向下的滑动量与杠杆9的下压状态相对应,滑动轴14带动压板12的顶端向下移动(见图1至图3)。
当杠杆9被压下规定的范围之后,当它的压力被释放时,滑动轴14向下的压力也被取消,所以止动板18在第二个弹簧23的弹力下向上移动,并迅速回到初始的与滑动轴相啮合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滑动轴14向上滑动的力导致止动板18比其支撑部分进一步向上倾斜,此时,支撑孔22为支点,因此,更强化了止动板18与滑动轴的接触,从而确保滑动轴14不能向上滑动。换句话说,滑动轴14不会由于软管2的回复力而往回滑动(见图1至图3),此时压板12挤压着软管2(见图1至图3)。
同时,由于通过压力销19传递的压力被消除,下压板17被第一个弹簧20向上推动,回复到可滑动状态,并进一步滑动至相对于滑动轴14的初始位置,此时,滑动轴14由于止动板18的作用而不能向上滑动。当然,这时压力销19也被弹起,使杠杆9回到被压下之前的状态。
此外,当杠杆9处于没有被压下的状态时,止动板18也可以回复到滑动状态,利用的方法是压下止动板18延伸在箱体21之外的部分,因此,通过滑动轴14的向上滑动,压板12的前端被向上抬起(见图1至图3)。
在本实施例中,止动板18的一端由一支撑孔22支撑,并作为支点使止动板18在上下方向转动,支撑孔22处在箱体21上。由于支撑孔22在上下方向上有多余的空间,所以,支点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于是,当杠杆9被压下时,止动板18作为支点的一端移动到支撑孔22的下端部,当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时,它又移动到支撑孔22的上端部,因此止动板18回复到与滑动轴相啮合的状态。因此,当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时,压板12(见图1至图3)由于两根软管的弹性作用而受到向上的推力(见图1至图3)。当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之后,对两软管2的压力也随之消失,于是,在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之后,能够防止两种反应硬化材料从喷嘴体3中被挤出。此外,在止动板18作为支点的一端处有一辅助弹簧24,当杠杆9被压下时,辅助弹簧24确保止动板18支点的一端下移至支撑孔22的下端部。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止动板18作为支点的一端处在支撑孔22内,并对止动板18起支撑作用,但这种支撑不应局限在只能用支撑孔22来完成,应当认为,使止动板18能在上下方向上倾斜的部分都可以看成支点,它可能是一个销轴(未示出)。当销轴被用作支撑时,前面所述的动作可由松联接的销轴来完成。
现在,通过附图8和附图9来描述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涂布装置A′。
本实施例的涂布装置A′的组成包括喷嘴B和挤压装置C′,喷嘴B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喷嘴相同,挤压装置C′有与前述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压板倾斜元件10,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压板倾斜元件10有一个滑动板25和一止动板26,滑动板25的作用是将杠杆9的压力传递给压板12,使压板12向下倾斜。可以这样认为,在图8和图9中与图1和图2相同的标号代表同一元件。
滑动板25的底端通过联接销27可相对转动地联接到杠杆9上,这样可通过杠杆9的操作使滑动板上下滑动,滑动板25穿过底板1和压板12,以使其向上从压板12中伸出。滑动板25前侧面上有向下的锯刃部分28,它面对前方并指向下方,它被曲线弹簧片29的弹性力压向前方,弹簧片29联接在压板12上。止动板26安装在压板12上并位于滑动板25之前侧,止动板26与滑动板25的锯刃部分28中的一个齿相啮合。
因此,当杠杆9被压下时,滑动板25向下滑动。此时,由于靠弹簧片29挤压的锯刃部分28的一个齿与止动板26相啮合,使压板12向下滑动。相应于杠杆9的下压程度,同时,带动下压板12向下倾斜以挤压两软管2。另一方面,当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时,杠杆9通过杠杆弹簧30的弹力回复到原位,滑动板25也随之向上滑动。这时由于锯刃部分28指向下方,滑动板25可以克服弹簧片29的弹力而向后倾斜,以使锯刃部分28沿止动板26滑动,因此,止动板26不能阻止滑动板25向上滑动。
