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调整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661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调整机构,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调整机构,以及安装有该结构的座椅。
背景技术
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汽车座椅调整机构,其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其包括圆周的锁定表面,所述第二端板被安装为相对于第一端板绕着 旋转轴线进行枢转;-控制部件,其安装在第一端板上;-至少一个锁定部件,其包括与第二端板的锁定表面互补的锁定表面,所述锁定部 件在控制部件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第二端板移动,从非活动位置,该位置上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不相配合,使得第一和第二端板绕着 所述旋转轴线进行相对旋转,到活动位置,该位置上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相配合,防止发生该相对旋转;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引导表面,-至少一个引导部件,其与锁定部件联合并被固定到第一端板上。这样的具有枢转锁定部件的调整机构是公知的,比如在文献FR2722150中。然而,对于这样的调整机构有进一步提高的要求,特别是减少这些机构内的游隙。 随着年龄的增加,游隙会加大,并最终对乘客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此原因,本发明的机构中锁定部件还包括第二引导表面,引导部件包括分别适 于与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相配合的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以便锁定部件在活动位置和非活 动位置之间移位时对其进行引导,且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具有从窄部向宽部变宽的圆锥形 构造,;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具有从窄部向宽部变宽的圆锥形构造,该窄部窄于第一和第 二引导表面的窄部,该宽部宽于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的宽部。这些布置位锁定部件提供了圆锥形引导,其能在产品的整个寿命中维持减小的游 隙。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额外使用下面的某些布置-在活动位置,当从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横截面上看时,每个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上 都存在单个点,其与每个第三和第四弓I导表面上某点相配合;-每个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都呈具有半径和圆心的圆弧状,所述圆心偏置,每个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都呈具有半径和圆心的圆弧状,所述圆心偏置,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的半径都分别大于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的半径;
-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是齿形表面,每个表面包括多个齿,且其中,在活动位置,第一锁定表面的单个齿与第二锁定表面的单个齿相配合,-锁定部件包括止动部,控制部件包括制动表面(deactivationsurface),控制部 件的所述制动表面与锁定部件的止动部相配合,以便把锁定元件从活动位置向非活动位置 移动,-该机构包括多个绕旋转轴线圆周分布的所述锁定部件,-该机构是单级的,-该结构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使控制部件向着锁定部件被保持在活动位置 的位置偏置,-该机构还包括额外的压力-处理系统(stress-handlingsystem),用于绕着旋 转轴线圆周地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其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以及这样的调整机 构,其中第一和第二端板分别固定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整机构为第一调整机构,该座椅还包括第二个这样的调整 机构,其中该第二调整机构的第一和第二端板分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元件上,且其中第二 调整机构的控制部件的制动表面包括适于考虑到第一和第二调整机构绕着旋转轴线旋转 的角度偏差的越程。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通过以下对两个实施方式的描述变得清晰,参照附 图,这些实施方式是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为汽车座椅的侧向示意图;-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调整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3为沿着图2中III-III剖开的调整机构的锁定状态的横截面图;-图4为图3的详细视图;-图5为近似于图4的视图,但该机构位于非锁定状态;-图6、7a和7b分别为图4中VI、VIIA、VII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和8b分别为图5中VIIIA、VIIIB区域的放大视图;-图9为近似于图2但呈现第二实施方式的视图;及-图10为图9中沿X-X剖开的部分截面视图。