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体和包括该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549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吸收体和包括该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冲击吸收体和包括该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
背景技术
冲击吸收体(冲击吸收垫)安装于诸如车门装饰件的安装基部。如果车辆乘员在碰撞中与安装基部相接触,这种冲击吸收体变形(屈曲)并吸收将在碰撞中施加于乘员的冲击。冲击可能会施加于乘员身体的多个部分,要求冲击吸收体具有不同的冲击吸收特性以吸收施加于乘员的各个身体部分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不同冲击吸收性能的冲击吸收体被安装到对应于乘员的各身体部分的安装基部。具体地,对应于乘员的各个身体部分而具有不同硬度的冲击吸收体彼此独立地安装于安装基部。在上述构造中,每一个冲击吸收体均需要分别安装于安装基部。这劣化了易安装性。为解决此问题,JP-A-2008-174045公开了一种冲击吸收体,其包括具有不同硬度的两个冲击吸收体,并且这两个冲击吸收体彼此连接以一体地形成一个组件。利用此构造,这两个冲击吸收体可以同时一体地安装于车门装饰件基部。在一体地包括了具有不同硬度的两个冲击吸收体的这种冲击吸收体中,这两个冲击吸收体在二者的相邻面(对向面)处连接,从而这两个冲击吸收体之间的连接力在连接面处很可能会变弱。从而,需要改善这两个冲击吸收体之间的在连接面处的连接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前述情形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具有不同硬度且彼此连接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冲击吸收体,该冲击吸收体改善易安装性并增加相邻的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连接力。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这种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这里说明的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吸收体,其包括: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硬度高的硬度。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配置为彼此接近并且彼此连接,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在本技术中,具有不同硬度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成单个构件。相比于具有不同硬度的多个冲击吸收构件分别安装于安装基部的情形,这改善了易安装性。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之间得到了大的连接区域,并且改善了构件之间的连接。利用此构造,如果载荷被施加至冲击吸收体,在安装基部上彼此接近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不太可能在连接部处分离。可以按照如下所述构造本技术。
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至少两个对向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至少两个对向面面向并连接至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至少两个对向面,并且至少两个对向面分别是连接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被另一方包围的部分对应于连接面。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具有靠近安装基部的内表面、远离安装基部的外表面和处于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至少两个对向面,并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被另一方包围的连接面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的一部分。包括对向面、被另一方包围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连接面对应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周缘。外表面上的连接面在外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延伸。内表面是露出的,连接面未设置在内表面的整个区域。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对向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面向彼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包括从对向面伸出的延设部,并且延设部具有延设部嵌合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在对向面中包括用于接收延设部的凹部,凹部具有凹部嵌合部。延设部嵌合部与凹部嵌合部嵌合。延设部被嵌合到凹部并被保持在凹部中,这增加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连接力。延设部嵌合部是通孔,凹部嵌合部是突起部。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安装基部的第一安装部,并且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安装基部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能够附接至安装基部。相比于通过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仅一方附接至安装基部来安装安装基部的构造,利用此构造,冲击吸收体能够更加牢固地附接至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部或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安装基部包括多个安装凸起。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孔,多个安装凸起中的一个安装凸起插入该安装孔中,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附接至安装基部。第二安装部包括安装孔,多个安装凸起中的另一安装凸起插入该安装孔中,从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附接至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至少三个对向面,并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至少三个对向面面向且连接至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至少三个对向面,至少三个对向面分别是连接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被另一方包围的部分对应于连接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通过连接面一体地彼此连接,以大致地形成为棱柱形状。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是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是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处附接至安装基部。具有相对高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附接于安装基部,从而冲击吸收体能够更加牢固地附接至安装基部。接下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车门装饰件,其包括上述的冲击吸收体和装饰板,装饰板具有面向车室外侧的表面,装饰板在该表面上设有冲击吸收体。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是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是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面向装饰板的面向车室外侧的表面的内表面,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并且该部分是露出的表面。冲击吸收体的面向装饰板的外表面的表面面向车辆的乘员。在本技术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一部分包围。如果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面向乘员的部分的表面(面向装饰板的外表面的表面)在该表面的整个区域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部分通过第一冲击吸收构件与乘员接触。这不会使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展示出其冲击吸收特性。在本技术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表面(面向装饰板的外表面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露出的表面,该露出的表面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覆盖。因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不太可能被设置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和乘员之间。从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能够展示出其冲击吸收特性。