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举升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0135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举升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开闭车辆后部上形成的开口部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尤其涉及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内板与外板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将掀背型乘用车等的形成在车辆后部上的开口部能够开闭地予以覆盖的举升门通过将由钢板形成的内板与外板的外缘端部彼此接合而形成。由于车身的重量对车辆的燃耗性能影响较大,因此,为了减轻车身重量,举升门的合成树脂化被积极地推进。通过使举升门的内板与外板合成树脂化,与钢板制的举升门相比可大幅减轻车身重量。而且通过使上述外板合成树脂化可使扰流板等外装部件与举升门一体成形,通过使内板合成树脂化可使装饰件等内装部件一体成形,因此可削减车辆的部件数目,还可降低制造成本。
举升门与车辆的侧门或行李箱盖等相比为较大的车身结构部件,在进行举升门的开闭操作时,由于以固定在后顶梁上的铰链为旋转中心而大幅度地进行旋转动作,因此为了承受伴随该开闭操作而产生的弯曲应力或扭转应力而要求举升门具有高的刚性。因此,在使举升门合成树脂化的情况下,对于伴随开闭操作而产生的弯曲应力或扭转应力集中的部位另行设置多个加强件等以提高举升门的刚性。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67360号中记载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中,合成树脂制的外板分为上侧部和下侧部这两部分而成形,其中,上侧部包括扰流板部和透明的窗部,下侧部包括车号牌安装部,该外板的外缘端部与合成树脂制内板的外缘端部利用粘合剂而接合。由此,以合成树脂形成窗部来代替后车窗玻璃,并且简化后车窗玻璃的安装部结构,从而可实现举升门的轻量化。上述公报所公开的举升门结构中,将合成树脂制的后车窗一体成形在外板上,因此可简化举升门结构从而减轻举升门的重量。然而,从乘员的舒适性或车辆的外观性等观点考虑而将举升门的车窗开口部设计为比较大的开口的情形也不少。若将与如此大型的开口部对应的后车窗玻璃取代为具有上述透明的合成树脂,合成树脂虽然与玻璃相比重量轻但刚性较低,因此存在无法获得作为后车窗所要求的刚性及部件精度的担忧。为此,也可考虑在合成树脂制的举升门上安装玻璃制的后车窗,但此时,在举升门上除了伴随开闭操作而产生的弯曲负荷或扭转负荷之外,还作用有后车窗玻璃的重量,从而需要用于支撑这些负荷及重量的刚性。因此,需要增大内板或外板的板厚,或者另行设置用于增大刚性的加强件。另一方面,由于外板的外侧表面形成外观的造型面,因此与安装车辆装备品等的内板相比,其具有凹凸较少的较大面积的板面部分。在该板面部分产生因车身振动所引起的膜振动、或因开闭操作举升门时的推压所引起的凹陷的可能性较高,造型面的这样的膜振动或凹陷的产生会对举升门的商品价值造成较大影响。尤其在使外板合成树脂化时,由于与相同板厚的钢板制外板相比膜振动或凹陷的产生变得显著,从而存在商品价值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因此,为提高外板的板面刚性而需要增大外板的板厚或在板面部分的背面另行设置加强肋或者加强件。如上所述,为提高举升门的刚性而增大板厚或追加加强件等会导致举升门的重量增加。即,尽管通过使内板或外板合成树脂化来实现举升门的轻量化,但为解决刚性不足而另行增大各面板的板厚或追加加强件会导致重量增加,其结果,有可能将举升门的合成树脂化所带来的车身重量减轻效果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举升门轻量化并且提高其刚性及商品价值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能够开闭车辆后部上形成的开口部,其包括车窗玻璃;合成树脂制的内板,形成有安装所述车窗玻璃的车窗开口部;合成树脂制的外板,接合在所述内板的车辆外侧;其中,所述内板包括外框形成部,具有包含左右I对柱部的I对侧缘框部、及与该侧缘框部一体形成的下端框部,而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 “ ”状;内框形成部,在所述车窗开口部的下缘部与所述外框形成部连接,而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面板部,封堵由所述外框形成部与所述内框形成部所包围的部分;其中,所述面板部上设有外侧面板部及内侧面板部,所述外侧面板部抵接或接近所述外板,所述内侧面板部以与所述外侧面板部连接的方式与该外侧面板部一体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外侧面板部向车室侧突出而且连接于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内框形成部的至少一者。在该车辆用举升门结构中,由于内板的外框形成部具有包含左右I对柱部的I对侧缘框部及与该侧缘框部一体形成的下端框部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 - ”状,因此可在从一侧的柱部的上端部经由下端框部至另一侧的柱部的上端部的范围形成连续的剖面“ - ”状部,从而可牢固地支撑被输入举升门的弯曲负荷。而且,由于内板的内框形成部与外框形成部连接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因此可将内板的形状形成为格子形状,从而可提高各侧缘框部的扭转刚性。另外,由于在内板的面板部上设置有外侧面板部以及与该外侧面板部连续而一体成形的内侧面板部,因此可由内板整体支撑并吸收被输入外框形成部与内框形成部的弯曲负荷和扭转负荷。而且,在使设置在内板的面板部上的外侧面板部与外板抵接的情况下,可利用内板提高外板的板面刚性,从而可抑制外板的膜振动或凹陷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使上述外侧面板部以接近外板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情况下,可通过伴随膜振动或凹陷而变形的外板与外侧面板部相抵接来抑制比此更大的膜振动或凹陷的发生。因此,无需增大内板或外板的板厚或者增设用于增大刚性的加强件等,而通过改善内板的结构,便可在实现合成树脂制举升门的轻量化的情况下增大其刚性,并且提高其商品价值。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板还包括1对纵壁部,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且分别将所述外框形成部与设置在所述举升门结构上的机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其中,所述I对纵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所述外侧面板部与所述纵壁部、所述内框形成部、所述侧缘框部及所述下端框部中的至少相邻的两者连续。采用如此使内板的外侧面板部与所述纵壁部、所述内框形成部、所述侧缘框部及所述下端框部中的至少相邻的两者连接的结构时,可进一步提高内板的刚性和外板的板面刚性。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侧面板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纵壁部、所述内框形成部及所述侧缘框部连续。根据该结构,可由内板整体效率良好地支撑被输入内板的纵壁部、内框形成部及下端框部的弯曲负荷和扭转负荷,并且可在车宽方向上的较大范围进一步提高外板的板面刚性。