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91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蓄电池所构成的车辆发动机附件的设置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228161号)所示的车辆,其中多个冷却风扇沿车宽方向并列设置在与开口于车身前部的外气吸入口相对应并以倾斜状态予以设置的散热器的背面一侧,在冷却风扇的后方设置有发动机主体,在上述冷却风扇与发动机主体之间的空间,前后排列设置有空气清洁器及蓄电池等多个附件,由此通过上述多个附件的壁面,形成将经过冷却风扇的冷却风引导至发动机主体的冷却风通道。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63493号)所公开的车用蓄电池设置结构,所述蓄电池,在架设于设置在发动机室左右两端部的悬架装置的减振器基座(damperbase)之间的加强杆的左右方向中心部位附近,通过支撑基座部件予以支撑,从而可有效地利用发动机与前围板之间的死角空间(dead space),同时可防止发动机室趋向于不必要的大型化,还可将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室的中心部位附近。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当在冷却风扇与发动机主体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排列设置空气清洁器及蓄电池等多个附件时,可有效地将上述经过冷却风扇的冷却风送至发动机主体的设置部位,从而可有效地冷却发动机主体。但是,作为车辆用电源装置而予以使用的上述蓄电池具有规定的体积和重量,因此当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主体前方时,其布局性能会受到影响。另外,由于上述蓄电池设置在车身前方,所以较难充分确保发生车辆碰撞时的溃缩空间,同时由于上述蓄电池设置在偏向车身左侧或右侧的位置,所以使车辆转向时产生的横摆力矩(yaw moment)增大,从而容易使行驶稳定性下降。
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示,当蓄电池支撑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在发动机室后方的加强杆(reinforcing beam)的左右方向中心部位附近时,可防止由于上述蓄电池设置在偏向车身左侧或右侧的位置所引起的横摆力矩增大。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发动机主体必需设置在比蓄电池更位于车身前方的位置,因此车身的重量平衡状态偏向于前方,从而使行驶稳定性下降,同时由于将设置于发动机室前方的进气导入部所吸入的进气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进气通道的全长予以缩短,从而容易使进气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车辆发动机附件的适当布局,可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进气性能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
本发明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且上述进气的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和副蓄电池,上述主蓄电池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的侧方,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上述主蓄电池的侧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发动机主体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同时上述的主蓄电池及副蓄电池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的侧方,因而上述进气通道可呈直线状设置,而且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可利用进气惯性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另外,上述两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所以可在其前方充分确保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从而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主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主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的前围板之间,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主蓄电池的设置部位,从而使主蓄电池得以稳定支撑。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的前围板之间,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副蓄电池的设置部位,从而使副蓄电池得以稳定支撑,同时副蓄电池设置在主蓄电池的侧方,可使两蓄电池相互接近,当两蓄电池分别向相同的设备供给电力而进行接线时,可防止接线路径过长,从而使接线作业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种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和副蓄电池,该主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侧方,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车室内。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发动机主体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副蓄电池设置在车室内而有效地利用车室内的死角空间,所以上述进气通道可呈直线状设置,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可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并可使发动机室予以缩小。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种,副蓄电池沿着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的下方部位予以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副蓄电池沿前围板的下方部位予以设置,因此可防止上述主蓄电池与副蓄电池之间发生相互离开的情况,当两蓄电池分别向相同的设备供给电力而予以配线时,可缩短配线路径,从而使配线作业容易进行。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车室内的乘员座椅的座垫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车室内的乘员座椅的座垫下方,所以可通过主蓄电池向发动机室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同时可通过副蓄电池向车室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从而可有效地提高配线效率及供电效率。