但是,当杠杆9被压下并挤压两软管2到一定程度时,下压板12向下移动,并比它原先状态向下倾斜得更低(更接近底板1)。在该状态下,当杠杆9的压力被释放时,滑动板25处于向上滑动的状态,滑动板25本质上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因此,当杠杆9被压下时与止动板26相接触的齿的下一个齿将与止动板26相接触。于是,通过简单地重复下压和释放杠杆9的动作,两软管2逐渐地被挤压,并能同时地将两种类型的材料挤压出来。
作为本发明应用的两种反应硬化材料除了典型的两种粘性介质外,还有两种防漏材料,密封材料和涂料等。两种粘性介质包括如丙烯酸粘性介质,环氧树脂基粘性介质,尿烷基粘性介质和其他聚合反应硬化的粘性介质。在它们当中,丙烯酸粘性介质较好,因为即使两种材料没有充分混合,也容易得到高的粘结强度。
对于要求充分混和的两种反应硬化材料(如环氧树脂基粘性介质)则需要在喷嘴体3中使用内置式的静态混合器。
另一方面,丙烯酸粘性介质可以得到高的粘结强度,此时,从各自软管2中挤出的介质A和B应以一定的程度互相混合。当与这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类似的材料被使用时,如图10所示喷嘴体3上有扁平的排放口31。两种材料(介质A和B)从导管4被挤到喷嘴体3中,并且从二侧紧贴于扁平排放口31的延伸部,以便于在扁平排放口31的延伸部将两种材料混合。因此,两种材料可以互相混合地排放出来并得到确实的硬化,而不需要昂贵的内置式的静态混合器。
具有上述排放形式的喷嘴B有以下两种类型。
图11(a)示出了第一种类型,它将介质A32a和介质B32b挤压到喷嘴体3中,并发生在夹紧排放口31延伸部的区域内,使介质A32a和介质B32b可以薄层状态排至该重叠的区域,因此,硬化区33仅和喷嘴体3上排放口31的周围部分相接触,但不和喷嘴体3内部的其他表面相接触。反应硬化区33是介质A32a和介质B32b在喷嘴体内发生硬化的区域,此时,这两种介质被挤出,并在喷嘴体3中混合。
在第一种类型的场合下,由于长期闲置或停止使用,上述硬化区33发生硬化之后,当喷嘴体3从导管4上被取下时,硬化区33被定型成小平板并粘结在导管4上,而介质A32a和介质B32b在喷嘴体3中仍保持非硬化状态,如图11(b)所示。换句话说,由于硬化区33几乎没有和喷嘴体3相连,所以它不会粘结在喷嘴体3上,可防止硬化区33粘结到喷嘴体3的内侧。因此,通过去皮方法可以去掉粘结在导管4前端为小平板状的残留硬化区33,只要洗去在喷嘴体3中没有发生硬化的介质A32a和介质B32b,就可以再次利用同一个喷嘴体3以开始新的操作,该类型适用于重复使用喷嘴体的场合。
第二种类型如图12(a)所示,基本上与前述的第一种类型相同,但硬化区33被设计成不仅和喷嘴体3的排放口31周围区域相连,而且也和喷嘴体3内部的前端区域相连。
在第二种类型的场合下,在长期闲置或中止作业时,上述硬化区33发生硬化之后,当喷嘴体3从导管4上被取下时,硬化区33将连同喷嘴体3内未硬化的介质A32a和介质B32b一起被取下,如图12(b)所示。换句话说,由于硬化区33和喷嘴体3的内部前端相连,它将粘结在喷嘴体3上。所以说,废物很难停留在导管4上,可以通过安装新的喷嘴体3以开始新的作业。该类型适用于喷嘴体3一次性使用的场合。
对于前述的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在导管4的前端表面上有一凸棱34(伸出约1到10毫米),其方向平行于扁平的排放口31,以提高两种材料在排放口31延伸部内的混合程度,如图10所示。
图13和图14示出了喷嘴体3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排放口31的下端面为一倾斜的导向面35,它从排放口31处开始延伸。此导向面35与涂布表面36相接触,以帮助两种材料在预定位置以给定的厚度进行涂布操作,如图14所示。
如前所述,本发明通过挤压相应的软管5而从喷嘴B中排出两种反应硬化材料,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握住手柄8并压下杠杆9,所以,操作可以由一只手来完成。此外,由于是只用一只手握住手柄8并压下杠杆9的作业,便于使喷嘴B的延伸端沿预定轨迹边移动边排放粘结剂,装置的可操作性非常好,并可准确地完成粘结剂的涂布工作。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侧视图,表明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带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涂布装置;图2是它的顶视图;图3是侧视图,示出了软管被压平的状态;图4是局部放大图,示出了软管嘴与导管的联接方式;图5是压板倾斜元件侧面局部放大断面图;图6是压板倾斜元件正面的局部放大断面图;图7是侧面的局部放大断面图,示出了杠杆被压下时的压板倾斜元件;图8是带有部分侧视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带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涂布装置;图9是它的顶视图;图10是投影图,示出了喷嘴(喷嘴体周边部分)的一个实例;图11(a)和(b)是图10所示第一种类型喷嘴的示意图;图12(a)和(b)是图10所示第二种类型喷嘴的示意图;图13是侧视图,示出了理想的喷嘴体的一个实例;图14是侧视图,示出了图13所示喷嘴体的使用状态。
