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2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公铁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导向轮和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油箱,液压泵通过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与液压马达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还包括三位三通换向阀,三位三通换向阀并联于液压马达上,液压马达与导向轮传动连接。通过导向轮及转向架放下将整车支起,使轮胎彻底的脱离钢轨,然后用马达驱动转向架行驶,实现车辆的变速、前进和后退,?且通过液压驱动只需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斜盘倾角即可方便地实现平稳换向和变速,避免了采用轮胎直接与钢轨接触驱动运行而出现轮胎磨损严重的现象发生,导向轮作为驱动轮直接驱动车辆在钢轨上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车速,以满足高速行驶的要求。
【专利说明】公铁两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用车,尤其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铁路公路两用车因其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又可以在铁路上运行,被广泛的应用于轨道运输行业。铁路公路两用车通常用于铁路牵引、抢修、施工和抢险等作业,目前绝大多数铁公车都是由汽车底盘加装导向机构改造而成,主要包括:底盘、轮胎和导向轮。在铁路行驶时,导向轮与钢轨配合进行导向,而轮胎与钢轨接触,由轮胎驱动公铁两用车在钢轨上行驶。但由于轮胎与钢轨摩擦系数较大,长期的磨损会导致毁坏,影响公铁车的使用寿命,并且轮胎在运行时摩擦力较大,需要较大的牵引功率,而且不适于高速行驶,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公铁两用车可靠性较差且无法满足钢轨上高速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铁两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公铁两用车可靠性较差且无法满足钢轨上高速运行的要求的问题,通过提高公铁两用车可靠性,并满足公铁两用车在钢轨上高速运行的要求。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导向轮,还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油箱,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还包括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并联于所述液压马达上,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导向轮传动连接;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下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油箱连通;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上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油箱连通;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中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油泵,所述油箱与所述补油泵连接,所述补油泵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第一油路、第二油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补油泵间设置有溢流阀一,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补油泵间设置有溢流阀二。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与所述油箱间设置有溢流阀三,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上位或下位时,所述第二油路或第一油路通过所述溢流阀三与所述油箱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补油泵与所述油箱间设置有溢流阀四,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中位时,所述补油泵通过所述溢流阀四与所述油箱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为变量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马达为变量马达。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全液压方式来驱动导向轮转动,通过导向轮及转向架放下将整车支起,使轮胎彻底的脱离钢轨,然后用马达驱动转向架行驶,实现车辆的变速、前进和后退,且通过液压驱动只需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斜盘倾角即可方便地实现平稳换向和变速,前进、倒退、变速,只需一根操纵杆即可完成,简单方便,避免了采用轮胎直接与钢轨接触驱动运行而出现轮胎磨损严重的现象发生,同时,导向轮作为驱动轮直接驱动车辆在钢轨上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车速,以满足高速行驶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驱动系统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铁两用车的实施例,包括导向轮(未图示),还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液压泵2、第一油路3、第二油路4和油箱5,液压泵2通过第一油路3与第二油路4与液压马达I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还包括三位三通换向阀6,三位三通换向阀6并联于液压马达I上,液压马达I与导向轮传动连接;当三位三通换向阀6位于下位时,液压泵2的出口通过第二油路4与液压马达I的进口连通,液压马达I的出口通过第一油路3与液压泵2入口连通,第一油路3与油箱5连通;当三位三通换向阀6位于上位时,液压泵2的出口通过第一油路3与液压马达I的进口连通,液压马达I的出口通过第二油路4与液压泵2入口连通,第二油路4与油箱5连通;当三位三通换向阀6位于中位时,液压泵2的出口通过第一油路3与液压马达I的进口连通,液压马达I的出口通过第二油路4与液压泵2的入口连通。
