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防盗的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被盗是常有之事,这种事的发生为社会带来很大危害。为防止汽车被盗,人们采用了许多防范措施,研制了各种防盗装置,如防盗锁、防盗报警器,但这些防盗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行盗工具的多样化,很容易被打开或回避,防盗锁起不到防盗作用,防盗报警器失去报警功能,因此,汽车被盗问题仍无法有效解决。
(三)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可有效地解决汽车被盗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由钥匙体和锁定体两部分构成,钥匙体由外体及内部电路构成,锁定体由壳体及控制电路构成,钥匙体内电路由编码振荡及红外发射电路构成,锁定体由屏蔽体及其体外电路构成,屏蔽壳内装有线圈、中空磁芯及红外接收管和场效应管,该组成电路同装在汽车仪表板后面的密码检测电路、定时电路、丢失钥匙失效电路及输出电路相接通;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安全可靠,汽车电子钥匙不使用电池,工作时无任何电磁辐射干扰,不需任何额外操作就可使汽车进入防盗状态。可有效地预防汽车被盗,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开发应用市场十分光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钥匙体、屏蔽体部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是由钥匙体、屏蔽体及其体外电路构成,钥匙体由外体1及其内部中轴线上红外发射二极管2、内前部的感应线圈4和相接的编码振荡电路及红外发射电路构成,外体1前部有点火拨动舌3,屏蔽体是由屏蔽罩8及内部中空磁芯5,在中空磁芯5上绕制的振荡线圈6和后部的红外接收二极管7及场效应管构成,屏蔽罩8前部有钥匙体插入孔9,屏蔽罩8内的红外接收二极管7同体外电路相接,场效应管经电阻和振荡线圈6同体外电路相接;钥匙体内电路、屏蔽体内电路及体外电路具体详细结构由图2给出,在图2电路中,感应线圈L2为图1中感应线圈4,红外发射二极管D2为图1中红外发射二极管2,中空磁芯M为图1中空磁芯5,振荡线圈L1为图1中振荡线圈6,红外接收二极管D3为图1中红外接收二极管7。
由图2给出,钥匙体的外体1内的编码振荡电路是由编码振荡集成电路IC1、电阻R1、R2、电容C1构成,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4、红外发射二极管D2、三极管T1构成,IC1的11、12、13脚上分别接有电阻R1、R2和电容C3,IC1的16脚接电容C2、电阻R4,再经二极管D1接感应线圈L2,IC1的8脚接地,IC1的15脚经电阻R3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射极接地,T1的集电极接红外发射二极管D2的负极,电阻R4接红外发射二极管D2的正极;屏蔽体的屏蔽罩8内的电路是由中空磁芯M、振荡线圈L1、红外接收二极管D3、场效应管MOSFET及电阻R5、R6、电容C3、C4构成,屏蔽罩8接地,中空磁芯M用于线圈L1、L2之间能量传递,场效应管三极分别接线圈L1、电阻R5、R6和接地,线圈L1接电容C3、C4、C6、集成振荡器IC7,再经三端稳压器IC8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电容C7,R14为D3提供反向偏置,R11为T5的负载,红外接收信号经T5放大到施密特门G11再接密码检测集成电路IC2、IC3、无效码定时锁定集成电路IC4、IC6、丢失钥匙自动失效集成电路IC5,场效应管和线圈L1构成振荡信号放大电路,二极管D3与三极管T5基极相联,三极管T5集电极输出接施密特非门G11;屏蔽体其体外电路是由密码检测电路、无效码定时锁定电路、丢失钥匙自动失效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密码检测电路由集成锁定电路IC2、IC3构成,IC2的9脚同IC3的9脚及电阻R22相接,IC2的16脚同IC3的16脚及电容C13相接,IC2、IC3的8脚接地,IC2的6、7、10脚上分别接振荡电阻R16、R17、电容C9、C10,IC2的11脚接与门G1输入端和或门G7输入端,IC3的11脚接与门G2输入端和门G7的输入端;无效码定时锁定电路由密码检测集成电路IC4、IC6、单向可控硅SCR、或门G6、或门G7、与门G9构成,IC4的16脚同IC2、IC3的16脚相接,IC4的12脚接电阻R32、R23、电容C13,IC4的2脚经电阻R24接可控硅SCR的触发极,IC4的11脚接电阻R22和门G11,IC6的输出端2脚经电阻R29、电容C16同门G9、G6相接,门G7输出端接门G6的输入端,IC6的16脚接三极管T4的发射极和报警喇叭振动集成电路IC9的8脚、三极管T2、T3的发射极、电阻R13和保险管FU,FU接汽车电瓶+