冲击吸收体安装于安装基部上的对应于乘员大腿的位置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配置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由于具有相对低硬度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配置于车辆的后侧,所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位于大腿后侧的、乘员臀部周围的部分在侧面碰撞中能够被适当地保护。进一步地,由于具有相对高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配置于前侧,所以具有相对高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能够在侧面碰撞中朝着车室内侧适当地推乘员的大腿。这在侧面碰撞时适当地保护乘员。一种冲击吸收体,其包括: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硬度高的硬度。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配置为彼此接近并且彼此连接,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对向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面向彼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包括从对向面伸出的延设部,并且延设部具有延设部嵌合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在对向面中包括用于接收延设部的凹部,凹部具有凹部嵌合部。延设部嵌合部与凹部嵌合部嵌合。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安装基部的第一安装部,并且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安装基部的第二安装部。一种冲击吸收体,其包括: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硬度高的硬度。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配置为彼此接近并且彼此连接,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对向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面向彼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包括从对向面伸出的延设部,并且延设部具有延设部嵌合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在对向面中包括用于接收延设部的凹部,凹部具有凹部嵌合部。延设部嵌合部与凹部嵌合部嵌合。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是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是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处附接至安装基部。一种车门装饰件,其包括冲击吸收体和装饰板,装饰板具有面向车室外侧的表面,装饰板在该表面上设有冲击吸收体。冲击吸收体包括: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硬度高的硬度。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配置为彼此接近并且彼此连接,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是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是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面向装饰板的面向车室外侧的表面的内表面,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并且该部分是露出的表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对向面,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面向彼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包括从对向面伸出的延设部,并且延设部具有延设部嵌合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在对向面中包括用于接收延设部的凹部,凹部具有凹部嵌合部。延设部嵌合部与凹部嵌合部嵌合。根据本发明,包括彼此连接的、具有不同硬度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冲击吸收体改善了易安装性并改善了相邻的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连接力。此外,能够提供包括这种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门装饰件的主视图;图2是从车室内侧观察的冲击吸收体的主视图;图3是从车室外侧观察的冲击吸收体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2中的A-A线截取的冲击吸收体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2中的B-B线截取的冲击吸收体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2中的C-C线截取的冲击吸收体的截面图;以及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图1至图6说明一个实施方式。门装饰件10 (车门装饰件)安装于构成车门的门内面板(未图示)的车室内侧。如图1所示,门装饰件10主要包括装饰板12和附接于装饰板12的饰物15。装饰板12由诸如聚丙烯的合成树脂形成。装饰板12可以由合成树脂以外的其他材料形成,例如通过混合木基材料和合成树脂所获得的材料。装饰板12包括构成装饰板的上部的上板13和构成装饰板12的下部的下板30。表皮(未图示)被粘附以覆盖装饰板12的表面。在下板30上,设置有扬声器格栅16和内部拉手收纳构件17。饰物15设置在上板13和下板30之间。门装饰件10进一步包括朝着车室内侧突出的扶手19。如图1和图4所示,冲击吸收体50安装于下板30的面向车室外侧的外表面30A。如图1所示,间隔件40位于下板30的外表面30A上的冲击吸收体50的正下方。冲击吸收体50和间隔件40安装于位于门内面板和下板30之间的空间中。在图1中,冲击吸收体50和间隔件40由虚线示出。间隔件40由合成树脂形成。例如,间隔件40包括多个加强肋(未图示)并具有高刚性。间隔件40被设置成面向配置于车室内的座椅(未图不)。如果间隔件40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朝着车室内侧移位,则间隔件40会与下板30接触并且从车室外侧压座椅。在此构造中,间隔件将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施加的载荷传递至座椅,并且装饰板12不太可能发生朝着车室内侧的移位。这保护了车内的乘员。进一步地,座椅包括在座椅内部的诸如管构件(未图示)的高刚性构件。从而,座椅能够承受由侧面碰撞所产生的载荷。如图1所示,冲击吸收体50配置于下板30上以对应于乘员14的大腿。安装冲击吸收体50用于在侧面碰撞(碰撞车门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所必须的能量吸收(EA),并且冲击吸收体50可以被称为EA构件。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平面视图中,冲击吸收体50具有大致三角形形状,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厚度。冲击吸收体50包括各自具有不同硬度的两个单独的冲击吸收构件。具体地,安装于车辆后侧(图2中的右侧)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安装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车辆前侧(图2中的左侧)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相连接以一体地构成冲击吸收体50。如图4所示,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在下板30 (安装冲击吸收体的安装基部)上彼此接近。例如,用聚氨酯泡沫构成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例如,用PP珠泡沫(PP beadfoam)构成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具有大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硬度。如图1所示,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被配置为对应于乘员14的大腿14A的靠近车辆后侧(靠近乘员的臀部)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被配置为对应于乘员14的大腿14A的靠近车辆前侧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包括:连接部52 ;安装部55、56 ;以及处于连接部52和安装部55、56之间的主体部。连接部52位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车辆前侧。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包括主体部62和安装部64。主体部62位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车辆后侧。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形成为具有两个基面和三个侧面的大致三棱柱形状。两个基面包括面向车室外侧的车室外表面62C和面向车室内侧的内表面62E。三个侧面包括上表面62A、下表面62B和面向车辆后方的后表面62D。
