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16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该种车辆座椅具有—一个包括一纵向调整装置的下框架,而该纵向调整装置包括两对导轨、两卡锁装置和一用于致动该两卡锁装置的致动杆,—一个安装在该下框架上的座椅盘,—一个座椅靠背,它铰接于下框架并能绕一座椅靠背轴线枢转,并且其上设置有一离合杠杆,该离合杠杆用于在其被致动时给座椅的限动装置解锁,以使座椅靠背能够被从常态位置枢转到一向前倾斜的位置,而在座椅靠背处在向前倾斜位置时卡锁装置可被解锁,座椅可被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到一向前移动了的位置,—一个记忆机构,它能够确保该座椅在被从所述向前移动了的位置向后推时不会被推得超过所述初始位置,并且它包括一可锁住的转动鼓轮、一与所述转动鼓轮相关的平的盘卷弹簧以及一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的第一端紧固于两对导轨中的一对底板导轨的前端区域,并且其第二端紧固于所述转动鼓轮,所述转动鼓轮配用于相关的座椅导轨,并且所述转动鼓轮可绕一垂直于两对导轨的纵轴线转动。
背景技术
这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主要用在两门车辆上。它便于在通过唯一的侧门上车时坐上或离开后排座椅。在把车辆座椅向前移动了时,就可方便地坐上或离开在车辆后部的后排座椅。
这种型式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必须满足在机械上能任意向前移动的要求。这种向前移动从致动离合杠杆开始,致动离合杠杆可释放在常态被锁住的座椅靠背铰链。于是座椅靠背可被向前倾斜,两个卡锁装置被释放,因而座椅可被在纵向调整装置的两对导轨内向前移动。然后如果要把座椅向后移动,必须再回到初始位置。这用一种记忆机构来达到。这种记忆机构能够确保座椅只被允许回到其初始位置。
欧洲专利EP 0 844 133 B1揭示了一种上述型式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美国专利No.5,893,610、德国专利DE 107 597 111 C1和DE 197 571 110 C1也揭示了类似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在这些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上,转动鼓轮要承接由座椅的向前移动产生的过长的长度。转动鼓轮不是连接于齿形轮缘并且在座椅向前移动的过程中继续相对于齿形轮缘转动。在转动鼓轮与齿形轮缘之间设置有一个复杂的装置,这个装置允许转动鼓轮在座椅向前移动过程中继续转动而承接过长的长度。这种装置只允许承接过长的长度,它有一个限动件,当座椅被向后移动时,亦即当它处在初始位置时,转动鼓轮就接触这个限动件。这种装置非常复杂。
美国专利No.2,850,074和欧洲专利EP 0 844 132揭示的车辆座椅中,在纵向调整装置的导轨之间设置有一个包括一转动鼓轮和一拉动装置的弹性装置,用于把导轨弹性地偏压在一移位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上述型式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实现该目的的途径是用很少的尽可能简单的机械装置来承接由座椅向前移动产生的过长的长度并且被用于控制。
这一目的将通过以权利要求1中所宣称的特点为特征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来达到。
这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的优点是其中的拉动装置始终保持靠近于相关的一对导轨。该拉动装置不需要有作横向偏移的空间,就在产生力的方向给拉动装置加载。拉动装置可引起附加的继续控制动作,特别是可使把座椅靠背保持在向前倾斜的位置的一圆周凸轮释放。另外,记忆机构的所有零/部件都可方便地布置成靠近于相关的一对导轨。这既便于装配又节省零部件。
在一种有利的改进的实施方法中,设置有一由一控制引导装置引导的控制滑块,而该控制引导装置连接于座椅导轨并沿纵向延伸。一圆周凸轮设置在下框架上并且可在一被动的常态位置(passive normal position)与一主动位置(active position)之间运动。圆周凸轮在处于该主动位置时可把座椅靠背保持在向前倾斜的位置,另外,设置有一控制用软轴软管,用于把控制滑块和圆周凸轮连接起来。
这一实施例的优点是在座椅整个向前移动过程中以及在向后移动的大部分过程中,座椅靠背被保持在倾斜状态。在圆周凸轮被拉动到自由状态之前,不允许座椅靠背回到它的常态使用位置。
有利的是,设置有由一引导装置引导的张紧件(ctretching element),而该引导装置连接于座椅导轨并且在沿纵向延伸,该张紧件的所述引导装置的引导路径的一个端部区域与控制滑块的引导装置相重合。张紧件包括一可与控制滑块接触的支承表面,以及,在座椅靠背处在常态位置时张紧件和控制滑块互相接触并且两者都处在一端部位置。
