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户大量增加,道路建设越来越完善。车辆在行驶中,因道路建设和城市规划等种种原因,在驾车行驶的过程中换道频繁或转弯行驶现象增多,目前虽有转向灯、后视镜、喇叭等多种方式协助换道,以保安全,但因后视镜的盲区或因驾驶员疲劳时引起的误判,更有道路上车辆过多等原因造成存在车辆换道行驶时碰撞、追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价位高低不一,高价位的车辆碰撞后维修非常昂贵且麻烦,低价位撞了高价位的也是赔不起啊!所以如果在汽车变道和转弯时有一种装置能辅助驾驶员更好实现行车安全成为研究的主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该装置采用倒车雷达相同的检测技术实现车辆换道时报警提醒,提高驾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车辆侧边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雷达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辆方向盘转角角度信号的车辆转角传感器,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连接有微控制器MCU,所述的MCU的输出口和输入口分别连接雷达传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MCU还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的MCU用于根据车辆方向盘转角信号控制雷达传感器工作,并接收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信号和MCU内部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且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控制报警器进行警示。汽车在变道、转弯,驾驶员打方向盘大角度时,转角传感器检测到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并把检测的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信息发送给MCU,MCU根据转动角度信息判断汽车在变道、转弯时控制雷达传感器启动工作,雷达传感器开始检测车身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号,MCU实时接收到车身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号并与内部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当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即车辆的车身处在不安全范围时MCU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报警器进行警示。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MCU输入口,所述的MCU用于接收车辆转角传感器检测到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信号并于设定的方向盘上限参考转角度预定值进行比较,在方向盘大于预定值时控制雷达传感器工作。车辆转角传感器检测到方向盘转动角度后由MCU进行比较判断车辆是否正处于变道、转弯这种具有交通安全隐患的处境。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MCU为单片机。单片机作为集成控制元器件价位比较低,从而降低了本警示装置的成本。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雷达传感器设置与车辆的两侧。在变道、转弯时,容易出现的一个交通状况汽车身的两侧不容易被观测或注意到,需要雷达传感器帮助检测车身两侧的安全距离,方便MCU辅助判断。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雷达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车辆的一个侧面分开设置两个。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MCU控制蜂鸣器发出鸣叫声对驾驶员进行提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案,在上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中,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汽车ECU连接于MCU输入口。通过ECU间接把车辆转角传感器检测的方向盘信号发送给MCU,方便检测的方向盘信号通过ECU能够应用到汽车的其它方面。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通过雷达传感器在汽车转弯和变道时对车身的两侧的安全距离进行检测,在车身处于设定安全距离的最小距离时通过控制报警器发出警示声对驾驶人员进行警示,提高驾驶安全性。2、本实用新型具有通过驾驶员打方向盘的转动角度来自动启动雷达传感器进行检测,使该警示装置更智能化,反应快速更具有人性化。
图I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MCU ;2、车辆转角传感器;3、报警器;4、雷达传感器;5、E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车辆侧边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雷达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辆方向盘转角角度信号的车辆转角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设置与车辆的两侧,最有模式下雷达传感器的个数为四个,车辆的一个侧面分开设置两个。车辆转角传感器连接有微控制器MCU,MCU的输出口和输入口分别连接雷达传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MCU还连接有报警器,这里的报警器为蜂鸣器。MCU用于根据车辆方向盘转角信号控制雷达传感器工作,并接收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信号和MCU内部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且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控制报警器进行警示。这里的MCU为单片机。车辆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MCU输入口,MCU用于接收车辆转角传感器检测到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信号并于设定的方向盘上限参考转角度预定值进行比较,在方向盘大于预定值时控制雷达传感器工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的其余连接结构如实施例一,唯一不同的是车辆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汽车ECU连接于MCU输入口。车辆转角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E⑶的输入口,E⑶输出口连接MCU输入口。车辆转角传感器检测的距离信息先发送给E⑶,E⑶把传感器信号存储后方便使用于汽车内的其它控制。E⑶通过CAN总线连接与MCU进行通讯。E⑶为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也叫汽车专用单片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模数转换器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以下是本车用红绿灯自动识别装置的工作原理汽车在变道、转弯,驾驶员需大角度打方向盘,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检测到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并把检测的方向盘的转动角度信息发送给MCU,MCU根据转动角度信息对比预先设定的方向盘转动角度的上限参数值并判断确定当前的汽车正在进行转弯或变道,当判断汽车在变道、转弯时控制雷达传感器启动工作,雷达传感器开始检测车身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号,MCU实时接收到车身侧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号并与内部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当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即车辆的车身处在不安全范围时,MCU发出控制指令控制蜂鸣器发出鸣叫声对驾驶员进行警示。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E⑶I、颜色识别单元2、闪烁信号灯3、语音提醒模块4、交通灯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车辆侧边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雷达传感器(4)和用于检测车辆方向盘转角角度信号的车辆转角传感器(2),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2)连接有微控制器MCU (1),所述的MCU (I)的输出口和输入口分别连接雷达传感器(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MCU (I)还连接有报警器(3),所述的MCU (I)用于根据车辆方向盘转角信号控制雷达传感器(4)工作,并接收雷达传感器(4)检测到的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信号和MCU (I)内部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且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控制报警器(3)进行警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2)的输出端连接于MCU (I)输入口,所述的MCU (I)用于接收车辆转角传感器(2)检测到的方向盘转动角度信号并于设定的方向盘上限参考转角度预定值进行比较,在方向盘大于预定值时控制雷达传感器(4)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传感器(4)设置与车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达传感器(4)的个数为四个,车辆的一个侧面分开设置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3)为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U(I)为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转角传感器(2)的输出端通过汽车E⑶(5)连接于MCU (I)输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道、转弯时的警示装置,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汽车换道、转弯时容易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检测车辆侧边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雷达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辆方向盘转角角度信号的车辆转角传感器,车辆转角传感器连接有微控制器MCU,MCU的输出口和输入口分别连接雷达传感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MCU还连接有报警器,MCU根据车辆方向盘转角信号控制雷达传感器工作,并接收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信号和设定的下限距离参数值进行比较,且判断出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控制报警器进行警示。该装置采用倒车雷达相同的检测技术实现车辆换道时报警提醒,提高驾驶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Q9/00GK202669631SQ20122025494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夏华清, 汤小生, 马芳武,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