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53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特别是涉及为控制由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的半导体光源的开灯而构成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以LED作为光源构成车辆用灯具的情况下,因为灯具是车辆的眼睛,外观方面被重视,所以其规格被分成很多种类。例如,根据车辆(车种),或者使用的LED的个数不同,或者灯具本身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或者用于控制各个LED的开、关灯和亮度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不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特开2002-231013号公报(第2页~第4页、图1~图5)发明内容如果对各种各样的变化,每一种都进行一次电路开发,则必须投入庞大的开发费用。例如,在构成1个电路对应1个LED的系统(Oneby one)时,必须对应于LED的种类构成驱动电路,或者对应于车种构成驱动电路,所以随着电路开发费用的增加,产品的成本上升。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使驱动由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的半导体光源的电路标准化。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中,具有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其响应来自于车辆的通信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其按照由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对多个半导体光源的电流的供给,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在来自于前述车辆的通信信号的内容发生变更时,对应于前述通信信号的内容,变更前述控制信号的内容。
(作用)因为用于驱动由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的多个半导体光源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用电路的结构为,分成分别为各个半导体光源供给电流(电力)的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和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出共用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在来自于车辆的通信信号的内容产生变更时,例如,车种或每个车的规格改变时,配合变更后的规格来变更控制信号的内容,所以即使因车种或车而其规格变化,也能够对应,可以实现电路的标准化。因此,可以降低开发费用,进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技术方案2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中,前述多个电流供给单元的结构为,对由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控制信号中相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执行相同的动作。
(作用)因为各个电流供给单元对相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执行相同的动作,所以即使在与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连接的半导体光源的种类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各个半导体光源执行相同的动作。例如,在使用模拟信号作为控制信号,规定通过模拟信号的电压来控制半导体电源的开、关灯或者调光,5V时全亮度开灯,0V时关灯,2.5V时亮度减50%开灯的情况下,在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入5V的控制信号时,与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连接的半导体光源为全亮度开灯状态,在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入0V的控制信号时,与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连接的半导体光源关灯。此外,在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入2.5V的控制信号时,与各个电流供给单元连接的半导体光源亮度减50%开灯。这样,因为对应于控制信号,全部的电流供给单元执行相同的动作,所以不需要严格地与车辆或产品对应,并且可以使各个电流供给单元和控制信号不一一对应地组装。
技术方案3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中,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的结构为,具有一对电源输入端子,它们与搭载于车辆上的直流电源连接;以及多个电源输出端子,它们将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分配给前述各个供给单元,并且具备反接保护元件、浪涌保护元件或者噪声滤波器,前述反接保护元件与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中的一个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前述浪涌保护元件吸收施加于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间的浪涌电压;前述噪声滤波器去除叠加在通过前述反接保护元件输入的直流信号中的噪声成分,并将去除了噪声成分的直流信号向前述各个电源输出端子输出。