张紧件和圆周凸轮协同动作,使得张紧件在座椅在其向后移动过程中回到记忆的位置之前很短的距离上接触于控制滑块并带着它一起运动。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在下面参照附图举例给出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和后附权利要求中显现出来。各附图为图1是本发明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该座椅处在正常使用位置或座椅的常态位置,它具有本发明的各个构件,尤其是记忆机构;图2是图1中用点划线圈起来的部分的放大详图;图3是类似于图1的侧视图,但此时座椅靠背向前倾斜了;图4是类似于图3的侧视图,但此时座椅在纵向调整装置上向前移动了;图5是类似于图2的详图,并对应于图4中的状态;图6是本发明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的另一实施例的、类似于图1的示意图,该座椅所处的状态也类似于图1;图7是类似于图6的侧视图,但此时座椅靠背向前倾斜了以及座椅也向前移动了;以及图8是类似于图7的侧视图,但座椅是处于向后运动的过程中,马上就要到达图1所示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以侧视图示意地表示出本发明的车辆座椅。这种车辆座椅有一下框架20。所述下框架20有一纵向调整装置,该纵向调整装置有一对左导轨和一对右导轨,每一对导轨包括一底板导轨22和一座椅导轨24,但是图中只表示出一对左导轨。左右两对导轨都是在纵向互相可移位的,也就是说,在该图的平面上可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移动。这种移位发生在纵向调整方向。在常态导轨22和24是锁住的,为此,每一对导轨配有一卡锁装置26。在座椅两侧的卡锁装置26是互相同步的。一致动杆30允许手动地把两卡锁装置26从常态锁住位置致动到释放位置。
这种座椅还有一座椅盘32,它安装在下框架20上并有一构件33。这种座椅还有可绕座椅靠背轴线36枢转的座椅靠背34。座椅靠背34的上部设置上有一离合杠杆38。通过致动该离合杠杆38可使座椅靠背34解锁而实现倾斜,例如可倾斜到图4所示的位置。离合杠杆38连接于一第一软管软轴40,软管软轴40的底端连接于一滑块41,而该滑块41可与一固定于构件33的配对零件协同动作。滑块41和配对零件一起形成座椅靠背34的限动装置。
在座椅靠背34的向前倾斜位置可通过软管软轴40操纵致动杆30。这样作就可使卡锁装置26解锁。除此之外,还设置一个记忆机构42。在通过致动杆30致动卡锁装置26时所述记忆机构42未被设定。
记忆机构42可确保座椅从向前移动了的位置(图4)回到其初始位置(图1)。记忆机构42有一个转动鼓轮44,该鼓轮44被一个适当的扭力弹簧可转动地偏压而只能朝一个方向(箭头46所示的方向)转动。记忆机构42还有与转动鼓轮44同轴的一齿形轮缘48。该齿形轮缘48固定地连接于转动鼓轮44,最好是与之形成一体。还有一个拉动装置50绕在转动鼓轮44上,该拉动装置50在图1到图5所示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被构造成一个软轴,例如一根钢丝绳,而在图6到图8所示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是被构造成一条软带。最好是用具有高拉伸强度的凯夫拉尔合成纤维缆绳或其它缆绳。拉动装置50的前端或第一端51紧固于相关的底板导轨22的前端区域;在图6到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它是紧固于底板导轨22的前端的下体。拉动装置50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鼓轮44上。
拉动装置50大致沿着两对导轨22和24的纵向延伸。拉动装置50有两个部分,即一上面部分和一下面部分。它呈一U形地绕过一设置有用于此目的的一凹槽的张紧件52。该张紧件52由一引导装置54引导而能够沿纵向移动。该引导装置54是延伸于导轨的纵向,也就是沿纵向调整的方向。一个弹性的张紧装置或弹性装置56与所述张紧件52相关联,用于把张紧件52向后拉而使其离开转动鼓轮44。因此,拉动装置50总是承受一定的拉伸应力。
在张紧件52的运动范围内设置有一控制滑块58。该控制滑块58也可以在一称为控制滑块引导装置60的引导装置里沿着纵向调整的方向移动。但是,该引导装置60允许的移动距离很短。控制滑块58通过一个第二软轴软管62连接于圆周凸轮64,圆周凸轮64安装成靠近座椅靠背轴线36并且是可运动地布置在构件33上,而构件33连接于座椅盘32。圆周凸轮64与被构造成一销子并设置在座椅靠背34上的一限动销66协同动作。在图1和3所示的位置,圆周凸轮64是处在限动销66的下面并且不与之啮合。在图4的表示中,限动销66处在圆周凸轮64的一个控制凹部里并且把座椅靠背机械地保持在向前倾斜了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圆周凸轮64被枢转离开向下的位置之前,它不允许座椅靠背离开向前倾斜的位置,而要使圆周凸轮64枢转离开向下的位置可用第二个软轴软管62进而使控制滑块58向左(向沿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运动来达到。