12V,三极管T2的基极经串联的电阻R12、开关K1接地,IC6的9脚、10脚、11脚上接有振荡电阻R30、R31、电容C14,IC6的8脚接地,IC6的12脚接门G8,经门G8接IC9的1脚,IC6同门G8的共端接电阻R27、R25、可控硅SCR阳极和门G1、G2相接,三极管T4的基极经电阻R26接电容C15和电阻R28,三极管T4的集电极经电阻R25接可控硅SCR阳极;丢失钥匙自动失效电路由写入集成电路IC5和门G18构成,IC5的数据输出端11脚接电阻R18及与门G3的输入端,IC5的22脚接门G10的输入端、门G4的输入端、门G2的输出端,IC5的27脚接门G10的输出端,IC5的14脚接地,IC5的28脚接IC2的16脚、IC8的1脚、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阻R11、R14及电容C7;输出电路由门G5、三极管T3构成,门G5的输出端经电阻R15接三极管T3的基极,T3的集电极接发动机控制电络ECU,并经点火开关K2接继电器JQ,IC9的6脚接喇叭SP,4脚接地。
在本实施例电络中,IC1为MC145026、IC2、IC3为MC145028、IC4为MC14040、IC5为28C17、IC6为MC14060、IC7为MC14069、IC8为7809、IC9为SW1103、G1、G2、G3、G9为MC14081、G6、G7、G4为MC14072,G5、G8、G10为MC14069、G11为MC1409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屏蔽罩8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下的点火锁芯后部,密码检测电路、定时电路、失效电路及输出电路装在汽车仪表板后面,通过导线与屏蔽罩内电路相连。工作时,当电子密码钥匙体插入屏蔽罩的中空磁芯M上,同时接通微动开关K1,由IC7、场效应管构成的振荡电路上电工作,能量通过线圈L1、中空磁芯M传至线圈L2,L2感应电压经D1整流后使IC1、T1、D2工作,IC1有9位三态编码端,有19000种密码组合,再通过改变IC1的工作频率,可实现几十万种密码组合;D2产生的红外线密码信号沿钥匙体的轴向通过中空磁芯M到达红外接收二极管D3,信号经T5放大,施密特非门G11整形送到IC2、IC3、IC4、IC6构成的密码检测电路和无效码定时锁定电路(定时电路),正常时,SCR阳极为高电平,有效密码信号使IC2(或IC3)的11脚为高电平,G1或G2输出高电平,非门G5出低电平,T3导通,汽车电路ECU上电工作;本实用新型可有二把钥匙体,二把钥匙体各有各的密码,其电路基本相同,而只是IC1的编码不同,从而构成不同的密码,汽车开始只能先用第一把,若第一把丢失,才能使用第二把。第二把使用前,IC5的11脚为高电平,这样当使用第一把钥匙体时,IC2输出高电平,与门G1出高电平,与门G3导通,非门G5出低电平,T3导通,发动机控制电路ECU上电工作,可以启动继电器JQ工作;在第一把钥匙体丢失后使用第二把钥匙体,IC3的11脚输出高电平,与门G2出高电平,IC5处于写入状态,11脚成低电平,与门G3始终处于关断状态,第一把钥匙体即自动失效,用户不必担心丢失钥匙体使汽车被盗开,也不必去特约维修站重新写密码了,安全而方便。
使用高科技手段盗车开锁时,若钥匙体电路工作频率与解码电路不同,密码非法扫描不能进行,也不可能打开点火装置;假如进行工作频率相同的密码非法扫描测试,在扫描3种非法密码组合(约数百个信号脉冲)时间内(约0.1秒),IC2(或IC3)不能输出高电平,脉冲计数电路IC4的2脚输出高电平,SCR导通,SCR阳极为低电平,G1、G2关断,在此之后一段时间内(可设定10分钟),即使试验到合法的密码组合也不能打开点火装置;只有等IC6的定时电路约定时间(10分钟)到了后,IC6的2脚成为高电平,T4短时间截止一下,SCR掉电复位,SCR阳极恢复高电平,G1、G2才有可能打开,电路恢复到开始状态,重新接受密码的信号输入,重新检测输入信号的有效性,无效钥匙锁定电路的应用,使同频率非法探测扫描的周期长达几十天才有可能将点火装置打开,盗车几乎成为不可能,安全性非常高,而且由于采用IC9短时间报警喇叭驱动电路,遇到非法钥匙体插入磁芯时,SCR阳极低电平,使IC9发出报警信号,用户可及时防范盗车。
从图1给出的结构还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工作可靠,司机仅使用一把不需要电池的电子密码钥匙体即可完成打开车门、启动汽车等全部操作,离开汽车时,不需任何额外操作就能使汽车进入防盗状态,由于采用电磁兼容极好的电磁线圈完全屏蔽结构,从而不会产生辐射信号干扰汽车设备工作,密码信号采用红外线在密闭环境下传送,不会受到任何强电磁辐射的干扰和外界光线的干扰,工作性能非常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应用,必为汽车防盗开拓新的光明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是由钥匙体、屏蔽体及其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是钥匙体由外体(1)及其内部中轴线上的红外发射二极管(2)、内前部的感应线圈(4)和相接的编码振荡