(作用)因为当从搭载于车辆上的直流电源向一对电源输入端子输入的直流电力,通过反接保护元件、浪涌保护元件或者噪声滤波器,向多个电源输出单元供给时,从各个电源输出单元向各个供给单元分配直流电力,所以与采用以下结构、即从搭载于车辆上的直流电源向各个供给单元供给直流电力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布线数量,并随着布线的减少而降低成本。此外,在向一对电源输入端子施加极性不同的直流电压时,可以由反接保护元件防止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施加反向电压。此外,在向一对电源输入端子间施加浪涌电压时,可以由浪涌保护元件吸收该浪涌电压。此外,在从一对电源输入端子输入包含噪声的信号时,可以由噪声滤波器去除该噪声成分。
技术方案4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在技术方案1、2或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中,前述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具有异常检测单元,其在检测出伴随向各个半导体光源的电力供给而产生的异常时,向分别连结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和前述各个电流供给单元的控制信号线路输出异常信号,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具有异常信息输出单元,其向前述各个控制信号线路输出控制信号,并且监视前述各个控制信号线路的状态,在从前述任一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入了异常信号时,输出异常信息。
(作用)因为在伴随着向各个半导体光源的电力供给而产生的异常,例如向半导体光源供给的电流比设定值低,或者施加于半导体光源的电压比设定电压低时,向控制信号线路输出异常信号,由该异常信号输出异常信息,所以通过将该异常信息通知驾驶者,可以使驾驶者知道任意的半导体光源发生了异常。
发明的效果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由技术方案1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电路的标准化,降低开发费用,进而降低成本。
由技术方案2,可以使各个电流供给单元和控制信号不一一对应地组装。
由技术方案3,可以实现随着布线的减少而降低成本,并且通过设置反接保护元件,可以在电源输入端子反接时,防止向各个电流供给单元施加反向电压,此外,通过设置浪涌吸收元件,可以在向一对电源输入端子之间施加浪涌电压时,由浪涌吸收元件吸收该浪涌电压,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噪声滤波器,可以在从一对电源输入端子输入包含噪声的信号时,由噪声滤波器去除该噪声成分。
由技术方案4,通过向驾驶者报告异常信息,可以使驾驶者知道任意的半导体光源发生了异常。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在一个供给单元上设置3个开关调节器时的模块结构图。
图3是供给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
图5是在控制单元上设置噪声滤波器等时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图2是在一个供给单元上设置3个开关调节器时的模块结构图,图3是供给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模块结构图,图5是在控制单元上设置噪声滤波器等时的电路结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在这些图中,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10作为车辆用灯具的一个要素,具有一个控制单元12和多个供给单元14,控制单元12和各个供给单元14安装在基板(未图示)上,各个供给单元14与由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的作为半导体光源的LED16连接。LED16可以作为前照灯、尾灯和制动灯、雾灯、转向指示灯等各种车辆用灯具的光源。
控制单元12由具有例如CPU、RAM、ROM的微型计算机构成,在控制单元12上,设置信号输入端子18、电源端子20、22、信号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32、34。信号输入端子18与通信信号输入端子36连接,通信信号从用于控制车辆的发动机等的控制装置向通信信号输入端子36输入。电源端子20通过电源输入端子38,与搭载于车辆上的蓄电池(直流电源)的正极端子(+B)连接,电源端子22通过电源输入端子40,与蓄电池的负极端子(GND)连接。信号信号发送端子24~34中的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分别与供给单元14连接,但信号发送端子32、34不与供给单元14连接,成为不连接的端子。与信号发送端子32、34连接的插槽的电极(触点)保持Low电位或高阻抗(HZ),因而即使插槽的电极与车体(GND)万一短路,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控制单元12作为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而构成,其在通信信号输入信号输入端子18时,响应该通信信号而生成控制信号,并将生成的控制信号由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发送给各个供给单元14。控制信号作为用于控制各个LED16的开、关灯或者亮度的信号,基于通信信号而生成,通信信号的内容因车种或车辆而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每个车辆或车种而通信信号的内容不同时,使输入的通信信号的内容变更,配合通信信号的变更即配合规格的变更,变更或刷新控制信号的内容。