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板还包括横壁部,连结所述左右I对纵壁部的上端部;所述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还包括装饰部件,从车室侧覆盖由所述横壁部、所述I对纵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围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可由较少个数的装饰部件效率良好地覆盖设置在上述左右纵壁部21之间的机构设置部,因此可使举升门充分地轻量化,并且提高其外观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商品价值。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纵壁部和所述横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根据该结构,无需增大纵壁部及横壁部的板厚即可充分确保其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闻举升门的刚性。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侧面板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的剖面“〕”状的加强部。如此在内侧面板部上形成与外框形成部及内框形成部连接的剖面“ 口 ”状的加强部时,可由内板整体支撑并吸收被输入内板的外框形成部与内框形成部的弯曲负荷和扭转负荷。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与所述内框形成部的范围设置有多个,这些加强部相交成X状。根据该结构,可通过设置在内板的内框形成部与下端框部之间的X字形状的加强部来形成支撑外部负荷的支撑部,因此可有效地缓和作用于内框形成部与下端框部的弯曲应力与扭转应力,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外板的板面刚性。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板还包括1对纵壁部,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且将所述外框形成部与设置在所述举升门结构上的机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其中,所述外侧面板部与所述加强部形成在所述I对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在如此利用将内板的外框形成部与设置在举升门上的机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的I对纵壁部来加强内框形成部的情况下,可经由I对纵壁部而由内板整体支撑输入内框形成部的弯曲负荷和扭转负荷,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举升门的刚性。而且,能够以使内板的外侧面板部和加强部与外板的面板部分相向的方式效率良好地设置该内板的外侧面板部和加强部,因此可有效地使举升门轻量化,并且抑制外板的膜振动等。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板还包括横壁部,连结所述左右I对纵壁部的上端部;所述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还包括装饰部件,从车室侧覆盖由所述横壁部、所述I对纵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围的部分。根据该结构,可由较少个数的装饰部件效率良好地覆盖设置在所述左右纵壁部21之间的机构设置部,因此可使举升门充分地轻量化,并且提高其外观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商品价值。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纵壁部和所述横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根据上述结构,无需增大纵壁部及横壁部的板厚即可充分确保其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闻举升门的刚性。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外板的外缘端部接合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至少下部的外缘端部。根据该结构,可利用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举升门的刚性。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板还包括上端框部,将所述外框形成部的左右的上端部一体地连结并且与所述外板一起形成闭合剖面部。
根据该结构,无需损害内板的成形性即可容易且有效地提高举升门的刚性。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附图及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将变得更加明白。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例I所涉及的举升门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前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前方观察时的纵剖面立体图。图5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纵剖面立体图。图6是举升门的横剖面立体图。图7是内板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8是内板的从车辆前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IX-IX线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8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8的XI-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8的XII-XII线的剖视图。图13是内把手部的要部纵剖面图。图14是闩锁机构与安装座部的要部立体图。图15是图14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举升门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7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举升门的从车辆前方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内板的从车辆后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0是内板的正视图。图21是沿图20的XXI-XXI线的剖视图。图22是沿图20的XXII-XXII线的剖视图。图23是沿图20的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图24是内板的纵剖面立体图。图25是内板的横剖面立体图。
