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38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挂车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挂车,尤其与半挂车的悬挂系统有关。
背景技术
半挂车通常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下方的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底架上方的载货台。底架与行走机构通过悬挂系统连接在一起。悬挂系统是车辆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不仅影响整车的承载能力,而且对整车行驶平顺性、制动性能的影响也非常大。因半挂车本身的特殊用途,半挂车悬挂系统在使用中,往往又有其需特别关注的一些特性,如额定承载, 悬挂自重、与车轴的匹配,与板簧的匹配,拉杆的长度和角度等。半挂车通常必须与牵引车一起使用。如图1所示,半挂车与牵引车要匹配适用,首先要满足的就是牵引高度H(牵引车牵引销的高度或半挂车牵引架的高度)一致。随着牵引车的品牌和型号不同,其牵引高度也会不同,可能的范围为1200mm-1450mm。为了能与不同牵引高度H的牵引车匹配,半挂车的牵引高度须相应调整。而半挂车的牵引高度H变化, 往往需要不同安装高度h(车轴中线距离底架的高度)的悬挂系统来实现。悬挂系统的安装高度h范围越宽,其所能匹配的车型也越广。图2为目前国内通用的半挂车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单侧为例,该悬挂系统包括前支架1、中支架2、后支架3、平衡梁4、前、后钢板弹簧总成51、52、前拉杆61、后拉杆62、前拉杆座71、后拉杆座72以及前车轴固定组件81和后车轴固定组件82。平衡梁4 通过销轴43铰接在中支架2上,中支架2在销轴4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中支架连接管的孔 44。前、后钢板弹簧总成总成51、52分别安装在前支架1与平衡梁前端之间和平衡梁后端 42与后支架3之间。前拉杆61 —端固定在前支架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前拉杆底座71固定在前车轴固定组件81的底部,后拉杆62 —端固定在中支架2的底部,另一端通过后拉杆座72固定在后车轴固定组件82的底部。现有的这种悬挂系统的拉杆安装结构较复杂,自重较大,影响整车的额定装载;此外,其支架连接管安装孔44的位置与后拉杆62的安装位置一上一下错落设置,这样就迫使平衡梁的铰接位置不能下移,从而影响悬挂系统安装高度, 使其调整范围受限。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造成前拉杆61的长度与后拉杆62的长度不一致,在整车组装时,容易将前、后拉杆61、62的位置弄混而颠倒装错,一旦错装,将对车胎产生偏磨,啃胎等现象,严重影响车胎的使用寿命;另外,该前、后拉杆61、62偏离水平面的角度较大,不利于行车平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自重轻,零部件通用性强,可满足大部分半挂车的牵引要求的半挂车悬挂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架两侧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一前支架、一后支架、至少一设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中支架、至少一铰接在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至少两组钢板弹簧总成、至少两组将车轴固定在各钢板弹簧总成上的车轴固定组件以及至少两拉杆;各钢板弹簧总成分别安装在前支架和与前支架相邻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的前端或者后支架和与后支架相邻的中支架的平衡梁的后端或者两相邻中支架的平衡梁之间;各车轴固定组件安装在各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各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车轴固定组件和与该车轴固定组件相邻的前部的前支架或中支架上。相比现有技术,该技术方案中的悬挂系统省去了安装前、后拉杆的拉杆底座,使得其自重降低约15%左右,所以,其不仅增加了载货重量也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为可调拉杆或固定拉杆。进一步地,各拉杆的长度均相等,以使零部件的通用性提高,有效杜绝组装错误而造成的异常磨胎、啃胎现象。进一步地,各拉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在12度以下,优选为8度,以提高车轴高速行驶的平顺性。进一步地,各中支架均为方形,与各中支架相连的拉杆均设置在中支架的右下角, 各中支架的左下角设置有安装中支架连接管的孔,以扩大悬挂系统的安装高度范围,使其能匹配各种型号牵引车的牵引高度。进一步地,各车轴固定组件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一设置在钢板弹簧总成顶面的板簧压板、一设置在钢板弹簧总成底面的板簧托座以及两安装在板簧压板和板簧托座上的U 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对应板簧托座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车轴的方孔,各拉杆安装在各车轴固定组件的板簧托座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半挂车悬挂系统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板簧托座包括用以连接钢板弹簧总成、车轴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前端的连接部,所述前拉杆与所述前车轴固定组件的板簧托座的连接部相连,所述后拉杆与所述后车轴固定组件的连接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板簧托座包括用以承托钢板弹簧总成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前端的连接部,各拉杆与各车轴固定组件的板簧托座的连接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延伸部,与前支架相连的拉杆连接在延伸部上。