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中示意性地所示,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1,其包括安装在汽车地板3上的水 平厚垫2,以及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机构5枢转地安装在水平厚垫2上的靠背4,其绕着横向 延伸并大体上为水平的主连接轴线Y枢转。连接结构5为,比如,单级的,且能通过例如手柄6被控制,其中,该手柄6能沿方 向6a旋转以释放靠背4并使其绕着主旋转轴线Y枢转。如图2至5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5包括第一端板10、第二端板20,三5个锁定元件11,12,13,或锁定部件,控制部件30,或凸轮,以及垂直于凸轮中心开孔及每一 端板的控制轴8 (在图3中可见)。第一端板10整体上形成为刚性盘状,通过冲压成形,并被固定到,比如水平厚垫2 上。它包括沿着主旋转轴线Y的孔,其形成了用于控制轴8的通道18,并被连接到手柄6。此外它还包括三个相同的引导部件14,15,16,它们都是圆锥形的且绕着主旋转轴 线,以比如120°的间隔,圆周地分布。现参考附图4对引导部件14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引导部件15、16也具有相同的几 何形状。引导部件14包括两个引导表面17。18,其相互之间通过连接表面19连接。这三 个表面是圆柱形状,其母线与旋转轴线Y平行。垂直于Y轴线的引导表面17和18的横截 面具有半径分别为R17,R18(比如,相等)以及圆心为C17,C18的圆弧轮廓。圆心C17,C18不同, 且离得足够远以提供连接表面19。该表面19,具有比如大于半径R17, Ii18的圆弧轮廓,或者 是平面轮廓,或者具有一些其它的轮廓。因此,在径向内侧(接近Y轴线),引导部件14包括往宽部沈变宽的窄部25,该 宽部在远离Y轴线的轴向外侧。回到图2和3,第一端板10还包括三个圆周地布置的补充保持部件34、35、36,每 个位于锁定部件11、12、13之间。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这三个部件是相同的,所以仅对部件34 进行说明它包括面对着锁定部件11的互补表面的第一表面34a,以及面对着锁定部件12 的互补表面的第二表面34b (这些都是圆柱形的且其母线平行于Y轴线)。然而,这些表面 并不旨在在该机构的正常操作期间与锁定部件接触。第二端板20的整体外形为刚性盘状,由冲压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被固定到靠背4 上。它包括安装有成套的齿M的外环22,以及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状孔,该孔跟随着主旋 转轴线Y并形成了用于控制轴的通道观。第一端板10还包括具有径向向圆心凸出的保持部件42的外环9,其用于使第二端 板20保持在第一端板10内,从而防止这两个端板沿着轴线Y发生相对的平移,且允许这两 个端板绕着轴线Y发生相对旋转。可选地,这样的保持可由金属环折入第一端板10的周边以及固定到第二端板20 上达到,这样使得在这两端板之间可绕着主旋转轴线Y发生相对枢转,或以其它合适的方 式实现保持。控制部件30,或凸轮,具有三个钩31、32、33和用于分别与锁定元件11、12、13相配 合的三个致动表面(activation surface) 31c,32c,33c。用于解开锁定部件的每个钩31、 32,33包括径向地倾斜延伸的保持表面31a,32a,33a,以及限定出朝着凸轮30的周边开口 的凹口 31b,32b,33b。凸轮30被固定到轴8上,并能够在图3所示的锁定位置和图5所示的非锁定位置 之间绕着主旋转轴线Y进行旋转。凸轮30与锁定元件11,12,13在垂直于主旋转轴线Y的平面上相配合,这样凸轮 30不会在锁定元件11,12,13和第一端板10之间沿主旋转轴线Y的方向延伸,也不会在锁 定元件11,12,13以及第二端板20之间沿主旋转轴线Y的方向延伸,但是径向地向着主旋 转轴线,与锁定元件11,12,13相配合。弹簧7倾向于使凸轮30返回到锁定位置。
锁定元件11,12,13被规则地布置(以120°隔开)在第一端板10中。它们每一 个包括成套齿11a,12a,13a,引导部1 lb,12b,13b,止动部11c,12c,13c,以及致动部lld, 12d,13d。下面对锁定部件11进行说明,可理解的是这样的说明也适用于锁定部件12和13。如可从图6中所见的,成套齿Ila与环22的齿互补。比如,它包括多个齿40,41。 比如,成套齿Ila具有两种不同形式的齿小齿40和大齿41。在所呈现的实施例中,仅有 一种大齿41,且其它齿40在样式上较小。比如,大齿41大体上位于成套齿的中央。在特定 的实施例中,在大齿41的左边有13个小齿40,右边有9个小齿40。对大齿41的样式进行选择,这样它可与第二端板20的环形齿轮22的齿M完美 地配合。这些齿M都具有,比如,相同的张角。然而,作为变形,成套齿Ila包括可使用的非统一齿。现参考附图4对引导部lib进行说明。引导部lib包括通过连接表面四进行相 互连接的引导表面27和观。这三个表面呈圆柱状,且其母线平行于轴线Y。当从垂直于Y 轴线看的横截面上看时,引导表面具有半径分别为R27, 比如,相等)及圆心偏置的圆弧 轮廓。因此,从径向内侧(接近Y轴线),引导部包括窄部37,当其逐步远离Y轴线移动 时,其向着位于径向外侧的宽部38变宽。引导表面和连接表面27,28,四被布置成分别面对于引导部件14的引导表面和连 接表面17,18,19。因而引导部件的引导表面17,18具有从窄部25向宽部变宽的圆锥形构 造,该窄部25窄于锁定部件的引导部的引导表面的窄部37,该宽部宽于锁定部件的引导部 的引导表面的宽部38。在图4所示的活动位置,凸轮通过支承表面31c,32c,33c对锁定元件11,12,13的 致动表面lld,12d,13d施压,以保持锁定元件处于活动位置。