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通的乘客侧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中,用于对安全气囊充气的PAB盖(乘客侧安全气囊盖,Passenger-side Air Bag Door)形成于仪表盘的内表面处,该仪表盘由注射成型的方法制成,它带有通过刻痕的方法形成的易撕裂的缝,安全气囊装置安装于该仪表盘内。
图1是通常的隐藏式乘客安全气囊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充气器9、安全气囊壳体6、安全气囊4、上面板3、斜板7以及反作用板2都位于仪表盘1内。PAB盖被通过激光刻痕的方法形成的易撕裂的缝21分成多个区间。
如果安全气囊4被快速充气,那么反作用板2的一侧将会受压,并且通过将易撕裂的缝21撕开而将与反作用板2相连的上面板3打开。
附装在壳体6背部的安全气囊安装架10与用于抵抗安全气囊4被充气所产生的排斥能的罩的横梁11相连接。
通过振动焊接安装在仪表盘1的下表面处的斜板7和反作用板2防止仪表盘1在安全气囊4充气的情况下发生歪斜,并确保PAB盖的安全开启。
然而,当PAB盖打开时,PAB盖冲击位于仪表盘1前方的前窗玻璃,这样乘客可能会由于前窗玻璃破碎而被伤害。因此,PAB盖需要设置在尽量远离前窗玻璃的地方,以避免PAB盖和前窗玻璃之间的冲击。
近来,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安全气囊系统,在这种系统中,由例如根据是否使用了座椅安全带的条件来确定安全气囊的开启。在将PAB盖安装到乘客的前方内的仪表盘上并且尽量地远离前窗玻璃的地方的情况下,乘客的头部也可能会由于PAB盖的易撕裂的缝的撕开而受到伤害。
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所披露的信息仅仅是为了有助于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视作是对这些信息已构成对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公知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者任何形式的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机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该装置具有形成于机动车的仪表盘内的易撕裂的缝的位置远离于乘客头部可能受到冲击的位置的非限制性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动机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该装置通过将易撕裂的缝的位置向前窗玻璃移动从而防止由于PAB盖和前窗玻璃之间的强烈冲击引起的伤害乘客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一种示范性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其包括位于机动车仪表盘下侧的充气器、固定在罩的横梁上并对充气器进行支承的安装架,以及构造成为能够被充气器输送的气体所充气的安全气囊,其中充气器和安全气囊安装在除霜器风管内,该除霜器风管位于机动车前窗玻璃的前方下部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除霜器风管的上面板内形成有一沿着机动车的横向伸长的喷嘴孔,并且在上面板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易撕裂的缝沿着喷嘴孔。
在又一实施例中,用于容纳充气器和安全气囊的腔室形成于除霜器风管的一侧内,并且有一中间截止板将腔室与除霜器风管隔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截止板的腔室侧形成有第二易撕裂的缝。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易撕裂的缝通过刻痕的方法形成,并且第一易撕裂的缝比第二易撕裂的缝更容易撕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除霜器风管由GMT(玻璃纤维毡热塑性材料)材料制成。
在又一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用于支承除霜器风管的前部的缓冲支架。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机动车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位于除霜器风管和上面板之间的铰接件,在这种设置中,该铰接件优选采用高强度的纤维制成。
包含于此并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图3示出了图2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已经展开时的状态。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位于机动车的仪表盘235的下侧内的充气器201、固定于罩的横梁225上并且将充气器201支承于一侧上的安装架223、以及构造为由来自充气器201的气体进行充气的安全气囊203。
除霜器风管210位于前窗玻璃227的下方,即机动车的前窗玻璃227的前方下部处,送到前窗玻璃227的空气流经除霜器风管210。
风管210优选地由GMT材料制成,用于防止由于空气压力而造成的破碎,并且此外,风管210的前部由缓冲支架221支承。
沿着机动车的横向伸长的除霜器喷嘴孔215形成于除霜器风管210的上部,用于使空气流到前窗玻璃227处,通过划痕的方法制成的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易撕裂的缝217沿着喷嘴孔215形成于上面板213的内部,这样第一易撕裂的缝217变成了PAB(乘客侧安全气囊)盖的边界。
通过接合线229和231将风管210固定于仪表盘235和上面板213处,其中接合线229和231通过振动焊接形成。另外,由高强度的纤维制成的铰接件219安装在上面板213和风管210的连接部内。