图26是闩锁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7是上侧外板部的立体图。图28是下侧外板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以举升门(Iiftgate)关闭的状态下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为前侧,以车辆左右方向的左方为左侧进行说明。[实施例I]根据图I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I。图I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掀背型乘用车的举升门1,该举升门I通过以固定在车身侧的铰链(未图示)为转动中心被转动操作而能够开闭车辆后部上设置的开口部(未图示)。如图2、图3所示,举升门I包括内板2、外板3、左右I对柱加强件4及后车窗玻璃5等,侧视下形成为向后方隆起的大致弯曲状。该举升门I在内板2成形之后,对内板2安装外板3、左右I对柱加强件4及后车窗玻璃5,进而安装刮水器单元机构6、闩锁机构7、装饰部件8及内把手部件51等。内板2与外板3采用向成形用模具射出熔融的合成树脂的方法而形成为板厚为2mm 2. 5mm的面板。内板2以含有长玻璃纤维的聚丙烯为树脂材料,外板3以聚丙烯为树脂材料。内板2及外板3并不限定于上述树脂材料,也可使用聚碳酸酯树脂或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来成形。如图2至图13所示,内板2是外框形成部11、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收纳后述的各种机构的机构收纳部13、与右I对面板部14、闩锁收纳部15及上端框部16等通过射出成型被一体形成的部件。外框形成部11由向车辆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状结构形成,且由多个凸缘壁及连接这些凸缘壁的端部的底壁形成。正视下,外框形成部11的“〕”状结构形成绕内板2的周边呈大致“U”状连续的连续剖面形状。外框形成部11包括下端框部17及左右I对侧缘框部18等。下端框部17形成内板2时下端部分。如图9所示,下端框部17包括上侧凸缘壁17a ;下侧凸缘壁17c ;底壁17b,连结这些凸缘壁17a、17c的前侧端部;外侧凸缘壁17d,从下侧凸缘壁17c的后侧端部向车辆后侧突出;外缘端部17f,从外侧凸缘壁17d的后侧端部向车辆后侧下方突出。因此,下端框部17通过上侧凸缘壁17a、底壁17b及下侧凸缘壁17c而形成向车辆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状结构。如图4、图5、图7、图8、图13所示,在下端框部17的左右侧部分设置有左右I对筒状的内把手部件51。在上述下端框部17的上侧凸缘壁17a与下侧凸缘壁17c上,以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方式形成有把手开口 52、53,上述内把手部件51呈贯通状嵌合于这些把手开口 52、53。由此,可利用下端框部17的“ - ”状剖面对内把手部件51进行定位并固定,从而确保举升门I的操作性。左右I对侧缘框部18从下端框部17的左右端分别向上方延伸而形成内板2的左右端部分。如图10、图11所示,左侧缘框部18包括内侧凸缘壁18a,与下端框部17的上侧凸缘壁17a的左端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第一底壁18b,与下端框部17的底壁17b的左端部连结且从上述内侧凸缘壁18a的前侧端部向外侧延伸;中央凸缘壁18c,与下端框部17的下侧凸缘壁17c的左端部连结且从上述第一底壁18b的左端部向车辆后侧延伸;第二底壁18d,与下端框部17的外侧凸缘壁17d的左端部连结且从上述中央凸缘壁18c的后侧端部向外侧延伸;外侧凸缘壁18e,从第二底壁18d的左端部向车辆后侧延伸;外缘端部18f,与外缘端部17f的左端部连结且从外侧凸缘壁18e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右侧缘框部18以与左侧缘框部18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左右I对侧缘框部18分别通过内侧凸缘壁18a、第一底壁18b及中央凸缘壁18c而形成向车辆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二 ”状结构,且通过内侧凸缘壁18a、第一底壁18b、中央凸缘壁18c、第二底壁18d及外侧凸缘壁18e形成剖面钩状结构。内侧凸缘壁18a在上下方向中段位置越往上方其后端越位于前方,第一底壁18b以越往上方与第二底壁18d的前后方向的离开距离越小的方式形成。因此,通过内侧凸缘壁18a、第一底壁18b及中央凸缘壁18c形成的剖面大致“ 口 ”状结构,以越往上方,向车辆前侧的突出量越小的方式形成。
左右I对侧缘框部18包括呈向前上方倾斜状形成在内框形成部12的上方位置的左右I对柱部19。如图12所示,左侧柱部19包括内侧凸缘壁19a,与侧缘框部18的内侧凸缘壁18a的上端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底壁19d,与侧缘框部18的第一底壁18b及第二底壁18d的上端部连结且从内侧凸缘壁19a的前侧端部向外侧延伸;外侧凸缘壁19e,与侧缘框部18的外侧凸缘壁18e的上端部连结且从底壁19d的左端部向车辆后侧延伸;外缘端部19f,与侧缘框部18的外缘端部18f的上端部连结且从外侧凸缘壁19e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内缘端部19g,从内侧凸缘壁19a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右侧柱部19以与左侧柱部19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因此,左右I对柱部19分别通过内侧凸缘壁19a、底壁19d及外侧凸缘壁19e而形成向车辆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状结构。以上,各底部17b、18b、19d设置在车辆前侧,各凸缘壁17a、17c、18a、18c、19a、19e向车辆后侧展开,因此剖面大致“ - ”状结构绕内板2的外缘周边呈大致“U”状连续形成,从而可提高内板2的刚性,尤其提高对抗沿车辆前后方向作用的外部负荷的刚性。如图2至图8所示,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形成在内板2的上下方向中段且供安装后车窗玻璃5的车窗开口部5a的下缘部上。左侧的内框形成部12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 ”状,其包括上下I对凸缘壁12a、12c ;底壁12b,连结这些凸缘壁12a、12c的前侧端部且与侧缘框部18的内侧凸缘壁18a连结;内缘端部12g,从上侧凸缘壁12a的后侧端部向上方突出;多个内框肋部26等。左侧的内框形成部12的上侧凸缘壁12a连接于左侧柱部19的内侧凸缘壁19a,内缘端部12g以与左侧柱部19的内缘端部19g连接的方式形成。如图7所示,内框肋部26在左侧的内框形成部12中设置有4个,分别从底壁12b的后部向车辆后侧延伸且跨越上下I对凸缘壁12a、12c之间而形成。车宽方向内侧端的内框肋部26以从下侧凸缘壁12c的上表面越往上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延伸,其上端部连结于上侧凸缘壁12a的下表面。与车宽方向内侧端的内框肋部26邻接的内框肋部26连结于该车宽方向内侧端的内框肋部26的上端部且从上侧凸缘壁12a的下表面以越往下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延伸,其下端部连结于下侧凸缘壁12c的上表面。这样,内框肋部26以在车宽方向上呈锯齿状连结凸缘壁12a、12c之间的方式设置。右侧内框形成部12以左侧内框形成部12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的“ 口 ”状剖面以分别与外框形成部11的状剖面连接的方式形成。如图2至图4、图6至图8所示,上述机构收纳部13以向后侧凹入的方式形成在内板2的下侧且车宽方向中间部分,可从车辆前方收纳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驱动部6b、闩锁机构7及灯机构(未图示)等装备在举升门I上的各种机构。该机构收纳部13包括以下部件等;左右I对纵壁部21,从内板2的 前表面部向前方突出;横壁部22,从内板2的前表面部向前方突出;面板部23 ;肋部24,从面板部23向前方突出;多个突出部25,从面板部23向前方突出。