如图2所示,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一个冲击吸收构件的一部分)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 (另一个冲击吸收构件的一部分)包围。换言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被构造成包围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因此,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外表面连接至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的内表面,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 —体地设置成具有大致棱柱形状的冲击吸收体50,特别是具有大致三棱柱形状,如图2和图3所示。由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构成的冲击吸收体50是通过夹物模压(insert molding)形成的,其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构成插入构件。用于成型冲击吸收体50的成型模(未图示)具有用于成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成型空间。首先,用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材料被插入到成型模的成型空间内,以成型主体部62。然后,用聚氨酯填充成型空间以成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并且使聚氨酯发泡。结果,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以覆盖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的方式成型。如图2和图4所不,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被设置为覆盖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上表面62A、下表面62B (见图6)、车室外表面62C (图4中的上表面)和面向车辆后方的后表面62D。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连接至上表面62A、下表面62B、外表面62C和后表面62D。具体地,上表面62A连接至连接部52的面向上表面62A的内表面52A,下表面62B连接至连接部52的面向下表面62B的内表面52A,面向车辆后方的后表面62D连接至连接部52的面向后表面62D的内表面52A。从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对向面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对向面彼此面对并且相连接以一体地形成冲击吸收体50。这些对向面是连接面。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主体部62的面向车室内侧的车室内表面62E的周缘部62E1。车室内表面62E的除了周缘部62E1之外的表面是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的露出的表面。车室内表面62E面向下板30的车室外侧表面30A。只要主体部62的车室内表面62E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除了覆盖周缘部62E1之外还可以覆盖车室内表面62E的任何其他部分,或者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可以覆盖车室内表面62E的除了周缘部62E1以外的任何其他部分。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彼此连接,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周缘部将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周缘部62E1夹在中间。具体地,车室内表面62E的部分和车室外表面62C的部分还被连接至连接部52的内表面并对应于连接面。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包围的构造中,主体部62的至少两个表面被连接部52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对应于由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所包围的部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对应于包围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部分。在图2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外周缘由虚线表示。如图2和图4所示,延设部63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后表面62D朝着车辆后侧延伸。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延设部63。延设部63被嵌合在凹部53内,该凹部53形成在连接部52的面向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表面中。通孔63A (延设部嵌合部)形成于延设部63内以在车辆宽度方向(垂直于延设部63的突出方向的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通孔63A均为圆形。如图2所示,设置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凹部53的内表面的插入部54 (凹部嵌合部)分别穿过(嵌合于)通孔63A。插入部54均具有能够嵌合在通孔63A内的圆柱形。如图4所示,插入部54的每一端均连接至凹部53的彼此面对的表面。如上所述,每个插入部54均穿过各通孔63A (延设部嵌合部和凹部嵌合部彼此嵌合),从而延设部63不会从凹部53中掉出。插入部54和通孔63A在图2和图5中沿上下方向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个插入部54和三个通孔63A)。在上述夹物模压中,通孔63A由用于成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聚氨酯填充,由此成型插入部54。如图2所示,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随着接近车辆的后侧(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而增加。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形成为能够覆盖主体部62的外周缘部的形状。利用此构造,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上表面62A和下表面62B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的内表面52A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具有较大宽度的部分保持。因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不太可能朝着车辆前侧(图2中的左侧)或者朝着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具有较小宽度的部分移位或变形。这加强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之间的连接。接下来,将说明冲击吸收体50与下板30的安装结构。如图4所示,安装凸起3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三个凸起31)从下板30的外表面30A突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体50利用安装凸起31安装于下板30。如图2所示,三个安装部55、56和64设置在冲击吸收体50的周向边沿部(靠近角部)。安装部55、56和64均具有比冲击吸收体50除安装部55、56和64以外的部分小的厚度(见图3)。每个安装部55、56和64均包括在各安装部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插入孔55A、56A和64A。安装凸起31穿过对应的插入孔55A、56A和64A。例如,穿过插入孔55A、56A和64A的每个安装凸起31的顶端部31A通过超声熔接而被熔接(热铆接)。这使得每个安装凸起31的顶端部31A被保持在各插入孔55A、56A和64A的边沿处,从而安装部55、56和64附接于下板3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包括安装部55、56 (第一安装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包括安装部64 (第二安装部)。换句话说,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分别安装于下板30 (安装冲击吸收体的安装基部)。如图4所示,垫圈56B设置于安装部56的插入孔56A。安装部56通过垫圈56B附接于安装凸起31。垫圈56B提高了安装部56与下板30的附接强度。然而,也可以不设置垫圈56B。安装部64设置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接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端部。换句话说,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以外的部分(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的连接区域以外的部分)处安装于下板30。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体50包括均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硬度高的硬度。在安装冲击吸收体50的下板30上,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被设置为彼此接近。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覆盖并包围,使得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主体部62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接合成为一个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不同硬度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接合成为一个组件。相比于具有不同硬度的冲击吸收体分别安装于下板30 (安装基部)的情形,这提高了易安装性。而且,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覆盖。利用此构造,可以在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之间获得大的连接区域,从而改善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之间的连接。