权利要求
1.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下面具有手柄和杠杆,杠杆在手柄前面处;在上面的软管内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管嘴在各自软管的顶端,方向向前;压板,其后端部枢接在底板的后端部上,因而它可以在底板上上下地倾斜转动,并同底板夹持住软管体;压板倾斜元件,它将上述杠杆的压力传递给压板,此压力使压板向下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其中压板倾斜元件有一滑动轴、一下压板和一止动板,滑动轴穿过底板而且其上端联接在压板的前端,该轴可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它穿过下压板和止动板,并可穿过下压板和止动板滑动至底板的下方;在杠杆被压下之前,下压板借助于第一弹簧向上移动,处在允许滑动轴滑动的滑动位置;当杠杆处在被压下的状态时,下压板由于其一端受到杠杆的压力而向下倾斜,所以,下压板与滑动轴相啮合,并防止滑动轴滑动,而且带动滑动轴克服第一弹簧向下移动;当杠杆的压力被取消时,下压板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回复到滑动位置;和止动板被第二弹簧向上推动,当杠杆被压下之前,由于以一端作为支点,止动板倾斜至啮合位置,并与滑动轴相啮合,以阻止滑动轴滑动;在压下杠杆时,止动板克服第二弹簧向下倾斜到滑动位置,并允许滑动轴滑动,而且止动板连同滑动轴一起向下滑动;当杠杆的压力被释放时,止动板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回复到啮合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其中,止动板的支点可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而且有一个辅助弹簧被用来推动止动板的支点的周围部分向下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其中,压板倾斜元件有爪部和滑动板,爪部安装在压板上,滑动板上有一锯刃部分,其面向下方,并被弹性力压向爪部,滑动板的底端枢接在杠杆上,以便在杠杆被压下时滑动板向下滑动,在杠杆回复到原位时,滑动板向上滑动,而且,在杠杆被压下带动滑动板向下滑动时,锯刃部分与爪部相啮合,以使压板向下压,在杠杆被复原带动滑动板向上滑动时,锯刃部分沿着爪部向上滑动。
5.如权利要求1至5其中之一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涂布装置,其中,带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挤压装置的涂布装置有一喷嘴,它联接到底板上两个软管的管嘴上,以便使从两软管中挤出的材料能相互混合地排放出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涂布装置,其中,喷嘴部分由喷嘴体和导管组成,喷嘴体位于其前端,导管的作用是引导从两软管嘴中挤出的两种材料没有混合地到达喷嘴体中,并且喷嘴体可从导管上拆下。
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的涂布装置,其中,喷嘴体有一个扁平的排放口,两种材料从导管中被挤到喷嘴体中,并在扁平排放口的延伸区域相互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挤压装置C和涂布装置A。在挤压装置C中,压板12安装在底板1上,并能在垂直方向上倾斜转动,在它们之间有两根软管2,软管中含有两种反应硬化材料。当手柄8被握住并压下杠杆9时,压板12向下倾斜挤压两软管2,并能同时挤压出两种材料,手柄8安装在底板1的下表面,而杠杆9位于手柄前面。此外,涂布装置A装备有喷嘴B,喷嘴B联接在挤压装置C的两根软管2上,以便使两根软管2中挤出的材料相互混合地排放出来。
文档编号B05C17/005GK1209761SQ97191936
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9日
发明者古贺浩之 申请人: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