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组合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64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组合尾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信号灯,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组 合尾灯。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车组合尾灯是将转向灯、倒车灯和制动灯等有机的集合在一 起,使得机动车外形整洁、美观。多色面罩技术广泛使用,使组合尾灯的 面罩成为一个整体,现代汽车的尾灯基本上都使用多色面罩的组合尾灯, 壳体上有不同功能的灯仓,对应的面罩也有不同的颜色,配以使用不同的
灯泡,以显示不同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组合尾灯的美观 性越来越受重视,新颖、独特的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公开的汽车后尾灯其中一种结构是采用复层面罩,是"水晶灯"的一 种变型,通常情况下,两层面罩中有一层是无色透明的,整体效果比"水
晶灯"稳重一些;由于有两层面罩,看上去面罩有很大的纵深,立体视觉 效果很好。但由于回复反射器的存在,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将被阻挡,这将 造成从中心部分出射的光能量的损失。而制动灯配光要求中心光强最高, 回复反射器的存在势必将影响到制动灯的配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光能量,满足制动灯配光性 要求和透光效果好的机动车组合尾灯。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车组合尾灯,包 括灯壳、安装在灯壳上且中部具有回复反射器的内罩、外罩以及安装在灯 壳上的制动灯、倒车灯和转向灯,倒车灯和转向灯位于制动灯的下部,其 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有制动灯的灯壳其反射面由底部的第一旋转抛物面、 上部的第二旋转抛物面以及沿第二旋转抛物面口部外延圆柱形的筒体构成,第一旋转抛物面的曲率半径Rl和第二旋转抛物面的曲率半径R2由里 向外增大,且第一旋转抛物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抛物的最小 曲率半径R2,第一旋转抛物面和第二旋转抛物面沿其截面以及沿中心纵向 扩散分割成多个梯形反射面,且每个梯形反射面的中部凸起,所述的回复 反射器内侧的反射面是由多个正多边形和设置在每个正多边形上的等面积 三棱锥构成。
本实用新型针对内罩上的回复反射器会造成从中心部分射出的光能量 的损失的问题,将灯壳反射面上的旋转抛物面分为底部的第一旋转抛物面 和其上部第二旋转抛物面,将第一旋转抛物面和其上部第二旋转抛物面沿 截面以及纵向分割成多个梯形的凸弧面反射面,由于第一旋转抛物面的最 小曲率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抛物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2,因此第一旋转抛物 面用来大范围扩散光线,不仅能以满足可视角范围,而且使反射面中心的 光利用率较高,同时又通过第二旋转抛物面以及凸弧面反射面来控制光扩 散的范围,配上回复反射器的反射面将反射面进行进一步的变形,使光线 扩散,满足配光要求,满足检测点配光,从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能量,实 现多区段自由曲面定向配光,满足制动灯配光性要求,并具有透光效果好。


下面给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i一外罩,2—内罩,3—回复反射器,4一倒车灯,5—转向灯, 6—制动灯,7—灯座,8—灯壳,81—第一旋转抛物面,82—第二旋转抛物 面,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组合尾灯,包括灯壳8、安装在灯 壳8上且中部具有回复反射器3的内罩2、外罩1以及安装在灯壳8内的制 动灯6、倒车灯4和转向灯5,该灯壳8采用整体结构,而外罩l也为整体 结构,倒车灯4和转向灯5位于制动灯6的下部。见图2 、 3所示制动灯6 安装在灯座7上,而位于制动灯的灯壳8其反射部分由底部的第一旋转抛 物面81、其上部第二旋转抛物面82以及沿第二旋转抛物面82 口部外延圆 柱形的筒体83构成,第一旋转抛物面81的曲率半径Rl和第二旋转抛物面 82的曲率半径R2均由里向外增大,且第一旋转抛物面81的最小曲率半径 Rl大于第二旋转抛物面82的最小曲率半径R2,该第一旋转抛物面81和第 二旋转抛物面82沿其截面以及沿中心纵向扩散分割成多个梯形反射面,且 每个梯形反射面的凸起弧面,因此能以制动灯6的灯丝作为焦点,将反射 的旋转抛物面划分可视角范围的配光和检测点配光的不同的配光功能区, 达到制动灯配光要求。见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复反射器3内侧的 反射面是由多个正多边形和设置在每个正多边形上的等面积三棱锥构成, 通过这种结构使后尾灯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旋转抛物面81的截面由里向外逐渐减小,而第二旋 转抛物面82的截面由里向外逐渐增大,更好的控制光扩散的范围,有效的 利用有限的能量。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组合尾灯,包括灯壳(8)、安装在灯壳(8)上且中部具有回复反射器(3)的内罩(2)、外罩(1)以及安装在灯壳(8)上的制动灯(6)、倒车灯(4)和转向灯(5),倒车灯(4)和转向灯(5)位于制动灯(6)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有制动灯(6)的灯壳(8)其反射部分由底部的第一旋转抛物面(81)、上部的第二旋转抛物面(82)以及沿第二旋转抛物面(82)口部外延圆柱形的筒体构成,第一旋转抛物面(81)的曲率半径R1和第二旋转抛物面(82)的曲率半径R2由里向外增大,且第一旋转抛物面(81)的最小曲率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抛物面(82)的最小曲率半径R2,第一旋转抛物面(81)和第二旋转抛物面(82)沿其截面以及沿中心纵向扩散分割成多个梯形反射面,且每个梯形反射面为凸弧面;所述的回复反射器(3)内侧的反射面是由多个正多边形和设置在每个正多边形上等面积的三棱锥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抛 物面(81)的截面由里向外逐渐减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抛 物面(82)的截面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组合尾灯,包括灯壳、内罩、外罩、制动灯、倒车灯和转向灯,安装有制动灯的灯壳其反射面由底部的第一旋转抛物面、上部的第二旋转抛物面以及沿第二旋转抛物面口部外延圆柱形的筒体构成,第一旋转抛物面的曲率半径R1和第二旋转抛物面的曲率半径R2由里向外增大,且第一旋转抛物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抛物的最小曲率半径R2,第一旋转抛物面和第二旋转抛物面沿其截面以及沿中心纵向扩散分割成多个梯形反射面,且每个梯形反射面的凸起弧面,回复反射器内侧的反射面是由多个正多边形和设置在每个正多边形上的等面积三棱锥构成。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光能量,满足制动灯配光性要求,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
文档编号B60Q1/26GK201071008SQ20072004514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孟庆恩, 徐悦佳 申请人:江苏星怡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