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29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轮圈,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圈通常是以合金金属所制成,借由金属的高硬度及耐冲击特性,以提供
吸收并承受轮胎与地面接触及撞击的力量,但也由于轮圈具有相当的厚度及体积,因此由
金属制成的轮圈相当沉重,尤其轮圈主要受力处为轮圈与轮胎结合处,其余部分主要提供
传递受力及辅助承载效用,因此轮圈中相当多部分的金属材质并未被充分利用到,故有必
要加以研发可提供轻量化并节省能源,及兼具坚固耐用特性的轮圈结构。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095220912号「复合材料自行车轮圈」专利,其包
括, 一复材轮圈本体,是由复合材料制成呈中空环圈状,且包括有一本体部位及一轮胎接收
部位;该本体部位二侧分别具有一第一边墙与一第二边墙,该轮胎接收部位二侧分别具有
一邻接于第一边墙的第一刹车面,以及一邻接于第二边墙的第二刹车面;一金属强化框体,
由金属材料制成呈环箍状,且被完全地包覆于复材轮圈本体的轮胎接收部位内部,该金属
强化框体具有二大致平行呈连续状的横向侧壁,可分别相对应于第一刹面与第二刹车面。 前述创作是一现有具复合材质的轮圈,其虽可通过复合材质获得一轻量化的功
效,但其耐用性却嫌不足,因自行车煞车时是通过煞车块直接与金属外框摩擦,当短时间内
煞车过于频繁的情况下,金属外框易产生高温,而复合材料的内框是直接结合于外框另一
面,即易造成复合材质内框可能无法承受高温而软化。 续参阅美国专利案号第6991298号「Composite bicycle rim withseamless
braking surface」,其亦揭示有一外框结合内框的复合式轮圈,其外框是呈现H态样,内框
是结合于外框内圈处并延伸至外框凹陷部位,呈现一密合态样的结合方式,然而其外框供
煞车块摩擦的外表面与内框仅通过片状外框做为间隔,其间并无任何散热空间或延长距
离,于短时间内煞车过于频繁的情况下,亦同样会造成内框受高温影响而软化。 鉴于现有复合材质轮圈散热效益不彰导致不耐用,本创作人即推出一种自行车轮
圈结构,其是一种具复合材质与金属材质结合的混合式轮圈结构,且该轮圈于金属材质的
外框部于两侧设有散热空间,通过该散热空间得以间隔出一散热空间,以减缓煞车所产生
的高温传递至复合材质内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是一种具复合材质与金属材质结合的混合式轮圈结构,且该轮 圈于金属材质的外框部于两侧设有散热空间,通过该散热空间得以强化该轮圈的耐用度。 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包括一外框及一结合于外框 底内侧的内框,该外框为铝合材等金属材质,该内框是为碳纤维等轻量化的复合材质,该外 框两侧各有一相互对应的框边,该两框边内侧通过一连结框部做为连结,该两框边外侧各为一供煞车块做为摩擦用的制动面,该两框边于上方设有一对应的轮胎安装环,该两轮胎 安装环依相对方向延伸,以利轮胎内唇得以反扣于轮胎安装环进而结合轮胎及轮圈,且该 外框的头尾端可通过黏扣接合或焊接方式连结; 该连结框部两端各有一连结于两框边中间部位的上支肋,该连结框部两端各另有 一连结于两框边下方部位的下支肋,且连结框部于两端上支肋及下支肋之间各形成一散热 空间,另该外框于连结框部的底面形成一供内框连结设置的结合面,且该下支肋设有向下 延伸,以利内框获得更稳固结合的延伸扣肋; 该内框内部中心部位为一中空部,通过该中空部得以减少内框整体重量,以利自
行车轮圈获得一轻量化的功效,另该内框于底内侧设有数个供钢丝穿设的钢丝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结框部得以通过下支肋将外框用以连结内框的结合面延
伸至位于框边下端,以利结合面得以呈现较远离制动面的态样,且下支肋及上支肋之间保
留有散热空间,得借以减缓制动面受煞车块摩擦所产生的高温传递至内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复合材质与金属材质结合的混合
式轮圈结构,且该轮圈于金属材质的外框部于两侧设有散热空间,通过该散热空间得以强
化该轮圈的耐用度。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外框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局部态样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外框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局部态样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外框头尾端扣接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外框头尾端焊接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外框头尾端未连接态样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外框11框边111制动面112轮胎安装环12连结框部121上支肋122下支肋1221延伸扣肋13散热空间14结合面[0035] 