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节型内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是充气的内胎。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车胎大多数是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的 结构, 一般包括一个通环形封闭的轮胎体和用于注入气体气咀的内胎。使用这 种结构轮胎的车子,包括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 一旦有一只轮子的内胎一处 损坏漏气,车子就很难行走。若强行走动,则会加重轮胎的损坏程度,甚至走 不动。在长途行驶时到遇这种轮胎漏气的情况,有车不能走, 一时又不能修复,
真是急死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型内胎,能够解决上述内胎现有问题,在 内胎一处损坏漏气的情况下,仍能使车子较轻松地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型内胎,它包括一个轮胎体和用于注入气体气咀的内胎,其特征在
于
将所述的通环形封闭轮胎体的内腔用隔膜,间隔成若干个各均等自封闭的 可充气节,每一充气节上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
所述的轮胎体,也可由若干个各自独立封闭的可充气节构成一个环形的轮 胎体,每一充气节上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
所述轮胎体内腔的隔膜材料与轮胎体的相同,并与轮胎体内腔密封固定连 接,与轮胎体成为一体。
所述的独立充气节的材料与轮胎体的相同。
所述充气节的数量为五个以上。
以上结构的节型胎将通环形封闭轮胎体的内腔,设置成由多个可充气节的 结构,若其中的一个充气节被损坏漏气了,其它的气节仍有足够的气。而且,其它有气的气节也对无气的气进行挤压,补弥无气气节的缺陷,对于整个轮胎 体来说轮子的外表面基本是圆的,仍能使车子较平衡地行走,待走到有修处再 停车修理。若是一个的独立充气节被损坏漏气了,可将其卸出,装入另一个好 的再充气即可。独立的充气节无气时体积很小,携带、安装和更换很方便。大 大方便了驾车和骑车的人们。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环形的轮胎体l与 现有的充气轮内胎相同。不同的是,在轮胎体l的内腔用隔膜3,也叫隔板,将 内腔间隔成若干个均等、各自封闭的可充气节2;在图1中的充气节2为10个。 隔膜3的周边和轮胎体1的内腔密封固定连接,与轮胎体l成为一体。每一个 可充气节2都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4。隔膜3的材料与轮胎1的相 同。把每一个充气节2都充以足够的气体,其外缘与现有轮胎的一样是圆的。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轮胎体由10个 各自独立封闭的可充气节6构成,置于虛线所示的外胎5内。与图l中的充气 节2同理,每一个可充气节6上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4。独立充气节6
的材料与轮胎体l的相同,即轮胎体l的材料与现用有充气内胎的相同。
由包括可充气节2或6构成的轮胎体为内胎,与现用充气轮内胎一样,本
实用新型要放在外胎内才能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轮子的钢圈上要设置 与若干个气咀4相同的透孔。可充气节2或5数量的设置以五个以上为好,一 般为5 10个,太多了气咀4也多,造成结构复杂。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可 充气节2和5越多,对造成损坏漏气的影响越小,车子的行走越平稳,防损坏 漏气的能力越强。
权利要求1. 一种节型内胎,它包括一个轮胎体(1)和用于注入气体气咀(4)的内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通环形封闭轮胎体(1)的内腔用隔膜(3),间隔成若干个各均等密封的可充气节(2),每一充气节(2)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4)。
2、 一种节型内胎,它包括一个轮胎体和用于注入气体气咀(4)的内胎,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胎体,也可由若干个各自独立封闭的可充气节(6)组成一个环形 体构成,每一充气节上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4)。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节型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体(1)内腔的隔膜(3)材料与轮胎体(1)的相同,并与轮胎体 (l)内腔密封固定连接,与轮胎体(l)成为一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型内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节(2)或(6)的数量为五个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型内胎,其特征在于 独立充气节U)的材料与轮胎体(1)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型内胎,它包括一个轮胎体和用于注入气体气咀的内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通环形封闭轮胎体的内腔用隔膜,间隔成若干个各均等自封闭的可充气节,每一充气节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或由若干个各自独立封闭的可充气节构成一个环形的轮胎体,每一充气节上设有一个用于注入气体的气咀。以上结构的轮胎体,设置成由多个可充气节的结构,若其中的一个充气节被损坏漏气了,对于整个轮胎体来说只是一小段没气,轮子的外表面基本是圆的,仍能使车子较平衡地行走。独立充气节构成的轮胎体使用更方便。解决了在车胎一处损坏漏气的情况下,车子的行走问题。大大方便了驾车和骑车的人们。适用于各种充气式轮胎。
文档编号B60C5/00GK201077325SQ20072008136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儒欣 申请人:张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