左右I对纵壁部21在内板2的车宽方向中途位置分别与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接。各纵壁部21以将侧缘框部18与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的方式形成,并且从形成在内框形成部12的上方位置的车窗开口部5a的下缘部延伸至下端框部17时上侧凸缘壁17a。如图6所示,各纵壁部21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3 ”状,其包括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凸缘壁21a ;内侧凸缘壁21c,在车宽方向上与外侧凸缘壁21a相邻;底壁21b,连结这些凸缘壁21a、21c的前侧端部。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结于两外侧凸缘壁21a的车宽方向外侧。由此,可呈格子状地形成内板2的下侧部分,可将输入内框形成部12与下端框部17的弯曲负荷或扭转负荷经由左右I对纵壁部21分散至整个内板2,从而可由整个内板2效率良好地支撑弯曲负荷或扭转负荷。机构收纳部13的横壁部22形成在车窗开口部5a的下缘部,且以连结左右I对纵壁部21的上端部的方式形成。如图4所示,横壁部22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状,其包括上侧凸缘壁22a,架设在上述纵壁部21的两外侧凸缘壁21a之间而且呈向上侧凸起的形状弯曲;下侧凸缘壁22c,架设在上述纵壁部21的两内侧凸缘壁21c之间且呈向上侧凸起的形状弯曲;底壁22b,连结这些上下侧凸缘壁22a、22c的前侧端部并且与上述纵壁部21的底壁21b连结。由此,可经由左右I对剖面大致“ ^ ”状的内框形成部12与剖面大致“〕”状的横壁部22而将左右I对侧缘框部18之间连结,并且可将内板2形成为上下分隔的格子形状。机构收纳部13的面板部23以呈平面状封堵由下端框部17、左右I对纵壁部21及横壁部22包围的部分的方式形成。面板部23以分别与下端框部17的上侧凸缘壁17a、左右纵壁部21的两内侧凸缘壁21c的后端、横壁部22的下侧凸缘壁22c的后端呈大致正交状连结的方式形成。在面板部23上形成有供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刮水器部6a与驱动部6b连结的开口 23a、加强肋部24、及多个突出部25等(参照图6、7)。开口 23a形成在内板2的车宽方向中央且车窗开口部5a的下缘近傍位置,且可被刮水器部6a的驱动轴插通。肋部24以从面板部23的前部向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以在上述纵壁部21的两内侧凸缘壁21c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突出部25以从面板部23的前部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大致柱状。在搬送内板2时,通过搬送装置握持突出部25,由此可不使搬送装置接触于其他形状部分而移动内板2。另外,在对内板2实施加工作业或组装作业时,可通过将突出部25固连在定位夹具上而以定位的状态保持内板2。在组装举升门I时,以将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驱动部6b、闩锁机构7及灯机构等设置在机构收纳部13内部、且通过装饰部件8覆盖由下端框部17、左右I对纵壁部21及横壁部22所包围的机构收纳部13的前侧(车室侧)部分的方式设置。如图3所示,装饰部件8通过夹件(未图示)从前侧安装在各底壁12b、17b、18b上。如图2至图8所示,左右I对面板部14分别设置在机构收纳部13的左右两侧,且以封堵由外框形成部11、内框形成部12及机构收纳部13包围的部分的方式形成。在左右I对面板部14上分别一体地设置有外侧面板部31、及与外侧面板部31连结且相对于外侧面板部31向车辆前侧(车室侧)突 出的内侧面板部32。外侧面板部31从纵壁部21的外侧凸缘壁21a形成至侧缘框部18的内侧凸缘壁18a,且以越往车宽方向外侧越位于下方且上下方向的宽度变大的方式形成。外侧面板部31以车宽方向内侧端与纵壁部21的外侧凸缘壁21a的车辆后端部连结,车宽方向外侧端与侧缘框部18的内侧凸缘壁18a的车辆后端部连结,上端与内框形成部12的下侧凸缘壁12c的车辆后端部连结,且下端与下端框部17的上侧凸缘壁17a的车辆后端部连结的方式形成。外侧面板部31以向车辆后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以其后表面部抵接于外板3的前表面部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将外板3组装于内板2时,内板2的外侧面板部31紧贴于外板3,因此可利用内板2的板面刚性来提高外板3的板面刚性,从而可抑制外板3的板面部分上的膜振动或凹陷的产生。如图5所示,上述面板部14的内侧面板部32在车宽方向内侧位置设置在外侧面板部31的下侧位置,且经由越往下方越位于车辆前方地倾斜的倾斜部32a而与外侧面板部31的下部连结。上述内侧面板部32其车宽方向内侧端与纵壁部21的外侧凸缘壁21a的车辆后端部连结,其车宽方向外侧端及上端经由倾斜部32a而与外侧面板部31的下部连结,其下端与下端框部17的上侧凸缘壁17a的车辆后端部连结。如图2至图4、图7、图8、图14、图15所示,闩锁收纳部15在机构收纳部13的下侧且车宽方向中间位置通过使下端框部17的下侧凸缘壁17c向车辆前侧(车室内侧)突出而形成,在下端框部17的“ 口 ”状剖面内形成收容闩锁机构7及使闩锁机构7工作的致动器7a的收容空间。闩锁收纳部15包括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第二安装座部36、闩锁用开口部37及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分别通过使下端框部17的下侧凸缘壁17c向车辆前侧呈长方体状突出而形成。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在车宽方向上隔开指定间隔而设置,在它们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闩锁机构7的螺栓孔35a。第二安装座部36设置在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之间并且形成在第一安装座部35的上方的指定距离的位置,通过使上述下端框部17的上底壁17b与下侧凸缘壁17c向车辆前侧呈长方体状突出而形成。在第二安装座部36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闩锁机构7的螺栓孔36a。第二安装座部36的前部向第一安装座部35的前部的车辆前侧突出地形成,第一安装座部35与第二安装座部36在侧视下以呈阶段状连续的方式形成。由此,可在闩锁收纳部15上形成多个边缘部而提高闩锁安装强度。闩锁用开口部37在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之间且第二安装座部36的下方位置大致呈矩形状地形成,在安装闩锁机构7时,可从前方插通闩锁机构7。在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与第二安装座部36的后侧设置有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如图2、图15所示,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通过使金属制板材折弯成剖面W字状而形成。在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上形成有左右I对第一螺栓孔38a、第二螺栓孔38b、及闩锁用开口部38c。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从后侧重合组装于设置在上述闩锁收纳部15上的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及第二安装座部36。