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处的顶盖的侧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能从车顶(2)的车顶开口(3)摆出的顶盖(5)的侧挡板(30),所述侧挡板能够在顶盖(5)关闭所述车顶开口(3)的情况下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与在顶盖(5)摆出的情况下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调节,其中根据本发明设置,所述侧挡板(30)在它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中在所述顶盖(5)的一侧边缘(18)与一限界所述车顶开口(3)的车顶部分(7、9)之间布置在一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31)下面并且布置得与所述顶盖(5)间隔开。
【专利说明】车顶处的顶盖的侧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从车顶的车顶开口摆出的顶盖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能够在降下的初始位置与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调节,该降下的初始位置在顶盖关闭所述车顶开口的情况下出现,该升起的遮盖位置在顶盖摆出的情况下出现。
【背景技术】
[0002]由DE 10 2008 015 669 B3公知了一种类属的侧挡板,该侧挡板在待打开的车顶的顶盖闭合时被接收在所述顶盖的侧边缘之下的一挡板箱的挡板井桶中并且当所述顶盖摆出到所述车顶之上时,能够绕一在其前端部上沿车顶横向方向延伸的摆动轴线竖直向上地摆出所述挡板井桶。该能调节的侧挡板始终与顶盖接触并且至少在内侧上贴靠在成形在顶盖上的顶盖侧挡板上。用于支承所述顶盖的导向轨明显向内与侧向的顶盖边缘间隔开进而也向内与侧挡板或挡板箱间隔开,该挡板箱在顶盖的侧边缘之下与导向轨的布置相反。但是,该导向轨的布置使车顶开口沿横向方向变小以及使透光顶盖的自由透明区域变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提到的侧挡板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侧挡板的车顶,所述侧挡板在其装入位置和功能性方面被改善。
[0004]该任务在开头提到的侧挡板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S卩,所述侧挡板在它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中在顶盖的一侧边缘与一限界所述车顶开口的车顶部分之间布置在一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下面并且布置得与所述顶盖间隔开。
[0005]该任务也通过一种能打开的车顶来解决,该车顶具有一车顶开口和一能从所述车顶开口中升起的顶盖并且具有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0006]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
[0007]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相应地在它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中与顶盖或顶盖的侧边缘或侧向边缘件间隔开地布置。因为所述侧挡板在所述顶盖与车顶的侧向邻接的车顶区段之间布置在一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之下,所以对于该侧挡板的定位基本上不需要顶盖下的或所述侧向邻接的车顶区段下的结构空间,从而使得这些在两侧上衔接的区域可以为另外的目的例如另外的车顶构件、驱动装置或支承装置或类似装置保持自由或者说可以被使用用于它们。因为侧挡板是独立的构件进而不是顶盖的部件并且适宜地也不直接与顶盖耦接,所以侧挡板在它的降下的初始位置和它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的调节可以原则上无关地选择和调整,从而使得该侧挡板能够以能任意调整的方式在顶盖被部分或完全摆出的情况下遮盖所述顶盖之下的侧开口。相应地,该侧挡板可以完全替代固定布置在顶盖上的顶盖挡板,但是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原则上也可以附加地设置在这样的顶盖上,该顶盖具有固定安置在该顶盖上的顶盖挡板。
