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277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性头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乘客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于一种汽车用头枕的 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是汽车内饰座椅的重要部件,当长时间乘坐汽车时,驾乘人员常常会感 到颈部劳累酸痛,这是由于颈部椎骨得不到有效的支撑造成的,头枕在为驾乘人员提供舒 适感觉的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可以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的头颈安全,汽车受到冲击力 作用瞬间急速向前,由于惯性作用乘驾人员的头部却会突然向后仰,颈椎受到很大的加速 度而受伤,有了头枕承托,减少头部自由移动的空间就可以降低对颈椎的冲击力,试验证明 后脑与头枕之间前后安全距离的经验数值应小于50毫米,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小发生事 故时与头枕的撞击,因此头枕的改进十分必要。目前汽车头枕是由2根刚性钢柱固定在座 椅的靠背上,头枕除了高度可以调节外,前后角度大都不能调节,使得车上人员的头部靠在 头枕上时比较僵硬,长时间如此容易产生疲劳现象,同时当发生追尾事故时,造成乘员头部 向后运动容易发生头颈受伤。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头枕,授权公告号是CN201086656Y,该文献包 括两根插管、横连杆、夹子、固定板和松紧部件;夹子夹紧于横连杆上,固定板与夹子固定连 接;所述两根插管处于平行状态,两插管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与松紧部件连接 及与横连杆连接,通过松紧部件使连接件与横连杆形成松、紧式活动连接结构。该结构的两 根插管为刚性材料,会使得车上人员的头部靠在头枕上时比较僵硬,长时间如此容易产生 疲劳现象,同时当发生追尾事故时,造成乘员头部向后运动容易发生头颈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目前汽车头枕除了高度可以调节外,前后大都不能摆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 有技术中长时间乘驾容易产生疲劳,及当发生追尾事故时乘员容易发生头颈受伤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弹性头枕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弹性头枕, 包括头枕本体,本体下连接的两个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的卡紧齿和弹簧,每个固定架被弹 簧分为两段,弹簧固定在这两段之间。在固定架上设有弹簧会使头枕随着乘员背部挤压座 椅而自动向上和向前进行调节,提高了乘驾人员乘坐的舒适度,同时也保护了乘驾人员的 头颈部,弹簧选用螺旋弹簧,弹簧在弯曲发生弹性形变时,这样使头部靠在上面的时候不会 觉得僵硬,也不会因变形角度过大而显得过软,同时当头部受到加速向后的力时,对头部起 起到承托的作用。弹簧的长度为3cm-10cm,弹簧钢丝直径为2mm-4mm。这样弹簧弹性强,强度比较大。固定架与弹簧连接的端头设有倒角。这样使固定架容易插进弹簧。[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可以改变 头枕的前后角度,使得头部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降低头部和脖子的疲劳,提高乘坐的舒 适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乘驾人员的头颈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选 用长度为20cm,直径为10mm,厚度为Imm的两个钢管做成固定架2,每个固定架2分成两段, 一段长5cm,一段长15cm,两段的一个端头分别设有倒角,较短的一段没有倒角的一端与头 枕本体1连接,较长的一段钢管上设有卡紧齿4,选用两条钢丝直径为3mm,长度5cm,内径为 9mm的螺旋弹簧3,两段钢管设有倒角的一端插进弹簧中2cm,使固定架2紧配在弹簧3内, 在固定架2与弹簧衔接处加工对应的孔,通过铆钉把弹簧3固定在固定架2上,也可通过点 焊把弹簧3固定在固定架2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可以改变头枕的前后角度,使得头部的移 动性和灵活性增加,降低头部和脖子的疲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乘驾 人员的头颈部。
权利要求一种弹性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本体下连接的两个固定架(2),固定架(2)上设置的卡紧齿(4),其特征在于该头枕还包括弹簧(3),每个固定架(2)分为两段,弹簧固定在这两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头枕,其特征在于弹簧(3)的长度为3cm-10cm,弹 簧钢丝直径为2mm-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头枕,其特征在于固定架(2)与弹簧(3)连接的端 头设有倒角。
专利摘要一种弹性头枕,包括头枕本体,本体下连接的两个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的卡紧齿和弹簧,每个固定架被弹簧分为两段,弹簧固定在这两段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可以改变头枕的前后角度,使得头部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降低头部和脖子的疲劳,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乘驾人员的头颈部。
文档编号B60N2/48GK201703285SQ20102015562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2日
发明者丁勇, 何伟, 关峰, 李书福, 杨健, 胡堃, 赵福全, 魏宪波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