在将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组装于第一安装座部35及第二安装座部36时,设置在上述闩锁收纳部15上的左右I对第一螺栓孔38a、第二螺栓孔38b及闩锁用开口部38c以分别与左右I对螺栓孔35a、螺栓孔36a及闩锁用开口部37对应的方式配置。闩锁机构7用3个螺栓39连接固定在通过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加强的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及第二安装座部36,因此在对举升门I进行关闭操作而使闩锁机构7与车身侧撞针(未图示)卡合时,可通过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支撑经由闩锁机构7输入至各安装座部35、36的负荷,从而可经由该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而效率良好地向外框形成部11分散上述输入负荷。另外,上述闩锁收纳部15的各安装座部35、36在侧视下以台阶状连续的方式形成,因此可在提高闩锁机构7的安装强度的情况下增大外框形成部11的下端框部17的刚性。 如图2至图8所示,内板2的上端框部16以连结左右I对柱部19的上端部的方式与外框形成部11 一体形成。上端框部16上设有主体部16a、形成在主体部16a的左右端部分的左右I对铰链安装部9、形成在上部的外缘端部16f、及形成在下部的内缘端部16g。因此,通过上述各内缘框部12g、16g、19g及机构收纳部13的横壁部22形成车窗开口部5a。如图I、图2、图4、图5所示,外板3被分为上侧外板部41与下侧外板部42的两部分而形成。如图4、图5所示,上侧外板部41由形成在其上部与下部的外缘端部41f、及向后方突出的扰流板部43通过射出成型而一体成形。上侧外板部41通过将其外缘端部41f从后侧接合在上端框部16的外缘端部16f而组装于内板2,与上端框部16协作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部。下侧外板部42包括开口 42a,供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刮水器部6a与驱动部6b连结;外缘端部42f,形成于左右端部分与下端部分;车号牌安装部44,形成在后部中央位置;以及左右I对尾灯用开口 45。下侧外板部42通过将其外缘端部42f从后侧接合在上述下端框部17的外缘端部17f与侧缘框部18的外缘端部18f而组装于内板2。在下侧外板部42被组装后,其处于前表面部与内板2的外侧面板部31的后表面部面接触的状态。下面,对实施例I所涉及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该车辆用举升门结构中,内板2包括外框形成部11,该外框形成部11具有包含左右I对柱部19的I对侧缘框部18及与该侧缘框部18 —体形成的下端框部17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 二 ”状,因此可形成从一侧的柱部19的上端部经由下端框部17至另一侧的柱部19的上端部的范围形成“ 口 ”状剖面连续的连续剖面形状,这样可牢固地支撑作用于举升门I的弯曲负荷,从而可提高举开门I的弯曲刚性。内板2包括连接于外框形成部11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的内框形成部12,因此可呈格子形状地形成内板2的形状,从而可提高对抗输入至各侧缘框部18的负荷的扭转刚性。另外,在设于内板2的面板部14上一体地设置有外侧面板部31及从该外侧面板部31起形状连续变化的内侧面板部32,因此可由整个内板2支撑并吸收输入至外框形成部11与内框形成部12的弯曲负荷及扭转负荷。而且,因外侧面板部31抵接于外板3,所以可利用内板2提高外板3的板面刚性,从而可抑制其膜振动或凹陷的产生。因此,不增大内板2及外板3的板厚或者不增设用于增大其刚性的加强件等,而通过改善内板2的结构即可使合成树脂制举升门I轻量化并且兼顾刚性与商品价值。内板2包括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内框形成部12连接且将外框形成部11与刮水器单元机构6等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的I对纵壁部21,且该I对纵壁部21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状,外侧面板部31与纵壁部21、内框形成部12、侧缘框部18及下端框部17中的至少相邻的两者连续,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内板2的刚性与外板3的板面刚性。形成内板2的面板部14的外侧面板部31以从纵壁部21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设置且与内框形成部12及侧缘框部18连续,因此可由整个内板2效率良好地支撑输入至纵壁部21、内框形成部12及下端框部17的弯曲负荷与扭转负荷,并且可利用上述外侧面板部31在车宽方向上的较在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外板3的板面刚性。另外,内板2形成有连结所述左右I对纵壁部21的上端部的横壁部22,另外,车 辆用举升门结构还设置有覆盖由该横壁部22、1对纵壁部21及外框形成部11的下端框部17所包围的部分的装饰部件8,因此可由较少个数的装饰部件效率良好地覆盖设置在上述左右纵壁部21之间的刮水器单元机构6等的设置部,因此可充分地使举升门轻量化,并且可有效地提高其商品价值。此外,在将所述纵壁部21和横壁部22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 口 ”状时,不增大纵壁部21与横壁部22的板厚即可充分确保其刚性,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举升门I的刚性。另外,通过将设置在外板3的下侧外板部42上的外缘端部42f接合在设置在内板2的下端框部17上的外缘端部17f而使其一体化,因此可用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提高举升门I的弯曲刚性。此外,在内板2上设置有将外框形成部11的左右上端部一体地连结并且与外板3一起形成闭合剖面部的上端框部16,因此不损害内板2的成形性即可容易且有效地提高举升门I的刚性。另外,在下端框部17的各凸缘壁17a、17c设置有在上下相向的把手开口 52、53,将筒状的内把手部件51嵌合安装在这些开口 52、53上,因此可利用下端框部17的“ - ”状剖面以定位的状态固定内把手部件51,从而可确保举升门I的操作性。[实施例2]下面,基于图16至图28说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举升门1A。此处,仅对与所述实施例I的举升门I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与实施例I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如图16至图18所示,举升门IA包括内板2A、外板3A及后车窗玻璃5等,在侧视下形成为大致L字状。该举升门IA在内板2A成形之后,对内板2A安装外板3A、左右I对铰链安装部10及后车窗玻璃5,进而安装刮水器单元机构6、闩锁机构7及装饰部件8A等。如图17至图20所示,内板2A由外框形成部11A、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A、机构收纳部13A、左右I对面板部14A、闩锁收纳部15A、及上端框部16A等通过射出成型而一体形成。外框形成部IlA形成为向车辆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 ”状,通过I对凸缘壁及连结这些凸缘壁的前侧端部的底壁而形成。正视下,外框形成部IlA的状剖面形成绕内板2A的周边呈大致“U”状连续的连续剖面形状。如图19至图25所示,外框形成部IIA包括下端框部17A、及左右I对侧缘框部18A等。如图21所示,下端框部17A包括上侧凸缘壁17p ;下侧凸缘壁17r ;底壁17q,连结这些凸缘壁17p、17r的前侧端部;外缘端部17s,从下侧凸缘壁17r的后侧端部向下方突出。