腔室233形成于除霜器风管210的一侧内,其容纳充气器201和安全气囊203。即,充气器201和安全气囊203位于腔室233内。
位于腔室223内的安全气囊203优选以Z字形的方式折叠,并且中间截止板205将腔室233和风管210隔开,即位于腔室233和风管210内的空气通过中间截止板205彼此隔开。
中间截止板205优选由聚丙烯制成,并且通过刻痕方法形成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二易撕裂的缝207位于与安全气囊203接触的中间截止板205的一侧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在满足安全气囊的操作条件的情况下输入对充气器201进行点火的信号,那么充气器201就会以预定的压力产生安全气囊气体,并且安全气囊气体将会输送到安全气囊203中。
因此,安全气囊203由安全气囊气体进行充气,由此对中间截止板205施压。
这时,形成于中间截止板205内的第二易撕裂的缝207被撕开并且安全气囊203展开到风管210内。
作用于风管210和位于其一侧内的腔室233上的安全气囊充气后的瞬时压力由缓冲支架221和安装架223支承。另外,由于风管210由GMT材料制成,因此能够防止风管210的破碎。
随后,展开的安全气囊203对上面板213施压,并且因此,沿着除霜器空气喷嘴孔215形成于上面板213的第一易撕裂的缝217被撕开。因此,安全气囊203展开到机动车的乘客室内。
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板213围绕铰接件219朝着前窗玻璃旋转。通过使第一易撕裂的缝217比第二易撕裂的缝207更容易被撕开,即使用比第二易撕裂的缝207更小的压力将第一易撕裂的缝217撕开,那么甚至当上面板213冲击到前窗玻璃227上时,也能够防止前窗玻璃227破碎。
即,当与反作用板和缓冲板安装于上面板内的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安全气囊相比,由于不将反作用板和调节板安装于上面板213内,其中作为PAB盖操作的第一易撕裂的缝217形成于该上面板213上,可以大大减小作用于前窗玻璃227上的冲击力。
图3示出了安全气囊203已经展开的状态。
当PAB盖位于前窗玻璃227的前下部时,就防止了乘客头部和被撕开的上面板之间的冲击力,并且防止了第一易撕裂的缝217的撕裂对乘客的伤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形成于机动车仪表盘内的易撕裂的缝的位置远离乘客的头部可能受到冲击的位置。
另外,在将易撕裂的缝的位置已向前窗玻璃处移动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由于PAB盖和前窗玻璃之间的强烈的冲击导致的对于乘客的伤害的危险。
另外,由于作为PAB盖的边界的易撕裂的缝不是形成于仪表盘内而是位于不可见的位置处,因此就不会出现例如凹痕或变白的外部质量问题。
虽然结合目前认为是最实用的且最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应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变形和等效设计。
权利要求
1.用于机动车的乘客侧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包括位于机动车的仪表盘下侧内的充气器;固定于罩的横梁上并且对充气器进行支承的安装架;以及可通过来自充气器的气体充气的安全气囊,其中充气器和安全气囊安装于位于机动车的前窗玻璃的下方处的除霜器风管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除霜器风管的上面板内形成有沿着机动车的横向伸长的喷嘴孔,并且其中沿着喷嘴孔在上面板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易撕裂的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除霜器风管的一侧形成有容纳充气器和安全气囊的腔室,并且有一中间截止板将腔室和除霜器风管隔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中间截止板的腔室侧形成有第二易撕裂的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易撕裂的缝通过刻痕的方法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易撕裂的缝比第二易撕裂的缝更容易撕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除霜器风管由GMT(玻璃纤维毡热塑性材料)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支承除霜器风管的前部的缓冲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除霜器风管和上面板之间的铰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铰接件由高强度的纤维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乘客侧的座椅的隐藏式安全气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隐藏式安全气囊包括位于机动车的仪表盘的下侧内的充气器,固定在罩的横梁并且对充气器进行支承的安装架,以及构造为能够由来自充气器的气体充气的安全气囊,并且其中充气器和安全气囊安装于位于机动车的前窗玻璃下方处的除霜器风管内。另外,由于形成于机动车的仪表盘内的易撕裂的缝的位置远离乘客的头部可能遭到冲击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由于PAB盖和前窗玻璃之间的强烈冲击引起的对乘客的伤害的危险。
文档编号B60R21/215GK1616276SQ20041009073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孔炳硕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