当锁定元件处于活动位置时,成套齿11a,12a, 13a与环22的齿M相配合,如图4 所示,以防止锁定元件在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20之间绕着主旋转轴线Y发生旋转。大齿41是仅有的一直穿入环22相应齿的齿,如图6所示。锁定部件的其它齿40 与成套齿22的相应齿啮合,但仅是部分地啮合,使得锁定部件和环22不接触或只有一侧接 触。在图4所示的活动位置,从垂直于旋转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图上看,在锁定部件的 每个引导表面27,28上存在单点1^1(图7a),1^2(图7b),这些单点分别与引导部件的引 导表面17,18上的点相配合。在产品使用寿命期间,这些点的位置将因磨损而改变。然而,由于如上所述的互补 形状,其保证接触的单个这样的点可以总是存在于活动位置上。在正常的锁定位置,有四种压力因而施加到锁定部件上-由第二端板20的环22施加到成套齿Ila上(特别在单齿41上)的压力;-由第一端板施加在点Pal上的力;-由第一端板施加在点Pa2上的力;-由凸轮施加到致动部Ild上的力。这种均衡性保证了,当锁定部件处于锁定位置,当压力施加到该机构上,试图使两端板之一相对另一个绕着Y轴线的旋转(比如乘客的后背抵靠住靠背,或者有人推着靠背 的顶部)时,没有游隙可以被感受到,因为在上面提到的这样的实施例中的接触点没有发 生位移(相应于这类的压力到达一些预定的水平)。在撞车的情况下,巨大的压力施加到该机构上,每个小齿40轮流进入到并与环22 的互补齿相配合,从而使靠背以有效方式保持在水平厚垫上。如果适当的话,锁定部件也将 压抵在保持部件34,35,36上。钩31,32,33也将对通过压抵着与锁定部件的保持表面lie, 12e, 13e相对应的面来保持锁定部件。引导部lib, 12b,13b以及引导部件14,15,16之间的配合使得锁定元件11,12,13 在垂直于Y轴线的平面内的活动位置和非活动位置之间移动。锁定元件11,12,13的垂直 于Y方向的面压抵且滑行于第一和第二端板的平行前表面(第一端板10的前表面39在图 2中可见,第二端板的径向外环不可见)。在锁定元件的非活动位置,如图5所示,成套齿 11a, 12a, 13a均与环22的齿44间隔一定距离,这使得锁定元件在第一端板10和第二端板 20之间可绕着主旋转轴线Y进行没有约束的旋转。当控制轴被驱动时(由于使用者想要解开机构以调整两个端板的相对朝向),凸 轮从其锁定位置向着非锁定位置枢转,致动表面31c,32c,33c分别从锁定部件的致动表面 lid, 12d,13d解开。然后每个保持表面31a,32a,33a分别与锁定部件11,12,13的止动部 11c, 12c, 13c相配合,以使当止动部11c, 12c, 13c分别被插入凹口 31b,32b,33b时,所述的 锁定部件分别进入到非活动位置。因上述的构造,在图5所示的非活动位置上,当从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横截面上看 时,在锁定部件的每一引导表面27,观上具有单点Pil (图8a),Pi2(图8b),其分别与引导 部件的引导表面17,18上的点相配合。当使用者松开手柄,释放控制轴8,弹簧7使凸轮30向着其活动位置移动。凸轮 的钩31,32,33再一次分别从锁定部件的止动部11c,12c,13c上解开,然后凸轮的致动表面 31c,32c,33c迫使锁定部件从其非活动位置向着前面所描述的它们的活动位置移动。在这 样的移动中,锁定部件通过引导表面17与27,18与观的配合被圆锥地引导,直到达到前述 的锁定位置。如果座椅包括两个这样的调整机构,比如在座椅的每一侧设置这样一个机构,且 这些机构相互之间不连接,这样乘客必须单独驱动两个机构(虽然可能使用常见的控制部 件,如分离杠杆),考虑到两个机构之间任何角度偏离,在凸轮上可在钩32之前具有越程 43 (图 4)。图9公开了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再赘 述。这个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主要不同在于补充的针对压力的压力处理系统,其 用于在反常的高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限定相对于第一端板10绕着锁定部件11,12,13的 Y轴线发生的可能的旋转运动。比如,这个压力处理机构包括多个突起44,45,46,从第一端板的内表面39上沿Y 方向凸出,每个分别向着锁定部件的方向。这些突起,比如,通过对端板10的中心部分冲压 形成。相应的锁定部件的每一个上,具有形成在锁定部件的面上的凹穴47,48,49,其面 对着第一端板10的内表面39,并具有足够的尺寸以沿着锁定部件12的活动位置和非活动8位置之间的路径容纳相应的突起44,45,46。因此,当锁定部件被锁住时(图10),突起45 的圆周面45f和凹穴的圆周面Ilf相应地分开,而在非锁定位置上变得靠近。这些凹穴47, 48,49,比如,通过对锁定部件冲压成形,这样导致突起,在图9可见,在相反于每一锁定部 件的一面上成形。突起45的细节在图10上示出,可理解的是突起44和46的结构可以与其相同。在绕着锁定部件的Y轴线相对于第一端板10开始了不需要的旋转运动的时刻,突 起45的径向面45g,4^!及其分别对应的凹穴的径向面llg,Ilh足够靠近以使得突起的径 向面和对应的凹穴的径向面之间相互作用,在机构进行正常的操作过程中两者并不接触。当然,如必要,第二端板20的前表面还可适于容纳具有这种新的几何外形的锁定 部件,并在机构正常操作过程中在它们的运动中引导它们。每一锁定部件的保持表面lie,1 和1 可置于突起的内圆周面上,其中,该突起 通过冲压每个锁定部件而形成,以此形成所述凹穴47,48,49。在这种情况下,钩31,32,33 还可延伸进入偏离于凸轮30总平面的平面上,分别面对着保持表面,同时还可以延伸进入 凸轮的平面,当然,这样可分别与相应的锁定部件的止动部11c,12c, 13c相互作用。