例如,在控制信号为模拟信号,规定通过其电压来控制开、关灯/调光,5V时全亮度开灯,0V时关灯,2.5V时亮度减50%开灯的情况下,在某个车种时,对全部的LED16进行全亮度开灯时,生成5V的控制信号,但在其他车种时,在仅使一个LED16全亮度开灯,使其他的LED16关灯时,作为对一个供给单元14的控制信号生成5V的控制信号,作为对其他的供给单元14的控制信号生成0V的信号。
此外,在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例如,5VDC时全亮度开灯,0VDC时关灯,50%占空比时亮度减50%开灯的情况下,也是在因车种而通信信号的内容变更时,配合通信信号的变更来变更脉冲信号的规格。此外,在通信信号的内容因车速或转弯而变化时,配合车速或转弯的变化来变更控制信号的内容。
另一方面,各个供给单元14作为电流供给单元,其结构为,具有开关调节器42和分流电阻R1,在各个供给单元14上设置端子44、46、48、50、52、54、56。端子44、46与电源输入端子(+B)38连接,端子48与各个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连接,端子50、52与电源输入端子(GND)40连接,LED16串联连接在端子54和端子56上。开关调节器42作为反馈型的开关调节器,控制供给各LED16的电流,以使分流电阻R1两端的电压恒定,即,使流入LED16的电流恒定。各个供给单元14配合各个LED16的特性或规格,控制流入LED16的电流,根据LED16的特性,各个开关调节器42的输出电流不同。
但是,各个供给单元14对相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执行相同的动作。即,对于模拟信号的控制信号,在规定5V时全亮度开灯,0V时关灯,2.5V时亮度减50%开灯的情况下,当向各个供给单元14输入5V的控制信号时,各个供给单元14使各LED16全亮度开灯;当向各个供给单元14输入0V的控制信号时,各个供给单元14使各LED16关灯;当向各个供给单元14输入2.5V的控制信号时,各个供给单元14使各LED16亮度减50%开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供给单元14上仅示出了1个LED16,但LED16的数量不限定,可以使用多个,使多个LED16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都可以。
此外,作为LED16,也可以使用多片(multi-chip)的。此外如图2所示,作为供给单元58,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具有3个开关调节器42和3个分流电阻R1,对应于各个开关调节器42设置LED16。这种情况下,端子44与电源输入端子(+B)38连接,端子46、50、52分别与信号发送端子24、26、28连接,端子48与电源输入端子(GND)40连接,端子54和端子56分别与LED16连接。
开关调节器42如图3所示,其结构为,具有变压器T、电容C1、C2、二极管D1、NMOS晶体三极管60、以及由IC构成的控制电路62,作为用于控制开关调节器42的电路元件,其结构为,除了电阻R1以外,还具有电阻R2、R3、R4、R5、R6、电容C3、C4、PNP晶体三极管64、66。电阻R2和电容C3的连接点通过电流检测端子68与控制电路62连接,电阻R3的一端连接标准电压5V,电阻R4的一端通过端子48,与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中的任一个连接。
电流检测端子68作为用于使流入LED16的电流通过分流电阻R1变换为电压,使变换后的电压向控制电路62反馈的端子,控制电路62控制NMOS晶体三极管60的开关动作,以使电流检测端子68的电压为恒定电压,即,使流入LED16的电流恒定。
在这里,如果假定控制电流检测端子68的电压为0.14V,则开关调节器42的动作如下所述。例如,在向端子48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大于或等于5V时,通过PNP晶体三极管66的二极管,在PNP晶体三极管66的基极上施加大于或等于(5V-VBE)的电压,因为PNP晶体三极管64是截止的状态,所以进行由开关调节器42的控制,使由分流电阻R1产生的电压降为0.14V。这时,当使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为0.2Ω时,在LED16中流过0.14V÷0.2Ω=0.7A的电流。如果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为0.1Ω,则流过LED16的电流为1.4A。
另一方面,在控制信号的电压为3V时,该3V的电压通过由电阻R4和电容C4构成的低通滤波器PNP输入晶体三极管66的发射极后,通过PNP晶体三极管66的二极管而施加在PNP晶体三极管64的基极上。在PNP晶体三极管66的基极上被施加3V-VBE的电压。因此,PNP晶体三极管64的发射极中流过(5V-VBE-(3V-VBE))÷R3=(5V-3V)÷R3的电流,该电流流入电流检测端子68。因为由IC构成的控制电路62的输入端子构成高阻抗,所以不流入电流检测端子68的电流流入分流电阻R1。因此,在分流电阻R2的两端,产生R2(5V-3V)÷R3的电压降。因此,加上由分流电阻R1产生的电压降,R2两端的电压量作为补偿量而产生。即,电流检测端子68的电压(0.14V)=分流电阻R1的电压降+R2的电压降。此外,PNP晶体三极管66的二极管的VBE,作为PNP晶体三极管64的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压VBE的电压补偿而被使用。
对向端子48输入模拟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向端子48输入脉冲信号时也可以同样地对应。例如,在作为脉冲信号,输入振幅为5V和0V,占空比=60%的信号时,该脉冲信号通过由电阻R4、电容C4构成的低通滤波器被整流为3V。当被整流的电压(3V)施加在PNP晶体三极管66的发射极上时,在PNP晶体三极管64的基极上,被施加(3V-VBE)的电压,在PNP晶体三极管64的发射极中,流入(5V-3V)÷R3的电流,该电流流向电流检测端子68。即,电阻R2上,流过与模拟信号时相同的电流,在开关调节器42中,进行与模拟信号时相同的控制。