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挂车,其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下方的行走机构、设置在底架上方的载货台以及上述悬挂系统。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一、该悬挂系统结构简单、紧凑,相比现有技术中同类型的悬挂系统其自重降低 15%左右;二、半挂车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杆角度小,提高了车轴高速行驶的平顺性,且前、后拉杆长度一致,提高了零部件的通用性,避免因错装而造成磨胎现象;三、该悬挂系统与车轴的匹配性好,不需更换任何零件即可与目前市场所有主流半挂车车轴进行匹配,同时保证车轴的凸轮轴朝着车辆前进的方向,且制动气室位于轴管的上方。四、该悬挂系统的安装高度范围广,在钢板弹簧总成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实现 360mm的最低安装高度,可满足大部分常规半挂车的使用要求。


4
图1为半挂车与牵引车匹配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目前国内常用半挂车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只视出悬挂系统的一侧结构,另一侧结构与该侧对称);图3为本发明半挂车悬挂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只视出悬挂系统的一侧结构,另一侧结构与该侧对称)。图4为为本发明半挂车悬挂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只视出悬挂系统的一侧结构,另一侧结构与该侧对称)。
具体实施例方式半挂车悬挂系统通常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架两侧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中支架连接管相连。图3所示为半挂车悬挂系统单侧的结构示意图,以单侧为例,该半挂车悬挂系统包括一前支架1、一中支架2、一后支架3、一平衡梁4、一第一钢板弹簧总成51、一第二钢板弹簧总成52、一第一拉杆61、一第二拉杆62、一第一车轴固定组件81以及一第二车轴固定组件82。前支架1、中支架2、后支架3依序间隔固定在半挂车的底架9上。平衡梁4通过一销轴43铰接在中支架2上,其包括伸出中支架2前端的平衡梁前端41和伸出中支架2后端的平衡梁后端42,平衡梁可相对于销轴43上、下摆动。第一钢板弹簧总成51的两端分别伸入前支架1和平衡梁前端41,并通过该前支架1和平衡梁前端41来实现第一钢板弹簧总成51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同样地,第二钢板弹簧总成52的两端分别伸入平衡梁后端42和后支架3,并通过该平衡梁后端42和后支架 3来实现第二钢板弹簧总成52在高度方向的定位。前、后车轴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车轴固定组件81、82安装在第一、第二钢板弹簧总成51、52的下方。该第一、第二车轴固定组件81、8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车轴固定组件81为例,其包括一设置在第一钢板弹簧总成51顶面的板簧压板811、一设置在第一钢板弹簧总成51底面的板簧托座812以及两安装在板簧压板811和板簧托座812上的U形螺栓813。 该U形螺栓813对应板簧托座812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车轴的方孔814。板簧托座812包括用以连接钢板弹簧总成和车轴的本体8121和设置在本体8121前端的连接部8122,该第一、 第二拉杆61、62分别与第一、第二车轴固定组件81、82的板簧托座812的连接部8122相连。前支架1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1,第一拉杆61的一端与前支架1的延伸部 11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车轴固定组件81的板簧托座812的连接部8122相连。第二拉杆62 的一端安装在中支架2的右下角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车轴固定组件82的板簧托座的连接部8122上。该第一、第二拉杆61、62的长度相等,且第一拉杆61和第二拉杆62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在12度以下,优选为8度。在实际使用时,该第一拉杆61或者第二拉杆62可为长度可调整的可调拉杆,也可为长度不可调整的固定拉杆,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定。中支架2近似为方形,中支架2的左下角设置有中支架连接管的安装孔44。该中支架连接管的安装孔44与第二拉杆62的安装孔的垂直距离可尽可能的减短,以给中支架2 与平衡梁4的铰接位置下移提供空间,从而在车轴正装(车轴在板簧下面)时实现最低至 360mm的悬挂安装高度,扩大了悬挂系统安装高度的调整范围,使其能匹配更多型号牵引车的牵引高度。上述实施例为两车轴半挂车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三车轴或多车轴半挂车悬挂系统。