本发明的又一种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且上述进气的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多个蓄电池,该多个蓄电池分散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发动机主体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同时多个蓄电池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所以可使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各蓄电池趋于小型化,使其布局性能得以提高,并且在上述蓄电池的前方可充分确保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使车身的安全性能得以提高。另外,由于上述蓄电池分散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所以可有效地抑制车辆转向时所产生的横摆力矩予以增大。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多个蓄电池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多个蓄电池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所以可确保车身的左右平衡,从而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多个蓄电池可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和发动机主体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和发动机主体之间,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上述蓄电池的设置部位,从而使蓄电池得以稳定支撑,同时上述轮罩的前方部位可作为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而予以利用,从而可有效地确保车身的安全性能。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还可包括安装在沿前轮轮罩竖立设置的悬架支撑罩上的支撑架,上述蓄电池可支撑在该支撑架上。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沿前轮轮罩竖立设置的悬架支撑罩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蓄电池的支撑架,因此可通过该支撑架加强上述悬架支撑罩的设置部位,以有效地提高其刚性,同时可通过上述支撑架稳定地支撑蓄电池。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支撑架包括沿悬架支撑罩予以安装的底板,该底板的周边缘部可安装有角撑板。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可通过上述支撑架的底板和角撑板,进一步有效地加强悬架支撑罩的设置部位,因此可充分确保其刚性。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进气通道可穿过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蓄电池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进气通道在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蓄电池之间可呈直线状设置,且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利用进气惯性可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还可包括沿车身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予以设置的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其连接分别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上的左右两悬架支撑罩,上述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多个蓄电池设置在上述相邻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连接左右两悬架支撑罩的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可有效地防止悬架支撑罩向车身内侧倒塌,从而使车身的刚性得以充分提高,同时可有效地利用上述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位适当地设置蓄电池,且可有效地将上述轮罩的前方部位作为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而予以利用。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多个蓄电池可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蓄电池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因此可适当地确保车身的左右平衡,从而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还可包括连结上述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的连结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通过连结前后一对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的连结部,可加强悬架支撑罩加强杆,并可使其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通过悬架支撑罩加强杆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上述悬架支撑罩向车身内侧倒塌,同时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上述各个蓄电池的设置部位。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之间,设置有将行驶气流向蓄电池的设置部位引导的引导部。
采用上述结构,在车辆行驶时,可将设置在前保险杆或发动机罩等的开口部所导入的行驶气流引导至上述蓄电池的设置部位,以冷却蓄电池,从而可有效地防止上述蓄电池因趋于高温而引起的劣化,以及充电性能的下降。
在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中,上述进气通道可穿过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蓄电池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进气通道可在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蓄电池之间呈直线状设置,且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利用进气惯性可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实施方式的俯视3是主蓄电池及副蓄电池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副蓄电池的其他设置例的立体图。
图5是主蓄电池及副蓄电池的其他设置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副蓄电池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副蓄电池的另一个其他设置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1是支撑架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蓄电池的设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悬架支撑罩加强杆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悬架支撑罩加强杆的其他具体设置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案图1及图2表示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的发动机室的内部结构。在上述发动机室内,由新鲜空气导管(fresh air duct)1所构成的进气导入部设置在发动机室前部,在发动机室后部,由转子发动机(rotary engine)构成的发动机主体2设置在前围板(dash panel)3和空气清洁器(air cleaner)4之间。由此,在车辆行驶时,上述新鲜空气导管1所吸取的进气经空气清洁器4及进气通道5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
