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7179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包括:离心式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具有侧向出风口;转向风道配合体,所述离心式风扇装配在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的下侧,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的进风口与所述侧向出风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低成本解决了普通侧向出风的离心式风扇与转向风道配合体的配合问题,也解决了离心式风扇以及与其配合的转向风道配合体在与座椅骨架配合安装时的难题。
【专利说明】—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采用座椅空气调节通风装置的舒适系统作为车辆舒适技术的高端应用已渐趋为市场所认同。通过车体内部的风机动力模组对座椅内部的通风回路进行直接鼓风或吸风的作用,其主动式的座椅制冷或加热通风能够给乘坐者带来更为直接、快速的驾乘舒适感。
[0003]在已知的车辆座椅通风系统中,风机动力模组一般使用离心式风扇或轴流风扇两种动力技术。
[0004]然而,此类通风装置的风扇与风道的装配与固定一直是本领域难以克服的问题。要实现通风型座椅的批量生产,如何实现低噪音、稳固可靠的低成本风扇安装,一直困扰着相关技术人员。
[0005]因此,如何实现风扇与风道的装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以实现风扇与风道的装配。
[0007]为实现上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包括:
[0009]离心式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具有侧向出风口 ;
[0010]转向风道配合体,所述离心式风扇装配在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的下侧,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的进风口与所述侧向出风口相连通。
[0011 ] 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离心式风扇通过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与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构成装配关系。
[0012]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相连。
[0013]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的出风口端面,设置有展开式平台,所述展开式平台环绕在所述出风口的周边。
[0014]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展开式平台向所述出风口周边的展开宽度为ICtam~50臟。
[0015]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展开式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以与外部的座椅导风构件体进行风路对接匹配。
[0016]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密封结构为通过胶粘层粘附在所述展开式平台上表面的具有柔性可压缩/伸缩特征的阻风性结构体;
[0017]和/或,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展开式平台上表面的硬质结构且呈凸台状、立墙状、挂钩状或销钉状的突出体。[0018]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阻风性结构体为海绵垫层、毡垫层或柔性橡胶体。
[0019]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侧向出风ロ与所述进风ロ插接配合。
[0020]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侧向出风ロ与所述进风ロ通过阻风密闭体密封连接。
[0021]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阻风密闭体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22]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侧向出风ロ插入所述进风ロ,在所述进风口内部设置凸起状的防止漏风的挡块体。
[0023]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离心式风扇和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
[0024]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减震消噪垫层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25]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还包括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
[0026]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减震消噪垫层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27]优选地,在上所述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中,所述离心式风扇与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为一体式结构。
[0028]从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更加低成本、更加简洁地实现风扇与风道的装配。同时,离心式风扇及与其配合的转向风道配合体所构成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不仅可以与座椅承载垫导风风道实现快装配合,还可以实现与车辆座椅通风系统中间导风构件体的风路配合,实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组合。本实用新型不仅低成本解决了普通侧向出风的离心式风扇与转向风道配合体的配合问题,也解决了离心式风扇以及与其配合的转向风道配合体在与座椅骨架配合安装时的难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所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所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ー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
[0034]01为风扇风道关联结合体,02为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3为插接卡固件,04为
减震消噪垫层;
[0035]10为离心式风扇,11为侧向出风ロ,12为减震消噪垫层;
[0036]20为转向风道配合体,21为进风ロ,22为出风ロ,23为展开式平台,24为阻风性结构体,24’为突出体,25为胶粘层,26为阻风密闭体,26’为挡块体;
[0037]30为座椅导风构件体,31为风道汇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ー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以实现风扇与风道的装配。
[00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所述,显然,所描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请參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ー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包括离心式风扇10和转向风道配合体20。
[0042]其中,离心式风扇10具有侧向出风ロ 11,离心式风扇10装配在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下側,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进风ロ 21与侧向出风ロ 11相连通。离心式风扇10的侧向出风ロ 11,汇接在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进风ロ 21。转向风道配合体20具有基本呈90°角度的弯转风道,并经其出风ロ 22将风吹出。
[00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更加低成本、更加简洁地实现风扇与风道的装配。同时,离心式风扇及与其配合的转向风道配合体所构成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不仅可以与座椅承载垫导风风道实现快装配合,还可以实现与车辆座椅通风系统中间导风构件体的风路配合,实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组合。本实用新型不仅低成本解决了普通侧向出风的离心式风扇与转向风道配合体的配合问题,也解决了离心式风扇以及与其配合的转向风道配合体在与座椅骨架配合安装时的难题。