此外,凸轮旋转方向的改变也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汽车座椅调整机构包括-第一端板(10),-第二端板00),其包括圆周的锁定表面,所述第二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端板绕着旋 转轴线(Y)可枢转地安装,-控制部件(30),其安装于所述第一端板上,-至少一个锁定部件(11),其包括与所述第二端板的锁定表面互补的锁定表面(11a), 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控制部件的驱动下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板移动,从-非活动位置,在此处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不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板能 绕着所述旋转轴线发生相对旋转,到-活动位置,在此处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相配合,防止发生所述相对旋转,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引导表面(27),-至少一个引导部件(14),其与所述锁定部件联合并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还包括第二引导表面08),其中所述引导部件(14)包括第三(17)和第四(18)引导表面,分别适于与所述第一和 第二引导表面相配合,以便当所述锁定部件在其活动或非活动位置之间移位时引导所述锁 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27,28)具有从窄部(37)向宽部(38)变宽的圆锥形构造,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17,18)具有从窄部05)向宽部06)变宽的圆锥形构 造,其中,所述窄部0 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的窄部,所述宽部06)宽于所述第 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的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动位置,当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 线的横截面上看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每个都存在有单点(Pal,Pa2),其与每个所述 第三和第四弓丨导表面上的点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27,28)每个都 呈具有半径和圆心的圆弧状,所述圆心被偏置,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17,18)每个都呈具有半径和圆心的圆弧状,所述圆 心被偏置,其中所述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的半径都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表面为齿形表面,每 个齿形表面都包括多个齿,且其中,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第一锁定表面(Ila)的一单个齿 (41)与所述第二锁定表面0 的一单个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止动部(11c),其中所 述控制部件(30)包括制动表面(31),所述控制部件的所述制动表面(31)与所述锁定部件 的止动部(Ilc)相配合,以便使所述锁定部件从其活动位置向其非活动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圆周地分布的所述锁定 部件(11,1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是单级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包括弹性部件(7),所述弹性部件(7)使所述控制部件(30)向着所述锁定部件被保持在活动位置的位置偏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还包括额外的压力-处理系统(llh,^h;llg,45g), 用于绕着所述旋转轴线(Y)圆周地施加的压力。
10.一种汽车座椅,其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2),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 一项所述的调整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板(10,20)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 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为第一调整机构,所 述座椅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二调整机构,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的第一和第二 端板(10,20)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元件上,且其中所述第二调整机构的控制部件的 制动表面(31)包括适于将第一和第二调整机构绕着旋转轴线的角度偏差考虑在内的越程 03)。
全文摘要
汽车座椅调整机构,及座椅,包括第一端板(10);绕旋转轴线(Y)枢转的第二端板(20);可从非活动位置向活动位置移动的锁定部件(11);该锁定部件包括第一(27)和第二(28)引导表面;联合锁定部件的引导部件(14),其包括第三(17)和第四(18)引导表面;第三和第四引导表面(17,18)具有圆锥形构造,它们比第一和第二引导表面更宽。
文档编号B60N2/22GK102039829SQ2010105295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亚恩·勒伯泽, 弗朗索斯·巴洛切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