在上述发动机室内的左侧,传动机构(power train)的控制单元6及主熔断丝盒(mainfuse box)7设置在空气清洁器4的侧方,在上述控制单元6和主熔断丝盒7的后方,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油压阀门单元8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侧方,且在上述油压阀门单元8的后方,沿前围板3设置有制动装置的增压器9。
在发动机室内的右侧,动力转向装置(power steering)的控制单元10及副燃料箱(subtank)11设置在空气清洁器4的另一侧方,在副燃料箱11的后方,设置有转子发动机的空气泵(air pump)12。另外,在上述空气泵12的后方,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13及副蓄电池14,设置在位于上述发动机主体2侧方的右前轮轮罩15和位于该右前轮轮罩15的后方的前围板3之间。
上述主蓄电池13,作为车辆用电源装置,通常使用利用化学反应的铅蓄电池,其体积较大,且充电容量也较大。上述副蓄电池14,是利用双电层电容(electric double layercapacitor)等进行动力供给的电容器,与上述主蓄电池13相比,其体积较小,且充电容量也较小。
另外,在图1中,16是与开口于车身前部的外部空气吸入口相对应且以倾斜状态予以设置的散热器(radiator),17是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前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转向装置(steering)支架(rack)。另外,在图2中,18是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上方的交流发电机(alternator),19是设置在前围板3上方的车颈(cowl)。
另外,上述主蓄电池13,如图3所示,设置在沿轮罩15的侧面竖立设置的悬架支撑罩20的后方,并通过卡止部件23卡止在设置于前纵梁21的上表面的蓄电池托盘。由此上述主蓄电池13,以纵向较长的状态安装在左右两侧被上述发动机主体2及轮罩15围住,前后两侧被上述悬架支撑罩20及前围板3围住的空间内。
另外,上述副蓄电池14,设置在上述主蓄电池13的外方,且以横向较长的状态设置在轮罩15的后端部和前围板3所围住的空间内。如图2所示,蓄电池壳体的底部左右部位及前部所分别设置的安装座24,通过螺栓被固定安装在由前纵梁21等所构成的车身部件上。
如上所述,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由新鲜空气导管1构成的进气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2,且上述进气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5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的车辆中,作为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13和副蓄电池14,上述主蓄电池13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2的侧方,上述副蓄电池14设置在主蓄电池13的侧方,因此通过适当地布局由上述主蓄电池13及副蓄电池14所构成的车辆发动机附件,可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提高行驶稳定性及进气性能。
即,上述由主蓄电池13和副蓄电池14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结构,与以单一的蓄电池供给使发动机及车载设备等运作的全部电力的结构相比,可使各蓄电池13,14的容量趋于小型化。因此,上述主蓄电池13,可适当地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15和位于发动机室的后端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3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且上述副蓄电池14可适当地设置在主蓄电池13的外方,且位于上述轮罩15的后端部与前围板3之间所形成的狭窄空间内。
另外,发动机主体2,可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即接近前围板3的位置上,上述主蓄电池13及副蓄电池14,可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2的侧方,因此上述进气通道5可呈直线状设置,且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可利用进气惯性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另外,上述两蓄电池13,14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所以可在其前方充分确保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从而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而且,上述两蓄电池13,14,分别予以设置,从而可使其趋于轻量化,因此即使上述两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室的侧方,也可有效地抑制车辆转向时所产生的横摆力矩予以增大。
特别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主蓄电池13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15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的前围板3之间,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主蓄电池13的设置部位,从而使主蓄电池13得以稳定支撑。即,通过将刚性较高的悬架支撑罩20安装在轮罩15上,而有效地加强了该轮罩15,因此即使在该轮罩15的前方确保了作为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也可有效地抑制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主蓄电池13的设置部位。因此,可有效地防止主蓄电池13因上述冲击负荷而脱离蓄电池托盘22并发生破损,或向发动机室内飞散而损伤其他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副蓄电池14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15和位于发动机室的后端部的前围板3之间,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副蓄电池14的设置部位,从而使副蓄电池14得以稳定支撑。另外,副蓄电池14设置在上述主蓄电池13的侧方,可使两蓄电池13,14互相接近,当两蓄电池13,14分别向相同的设备供给电力而进行配线时,可防止配线路径过长,从而使配线作业容易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蓄电池13采用了利用化学反应且充电容量较大的铅蓄电池,副电池14采用了利用双电层电容且充电容量较小的动力供给电容器,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另外可进行多种变更,例如可将由上述铅蓄电池构成的主蓄电池13,和由铅蓄电池构成的小于上述主蓄电池13的副蓄电池14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上述前轮轮罩15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的前围板3之间。