[0017]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公铁车在铁路上的行走主要通过液压马达I驱动后转向架的四只钢轮来实现:液压泵2泵出的高压油进入液压马达1,驱动转向架钢轮转动,从液压马达I出来的低压油再次进入液压泵2,如此循环,形成一个闭式循环。补油泵7主要作用是补充由于泄露及冲洗而损失的油液,并且提供液压泵2和液压马达I的变量控制压力,油箱5与补油泵7连接,由补油泵7流出的油分别流入液压泵2、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第一油路3与补油泵7间设置有溢流阀一 8,第二油路4与补油泵7间设置有溢流阀二 9。
[001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泵2选用的是电比例控制的变量泵,液压马达I是液控的变量马达,当变量泵2正向供油时,第二油路4是高压管路,压力油进入变量马达1,使其正向旋转,第一油路是低压管路,车辆前进,溢流阀一 8和二 9为单向溢流阀,兼有单向阀和安全阀的功能,安全阀主要起到防止回路过载的作用,在车辆前进时溢流阀一 8的安全阀不起作用。补油泵7供给的低压油推开溢流阀一 8的单向阀向低压管路第一油路3供油,而溢流阀二 9的单向阀在高压管路第二油路4的油压作用下被关闭,三位三通换向阀6与液压马达I并联连接,当高压管路第二油路4与低压管路第一油路3的压力差大于一定数值时,三位三通换向阀6的下位接通,由于在三位三通换向阀6与油箱5间设置有溢流阀三10,此时低压管路第一油路3通过溢流阀三10与油箱5接通,因为溢流阀三10为低压溢流阀,则有部分热油经该溢流阀排回油箱5,此时补油泵7供出的冷油替换了排出的热油。当高低压管路第二油路4与第一油路3的压力差很小时,三位三通换向阀6阀芯处于中位时,因为补油泵7与油箱5间设置有溢流阀四11,补油泵7供出的多余油液就从低压溢流阀四11流回油箱5。
[0019]本实施例中由于变量泵2是电比例控制,马达为液控变量马达I,这样只需要改变控制电流大小即可以改变泵排油方向、排量以及马达排量,来间接的实现车辆运行方向的改变和运行速度的改变,包括加速、减速等。
[0020]当变量泵2反向供油时,对应的第二油路4是低压管路,第一油路3是高压管路,变量马达I反转,车辆后退,其液压内部运行过程与变量马达I正转时完全相同,相对应的,此时三位三通换向阀6处于上位处。本驱动系统全程采用全液压驱动.调速准确、速度刚度大:液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输出速度取决于泵流量,速度与负荷之间无必然联系,只要不人为调速,即使外负荷(路况)发生变化车辆速度也基本不变;并且低速特性好,效率高:液压技术的应用,可使铁路公路两用车在大负荷扭矩下静态启动时,能在发动机低转速、小扭矩情况下迅速建立起相应的工作压力并保持与发动机功率相匹配,从而使车辆获得较大的启动扭矩,加速性能良好,功率利用充分,传动效率高。另外,还可以通过最高压力设定控制牵引力,使得驱动轮在任意状态下均不打滑,保证了发动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利用;控简便、灵敏和准确,可控性好:改变变量泵或变量马达斜盘倾角即可方便地实现平稳换向和变速,前进、倒退、变速,只需一根操纵杆即可完成,简单方便;液压传动装置功率密度大,扭矩惯量比大,因而动态性能好。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公铁两用车,包括导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第一油路、第二油路和油箱,所述液压泵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形成一循环回路,还包括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并联于所述液压马达上,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导向轮传动连接;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下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油箱连通;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上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油箱连通;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中位时,所述液压泵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口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液压泵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油泵,所述油箱与所述补油泵连接,所述补油泵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第一油路、第二油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补油泵间设置有溢流阀一,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补油泵间设置有溢流阀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与所述油箱间设置有溢流阀三,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上位或下位时,所述第二油路或第一油路通过所述溢流阀三与所述油箱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泵与所述油箱间设置有溢流阀四,当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位于中位时,所述补油泵通过所述溢流阀四与所述油箱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为变量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为变量马达。
【文档编号】B60F1-04GK204296384SQ201420772203
【发明者】李越年, 李小亮, 闫丰刚, 潘红建, 赵晨光 [申请人]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