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中客车(中巴)使用的车轮主要有两种:装备子午线轮胎的钢制车轮和装备有内胎的型钢车轮。钢制车轮和型钢车轮因其重量重(在20公斤以上)、散热差、尺寸精度低,造成中客车(中巴)行驶油耗高、爆胎几率高、轮胎磨损大等不足,已经不能适应汽车轻量化节能的发展要求,需要有强度高、精度高、散热好、重量轻的铝合金车轮来代替。现有的铝合金车轮主要以铸造铝合金车轮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锻造铝合金车轮。铸造铝合金车轮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因铸造铝合金车轮强度原因,无法在载重比较大的中客车(中巴)上使用。锻造铝合金车轮主要在大客车上开始应用,通常大客车的车轮尺寸是22.5X9和22.5X8.25两种规格,不能应用于中客车(中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便利的应用于中客车(中巴)的锻造铝合金车轮。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包括一体锻造成型的铝合金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和螺栓孔,轮辋的规格为16X6J,中心孔直径为146 148.5_,外偏距为+110 +130mm。进一步地,螺栓孔数量为5或6个,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203.2mm。进一步地,车轮重量为9.6 10.5公斤。本实用新型的轮辋适合装备中客车(中巴)的真空子午线轮胎;同时铝合金车轮满足中客车(中巴)的车桥的螺栓、车轴,以及后车桥两对车轮复合装配后轮胎之间的间隙的要求;铝合金车轮的重量也控制在一定范围以满足中客车(中巴)载重强度要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中客车(中巴)使用钢制车轮或型钢车轮,因车轮重量重、散热差、精度低,造成油耗高、爆胎几率高、轮胎磨损大等不足,实现轻量化,省油,省胎,乘坐更加舒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辋,2、轮辐,3、散热孔,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所示的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包括一体锻造成型的铝合金轮辋I和轮辐2,所述轮辐2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和螺栓孔4。轮辋I的规格采用16X6J,和中客车(中巴)使用的子午线真空轮胎相配合。中心孔直径为146 148.5mm,和中客车(中巴)车桥的车轴相适应。外偏距为+110 +130mm,保证中客车(中巴)后桥是两个车轮复合装配,确保轮胎有正常的间隙要求。螺栓孔数量为5或6个,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203.2mm,和中客车(中巴)车桥上的螺栓相配合。考虑到中客车(中巴)的载重比较重,铝合金车轮在确保强度的基础上,重量控制在9.6 10.5公斤。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等同变形、替换都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锻造成型的铝合金轮辋(I)和轮辐⑵,所述轮辐⑵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和螺栓孔(4),轮辋⑴的规格为16X6J,中心孔直径为146 148.5mm,外偏距为+110 +1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其特征在于,螺栓孔(4)数量为5或6个,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203.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轮重量为9.6 .10.5公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客车的铝合金车轮,包括一体锻造成型的铝合金轮辋和轮辐,轮辐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和螺栓孔,轮辋的规格为16X6J,中心孔直径为146~148.5mm,外偏距为+110~+130mm;螺栓孔数量为5或6个,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203.2mm;车轮重量为9.6~10.5公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中客车(中巴)使用钢制车轮或型钢车轮,因车轮重量重、散热差、精度低,造成油耗高、爆胎几率高、轮胎磨损大等不足,实现轻量化,省油,省胎,乘坐更加舒适。
文档编号B60B3/00GK202965795SQ20122057039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陶华强 申请人:北京京翰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