另外,上述副蓄电池14,也可采用利用正负极之间的锂离子交换而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secondary cell)所构成的锂离子蓄电池。上述锂离子蓄电池,虽然比较昂贵,但耐用性较为优越,且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每一单位重量所保持的电能量)较大,并可趋于小型化,同时在发动机室的有限空间内可容易且适当地进行布局。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锂离子蓄电池,由多个单位电池串联组合而成,在靠近车身中央部位一侧设置多个单位电池25,并随着向车身外侧延伸而减少单位电池25的设置个数。采用上述排列结构的锂离子蓄电池所构成的副蓄电池14,可使轮罩15的后端部与前围板3之间所形成的狭窄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
另外,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由新鲜空气导管1构成的进气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2的车辆中,作为车辆发动机附件可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13和副蓄电池14,主蓄电池13可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侧方,副蓄电池14可设置在车室内。如图6及图7所示,副蓄电池14,可沿着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的前围板3的下方部位,即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面3a而予以设置,并使用地板垫(floor mat)26覆盖该副蓄电池14的设置部位。或者如图8所示,副蓄电池14,可在位于车室内的乘员座椅的座垫27的下方,设置在位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28的后方的地板(floor panel)3b上。
如上所述,当发动机主体2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且上述副蓄电池14设置在车室内的死角空间以有效利用该空间时,上述进气通道5可呈直线状设置,且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可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并可使发动机室予以缩小。
特别是,如图6及图7所示,当沿前围板3的下方部位,即沿上述倾斜面3a设置副蓄电池14时,由于可防止上述主蓄电池13与副蓄电池14之间发生相互离开的情况,因此当两蓄电池13,14分别向相同的设备供给电力而进行配线时,可缩短配线路径,从而使配线作业容易进行。
另外,如图8所示,当副蓄电池14设置在位于车室内的乘员座椅的座垫27的下方时,可通过主蓄电池13向发动机室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同时可通过副蓄电池14向车室内的各种设备进行供电,从而可有效地提高配线效率及供电效率。
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车辆用电源装置而一般使用的利用化学反应的铅蓄电池,使用双电层电容的动力供给电容器,或利用正负极之间的锂离子交换而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所构成的锂离子电池等所构成的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左右设置在发动机室。
另外,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各自的容量分别设定为具有大致相同的重量,且分别设置在前轮轮罩15与上述发动机主体2之间。即,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发动机室的左右两侧部位,设置有覆盖前轮的设置部位的轮罩15,沿着该轮罩15的侧面分别竖立设置有悬架支撑罩20,沿着该悬架支撑罩20的基端部安装有支撑架29,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支撑在该支撑架29上。这样,上述两蓄电池13a,13b,以设置在发动机室的后部中央部位的发动机主体2为中心,左右对称地予以设置。
上述支撑架29,包括固定在前纵梁21的上表面并从悬架支撑罩20的基端部(下端部)向车身内侧突设的底板30;沿上述底板30的外侧边缘部的上表面予以安装的矩形侧部角撑板31;沿上述底版30的前后两端部的上表面分别予以安装的前端较窄的上部角撑板32;分别安装在上述底版30的前后两端部的下表面的下端较窄的下部角撑板33。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通过固定部件34被分别固定在支撑架29上,从而受到支撑架29的支撑。
另外,如图13所示,在上述悬架支撑罩20的设置部位,一对由钢管材或铝管材等构成的连接左右两悬架支撑罩20的上端部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沿车身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予以设置,通过该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防止上述两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上述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其左右两端部通过安装部件37被固定在悬架支撑罩20的上端面,其中位于前侧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经过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的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位于后侧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6,经过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的后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由此,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13b,设置在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另外,在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的设置部位的内侧,设置有由钢管材或铝管材等构成的连结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的左右一对连结部件38。
在上述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由新鲜空气导管1构成的进气导入部,在上述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2,且上述进气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5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的车辆中,作为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该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分散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因此通过适当地布局由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所构成的车辆用附件,可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进气性能。
