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轮框以及包含该碳纤维轮框之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96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纤维轮框以及包含该碳纤维轮框之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碳纤维轮框以及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增进散热功能之碳纤维轮框以及包含该碳纤维轮框之自行车。
背景技术
已知碳纤维轮框具有径向朝外延伸的卡胎部,以利轮胎与轮框卡合。一般而言,煞车块是夹持轮框外侧产生摩擦以降低自行车的速度。然而,煞车块接触轮框之位置靠近卡胎部,因此,摩擦产生的高热以及轮胎的压力可能造成卡胎部变形而造成安全性上的疑虑。因此,如何避免碳纤维轮框因煞车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变形是目前极需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轮框以及自行车,其在轮框与煞车块之接触面设置一导热层以增加散热效果,且在导热层与轮框之间设置一隔热层,以降低摩擦时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框体,藉此避免碳纤维轮框因煞车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变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碳纤维轮框包含一环形框体、一隔热层以及一导热层。环形框体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且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之二个相对侧面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隔热层设置于二个侧面,且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导热层设置于隔热层表面,以形成供煞车块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其中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包含一自行车车架、一前轮、一后轮、一转向元件以及一传动元件。前轮以及后轮分别设置于自行车车架之前侧以及后侧,其中前轮以及后轮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碳纤维轮框,其包含一环形框体、一隔热层以及一导热层。环形框体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且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之二个相对侧面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 隔热层设置于二个侧面,且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导热层设置于隔热层表面,以形成供煞车块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其中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转向元件与前轮连接,用以控制前轮之行进方向。传动元件与后轮连接,用以转换一使用者之踩踏力量以驱动后轮。其中,所述隔热材料包含无机纤维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隔热材料包含一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石棉纤维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一树脂。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包含一金属网以及一树脂。其中,所述金属网之厚度介于0.05mm至1mm。其中,所述自行车车架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之功效。

[0012]图1为一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碳纤维轮框之分解结构。图2为一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碳纤维轮框之组合结构。图3为一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自行车。图中符号说明:10 碳纤维轮框11 环形框体111 侧面112 卡胎部12 隔热层13 导热层131 煞车部20 煞车块31 自行车车 架32 前轮33 后轮34 转向元件35 传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碳纤维轮框10包含一环形框体
11、一隔热层12以及一导热层13。环形框体11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此外,环形框体11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20之二个相对侧面111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112。隔热层12是设置于环形框体11的二个侧面111。隔热层12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隔热材料可为无机纤维复合材料。举例而言,隔热材料包含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石棉纤维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一树脂(例如环氧树脂)。于一实施例中,隔热材料可为上述纤维材料之预浸布。导热层13则是设置于隔热层12之表面,以形成供二个煞车块20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131。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举例而言,导热材料包含一金属网以及一树脂(例如环氧树脂)。于一实施例中,金属网之厚度介于0.05mm至1mm。依据上述结构,导热层13可快速传导并分散煞车时摩擦所产生之热能,并进行散热。此外,导热层13以及环形框体11之间所设置之隔热层12可降低摩擦时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环形框体11,藉此避免碳纤维轮框10因煞车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变形。请再参照图1以及图2,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碳纤维轮框10之制造方法。首先,以多个碳纤维复合材料形成一环形框体11之外型,其中环形框体11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20之二个相对侧面111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112。接着,将环形框体11、一隔热层12以及一导热层13 —起入模并加热成型。如前所述,隔热层12是设置于环形框体11之二个侧面111,且其由隔热材料所构成。而导热层13则设置于隔热层12表面以形成供煞车块20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131。导热层则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于一实施例中,导热材料可为一金属网结构,而在加热成型的过程中,环形框体11之碳纤维复合材料及/或隔热层12之无机纤维复合材料中之树脂因加热熔融而具有流动性,因此,流动态之树脂可充填金属网之网目,使环形框体11、隔热层12以及导热层13结合为一体。依据上述制造方法,其不仅具有制程简单的优点,且环形框体11、隔热层12以及导热层13亦具有较佳之结合强度。请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之自行车包含一自行车车架31、一前轮32、一后轮33、一转向元件34以及一传动元件35。自行车车架31可为金属车架或碳纤维车架,其详细构造可依据现有车架之设计或加以改良,在此不再赘述。前轮32以及后轮33分别设置于自行车车架31之前侧以及后侧,前轮32以及后轮33至少其中之一包含前述之碳纤维轮框10。碳纤维轮框10之详细构造已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转向元件34与前轮32连接,用以控制前轮32之行进方向。举例而言,转向元件34包含一把手以及前叉等习知之自行车元件。传动元件35与后轮33连接,用以转换一使用者之踩踏力量以驱动后轮33。举例而言,传动元件35包含曲柄、左右踏板、齿轮以及链条等习知之自行车元件,藉由使用者的踩踏可带动后轮33转动,进而驱动自行车前进。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之碳纤维轮框以及自行车在轮框与煞车块之接触面设置一导热层以传导并分散煞车时摩擦所产生之热能,进而增加散热效果。此外,在导热层与轮框之间设置一隔热层,可降低摩擦时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框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碳纤维轮框可避免因煞车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变形的问题。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之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 新型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碳纤维轮框,其特征是,包含: 一环形框体,其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环形框体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之二个相对侧面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 一隔热层,其设置于所述二个侧面,所述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以及一导热层,其设置于所述隔热层表面,以形成供所述煞车块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所述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轮框,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包含无机纤维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轮框,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包含一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石棉纤维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一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轮框,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材料包含一金属网以及一树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轮框,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网之厚度介于0.05mm至1_。
6.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包含: 一自行车车架; 一前轮,其设置于所述自行车车架之前侧; 一后轮,其设置于所述自行车车架之后侧,其中所述前轮以及所述后轮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碳纤维轮框,所述碳纤维轮框包含: 一环形框体,其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且所述环形框体具有朝向二个煞车块之二个相对侧面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 一隔热层,其设置于所述二个侧面,所述隔热层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以及一导热层,其设置于所述隔热层表面,以形成供所述煞车块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所述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 一转向元件,其与所述前轮连接,用以控制所述前轮之行进方向;以及 一传动元件,其与所述后轮连接,用以转换一使用者之踩踏力量以驱动所述后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包含无机纤维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包含一玻璃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石棉纤维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一树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导热材料包含一金属网以及一树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网之厚度介于0.05mm至1mm。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车架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碳纤维轮框包含一环形框体、一隔热层以及一导热层。环形框体是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构成,且具有朝向煞车块之二个相对侧面以及径向向外延伸出之二个相对卡胎部。隔热层设置于二个侧面,且是由隔热材料所构成。导热层设置于隔热层表面,以形成供煞车块接触之二个相对煞车部,其中导热层是由导热材料所构成。上述碳纤维轮框可避免因煞车时摩擦所产生的高热而变形的问题。
文档编号B60B21/08GK203126379SQ2012207365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荘修豪 申请人:智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