一限动臂68可枢转地设置在座椅导轨24上并非常靠近于转动鼓轮44。该限动臂68的齿形表面与齿形轮缘48协同动作。在常态,限动臂68不与齿形轮缘48啮合并因此而被偏置。在处于这一状态时,座椅可被在纵向调整装置上移位,转动鼓轮44后能或者释放出拉动装置50的某些长度或者把拉动装置50卷绕起来,这取决于纵向调整的方向。限动臂68是通过第三个软轴软管70连接于座椅靠背34。具体地说,第三个软轴软管70的管壳的一端对头地连接于限动臂68,而其另一端连接于设置在构件33上的一个固定点。在顶部,这一软轴软管70的芯轴连接于座椅靠背34。在座椅靠背34被从图1所示的常态位置向前枢转时第三个软轴软管70的芯轴受拉。在底部,芯轴固定于可致动卡锁装置26的一个臂72。因此,使座椅靠背34向前枢转可使转动鼓轮44被锁在一侧并且使被限动的纵向调整装置在另一侧被释放。
如图1所示,在沿着行进的方向观看时,拉动装置50的第一端51位于转动鼓轮44的前面。在座椅被向前移动时转动鼓轮44逐渐靠近第一端51,这通过比较图1和图4可看得很清楚。例如,如图8所示,张紧件52具有一个可与控制滑块58的相邻部分协同动作的支承表面74。在常态位置这个支承表面74配合于控制滑块58,见图1。
在实际应用中,可执行如下的运动顺序从表示常态位置也就是正常使用位置的图1开始,致动离合杠杆38,以允许座椅靠背34能够绕座椅靠背轴线36向前完全倾斜,这意味着使其达到图4所示的位置。通过离合杠杆38致动第一个软管软轴40,以允许滑块脱离配对零件上的一凹部。这一状态表示于图3。在这一状态,座椅靠背34是自由的而可被向前倾斜。在图4中,座椅靠背34已被向前倾斜到这样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圆周凸轮64配合于限动销66,因而座椅靠背34被锁住并被阻止向后倾斜。
在座椅靠背34开始向前倾斜过程中,第三个软轴软管70被致动,使得在这一侧卡锁装置26被拉到自由状态,这意味着纵向调整装置被解锁,以及在另一侧转动鼓轮44被锁住。锁住转动鼓轮44可使拉动装置50的长度固定,因而当座椅在其向前运动之后被向后运动时座椅的初始位置可以恢复,这从图1和3可以看出。座椅受限制而不可能向后移动超过对应于拉动装置50的锁定长度的位置。
在座椅被从图3所示的位置向前运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过程中,转动鼓轮44逐渐靠近拉动装置50的第一端51。这会使拉动装置产生过多的长度。张紧件52可把拉动装置50向后(在沿着行进方向观看时)拉去,这从图5可以看出,但是图5中没有再把张紧件52表示出来。其结果,控制滑块58也被允许向后运动,这一运动受到一个弹性装置的帮助。例如,圆周凸轮64是被一个弹簧向逆时针的转动方向偏压。控制滑块58在引导装置60里的运动允许圆周凸轮64略微向上(向逆时针方向)枢转。
当要使座椅从图4所示的位置向后移动时,也就是说,当要使它回到图1所示的常态位置时,必须对座椅靠背34施加一个力来把座椅在纵向引导装置上向后拉。由于座椅靠背34是被圆周凸轮64锁住,尽管一个力施加并作用于其上,但它仍保持在向前倾斜的位置,至少在座椅几乎达到其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之前是这样。张紧件52将只能在其引导装置之内移动,向前移动足够远而能够就在座椅达到这一常态或初始位置之前一小段距离上接触于控制滑块58。这只能在移动路径的最后几毫米内发生。当控制滑块58被张紧件52向前移动时,圆周凸轮64向下枢转(逆时针转动)而脱离限动销66。这意味着座椅靠背34此时可被向后扳到其直立位置。
以上已经说明的运动顺序也描绘于图6到8。这一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与上述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将不再予以讨论。而是将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与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相比较,现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张紧件52的第一端是紧固于底板导轨22的前部的下体。也可以把这个第一端紧固于靠近底板导轨22的前端。
这里,圆周凸轮64直接与座椅靠背34协同动作,这意味着座椅靠背34形成限动销66。圆周凸轮64仍然是一单臂杠杆,第二软轴软管62可对它施加作用。在这一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弹性装置56不再是一个螺旋弹簧而是一个平的盘卷弹簧,它布置在座椅导轨24上。或者,它也可以设置在底板导轨22上。很明显,控制滑块58在它的引导装置60里能够行进的距离X明显地小于张紧件52能够在其引导装置54里行进的距离Y。这从图8可以看出,也可以通过比较图7和图8来看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具有—一个包括一纵向调整装置的下框架(20),所述纵向调整装置包括两对导轨(22、24)、两卡锁装置(26)和一用于致动所述两卡锁装置(26)的致动杆(30);—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框架(20)上的座椅盘(32);—一个座椅靠背(34),它铰接于所述下框架(20)并能绕一座椅靠背轴线(36)枢转,并且所述座椅靠背(34)上设置有一离合杠杆(38),所述离合杠杆(38)用于在其被致动到一个致动状态时给所述座椅靠背(34)的常态锁住限动装置解锁,以使所述座椅靠背(34)能够被从所述常态位置枢转到一个向前倾斜的位置,以及,一旦所述座椅靠背(34)处在所述向前倾斜的位置,所述卡锁装置(26)就可被解锁,于是所述座椅就可被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