上述由多个蓄电池13a,13b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结构,与通过单一的蓄电池供给使发动机及车载设备等运作的全部电力的结构相比,可使各蓄电池13a,13b的容量趋于小型化,因此即使在发动机室的侧部所形成的狭窄空间内,也可适当地设置上述两蓄电池13a,13b。另外,由于上述两蓄电池13a,13b分散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所以可确保车辆的左右重量平衡,因此可防止车辆转向时所产生的横摆力矩予以增大,从而可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以往的车辆,采用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后方的结构,必需将发动机主体2向车身前方设置,以确保蓄电池的设置空间。然而,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动机主体2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部,即设置在接近前围板3的位置,因此,上述进气通道5的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从而可通过进气惯性有效地提高进气性能。另外,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于发动机室后部,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由此在上述蓄电池的前方可充分确保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从而可有效地提高车身的安全性能。
特别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上述两蓄电池13a,13b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由此可适当地确保车身的左右平衡,从而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两蓄电池13a,13b,分别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15与发动机主体2之间,所以通过上述轮罩15的设置部位可有效地承受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可有效地防止上述冲击负荷影响上述蓄电池13a,13b的设置部位,从而使上述蓄电池13a,13b得以稳定支撑,同时上述轮罩15的前方部位可作为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而予以有效利用。
即,通过将刚性较高的悬架支撑罩20安装在轮罩15上,使该轮罩15得到有效地加强,因此,即使位于轮罩15的前方部位确保为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溃缩空间,也可有效地抑制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上述各蓄电池13a,13b的设置部位,从而使各蓄电池13a,13b得以稳定支撑。所以,上述实施方式,可有效地防止上述各蓄电池13a,13b、因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而脱离支撑架29并发生破损,或向发动机室内飞散而损伤其他设备。
另外,如上所述,沿着上述前轮轮罩15竖立设置的悬架支撑罩20安装有支撑架29,上述蓄电池13a,13b支撑在该支撑架29上,由此通过支撑架29可更有效地加强上述悬架支撑罩20的设置部位,从而可充分地提高该设置部位的刚性。而且,通过上述悬架支撑罩20可充分确保支撑架29的刚性,所以上述各蓄电池13a,13b的支撑强度可予以充分确保。
特别是,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上述支撑架29,由沿着悬架支撑罩20予以安装的底板30,以及安装在该底板30的周边缘部的角撑板31~33构成,所以通过该支撑架29可有效地加强上述悬架支撑罩20的设置部位。因此,由于上述悬架支撑罩20的设置部位的刚性予以充分提高,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上述各蓄电池13a,13b的设置部位,从而上述各蓄电池13a,13b可得到稳定支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从新鲜空气导管1导入空气清洁器4的空气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的进气通道5,穿过上述各蓄电池13a,13b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因此,上述进气通道5的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进气惯性来提高进气性能。
即,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空气清洁器4的侧部向侧方予以突设的进气通道5,其下游部沿着设置在发动机室左侧的第1蓄电池13a和发动机主体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而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后部上表面的进气歧管(intake manifold)39连接。由此,可防止上述进气通道5处于复杂弯曲状态,同时其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因此,在通常的运行范围内,可充分发挥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的进气的动态效果,从而可提高进气的充填效率(charging efficiency)。
另外,上述第1蓄电池13a和第2蓄电池13b的一方,采用铅蓄电池,另一方采用动力供给电容器,所以上述两蓄电池13a,13b可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或者电容器的充电状态等而分别予以使用,从而可适当地对车辆的各种设备供给电力。例如,上述第1蓄电池13a采用具有可长时间保持电力的特性的铅蓄电池,同时上述第2蓄电池13b采用具有可急速充电的特性的电容器,且在车辆行驶时或刚停车时上述第2蓄电池13b具有充足的充电容量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该第2蓄电池13b,可抑制上述第1蓄电池13a的电力消耗。另外,当由电容器构成的上述第2蓄电池13b处于电压低下的状态时,通过使用由铅蓄电池构成的上述第1蓄电池13a,可对车辆的各种设备适当地供给电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车身前后方向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有一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其连接分别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15上的左右两悬架支撑罩20、20,并且上述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设置在该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因此,通过上述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有效地防止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从而使车身的刚性得以充分提高,同时可有效地利用上述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部位适当地设置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使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得到稳定地支撑。
特别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上述两蓄电池13a,13b,于连接左右两悬架支撑罩20,20的一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所以通过上述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有效地防止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并可适当地确保车身的左右平衡,因此可进一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连结部件38将前后一对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相互连结,所以通过该连结部件38可加强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其刚性,因此,通过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上述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同时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负荷影响上述各蓄电池13a,13b的设置部位。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架29安装在悬架支撑罩20上,上述蓄电池13a,13b支撑在该承支架29上。但此结构可变更为,将支撑架29安装在防止两悬架支撑罩20向内侧倒塌而予以设置的前后一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上,并将上述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分别支撑在该支撑架29上。
