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30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控制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臂。
背景技术
控制臂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导向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各种载 荷,其强度、刚度对整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由于汽车轻量化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对 控制臂的设计要求满足规定的强度、刚度和形状轮廓限制等,同时必须尽可能减小重量和 降低成本。传统的控制臂结构如图1所示,由控制臂本体la、后衬套总成2a、前衬套总成3a 和球铰总成4a装配而成。控制臂本体Ia是整个控制臂总成的核心部分,在大多数控制臂 总成设计中,由于成本控制要求,一般采用冲压焊接方案。由于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控制臂本体往往表现为宽、厚的特点,最终出现重量超标、形状轮廓超出等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控制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控制臂,包括大致呈“L”形的控制臂 本体、设置在该控制臂本体角部的前衬套总成、设置在控制臂本体一端的后衬套总成以及 设置在控制臂本体另一端的球铰总成;控制臂本体由上、下两片冲压形成的片体焊接连接 而成,上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边,下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上的翻边,其特点是,在上片体 的内侧边缘靠近后衬套总成的位置设有由该上片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上述的汽车控制臂,其中,上片体和下片体在靠近前衬套总成的位置彼此对称地 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大致呈三角形。上述的汽车控制臂,其中,控制臂本体还设有一加强板,该加强板位于后衬套总成 与前衬套总成之间,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下片体两侧的翻边焊接连接。上述的汽车控制臂,其中,上片体和下片体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外隆起的第一 凸台,第一凸台位于第二凹槽与球铰总成之间。上述的汽车控制臂,其中,上片体和下片体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三 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一凸台与所述球铰总成之间。上述的汽车控制臂,其中,上片体和所述下片体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外隆起的 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后衬套总成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能够减小汽车控制臂的轮廓空间,从而为其它汽 车零部件的布置提供了便利;通过设置大致呈三角形的第二凹槽,并在第一凹槽所在的区 域设置加强板,对汽车控制臂的整体进行加强,达到了降低重量并提高强度的要求。此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汽车控制臂存在安装位置的区域设置凹槽和凸台,起到了局部加强的作用。
图1是现有的汽车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控制臂包括大致呈“L”形的控制臂本体1、 设置在该控制臂本体角部的前衬套总成3、设置在控制臂本体一端的后衬套总成2以及设 置在控制臂本体另一端的球铰总成4。控制臂本体1由上、下两片冲压形成的片体焊接连 接而成,上片体IA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边10A,下片体IB的周边设有向上的翻边10B,在 上片体的内侧边缘靠近后衬套总成2的位置设有由该上片体IA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 11。最好是,凹槽11的深度为上片体的翻边IOA的高度的二分之一,长度大于等于95毫米 且小于等于105毫米,宽度为该凹槽11所在区域的上片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二。通过设置凹 槽11,能够减小汽车控制臂的轮廓空间,从而为其它汽车零部件的布置提供了便利。上片体IA和下片体IB在靠近前衬套总成3的位置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 的凹槽12,该凹槽12大致呈三角形。控制臂本体1还设有一加强板5,加强板5位于后衬套 总成2与前衬套总成3之间,加强板5的两侧分别与下片体两侧的翻边IOB焊接连接。通 过设置凹槽12,并在凹槽11所在的区域设置加强板,可对汽车控制臂的整体进行加强,达 到降低汽车控制臂重量并提高汽车控制臂强度的要求。上片体IA和下片体IB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外隆起的凸台14,凸台14位于凹槽 12与球铰总成4之间。此外,上片体IA和下片体IB还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凹 槽13,凹槽13位于凸台14与球铰总成4之间。上片体IA和下片体IB还彼此对称地各设 有一向外隆起的凸台15,凸台15位于凹槽11与后衬套总成2之间。在汽车控制臂存在安 装的位置设置凹槽13以及凸台14、15,能够对汽车控制臂进行局部加强。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汽车控制臂宽、厚的缺点,在结构上实现了又窄又薄,从而 为其它汽车零件提供了更多的布置空间,并满足强度和刚度方面的要求,实现了减轻重量、 降低成本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控制臂,包括大致呈“L”形的控制臂本体、设置在该控制臂本体角部的前衬套总成、设置在控制臂本体一端的后衬套总成以及设置在控制臂本体另一端的球铰总成;控制臂本体由上、下两片冲压形成的片体焊接连接而成,上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边,下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上的翻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片体的内侧边缘靠近所述后衬套总成的位置设有由该上片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体和所述下片体在靠近所 述前衬套总成的位置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大致呈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还设有一加强板,该 加强板位于后衬套总成与前衬套总成之间,加强板的两侧分别与下片体两侧的翻边焊接连 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体和所述下片体彼此对称 地各设有一向外隆起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球铰总成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体和所述下片体彼此对称 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球铰总成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体和所述下片体彼此对称 地各设有一向外隆起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后衬套总成之 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所述上片体 的翻边高度的二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95毫 米且小于等于105毫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为该第一凹槽 所在区域的上片体的宽度的三分之二。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控制臂,包括大致呈“L”形的控制臂本体、设置在控制臂本体角部的前衬套总成、设置在控制臂本体一端的后衬套总成以及设置在控制臂本体另一端的球铰总成;控制臂本体由上、下两片冲压形成的片体焊接连接而成,上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下的翻边,下片体的周边设有向上的翻边。在上片体的内侧边缘靠近后衬套总成的位置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槽,上片体和下片体在靠近前衬套总成的位置彼此对称地各设有一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能够减小汽车控制臂的轮廓空间,从而为其它零部件的布置提供了便利;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并在第一凹槽所在的区域设置加强板,对汽车控制臂的整体进行加强,达到了降低重量并提高强度的要求。
文档编号B60G7/00GK201665140SQ201020140349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晓俊, 梁筱倩, 王成龙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