[0008]顶盖与侧向邻接的车顶区段或车顶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被称作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其中,所述车顶区段可以是固定的车顶外覆层例如一车顶金属板或一能安置在车顶或车顶侧梁上的挡板。布置在闭合位置中的顶盖在它的例如具有边缘泡沫装置的侧边缘上接触侧向邻接的车顶区段或所述车顶部分或该布置在闭合位置中的顶盖例如在形成一窄的间隙的情况下邻接所述车顶区段或所述车顶部分。
[0009]用于闭合和至少部分释放所述车顶开口的顶盖是任何的车顶元件,该车顶元件可以接管所述功能。这样的车顶元件例如是透光的玻璃顶盖或塑料顶盖,在其上可以安置或成形框架件和支承件。
[0010]适宜地,顶盖密封装置布置在顶盖的侧边缘上并且车顶密封装置布置在所述车顶部分上并且在顶盖闭合时,这两个密封装置密封地彼此贴靠,从而使得这些接触的密封装置的贴靠面形成所述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侧挡板能够于是以如下方式调节,即,该侧挡板在顶盖被部分以及完全摆开时与所述密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密封装置密封接触。尤其地,所述侧挡板可以在它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中一侧贴靠在顶盖密封装置上并且另一侧贴靠在车顶密封装置上。因此,侧挡板用于视觉上和流体技术上有利的遮盖,从而使得通过减少摆出的顶盖的侧边缘上的在行驶运行中出现的空气涡流也获得了声学上的改善。
[0011]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能够借助于一调节装置沿竖直方向在所述侧档板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与所述侧挡板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调节。沿竖直方向的调节涉及在车顶的车顶开口中的顶盖的基本上水平的常见布置。在这里使用的轴线表述和方向表述,例如“前”、“后”、“外”、“内”、“水平”、“竖直”以及“侧向”涉及一个三维车辆坐标系。如果配属了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的顶盖布置在车顶的倾斜的车顶面中,那么竖直方向意味着垂直于顶盖的表面或垂直于包含车顶开口的车顶面的方向。此外,竖直取向被理解为基本上竖直的取向,该基本上竖直的取向也包括绕竖直线的一定的角度区域。只要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之下的结构空间允许,所述侧挡板可以替代以线性竖直运动也以摆动运动或以线性运动和摆动运动组合成的调节运动被调节。
[0012]所述侧挡板的调节可以利用所述顶盖的调节运动或摆动运动同步进行或时间上错开地进行。在同步运动的情况下,侧挡板适宜地耦接到所述顶盖的调节或摆出机构上或用于其的驱动装置上或能够为确定的运动行程耦接和去耦接。另一方面也可以设置用于调节侧挡板的独立控制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同步的调节以及与顶盖的运动无关的调节。
[0013]根据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盖可以是尤其具有两个顶盖的车顶的后顶盖并且车顶的前顶盖能够移动到布置在闭合位置中的后顶盖之上,其中,在前顶盖移动到后顶盖之上时,所述前顶盖的支承装置或至少部分的所述支承装置在布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中的侧挡板之上沿着运动。例如,所述前顶盖的支承装置的至少一个后摆出杠杆至少以一个区段在所述侧挡板之上运动。
[0014]在具有两个顶盖的这样的车顶中,前顶盖的支承装置适宜地能在一与车顶固定的导向轨上移动地受支承。所述支承装置的一部件、例如支承在以能在导向轨上移动的方式被接收的滑动件上的后摆出杠杆在沿纵向方向调节所述前顶盖时在后顶盖之上在这样的运动行程上或沿着这样的运动行程运动,该运动行程至少区段地在一上部的间隙或运动间隙中延伸,该上部的间隙或运动间隙处在布置在初始位置中的侧挡板或降下的侧挡板与后顶盖或后顶盖的一侧边缘之间。所述顶盖的侧边缘可以是一边缘泡沫装置、一安置在所述侧边缘上的顶盖密封装置或一般性地任何侧向的顶盖部件,该顶盖部件布置得相邻于所述侧挡板,但是布置得与侧挡板间隔开。前顶盖的后摆出杠杆尤其在顶盖密封装置与车顶密封装置之间运动进而在这两个彼此贴靠的密封装置之间的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中运动。
[0015]适宜地,一下部的间距或运动间隙设置在降下的侧挡板与所述导向轨之间并且尤其设置在降下的侧挡板下面。在所述下部的间距或运动间隙中,前顶盖的支承装置的一部件可以在该前顶盖调节时在后顶盖之上运动,例如滑动元件和连接到用于调节前顶盖的驱动线缆上的连接装置。因此可以在高的功能性下获得在导向轨上的前顶盖的支承装置和侧挡板的紧凑布置。