到一个向前移动了的位置;以及—一个连接于所述座椅并设置有一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限动件的记忆机构(42),其使得所述座椅在被从所述向前移动了的位置向后推时不会被推得超过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记忆机构(42)包括一可锁住的转动鼓轮(44)、一与所述转动鼓轮(44)相关的平的盘卷弹簧(56)以及一拉动装置(50),所述拉动装置(50)的第一端紧固于所述两对导轨(22、24)中的一对底板导轨(22)的前端区域,并且其第二端紧固于所述转动鼓轮(44),所述转动鼓轮(44)配用于与所述底板导轨(22)相关的座椅导轨(24),并且所述转动鼓轮(44)可绕一个垂直于所述两对导轨的纵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装置(50)大致沿着所述两对导轨(22、24)的纵向延伸,所述拉动装置(50)呈U形地绕过一个张紧件(52),并且设有一个用于拉紧所述张紧件(52)而使之离开所述转动鼓轮(44)的弹性张紧装置,因而即使所述座椅被向前移动,所述拉动装置(50)也仍然是拉紧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可由一个控制引导装置(60)引导并且在纵向延伸的控制滑块(58),在所述下框架(20)上设置有一个可在一常态被动位置与一主动位置之间运动的圆周凸轮(64),所述圆周凸轮(64)在其处于所述主动位时把所述座椅靠背(34)保持在所述向前倾斜的位置,以及设置有一个控制用的软轴软管,该软轴软管把所述控制滑块(58)和所述圆周凸轮(64)连接起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52)是在一个连接于所述座椅导轨(24)的引导装置里被引导,所述张紧件(52)的所述引导装置有一个引导路径Y,该引导路径Y的端部区域重合于所述控制滑块引导装置(60),所述张紧件(52)包括一个与所述控制滑块(58)接触的支承表面,以及在所述座椅靠背(34)处在所述常态位置时,所述张紧件(52)和所述控制滑块(58)互相接触并且两者都处在一个端部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被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向前移动了的位置移动时,所述张紧件(52)从一个初始位置移动到一个端部位置,并且所述张紧件(52)仅在其从所述初始位置运动到所述端部位置的路径Y上的整个运动距离的一小段X上接触所述控制滑块(58),并且所述这一小段是从所述初始位置开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小段X小于整个路径Y的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弹性装置(76),该装置把所述圆周凸轮(64)偏压在所述主动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限动臂(68),它安装成靠近所述转动鼓轮(44)并可在一常态释放位置与一锁住位置之间运动,所述限动臂(68)可阻止所述转动鼓轮(44)转动而使其处在所述锁住位置,并且设置有一连接于所述限动臂(68)的第三软轴软管(7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被向前移动到所述向前移动了的位置时,所述转动鼓轮(44)和所述拉动装置(50)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变得较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椅处在所述向前移动了的位置时,所述转动鼓轮(44)是位于所述拉动装置(50)的第一端的后面。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块引导装置(60)连接于所述座椅导轨(24)。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小段X小于整个路径Y的5%。
全文摘要
一种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具有一个包括一纵向调整装置的下框架(20),而纵向调整装置包括两对导轨(22、24)、两个卡锁装置(26)和一个用于致动两卡锁装置(26)的致动杆(30)。这种车辆座椅还有一个安装在所述下框架(20)上的座椅盘(32)。该座椅盘(32)包括一个座椅靠背(34),它铰接于所述下框架(20)而能绕一个座椅靠背轴线(36)枢转,并且其上设置有一离合杠杆(38)。在致动状态座椅靠背(34)被解锁而可被倾斜,在所述座椅靠背(34)被向前倾斜时所述致动杆(30)可被致动并且卡锁装置(26)可被解锁,于是所述座椅可被从其所在的初始位置移动到一个向前移动了的位置。还设有一个记忆机构(42),其可以确保在座椅被从其向前移动了的位置向后移动时回到其初始位置。
文档编号B60N2/08GK1792668SQ20051013709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3日
发明者B·贝克, R·弗基尔 申请人: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