电路及红外发射电路构成,外体(1)前部有点火拨动舌(3),屏蔽体是由屏蔽罩(8)及内部中空磁芯(5),在中空磁芯(5)上绕制的振荡线圈(6)和后部的红外接收二极管(7)及场效应管构成,屏蔽罩(8)前部有钥匙体插入孔(9),屏蔽罩(8)内的红外接收二极管(7)同体外电路相接,场效应管经电阻和振荡线圈(6)同体外电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体(1)内的编码振荡电路是由编码振荡集成电路IC1、电阻R1、R2、电容C1构成,红外发射电路由R4、D2、T1构成,IC1的11、12、13脚上分别接有电阻R1、R2和电容C3,IC1的16脚接电容C2、电阻R4,再经二极管D1接感应线圈L2,IC1的脚接地,IC1的15脚经电阻R3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射极接地,T1的集电极接红外发射管D2的负极,电阻R4接红外发射管D2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屏蔽体的屏蔽罩(8)内的电路是由中空磁芯M、振荡线圈L1、红外接收二极管D3、场效应管MOSFE7及电阻R5、R6、电容C3、C4构成,屏蔽罩(8)接地,中空磁芯M用于线圈L1、L2之间能量传递,场效应管三极分别接线圈L1、电阻R5、R6和接地,线圈L1接电容C3、C4、C6、集成振荡器IC7,再经三端稳压器IC8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电容C7,电阻R14为D3提供反向偏置,电阻R11为三极管T5的负载,红外接收信号经T5放大到施密特门G11再接密码检测集成电路IC2、IC3、无效码定时锁定集成电路IC4、IC6、自动失效集成电路IC5,场效应管和线圈L1构成振荡信号放大电路,二极管D3与三极管T5基极相联,三极管T5集电极输出接施密特非门G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体外电路是由密码检测电路、无效码定时锁定电路、丢失钥匙自动失效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密码检测电路由集成锁定电路IC2、IC3构成,IC2的9脚同IC3的9脚及电阻R22相接,IC2的16脚同IC3的16脚及电容C13相接,IC2、IC3的8脚接地,IC2的6、7、10脚上分别接振荡电阻R16、R17、电容C9、C10,IC2的11脚接与门G1输入端和或门G7输入端,IC3的11脚接与门G2输入端和门G7的输入端;无效码定时锁定电路由密码检测集成电路IC4、IC6、单向可控硅SCR、或门G6、或门G7、与门G9构成,IC4的16脚同IC2、IC3的16脚相接,IC4的12脚接电阻R32、R23、电容C13,IC4的2脚经电阻R24接可控硅SCR的触发极,IC4的11脚接电阻R22和门G11,IC6的输出端2脚经电阻R29、电容C16同门G9、G6相接,门G7输出端接门G6的输入端,IC6的16脚接三极管T4的发射极和报警喇叭振动集成电路IC9的8脚、三极管T2、T3的发射极、电阻R13和保险管FU,FU接汽车电瓶+12U,三极管T2的基极经串联的电阻R12、开关K1接地,IC6的9脚、10脚、11脚上接有振荡电阻R30、R31、电容C14,IC6的脚接地,IC6的12脚接门G8,经门G8接IC9的1脚,IC6同门G8的共端接电阻R27、R25、可控硅SCR阳极和门G1、G2相接,三极管T4的基极经电阻R26接电容C15和电阻R28,三极管T4的集电极经电阻R25接可控硅SCR阳极;丢失钥匙自动失效电路由写入集成电路IC5和门G10构成,IC5的数据输出端11脚接电阻R18及与门G3的输入端,IC5的22脚接门G10的输入端、门G4的输入端、门G2的输出端,IC5的27脚接门G10的输出端,IC6的14脚接地,IC5的28脚接IC2的16脚、IC8的1脚、三极管T2的集电极、电阻R11、R14及电容C7;输出电路由门G5、三极管T3构成,门G5的输出端经电阻R15接三极管T3的基极,T3的集电极接发动机控制电路ECU,并经开关K2接继电器JQ,IC9的6脚接喇叭SP,4脚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红外线电子密码点火装置,是由钥匙体和锁定体构成,钥匙体由外体及内部电路构成,锁定体由壳体及控制电路构成,钥匙体内电路由编码振荡及红外发射电路构成,锁定体由屏蔽体及其体外电路构成,屏蔽壳内装有线圈中空磁芯及红外接收管和场效应管,该组成电路同装在汽车仪表板后面的密码检测电路、定时电路、丢失钥匙失效电路和输出电路相接通,钥匙体不使用电池,无电磁辐射干扰,其结构新颖,独特,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汽车被盗,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60R25/10GK2545040SQ0222955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3日
发明者尹志航 申请人:尹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