从而,如果向冲击吸收体50施加载荷,在下板30上彼此接近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不太可能在连接部处分离。通过夹物模压成型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其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用作插入构件。结果,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覆盖包围。进一步地,通过夹物模压,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周缘部能够容易地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覆盖和包围。此外,能够改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连接。延设部63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延伸,并嵌合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的凹部53内。延设部63包括通孔63A,设置在凹部53的内表面的插入部54穿过延设部63A。每个插入部54均穿过对应的通孔63A使得延设部63被保持在凹部53内。延设部63嵌合于凹部53内并被保持在凹部53内,从而进一步改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夹物模压形成冲击吸收体50。在夹物模压中,用聚氨酯填充通孔63A以形成插入部54。由此,能够容易地成型均插入对应通孔63A的插入部54。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包括附接至下板30的安装部55和56,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包括附接至下板30的安装部64。安装部55、56和安装部64使得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能够附接至下板30以将冲击吸收体50安装于下板30。相比于冲击吸收体50仅通过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中的一个冲击吸收构件安装于下板30的情形,利用此构造,冲击吸收体50能够更牢固地附接至下板30。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在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除主体部62以外的部分处附接于下板30。具有相对高的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附接至下板30,从而,冲击吸收体50能够更加牢固地附接至下板30。在本实施方式中,门装饰件10包括冲击吸收体50和装饰板12 (下板30),装饰板12具有用于安装冲击吸收体50的外表面30A。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内表面62E (面向外表面30A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的露出的表面。如图4所示,冲击吸收体50的内表面(面向下板30的外表面30A的表面)面向车辆的乘员1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包围。如果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内表面62E (面向乘员14的表面)的整个区域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则使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通过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与乘员14接触。这不会使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展示出其冲击吸收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的内表面62E的一部分(除周缘部之外)是没有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的露出的表面。因此,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不太可能被设置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和乘员14之间。从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能够展示出其冲击吸收特性。主体部62的内表面62E的周缘部62E1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覆盖。利用此构造,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不太可能朝着车室内侧移位。这改善了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之间的连接。冲击吸收体50配置于下板30的对应于乘员14的大腿14A的部分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配置为彼此接近,使得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位于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后侧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位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前侧。在被配置为对应于乘员14的大腿14A的冲击吸收体50中,具有相对低的硬度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配置于车辆的后侧。从而,在侧面碰撞时,乘员14的位于大腿14A的后侧的臀部周围的部分(例如,髋白和髂骨)能够被适当地保护。进一步地,具有相对高的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配置于车辆的前侧。从而,在侧面碰撞时,具有相对高的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能够朝着车室内侧适当地推乘员14的大腿14A。这在侧面碰撞时适当地保护乘员。<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面参照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可以包括如下的实施方式。(I)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冲击吸收体50包括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冲击吸收体仅仅需要包括具有不同硬度的至少两个冲击吸收构件。冲击吸收体可以包括具有不同硬度的三个或更多个冲击吸收构件。(2)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各自的材料不限于上述例示的内容。只要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硬度高的硬度,就可以适当地改变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其自的发泡比率来使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硬度产生差异。(3)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各自的形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中的示例,并且可以被适当地改变。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列。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可以沿车辆的上下方向排列。也就是,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排列可以适当地改变以对应于乘员身体的任何部分。(4)在以上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冲击吸收体50安装于装饰板12。然而,冲击吸收体50可以被安装于除装饰板12以外的其他构件。
(5)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一部分可以被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一部分包围。(6)安装部55、56和64的数量及位置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情形,并且可以适当地改变。安装部可以设置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中的仅一方。在安装部设置于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中的仅一方的情形中,通过在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硬度高的硬度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上设置安装部,冲击吸收体50能够被牢固地安装于下板30。(7)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插入孔54和通孔63A被例不为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冲击吸收体150可以包括延设部163中的凹陷部163A (第二嵌合部)和凹部153的内表面上的凸起部154 (第一嵌合部)。凸起部154嵌合在凹陷部163A内,从而延设部163被保持至凹部153。因此,延设部163不会从凹部153中掉出。凹陷部163A和凸起部154的形成位置可以是相相反的。即,凹陷部163A可以设置在凹部153的内表面,凸起部154可以形成在延设部163中。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和附图中所阐释的上述实施方式。此处所说明的技术包括以上实施方式的多种变形。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或附图中图示的技术的元件可单独或相互结合地具备技术实用性。技术的元件不应限制于原始专利申请中所要求的元件的结合。