这时,例如,如果使R3∶R2=35.7∶1,则执行由开关调节器42的控制,使R2的电压降=0.056V,分流电阻R1的电压降=0.084V。即,流入LED16的电流在分流电阻R1=0.2Ω时,为0.42A,在分流电阻R1=0.1Ω时,为0.84A。此外在向供给单元14输入的控制信号的电压为2.5V时,电阻R2的电压降=0.07V,流入LED16的电流在分流电阻R1=0.2Ω时,为0.35A,在分流电阻R1=0.1Ω时,为0.7A,流入LED16的电流减半。
因此,即使流入各个LED16的电流不同,全部的供给单元14进行控制而使分流电阻R1检测的电压值相同,可以使各个供给单元14标准化。此外在要流入LED16的电流为0.7A的时候,使分流电阻R1的电阻为0.2Ω,在要流入1.4A时,使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为0.1Ω。即,使由电流×(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得到的电压的值恒定,同时使电流检测端子68的端子电压为相同的电压,即0.14V。
这样,各个供给单元14可以由控制信号的电压或占空比来控制LED16的亮度。例如,控制信号的电压=2.5V时,为全亮度开灯×0.5的亮度,对电流来说,全亮度开灯时为0.7A的电流变为0.35A(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0.2Ω),全亮度开灯时为1.4A的电流变为0.7A(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0.1Ω)。此外在控制信号的电压为3V时,为全亮度开灯×0.6的亮度,电流在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0.2Ω时,由0.7A变为0.42A,在分流电阻R1的电阻值=0.1Ω时,由1.4A变为0.84A。
此外,从供给单元14输出的控制信号,可以使用微型计算机内的D/A(数模转换器),以模拟信号输出,并且也可以从I/O(输出输入接口),作为脉冲信号输出。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即使配合各个LED16的特性来设置供给单元14,各个供给单元14也对相同的控制信号执行相同的动作,所以可以使电路标准化。此外,即使控制信号的内容因车种或者每个车辆而不同,因而其规格不同,因为对应于通信信号的内容变更控制信号的内容,即规格,所以即使规格因车种或每个车辆而变化,也可以实现电路的标准化。因此,可以减低用于开发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的开发费用,其结果,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
以下,根据图4及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本实施例为,在控制单元12中设置电源部12a,将来自于蓄电池的直流电力向电源部12a输入,从电源部12a向各个供给单元14分配直流电力(直流信号),其他的结构与图1相同。
具体地说,电源部12a具有二极管D2,其作为反接保护元件;稳压二极管Z1,其作为浪涌保护元件;以及噪声滤波器,其由电容C5、C6及线圈L1构成,在噪声滤波器的输出侧设置多个电源输出端子70、72、74、76、78、80、82、84。二极管D2的正极侧通过端子20与电源输入端子(+B)38连接,负极侧通过稳压二极管Z1、端子22与电源输入端子(GND)40连接。该二极管D2的构成方式为,在电源输入端子38、40相对于蓄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相反极性的端子连接时,阻止直流电流向电源部12a输入,从而保护控制单元12的电路元件等不被反接。稳压二极管Z1并联连接于电容C5的两端,在端子20和端子22之间被施加浪涌电压时,吸收该浪涌电压。由电容C5、C6及线圈L1组成的噪声滤波器,去除叠加在从端子20通过二极管D2输入的与直流信号中的噪声成分。
另一方面,各个电源输出端子70、72、74、76分别与供给单元14的端子44连接,GND侧的电源输出端子78、80、82、84分别与供给单元14的端子52连接。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结构在使来自于蓄电池的直流电力(直流信号)通过电源部12a分配给各个供给单元14时,电源输出端子70、72、74、76分别与供给单元14的端子44连接,电源输出端子78、80、82、84分别与供给单元14的端子52连接。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与使用以下方式时相比,可以减少布线数,降低成本,该方式为,将来自于蓄电池的电力,如图1所示,从上级侧的供给单元14顺次向下级侧的供给单元14进行供给。
此外,因为向各个供给单元14供给来自于电源部12a的电力,所以不必对每个供给单元14都设置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Z1或者噪声滤波器,就能对各个供给单元14进行保护,并防止噪声进入各个供给单元14。此外,也可以取代二极管D2,使用FET等开关元件。
接下来,根据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本实施例为在各个供给单元14中设置异常检测单元,该异常检测单元在检测出与各个LED16相关的异常时,将异常信号向控制信号线路CL输出,该控制信号线路CL将控制单元12的信号发送端子24、26、28、30和各个供给单元14的端子48连接在一起,在控制单元12中设置异常信息输出单元,该异常信息输出单元在从任一个供给单元14通过信号线CL向控制单元12输入异常信号时,输出异常信息。
具体地说,在各个供给单元14中,设置电阻R7、R8、R9、R10、NPN晶体三极管86、比较器88、90作为异常检测单元。比较器88在LED16的电流If小于或等于设定电流时,使开路集电极输出为低电平,NPN晶体三极管86变为截止,作为LED16的异常、例如LED16的短路异常。
此外,比较器90在LED16的电压Vf比设定电压低时,使开路集电极输出为低电平,NPN晶体三极管86变为截止,作为LED16的异常。当NPN晶体三极管86变为截止时,例如,与使信号发送端子24与供给单元14的端子48连接的控制信号线路CL断开时相同,几乎不向该控制信号线路CL流入电流。由此,对控制单元12来说,当LED16发生异常时,从检测出异常的供给单元14向控制单元12通过控制信号线路CL输出异常信号。
