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17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防撞梁。
背景技术
汽车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安全零部件,在低速碰撞时保护车身结构,可最大限度地 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在高速碰撞时吸收部分能量,降低对乘员的伤害程度。现有的汽车后防撞梁主要型式有铝合金挤出、钢板辊压和 GMT (Glass-Mat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玻纤毡增强热塑性材料)模压等。其中,铝合 金后防撞梁防撞性能较好,但制作工艺复杂,重量大。闭口式辊压后防撞梁的防撞性能较 好,但所需辊轮组较多,制作工艺复杂,重量大。GMT模压后防撞梁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 在高速碰撞时会因受力达到屈服极限而断裂,防撞性能较差,且重量大。可见,现有技术缺少一种重量较轻、制作工艺简单且防撞性能较好的汽车后防撞 M
TTC。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用以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制作工艺 简单且防撞性能较好的汽车后防撞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防撞梁,包括横截面设置为第一 U形结构的梁体,包括第一横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板的第二横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竖板,上横边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 接,下横边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横截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所述 波浪形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 U形结构,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 U形结 构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深度大于10毫米。所述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宽度大于20毫米。所述第一 U形结构和所述第二 U形结构为一体辊压成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汽车后防撞梁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开口式辊压加 工制作而成,重量较轻;并且所需辊轮组较少,在辊压过程中不需要焊接,制作工艺简单,制 作成本较低;另外,安装有所述汽车后防撞梁的汽车在遭遇碰撞时,梁体上形成第一 U形结 构横截面的部分形成一次缓冲,梁体上形成至少两个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的部分形成另一 次缓冲,与现有的具有单个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或无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的汽车后防撞梁 相比,上述汽车后防撞梁的强度更高,在汽车后部遭遇碰撞时能更有效地吸收后碰产生的 能量,有效减小碰撞对汽车及乘员的冲击,防撞性能较好,而且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上述 汽车后防撞梁的防撞性能好于现有汽车后防撞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汽车后防撞梁的梁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防撞梁,包括横截面设置为第一 U形结构的梁体,包括第一横板1 ;平行于第一横板1的第二横板2 ;垂直于第一横板1和第二横板2的竖板3,上横边与第一横板1的一横边固定连 接,下横边与第二横板2的一横边固定连接,竖板3的横截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该波浪形 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 U形结构,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第一 U形结构的开口方 向相反。所述汽车后防撞梁的制作方法为对一金属板进行开口式辊压,使辊压后的金属板可划分出上述第一横板部分、第 二横板部分和竖板部分,且横截面为第一 U形结构,即上述第一 U形结构和第二 U形结构为 一体辊压成型。上述金属板可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其屈服强度大于lOOOMPa。所述汽车后防撞梁安装到汽车上的方法为将所述汽车后防撞梁安装到汽车后保 险杠内或者汽车尾部,其中,竖板面向汽车的后方,使得汽车遭遇碰撞时竖板最先接触碰撞 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汽车后防撞梁可通过对一金属板进行开口式辊压 加工制作而成,重量较轻;并且所需辊轮组较少,在辊压过程中不需要焊接,制作工艺简单, 制作成本较低;另外,安装有所述汽车后防撞梁的汽车在遭遇碰撞时,梁体上形成第一 U形 结构横截面的部分形成一次缓冲,梁体上形成至少两个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的部分形成另 一次缓冲,与现有的具有单个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或无第二 U形结构横截面的汽车后防撞 梁相比,上述汽车后防撞梁的强度更高,在汽车后部遭遇碰撞时能更有效地吸收后碰产生 的能量,有效减小碰撞对汽车及乘员的冲击,防撞性能较好,而且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上 述汽车后防撞梁的防撞性能好于现有汽车后防撞梁。优选地,当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深度h大于10毫米和/或宽度d大于20毫米时, 所述汽车后防撞梁的防撞效果更佳。模拟试验证明,当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深度h大于10毫米、宽度d大于20毫米时, 碰撞器以法规GB 173M规定的低速4km/h正碰上述汽车后防撞梁或者以法规GB 173M规 定的低速2. 5km/h角碰上述汽车后防撞梁后,上述汽车后防撞梁没有折弯、压溃现象发生; 碰撞器与行李箱盖、后大灯、排气管、油管等部件未发生接触。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汽车后防 撞梁满足法规GB 173M的规定,防撞性能较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防撞梁的辊弯半径可小于1600毫米,而现有汽车后防撞梁的辊弯半径则大于2000毫米,因此,相比现有汽车后防撞梁,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提供的汽车后防撞梁能适应更多的后保造型要求,使用范围更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 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截面设置为第一U形结构的梁体,包括 第一横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板的第二横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竖板,上横边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接, 下横边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横截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波 浪形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 U形结构,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 U形结构 的开口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深度大于1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第二 U形结构的宽度大于2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U形结构和所述第二 U形结构为一体辊压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防撞梁,用以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制作工艺简单且防撞性能较好的汽车后防撞梁。该汽车后防撞梁包括横截面设置为第一U形结构的梁体,包括第一横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板的第二横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竖板,上横边与所述第一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接,下横边与所述第二横板的一横边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横截面设置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波浪形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U形结构,每个第二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U形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反。该汽车后防撞梁具有重量较轻、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和防撞性能较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1932100SQ20112000393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朱孟报, 霍保朝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