左侧缘框部18A包括内侧凸缘壁18p,与下端框部17A的上侧凸缘壁17p的左端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底壁18q,与下端框部17A的底壁17q的左端部连结且呈正交状连结于内侧凸缘壁18p的前侧端部;外侧凸缘壁18r,从底壁18q的左端部向车辆后侧延伸;外缘端部18s,与下端框部17A的外缘端部17s的左端部连结且从外侧凸缘壁18r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右侧缘框部18A以与左侧缘框部18A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左右I对侧缘框部18A包括呈向前上方倾斜状地形成在内框形成部12A的上方位置的左右I对柱部19A。如图23所示,左侧柱部19A包括内侧凸缘壁19p,与侧缘框部18A 的内侧凸缘壁18p的上端部连结且向上方延伸;底壁19q,与侧缘框部18A的底壁18q的上端部连结且呈正交状连结于内侧凸缘壁19p的前侧端部;外侧凸缘壁19r,与侧缘框部18A的外侧凸缘壁18r的上端部连结且从底壁19q的左端部向车辆后侧延伸;外缘端部19s,与侧缘框部18A的外缘端部18s的上端部连结且从外侧凸缘壁19r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侦U突出;内缘端部19t,从内侧凸缘壁19p的后侧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右侧柱部19A以与左侧柱部19A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以上,外框形成部IlA以各底壁17q、18q、19q设置在前侧、各凸缘壁17p、17r、18p、18r、19p、19r向后侧敞开的方式呈大致“U”状地连接内板2A的周边而形成。如图21所示,左侧内框形成部12A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口 ”状,且包括上下I对凸缘壁12p、12r ;底壁12q,连结这些凸缘壁12p、12r的前侧端部且连结于左侧缘框部18A的内侧凸缘壁18q ;内缘端部12t,从上侧凸缘壁12p的后侧端部向上方突出。左侧内框形成部12A的上侧凸缘壁12p与左侧柱部19A的内侧凸缘壁19p连结,且内缘端部12t以与左侧柱部19A的内缘端部19t连结的方式形成。右侧内框形成部12A以与左侧内框形成部12A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A的“ - ”状剖面分别以与外框形成部IlA的“ 口 ”状剖面连接的方式形成。如图17至图20、图24、图25所示,机构收纳部13A包括以下部件等左右I对纵壁部21A,从内板2A的前部向前方突出横壁部22A,从内板2A的前部向前方突出;面板部23A ;肋部24A,从面板部23A向前方突出;多个突出部25A,从面板部23A向前方突出。左右I对纵壁部21A以在内板2A的车宽方向中途位置分别与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接且将侧缘框部18A与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的方式形成,且从车窗开口部5b的下缘部延伸至下端框部17A的底壁17q而设置。如图25所示,各纵壁部21A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口 ”状,且包括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凸缘壁21p ;内侧凸缘壁21i■,在车宽方向上与该外侧凸缘壁21p相邻;底壁21q,连结这些凸缘壁21p、21r的前侧端部。左右I对内框形成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结于两外侧凸缘壁21p的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24所示,横壁部22A形成为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 ”状,且包括上侧凸缘壁22p,横跨左右纵壁部21A的两外侧凸缘壁21p之间架设且向车宽方向延伸;下侧凸缘壁22r,横跨左右纵壁部2IA的两内侧凸缘壁2Ir之间架设且向车宽方向延伸,底壁22q,连结这些上下侧凸缘壁22p、22r的前侧端部且呈正交状连结于纵壁部21A的底壁21q。面板部23A以分别与下端框部17A的上侧凸缘壁17p的后端、左右纵壁部21A的各内侧凸缘壁21r的后端、及横壁部22A的下侧凸缘壁22r的后端呈大致正交状连结的方式形成。在面板部23A上形成有供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刮水器部6a与驱动部6b连结的开口 23b、加强肋部24A及6个突出部25A等。肋部24A以从面板部23A的前部向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以从后述的闩锁收纳部15A越往上侧越在车宽方向上变宽的方式呈连续状形成。肋部24A的侧端分别连结于左右纵壁部21A的各内侧凸缘壁21r。此外,肋部24A也可形成多个。在机构收纳部13A内部设置了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驱动部6b、闩锁机构7及灯机构等之后,通过装饰部件8A覆盖由下端框部17A、左右I对纵壁部21A及横壁部22A包围的 机构收纳部13A的前侧(车室侧)部分。如图18所示,装饰部件8A通过夹件(未图示)从前侧安装在下端框部17A的底壁17q、纵壁部21的底壁21q及横壁部22的底壁22q上。如图17至图21、图24、图25所示,左右I对面板部14A分别设置在机构收纳部13A的左右两侧,且以封堵由外框形成部11A、内框形成部12A及机构收纳部13A包围的部分的方式形成。在左右I对面板部14A上分别一体形成有设置在上下左右的大致三角形状的4个外侧面板部54、及作为内侧面板部的加强部55、56。加强部55与加强部56以加强部55越往上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以及加强部56越往上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各自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呈大致X字形状交叉。4个外侧面板部54以向加强部55、56的底壁55b、56b的车辆后侧突出且抵接于外板3A的前部的方式形成。上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上端部连结于内框形成部12的下侧凸缘壁12r的后侧端部,下侧的外侧板部54的下端部连结于下端框部17A的上侧凸缘壁17p的后侧端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连结于侧缘框部18的内侧凸缘壁18p的后侧端部,且车宽方向内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连结于纵壁部21的外侧凸缘壁21p的后侧端部。加强部55形成为上端连接于内框形成部12A的车宽方向外侧、下端连接于下端框部17A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口 ”状。加强部55包括左右I对凸缘壁55a、及连结这些凸缘壁55a的前侧端部的底壁55b。因此,加强部55的“ - ”状剖面在上端连接于柱部19A的“ - ”状剖面与内框形成部12A的“ - ”状剖面,在下端连接于下端框部17A的“ 口 ”状剖面。车宽方向内侧的凸缘壁55a的后侧端部以与上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后侧端部、及车宽方向内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下侧的后侧端部连结的方式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凸缘壁55a的后侧端部以与下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后侧端部、及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上侧的后侧端部连结的方式形成。