15黏扣接合部 16焊接部 2内框 21中空部 22钢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是一种具复合材质与金属材质结合的 混合式轮圈结构,且该轮圈于金属材质的外框部于两侧设有散热空间,通过该散热空间得 以强化该轮圈的耐用度,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自行车轮圈结构」包括一外框1及一 结合于外框1底内侧的内框2; 该外框1为铝合材等金属材质,该内框2为碳纤维等轻量化的复合材质,该外框1 两侧各有一相互对应的框边ll,该两框边11内侧通过一连结框部12做为连结,该两框边 11外侧各为一供煞车块做为摩擦用的制动面111,该两框边11于上方设有一对应的轮胎安 装环112,该两轮胎安装环112依相对方向延伸,以利轮胎内唇得以反扣于轮胎安装环112 进而结合轮胎及轮圈; 该连结框部12两端各有一连结于两框边11中间部位的上支肋121,该连结框部 11两端各另有一连结于两框边11下方部位的下支肋121,且连结框部12于两端上支肋121 及下支肋122之间各形成一散热空间13,另该外框1于连结框部12的底面形成一供内框2 连结设置的结合面14 ; 该内框2内部为一中空部21,通过该中空部21得以减少内框2整体重量,以利自 行车轮圈获得一轻量化的功效,另该内框2于底部设有数个供钢丝穿设的钢丝孔22 ;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结框部12得以通过下支肋122将外框1用以连结内框2 的结合面14延伸至位于框边11下端,以利结合面14得以呈现较远离制动面111的态样, 且下支肋122及上支肋121之间保留有散热空间13,得借以减缓制动面111受煞车块摩擦 所产生的高温传递至内框2。 续参阅图5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该下支 肋122设有向下延伸,以利内框2获得更稳固结合的延伸扣肋1221。 续参阅图8至图IO所示,该外框1的头尾端可通过一黏扣接合部15做为连结,亦 或通过一焊接部16做为连结。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框及一结合于外框内侧的内框,其中;该外框两侧各有一相互对应的框边,该两框边内侧通过一连结框部做为连结,该两框边外侧各为一供煞车块做为摩擦用的制动面;该连结框部两端各有一连结于两框边中间部位的上支肋,该连结框部两端各另有一连结于两框边下方部位的下支肋,且连结框部于两端上支肋及下支肋之间各形成一散热空间,另该外框于连结框部的底面形成一供内框连结设置的结合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铝合材的金属材 质,该内框为碳纤维的轻量化复合材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框边于上方设有一对应的轮胎安装环,该两轮胎安装环是依相对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内部为一中空部,另 该内框于底部设有数个供钢丝穿设的钢丝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肋设有向下延伸,以 利内框获得更稳固结合的延伸扣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具有一连结头尾端 的黏扣接合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具有一连结头尾端 的焊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包括一外框及一结合于外框内侧的内框,其中;该外框两侧各有一相互对应的框边,该两框边内侧通过一连结框部做为连结,该两框边外侧各为一供煞车块做为摩擦用的制动面;该连结框部两端各有一连结于两框边中间部位的上支肋,该连结框部两端各另有一连结于两框边下方部位的下支肋,且连结框部于两端上支肋及下支肋之间各形成一散热空间,另该外框于连结框部的底面形成一供内框连结设置的结合面。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复合材质与金属材质结合的混合式轮圈结构,且该轮圈于金属材质的外框部于两侧设有散热空间,通过该散热空间得以强化该轮圈的耐用度。
文档编号B60B25/02GK201484064SQ200920175820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8日
发明者杨志祥 申请人:嘉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