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构件,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电喷摩托车技术的发展,需要在摩托车油箱和发动机进气阀之间安装 一个碳罐,由碳罐吸附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再将气化油颗粒传送给发动机,实 现摩托车油箱内燃油蒸汽的回收利用,降低摩托车的排污量,才能使摩托车排 污量达到并超过国家环保标准。
如图l、 2所示,现有摩托车的结构非常紧凑,摩托车车架属于摩托车的一 个基本构件,其中后悬挂支撑管作为摩托车车架的一部分,该后悬挂支撑管的 前端连接在车架前体的下部,后端连接在车架后体上,将摩托车车架前体和后 体稳定地连接在一起。车架作为构成摩托车的主框架,再在该主框架上安装发 动机、油箱等附着件,但现有摩托车的车身并没有碳罐的安装位置。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摩托车车身没有碳罐的安装位置,无法吸附油箱 内的燃油蒸汽,摩托车的排污量难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能在摩托车车 身上安装碳罐,吸附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并输送给发动机加以有效利用,使摩 托车的排污量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 6车 安装组合,包括后悬挂 支撑管,该后悬挂支撑管的前端连接在车架前体的下部,该后悬挂支撑管的后 端连接在车架后体上,其关键在于所述后悬挂支撑管的中部固定有碳罐固定 支耳,该碳罐固定支耳上安装有碳罐,该碳罐的吸附口与摩托车油箱管路相通, 该碳罐的脱附口与发动机进气阀管路相通。
本结构是在保持摩托车车身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安装碳罐,碳罐实现燃油蒸 汽的有效吸附和利用。
所述碳罐上设置有抱箍,该抱箍与所述碳罐固定支耳经螺栓连接。 抱箍围绕在碳罐上,将抱箍固定在碳罐固定支耳上,借助抱箍实现对碳罐 的定位。碳罐挂靠在后悬挂支撑管上,使碳罐既靠近油箱,又靠近发动机,使 碳罐吸附口与油箱连接管路、脱附口与进气阀连接管路的总长度达到最小化。
所述碳罐固定支耳为条形块,该碳罐固定支耳的一端焊接在后悬挂支撑管 上,该碳罐固定支耳的另一端开有碳罐固定孔,该碳罐固定孔中安装螺栓与抱 箍连接。
条形块的一端为平面端,便于与后悬挂支撑管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圆弧 端,既便于开设碳罐固定孔,也便于与抱箍和碳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能在保 持摩托车原有车身结构的基础上,安装碳罐,使碳罐既靠近油箱,又靠近发动 机,节省摩托车车身的空间资源,碳罐吸附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并输送给发动 机加以有效利用,使摩托车的排污量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图1为现有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后悬挂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碳罐安装在摩托车上的结构示意图4碳罐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局部放大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悬挂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6为碳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 4、 5、 6所示, 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主要设置有后悬挂 支撑管1、碳罐固定支耳2和碳罐3,其中后悬挂支撑管1的前端连接在车架 前体5的下部,该后悬挂支撑管1的后端连接在车架后体6上,所述后悬挂支 撑管1的中部固定有碳罐固定支耳2,该碳罐固定支耳2上安装有碳罐3,该碳 罐3的吸附口 a与摩托车油箱管路相通,该碳罐3的脱附口 b与发动机进气阀 管路相通。
本结构是在保持摩托车车身原有的结构基础上安装碳罐3,碳罐实现燃油蒸 汽的有效吸附和利用。
如图5所示,所述碳罐3上设置有抱箍4,该抱箍4与所述碳罐固定支耳2
经螺栓连接。
所述碳罐固定支耳2为条形块,该碳罐固定支耳2的一端焊接在后悬挂支 撑管1上,该碳罐固定支耳2的另一端开有碳罐固定孔2a,该碳罐固定孔2a中 安装所述螺栓7与抱箍4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
碳罐固定支耳2焊接在后悬挂支撑管1上,碳罐3上环绕的抱箍4被螺栓 固定在碳罐固定支耳2上,使碳罐3牢固地挂靠在后悬挂支撑管1上,不对摩 托车车身结构造成任何影响。 碳罐3吸附摩托车油箱里的燃油蒸汽,并输送给发动机有效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包括后悬挂支撑管(1),该后悬挂支撑管(1)的前端连接在车架前体(5)的下部,该后悬挂支撑管(1)的后端连接在车架后体(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挂支撑管(1)的中部固定有碳罐固定支耳(2),该碳罐固定支耳(2)上安装有碳罐(3),该碳罐(3)的吸附口(a)与摩托车油箱管路相通,该碳罐(3)的脱附口(b)与发动机进气阀管路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碳 罐(3)上设置有抱箍(4),该抱箍(4)与所述碳罐固定支耳(2)经螺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喷摩托车碳罐安装组合,包括后悬挂支撑管(1),该后悬挂支撑管(1)的前端连接在车架前体(5)的下部,该后悬挂支撑管(1)的后端连接在车架后体(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挂支撑管(1)的中部固定有碳罐固定支耳(2),该碳罐固定支耳(2)上安装有碳罐(3),该碳罐(3)的吸附口(a)与摩托车油箱管路相通,该碳罐(3)的脱附口(b)与发动机进气阀管路相通。其显著的技术效果是能在保持摩托车原有车身结构的基础上,安装碳罐,使碳罐既靠近油箱,又靠近发动机,节省摩托车车身的空间资源,碳罐吸附油箱内的燃油蒸汽,并输送给发动机加以有效利用,使摩托车的排污量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文档编号B60K11/02GK201354004SQ20092012616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恒 张, 伟 曾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