加强部56形成为上端连接于内框形成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下端连接于下端框部17A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向后侧敞开的剖面大致“ 口 ”状。加强部56包括左右I对凸缘壁56a、及连结这些凸缘壁56a的前侧端部的底壁56b。因此,加强部56的“ - ”状剖面在上端与内框形成部12A的“ - ”状剖面连续,在下端与下端框部17A的“ - ”状剖面及侧缘框部18A的“ - ”状剖面连续。车宽方向外侧的凸缘壁56a的后侧端部以与上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后侧端部、及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下侧的后侧端部连结的方式形成。车宽方向内侧的凸缘壁56a的后侧端部以与下侧的外侧向板部5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后侧端部、及车宽方向内侧的外侧面板部54的上侧的后侧端部连结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通过由加强部55与加强部56形成的2个X字状加强部连结内框形成部12A与下端框部17A之间,因此可提高举升门IA的刚性,从而可使用加强部55及加强部56高效地支撑输入至举升门IA的弯曲负荷或扭转负荷。而且,在将外板3A组装于内板2A时,外侧面板部54与外板3A面接触,因此可利用内板2A的板面刚性提高外板3A的板面刚性。
如图17至图20、图24、图26所示,闩锁收纳部15A以从机构收纳部13A的面板部23A向车辆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且设置在面板部23A的下侧且车宽方向中间位置。闩锁收纳部15A —体地包括与下端框部17A的下侧凸缘壁17r连接设置的下侧收纳壁61、左右I对侧收纳壁62、上侧收纳壁63及前侧收纳壁64,在与外板3A之间形成闩锁机构收容用的空间。在该空间中收纳有致动器7a等闩锁机构7的至少一部分。以左右I对侧收纳壁62从面板部23A的前部呈正交状向前方突出,上侧收纳壁63从肋部24A的前部呈正交状向前方突出,且下侧收纳壁61从下端框部17A的下侧凸缘壁17r的后部向前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前侧收纳壁64与下侧收纳壁61、左右I对侧收纳壁62及上侧收纳壁63呈正交状地形成。如图24、图26所示,在下侧收纳壁61上设置有用于向内板2A安装闩锁机构7的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A、第二安装座部36A及闩锁用开口部37A。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A分别在车宽方向上隔开指定距离而设置,且以从下端框部17A的下侧凸缘壁17r的后部向前侧呈剖面大致三角形状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各第一安装座部35A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闩锁机构7的螺栓孔35b。第二安装座部36A对应于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A之间并且形成在第一安装座部35A的上方的指定距离的位置。在第二安装座部36A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闩锁机构7的螺栓孔36b。在下侧收纳壁61的后部设置有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A。如图26所示,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A通过呈剖面W字状折弯金属制板材而形成。在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A上形成有左右I对第一螺栓孔38d、第二螺栓孔38e及闩锁用开口部38f。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A可从后侧重合组装于左右I对第一安装座部35A及第二安装座部36A地形成。在将闩锁机构安装支架38A组装于第一安装座部35A与第二安装座部36A时,左右I对第一螺栓孔38d、第二螺栓孔38e及闩锁用开口部38f分别以对应于左右I对螺栓孔35b、螺栓孔36b及闩锁用开口部37A的方式设置。如图17至图20、图24所示,上端框部16A以连结左右I对柱部19A的上端部的方式与外框形成部IlA —体形成。上端框部16A上设置有主体部16q、形成于主体部16q的左右端部分的铰链安装孔16r、形成在上部的外缘端部16s、及形成在下部的内缘端部16t。因此,车窗开口部5b由横壁部22A及各内缘框部12t、16t、19t形成,后车窗玻璃5使用粘合剂从车辆后方接合固定在各内缘框部12t、16t、19t上。如图16、图17、图27、图28所示,外板3A被分为上侧外板部41A与下侧外板部42A这两部分。如图27所示,上侧外板部41A由形成在上侧外板部41A的上部和下部的外缘端部41s、及向后方突出的拢流板部43A通过射出成型而一体成形。上侧外板部41A与上端框部16A协作而形成剖面大致三角形状的闭合剖面部。如图28所示,外板3A的下侧外板部42A包括外缘端部42s,呈大致矩形状一体形成且包括左右端部分与下端部分;车号牌安装部44,形成在后部中央位置。通过将外板3A的下侧外板部42A组装于内板2而成为下侧外板部42A的前部与内板2A的外侧面板部54的后部面接触的状态,从而可抑制车身振动所引起的下侧外板部42A的膜振动或因举升门IA在开闭操作时的推压所引起的凹陷的产生。如图18所示,左右I对铰链安装部10分 别通过金属制板材一体形成。铰链安装部10包括主体部10a、及从该主体部IOa呈向前上方倾斜状延伸的脚部10b,在主体部IOa上形成有铰链安装孔10c。主体部IOa可从下侧重合组装于上端框部16A的主体部16q,脚部IOb可从前侧重合组装于柱部19A的底壁19q地形成。在向内板2A组装左右I对铰链安装部10时,铰链安装孔IOc以与铰链安装孔16r重合的方式配置。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该车辆用举升门结构中,基本上可发挥与实施例I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在内板2A上形成有与外框形成部IlA及内框形成部12A连接的剖面“ ^ ”状的加强部55、56,因此可由整个内板2A支撑并吸收输入至外框形成部IlA与内框形成部12A的弯曲负荷与扭转负荷。加强部55、56在外框形成部IlA的下端框部17A与内框形成部12A的范围设置有多个,且这些加强部55、56相交成X状,因此可在内框形成部12A与下端框部17A之间形成X形状的负荷支撑部,从而可由整个内板2A效率良好地支撑输入至内框形成部12A与下端框部17A的弯曲负荷与扭转负荷,并且可进一步提高外板3A的板面刚性。内板2A包括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内框形成部12A连接且将外框形成部IlA与刮水器单元机构6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的I对纵壁部21A,上述外侧面板部54与加强部55,56形成在I对纵壁部21A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可利用上述I对纵壁部21A加强内框形成部12A,可由整个内板2A经由I对纵壁部21A支撑输入至内框形成部12A的弯曲负荷与扭转负荷,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举升门IA的刚性。而且,可有效地将内板2A的外侧面板部54与加强部55、56设置在外板3A的面部分,从而可实现轻量化。