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或附图中图示的技术是为了同时达到多个目的而提供的。当实现至少一个目的时,具备本技术的技术实用性。附图标记说明10:门装饰件(车辆内装部件),12:装饰板,14:乘员,14A:大腿,30:下板(安装冲击吸收体的安装基部),30A:车室外表面,50:冲击吸收体,51: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2: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连接部(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的一部分),53:凹部,54:插入部(凹部内表面上的凹部嵌合部),55、56:安装部(第一安装部),61: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2: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主体部(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63:延设部,63A:通孔(延设部嵌合部),64:安装部(第二安装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吸收体,其包括: 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 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比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硬度高的硬度,其中,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配置为彼此接近并且彼此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被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另一方包围,从而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一体地彼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至少两个对向面,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至少两个对向面面向并连接至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至少两个对向面,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对向面分别是连接面,以及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被所述另一方包围的所述部分对应于所述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具有靠近所述安装基部的内表面、远离所述安装基部的外表面和处于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所述至少两个对向面,并且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被所述另一方包围的所述连接面包括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对向面、被所述另一方包围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连接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周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连接面在所述外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是露出的,所述连接面未设置在所述内表面的整个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对向面,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对向面面向彼此,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包括从所述对向面伸出的延设部,并且所述延设部具有延设部嵌合部,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另一方在所述对向面中包括用于接收所述延设部的凹部,所述凹部具有凹部嵌合部,并且 所述延设部嵌合部与所述凹部嵌合部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设部嵌合部是通孔,所述凹部嵌合部是突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所述安装基部的第一安装部,并且 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包括能安装于所述安装基部的第二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另一方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部或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部包括多个安装凸起, 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凸起中的一个安装凸起插入该安装孔中,从而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附接至所述安装基部,并且 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凸起中的另一安装凸起插入该安装孔中,从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附接至所述安装基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均具有至少三个对向面,并且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至少三个对向面面向且连接至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至少三个对向面,所述至少三个对向面分别是连接面,以及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的被所述另一方包围的所述部分对应于所述连接面。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通过所述连接面一体地彼此连接,以大致地形成为棱柱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吸收体安装于车辆部分的安装基部,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是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另一方是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并且 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被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处附接至所述安装基部。
15.—种车门装饰件,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体;和 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具有面向车室外侧的表面,所述装饰板在该表面上设有所述冲击吸收体,其中,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一方是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 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和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中的所述另一方是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并且 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具有 面向所述装饰板的面向所述车室外侧的表面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没有被所述第一冲击吸收构件包围,并且该部分是露出的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体安装于安装基部上的对应于乘员大腿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冲击吸收 构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冲击吸收构件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
全文摘要
冲击吸收体和包括该冲击吸收体的车门装饰件。冲击吸收体(50)包括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由发泡体形成的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具有比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高的硬度。在安装冲击吸收体(50)的下板(30)上,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被配置成彼此接近。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被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包围。从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的主体部(62)和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的连接部(52)彼此接合,以使第一冲击吸收构件(51)和第二冲击吸收构件(61)形成为一个组件。这些具有不同硬度的冲击吸收构件彼此接合以形成一个组件。这改善了易安装性和冲击吸收构件之间的连接。
文档编号B60R21/04GK103158659SQ2012105175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广濑史尚, 前岨芳明, 山中功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