图4所示为三车轴半挂车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半挂车悬挂系统包括一前支架1,一后支架3,两设置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3之间的第一中支架21和第二中支架22,两分别安装在两中支架21、22上的平衡梁4,一安装在前支架1与第一中支架21之间的第一组钢板弹簧总成51,一安装在第一中支架21与第二中支架22之间的第二组钢板弹簧总成52,一安装在第一中支架21与后支架3之间的第三组钢板弹簧总成53,一安装在第一组钢板弹簧总成51中部的第一组车轴固定组件71,一安装在第二组钢板弹簧总成52中部的第二组车轴固定组件72,一安装在第三组钢板弹簧总成52中部的第三组车轴固定组件73,一第一拉杆61,一第二拉杆62以及一第三拉杆63。本实施例中, 所有部件的结构均对应与上述实施例的部件结构相同(第一中支架、第二中支架的结构相同,但高度有差别),此处不再赘述。第一拉杆61的一端安装在前支架1的延伸部11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车轴固定组件71的板簧托座712的连接部7122上;第二拉杆62的一端安装在第一中支架21的右下角,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车轴固定组件72的板簧托座712的连接部7122上;第三拉杆63的一端安装在第二中支架22的右下角,另一端安装在第三车轴固定组件73的板簧托座712的连接部7122。该第一、第二、第三拉杆61、62、63的长度均相等,且第一、第二、第三拉杆61、62、63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在12度以下,优选为8度。该第一拉杆61、第二拉杆62或者第三拉杆63可为长度可调整的可调拉杆,也可为长度不可调整的固定拉杆,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选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架两侧的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每部分包括一前支架、一后支架、至少一设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中支架、至少一铰接在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至少两组钢板弹簧总成、至少两组将车轴固定在各钢板弹簧总成上的车轴固定组件以及至少两拉杆;各钢板弹簧总成分别安装在前支架和与前支架相邻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的前端或者后支架和与后支架相邻的中支架的平衡梁的后端或者两相邻中支架的平衡梁之间;各车轴固定组件安装在各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各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车轴固定组件和与该车轴固定组件相邻的前部的前支架或中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可调拉杆或固定拉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拉杆的长度均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拉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在12度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拉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8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中支架均为方形,与各中支架相连的拉杆均设置在中支架的右下角,各中支架的左下角设置有安装中支架连接管的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车轴固定组件的结构相同,其包括一设置在钢板弹簧总成顶面的板簧压板、一设置在钢板弹簧总成底面的板簧托座以及两安装在板簧压板和板簧托座上的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对应板簧托座的下方设置有安装车轴的方孔,各拉杆安装在各车轴固定组件的板簧托座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托座包括用以承托钢板弹簧总成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前端的连接部,各拉杆与各车轴固定组件的板簧托座的连接部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下部向前延伸形成一延伸部,与前支架相连的拉杆连接在延伸部上。
10.一种半挂车,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下方的行走机构以及设置在底架上方的载货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挂车悬挂系统。
全文摘要
一种半挂车悬挂系统,包括对称设置在底架两侧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一前支架、一后支架、至少一设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的中支架、至少一铰接在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至少两组钢板弹簧总成、至少两组将车轴固定在各钢板弹簧总成上的车轴固定组件以及至少两拉杆;各钢板弹簧总成分别安装在前支架和与前支架相邻的中支架上的平衡梁的前端、后支架和与后支架相邻的中支架的平衡梁的后端以及两相邻中支架的平衡梁之间;各车轴固定组件安装在各钢板弹簧总成的中部;各拉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各车轴固定组件和与该车轴固定组件相邻的前部的前支架或中支架上。该悬挂系统结构简单,自重轻;各拉杆长度一致,零部件的通用性强;悬挂系统的安装高度范围广。
文档编号B60G11/04GK102343780SQ20101024384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李子韬, 沈礼庆, 王宪增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