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12中,分别对应于各个供给单元14,设置电阻R11、R12、R13、R14、NPN晶体三极管92、比较器94作为异常信息输出单元。电阻R11与控制信号线路CL连接,并且与CPU的I/O(输出输入接口)或者D/A(数模转换器)连接。此外电阻R11的两端分别与比较器94的输入端子连接,比较器94的输出侧与NPN晶体三极管92的发射极连接。NPN晶体三极管92的集电极与异常信息输出端子96连接,基极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连接。因为比较器94在电流流入控制信号线路CL时,在电阻R11的两端产生电压降,所以输出侧成为高电平,NPN晶体三极管92为截止的状态。因此,异常信息输出端子96的电平也保持高电平。
另一方面,因为当电流不流入控制信号线路CL时,电阻R11的两端不产生电压降,所以比较器94的开路集电极输出侧为低电平,NPN晶体三极管92变为导通,异常信息输出端子96的电平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反转。当异常信息输出端子96的电平为低电平时,由与异常信息输出端子96连接的异常信息报告器(未图示),向驾驶者报告异常信息。由此,驾驶者可以掌握任一个LED16发生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使用控制信号线路CL传送异常信号,所以可以使控制信号线路CL兼用作控制信号的传送线和异常信号的传送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因为NPN晶体三极管92与比较器94的输出侧连接,所以可以防止控制信号的电压小时,错误地检测异常。例如,在控制信号的电压为1V左右时,因控制信号流入控制信号线路CL的电流也小,所以在电阻R11的两端产生的电压降也小,因而对电压下降引起的检测精度也降低。此外所谓控制信号的电压小是因为,正常时也不使大电流流过LED16,而以暗的状态发光,所以这时没有必要勉强检测电流变小。
此外,使用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在脉冲信号的电平为低电平时,可以屏蔽异常检测。因此,使用模拟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时,都可以将该控制信号向供给单元14输出,而不是将该控制信号作为异常信号检测,在通过供给单元14检测出LED16异常时,不使电流流过控制信号线路CL,从而能够可靠地通知在LED16发生异常,因而可以兼用控制信号线路CL,不增加布线而可靠地报告LED16的异常。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具有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其响应来自于车辆的通信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其按照由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对多个半导体光源的电流的供给,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在来自于前述车辆的通信信号的内容发生变更时,对应于前述通信信号的内容,变更前述控制信号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对由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控制信号中相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执行相同的动作。
3.一种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中,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具有一对电源输入端子,它们与搭载于车辆上的直流电源连接;以及多个电源输出端子,它们将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供给的直流电力分配给前述各个供给单元,并且具备反接保护元件、浪涌保护元件或者噪声滤波器,前述反接保护元件与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中的一个电源输入端子连接;前述浪涌保护元件吸收施加于前述一对电源输入端子间的浪涌电压;前述噪声滤波器去除叠加在通过前述反接保护元件输入的直流信号中的噪声成分,并将去除了噪声成分的直流信号向前述各个电源输出端子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电流供给单元具有异常检测单元,其在检测出伴随着向各个半导体光源的电力供给而产生的异常时,向分别连结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和前述各个电流供给单元的控制信号线路输出异常信号,前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具有异常信息输出单元,其向前述各个控制信号线路输出控制信号,并且监视前述各个控制信号线路的状态,在从前述任一个电流供给单元输入了异常信号时,输出异常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使驱动半导体光源的电路标准化。具有控制单元(12),其响应来自于车辆的通信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及供给单元(14),其按照由控制单元(12)生成的控制信号,控制对各个LED(16)的电流的供给,控制单元(12)在通信信号的内容因车种或每个车辆而不同时,对应于通信信号的内容,即配合规格的变化来变更控制信号的内容,以实现电路的标准化。
文档编号B60Q1/00GK1744789SQ200510098570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日
发明者伊藤昌康, 武田仁志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