另外,由于形成有连结内板2A上所设置的左右I对纵壁部21A的上端部的横壁部22A,且设置有覆盖由横壁部22A、1对纵壁部21A及外框形成部IlA的下端框部17A所包围的车室侧部分的装饰部件8A,因此可在左右纵壁部21A之间以较少个数的装饰部件8A覆盖收纳在机构收纳部13A中的各机构的设置部,从而可提高轻量化与商品价值。另外,纵壁部21A与横壁部22A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 口 ”状,不增大其板厚即可有效地提高纵壁部21A与横壁部22A的刚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举升门IA的刚性。下面,对部分地改变所述实施例而得的变形例进行说明。I)在所述实施例1、2中以掀背型乘用车为例进行说明,但只要是在后部具有举升门的车辆即可,其也可应用于单厢式乘用车等各种车辆。另外,以分隔为上侧外板部下侧外板部的两部分的外板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亦可为上侧外板部与下侧外板部一体成形的外板,也可应用于分隔为3部分以上的外板。2)在所述实施例1、2中,以使外板的下侧外板部的前部抵接于内板的外侧面板部的后部为例进行说明,但只要至少能够抑制外板的下侧外板部的膜振动或凹陷即可,也可使内板的外侧面板部隔开指定距离地接近设置在外板的前部。此时,伴随膜振动或凹陷而变形的外板的面部分抵接于内板的外侧面板部,从而可抑制比此更大的膜振动或凹陷的产生。另外,也可在外板的下侧外板部的前部与内板的外侧面板部的后部之间插入缓冲材等。3)在所述实施例2中,以在左右分别呈交叉状地设置越往上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倾斜状的加强部及越往上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倾斜状的加强部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在左右分别设置沿垂直方向设置一者且沿水平方向设置另一者而形成为呈大致正交状交叉的十字状的加强部。另外,加强部也可在左右各设置一个,也可在左右分别设置3个以上。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任何其它的变形和改进均包含于本发明中。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能够开闭车辆后部上形成的开ロ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窗玻璃; 合成树脂制的内板,形成有安装所述车窗玻璃的车窗开ロ部; 合成树脂制的外板,接合在所述内板的车辆外侧;其中, 所述内板包括外框形成部,具有包含左右I对柱部的I对侧缘框部、及与该侧缘框部一体形成的下端框部,而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コ”状;内框形成部,在所述车窗开ロ部的下缘部与所述外框形成部连接,而且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コ”状;面板部,封堵由所述外框形成部与所述内框形成部所包围的部分;其中, 所述面板部上设有外侧面板部及内侧面板部,所述外侧面板部抵接或接近所述外板, 所述内侧面板部以与所述外侧面板部连接的方式与该外侧面板部一体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外侧面板部向车室侧突出而且连接于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内框形成部的至少ー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还包括I对纵壁部,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且分别将所述外框形成部与设置在所述举升门结构上的机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其中,所述I对纵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コ”状, 所述外侧面板部与所述纵壁部、所述内框形成部、所述侧缘框部及所述下端框部中的至少相邻的两者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面板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纵壁部、所述内框形成部及所述侧缘框部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还包括横壁部,连结所述左右I对纵壁部的上端部; 所述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还包括装饰部件,从车室侧覆盖由所述横壁部、所述I对纵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围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部和所述横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コ”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板部上形成有与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的剖面“コ”状的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与所述内框形成部的范围设置有多个,这些加强部相交成X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还包括I对纵壁部,在车宽方向中途位置与所述内框形成部连接且将所述外框形成部与设置在所述举升门结构上的机构设置部之间左右分隔;其中, 所述外侧面板部与所述加强部形成在所述I对纵壁部的车宽方向外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还包括横壁部,连结所述左右I对纵壁部的上端部; 所述车辆用举升门结构还包括装饰部件,从车室侧覆盖由所述横壁部、所述I对纵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围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部和所述横壁部形成为向车辆外侧敞开的剖面“コ”状。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的外缘端部接合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至少下部的外缘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还包括上端框部,将所述外框形成部的左右的上端部一体地连结并且与所述外板一起形成闭合剖面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举升门结构,其中,举升门(1)的内板(2)包括外框形成部(11),具有包含左右1对柱部(19)的1对侧缘框部(18)、及与该侧缘框部(18)一体形成的下端框部(17);内框形成部(12),在车窗开口部(5a)的下缘部与外框形成部(11)连接;面板部(14),封堵由外框形成部(11)及内框形成部(12)所包围的部分;其中,面板部(14)包括外侧面板部(31),抵接于所述外板(3);内侧面板部(32),以与外侧面板部(31)连接的方式与该外侧面板部一体形成且相对于所述外侧面板部向车室侧突出而且连接于所述外框形成部或所述内框形成部。由此,可使举升门轻量化并且提高其刚性及商品价值。
文档编号B60J5/10GK102729783SQ2012100739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居藏毅, 山下纯一郎, 播摩一成, 松本浩一, 池水直行, 筑山那月 申请人:大协西川株式会社,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