另外,在车辆行驶时,将设置在前保险杆或发动机罩等的开口部所导入的行驶气流向上述蓄电池13a,13b的设置部位引导的引导部,也可设置在上述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例如,如图14所示,可在为防止上述两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而设置的上述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设置由具有闭合剖面的空气盒41所构成的连结部件,和将该空气盒41连接至覆盖上述第1蓄电池13a和第2蓄电池13b的设置部位的蓄电池罩42的送风管44所构成的行驶气流引导部。
采用上述构成,从空气管43导入空气盒41内的行驶气流,通过上述送风管44可引导至蓄电池罩42内,从而可冷却第1蓄电池13a、第2蓄电池13b。因此可有效地防止上述蓄电池13a,13b因高温而引起的劣化,和充电性能的下降。而且,通过由上述空气盒41所构成的连结部件可加强两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其刚性。因此,通过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上述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
另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多个蓄电池13a,13b设置在连接左右两悬架支撑罩20、20的一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之间,且将从新鲜空气导管1导入空气清洁器4的空气供给至发动机主体2的进气通道5,穿过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2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各蓄电池13a,13b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以通过悬架支撑罩加强杆35、36,可有效地防止悬架支撑罩20向车身内侧倒塌,且上述进气通道5的全长可予以充分确保,从而可有效地利用进气惯性来提高进气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且上述进气的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和副蓄电池,上述主蓄电池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的侧方,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上述主蓄电池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侧方的前轮轮罩和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之间。
4.一种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和副蓄电池,上述主蓄电池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侧方,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车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副蓄电池,沿着位于发动机室后端部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板的下方部位予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副蓄电池,设置在位于车室内的乘员座椅的座垫下方。
7.一种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进气的导入部,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且上述进气的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的车辆,上述车辆发动机附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多个蓄电池,上述多个蓄电池,分散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蓄电池,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蓄电池,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和发动机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沿前轮轮罩竖立设置的悬架支撑罩上的支撑架,上述蓄电池支撑在该支撑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架,包括沿悬架支撑罩予以安装的底板,上述底板的周边缘部安装有角撑板。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气通道,穿过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蓄电池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车身前后方向以一定间隔予以设置的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上述悬架支撑罩加强杆连接分别设置在位于发动机室左右侧两方的前轮轮罩上的左右两悬架支撑罩,上述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多个蓄电池,设置在上述相邻的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的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蓄电池,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结上述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的连结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根悬架支撑罩加强杆之间,设置有将行驶气流向蓄电池的设置部位引导的引导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气通道,穿过分别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左右侧两方的上述蓄电池之间的空间,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车辆发动机附件设置结构,用于在发动机室前部设置有作为进气导入部的新鲜空气导管,在发动机室后部设置有发动机主体,且上述进气导入部所吸取的进气经进气通道供给至发动机主体的车辆,其包括构成车辆用电源装置的主蓄电池和副蓄电池,该主蓄电池设置在上述发动机主体的侧方,该副蓄电池设置在上述主蓄电池的侧方。采用本发明,通过车辆发动机附件的适当布局,可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及进气性能。
文档编号B60K13/02GK1840386SQ20061006815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大江晴夫, 岩坂公志, 中村幸雄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