[0044]进ー步地,离心式风扇10通过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装配在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下側。离心式风扇10与转向风道配合体20,经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等固定形式,构成风扇风道关联结合体01。
[0045]该风扇风道关联结合体01与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之间构成牢固安装装配关系,该安装装配也可采用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以实现风扇风道关联结合体01与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的装配,即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还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相连。
[0046]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出风ロ 22端面,设置有展开式平台23,展开式平台23环绕在出风ロ 22的周边。展开式平台23向出风ロ 22周边的展开宽度为ICtam?50臟。
[0047]进ー步地,展开式平台2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出风ロ 22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用以与外部的座椅导风构件体30进行风路对接匹配。密封结构需要与外部的座椅导风构件体30的风道汇接体31相互之间压触贴合在一起,相互构成气流密闭保护。座椅导风构件体30为座椅内部的具有内部空气对流特征的风路构件,用以实现座椅内外部的气体流通。
[0048]进ー步地,密封结构可为通过胶粘层25粘附在展开式平台23上表面的具有柔性可压缩/伸缩特征的阻风性结构体24 ;密封结构还可为设置在展开式平台23上表面的硬质结构且呈凸台状、立墙状、挂钩状或销钉状的突出体24’。
[004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阻风性结构体24及硬质结构的突出体24’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其中之一单独存在。
[0050]进一步地,阻风性结构体24为海绵垫层、毡垫层或柔性橡胶体。
[005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心式风扇10与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进风口 21之间应可靠牢固汇接。优选地,离心式风扇10的侧向出风口 11与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进风口 21插接配合。
[0052]进一步地,侧向出风口 11与进风口 21通过阻风密闭体26密封连接。阻风密闭体26通过阻塞封闭的方式进行防止漏风处理。阻风密闭体26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53]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出风口 11插入进风口 21,在进风口 21内部设置凸起状的防止漏风的挡块体26’。挡块体26’既可以起到离心式风扇10的侧向出风口 11插入位置的定位;同时,挡块体26’呈与侧向出风口 11的端面对应的环形凸起状态时,可以起到防止漏风的汇接效果。
[0054]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离心式风扇10和转向风道配合体20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12。减震消噪垫层12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55]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转向风道配合体20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04。减震消噪垫层04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0056]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离心式风扇10与转向风道配合体20为一体式结构,是一种更为简易型的整合式方案。
[0057]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座椅的坐垫通风和靠背通风装置。
[005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所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心式风扇(10),所述离心式风扇(10)具有侧向出风口( 11); 转向风道配合体(20),所述离心式风扇(10)装配在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下侧,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进风口(21)与所述侧向出风口(1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扇(10)通过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与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构成装配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铆钉或插接卡固件(03)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的出风口(22)端面,设置有展开式平台(23),所述展开式平台(23)环绕在所述出风口(22)的周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式平台(23)向所述出风口(22)周边的展开宽度为IOmm~5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式平台(2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所述出风口(22)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以与外部的座椅导风构件体(30)进行风路对接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通过胶粘层(25)粘附在所述展开式平台(23)上表面的具有柔性可压缩/伸缩特征的阻风性结构体(24); 和/或,所述密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展开式平台(23)上表面的硬质结构且呈凸台状、立墙状、挂钩状或销钉状的突出体(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性结构体(24)为海绵垫层、毡垫层或柔性橡胶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风口(11)与所述进风口(21)插接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风口(11)与所述进风口(21)通过阻风密闭体(26)密封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密闭体(26)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出风口(11 _入所述进风口(21),在所述进风口(21)内部设置凸起状的防止漏风的挡块体(26’)。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离心式风扇(10)和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12)。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噪垫层(12)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转向风道配合体(20)与汽车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承载体(02)之间的减震消噪垫层(04)。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消噪垫层(04)为海绵层、有纺/无纺布料垫层、软性橡胶垫层或密封胶层。
17.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式风扇(10)与所述转向风道配 合体(20)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B60N2/56GK203410336SQ20132044936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张海涛 申请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