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中冷器的安装支架,具体地说是ー种越野车柴油增压型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同类型增压车型来说,中冷器一般布置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为前置式即 中冷器布置在散热器前面保险杠内,第二种为侧置式即中冷器布置在侧面(翼子板下面)。然而,无论采用是前置式还是侧置式都存在两大缺陷第一,两种布置方式的中冷器风冷式散热片通常布置在迎风ロ处,在工作状态下易被树叶或污泥杂物等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阻。第二,两种布置方式的中冷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和增压器相距甚远,以致于连接管路过长,管路的弯曲处及拐点繁多,不但加大布置整车管路的难度,而且使管路中增压迟滞阻力増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具体地说是ー种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以满足整车使用性能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中冷器支架I包括直立橡胶软垫I. I、前支架板I. 2、中冷器支板架I. 3、第一加强板I. 4、右支撑杆I. 5、第二加强板I. 6、后支架板I. 7、水平橡胶软垫I. 8及左支撑杆I. 9。中冷器支架I为框架结构,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分列在支架的左右两边。前支架板I. 2设置在支架的前端,前支架板I. 2为直角薄板,其ー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一端,其另ー侧边上设有两个耳座。直立橡胶软垫I. I卡设在前支架板I. 2的耳座之上。后支架板I. 7设置在支架的后端,所述后支架板I. 7为平薄板,在平薄板上方设有两个耳座;后支架板I. 7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另一端。水平橡胶软垫I. 8卡设在后支架板I. 7的耳座之上。第一加强板I. 4位于支架的中后部,第二加强板I. 6位干支架的后部段,第一加强板I. 4的两端及第ニ加强板I. 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中冷器支板架I. 3设置在支架的中前部,中冷器支板架I. 3为马鞍状,其中部设有长矩形缓冲垫,其两端部设有螺栓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的长矩形缓冲垫的上平面共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I.本实用新型采用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其中冷器布置在发动机上方,使得中冷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和增压器距离近,连接管路短,进气压力损失小并且解决了增压迟滞问题;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避免了中冷器在工作状态下因树叶或污泥杂物等堵塞而使散热受阻;[0010]3.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芯体扁管内部设置散热鳍片,通过内部増加散热鳍片来增加压缩热空气接触金属片面积,以提高热传导率,増加了散热效应,满足了散热要求;4.本实用新型的充分 利用发动机舱内空间位置合理布局,使整车布置紧凑,提高了整车动カ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整车的安装位置示意图。上图中序号中冷器支架I、直立橡胶软垫I. I、前支架板I. 2、中冷器支板架
I.3、第一加强板I. 4、右支撑杆I. 5、第二加强板I. 6、后支架板I. 7、水平橡胶软垫I. 8、左支撑杆I. 9、中冷器2、锁紧螺母3、缓冲螺栓4、发动机增压器5、中冷器进气管6、发动机仓前横梁7、车身防火墙8、中冷器出气管9、发动机节气门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种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包括直立橡胶软垫I. I、前支架板I. 2、中冷器支板架I. 3、第一加强板I. 4、右支撑杆I. 5、第二加强板I. 6、后支架板I. 7、水平橡胶软垫I. 8及左支撑杆1.9。中冷器支架I为框架结构,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分列在支架的左右两边。前支架板I. 2设置在支架的前端,前支架板I. 2为直角薄板,其ー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一端,其另ー侧边上设有两个耳座。直立橡胶软垫I. I卡设在前支架板I. 2的耳座之上。后支架板I. 7设置在支架的后端,所述后支架板I. 7为平薄板,在平薄板上方设有两个耳座;后支架板I. 7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另一端。水平橡胶软垫I. 8卡设在后支架板I. 7的耳座之上。第一加强板I. 4位于支架的中后部,第二加强板I. 6位干支架的后部段,第一加强板I. 4的两端及第ニ加强板I. 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中冷器支板架I. 3设置在支架的中前部,中冷器支板架I. 3为马鞍状,其中部设有长矩形缓冲垫,其两端部设有螺栓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的长矩形缓冲垫的上平面共面。中冷器2通过缓冲螺栓4安装在中冷器支架I上,布置在柴油增压型发动机舱顶部位于整车内发动机仓前横梁7与车身防火墙8之间,中冷器进气管两端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增压器5出气口和中冷器进气管6上,中冷器出气管9两端分别安装在中冷器出气口和发动机节气门10上。
权利要求1.一种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立橡胶软垫(I. I)、前支架板(I. 2)、中冷器支板架(I. 3)、第一加强板(I. 4)、右支撑杆(I. 5)、第二加强板(I. 6)、后支架板(I. 7)、水平橡胶软垫(1.8)及左支撑杆(1.9); 中冷器支架(I)为框架结构,右支撑杆(1.5)与左支撑杆(1.9)分列在支架的左右两边;前支架板(I. 2)设置在支架的前端,所述前支架板(I. 2)为直角薄板,其一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一端,其另一侧边上设有两个耳座;直立橡胶软垫(I. I)卡设在前支架板(1.2)的耳座之上;后支架板(1.7)设置在支架的后端,所述后支架板(1.7)为平薄板,在平薄板上方设有两个耳座;后支架板(1.7)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的另一端;水平橡胶软垫(I. 8)卡设在后支架板(I. 7)的耳座之上;第一加强板(I. 4)位于支架的中前部,第二加强板(I. 6)位于支架的后部段,第一加强板(I. 4)的两端及第二加强板(I. 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中冷器支板架(I. 3)设置在支架的中前部,所述中冷器支板架(I. 3)为马鞍状,其中部设有长矩形缓冲垫,其两端部设有螺栓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I. 5)与左支撑杆(I. 9)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中冷器支板架(I. 3)的长矩形缓冲垫的上平面共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野车柴油增压型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包括直立橡胶软垫、前支架板、中冷器支板架、第一加强板、右支撑杆、第二加强板、后支架板、水平橡胶软垫和左支撑杆。顶置式安装的中冷器支架为框架结构,右支撑杆与左支撑杆分列在支架的左右两边。前支架板设置在支架的前端,后支架板设置在支架的后端。中冷器支板架设置在支架的中前部,中冷器支板架为马鞍状,其中部设有长矩形缓冲垫,其两端部设有螺栓孔。两只中冷器支板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支撑杆与左支撑杆之上。中冷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柴油增压型发动机舱顶部位于整车内的前横梁和防火墙之间。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发动机舱内空间位置,布局紧凑,提高了整车动力性。
文档编号B60K11/06GK202399892SQ2012200121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路水, 刘辉, 张鹤, 杨凯, 杨德银, 汤海娟, 胡光辉, 黄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