[0016]用于侧挡板的调节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单元,该导向单元包括一导向轨道和一在该导向轨道上被导向的滑动元件。原则上可以使用任何的调节和导向装置,它们尤其被简单和紧凑地构建并且可以具有滑动和移动导向装置以及摆动支承装置。因此可以在侧挡板以及配属的构件上设置导向轨道或调节轨道或这样的滑槽以及配属的滑动或导向元件。如果设置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导向或调节轨道,那么当配属的滑动元件例如被线性运动时,通过这两个导向或调节轨道的不同的斜度例如可以实现侧挡板的后端部相对于它的前端部的更强的摆开。所述导向轨道或调节轨道可以线性或也可弯曲地延伸,以便调整侧挡板的相应的运动行为。
[0017]所述调节装置可以仅仅设置用于调节侧挡板。但是优选的是这样的设计,所述调节装置形成所述侧挡板的支承装置。因此可以仅以一个装置就不仅进行了侧挡板的支承而且进行了它的调节。
[0018]适宜地,所述侧挡板本身具有一竖直导向装置或滑槽轨道,所述竖直导向装置或滑槽轨道用于沿竖直方向的调节运动。所述竖直导向装置引起侧挡板在调节所述侧挡板期间在所述顶盖侧边缘旁边的沿纵向方向的定位,如果调节装置没有提供该功能的话。
[0019]在优选的设计中,所述侧挡板支承在顶盖或后顶盖的一操纵装置上,尤其是支承在顶盖或后顶盖的一摆出机构的操纵杆上。所述操纵装置或操纵杆提供了所需的运动,侧挡板可以利用该所需的运功被调节。操纵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并且可以在没有支撑装置或导向装置的情况下跨接较大的长度,从而使得例如在操纵杆之下保留用于另外的支承件的结构空间和运动空间。
[0020]所述操纵装置或操纵杆适宜地能纵向运动地受支承并且所述操纵装置或操纵杆在它的对应的纵向运动中使所述侧挡板升起或降下。
[0021]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可以在根据权利要求12的能打开的车顶中被使用,该车顶具有至少一个顶盖,其中,已阐释的优点尤其在具有至少两个前后相继布置的顶盖的所谓的全景天窗中出现。
[0022]用于闭合和至少部分释放所述车顶开口的顶盖是任何车顶元件,所述车顶元件可以与它的形状或构型无关地接管所述功能。这样的车顶元件例如是透光的玻璃顶盖或塑料顶盖,在其上可以安置或成形框架件和支承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借助根据本发明的侧挡板的一实施例在参考附图的情况下详细阐释本发明。其中:
[0024]图1在空间视图中示出了一车辆,该车辆具有一能打开的车顶以及一前顶盖和一后顶盖,该前顶盖和后顶盖在一车顶开口中布置在闭合位置中;
[0025]图2在一俯视图中示出了在一截段视图中的具有闭合顶盖的车顶的左区段;
[0026]图3在一侧视图中示出了在一示意图中的具有闭合顶盖的车顶;
[0027]图4在根据图3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一示意图中的车顶,后顶盖在该车顶上摆开并且配属的侧挡板向上摆动;
[0028]图5在根据图3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一示意图中的车顶,前顶盖在该车顶上摆开;
[0029]图6在根据图3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一示意图中的车顶,前顶盖在该车顶上向后移动到闭合的后顶盖之上;
[0030]图7在一空间视图中从斜后方示出了闭合的后顶盖的左边侧区域,具有在降下的初始位置中的侧挡板;
[0031]图8在根据图7的空间视图中示出了在它的后边缘上摆开的顶盖的左边侧区域和升起的侧挡板;
[0032]图9在一从斜前方的空间视图中示出了后顶盖的左边侧区域,具有向后移动到后顶盖之上的前顶盖的支承机构;
[0033]图10在一横截面视图中在闭合的后顶盖的左边边缘上示出了车顶,具有导向轨和降下的侧挡板;
[0034]图11在根据图10的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摆开的后顶盖,其具有在遮盖位置中升起的侧挡板;
[0035]图12在类似于图7的空间视图中示出了闭合的后顶盖的左边侧区域,具有在后顶盖的后拐角区域处的摆出机构;
[0036]图13在根据图12的空间视图中示出了通过该摆出机构升起到一中间位置中的后顶盖;
[0037]图14在根据图13的空间视图中示出了通过该摆出机构被调节到它的完全摆开的行程位置中的后顶盖;
[0038]图15在一侧视图中示出了在一示意图中的在后顶盖闭合时的摆出机构;
[0039]图16在根据图15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后顶盖升起时在一中间位置中的摆出机构;和
[0040]图17在根据图15的侧视图中示出了在顶盖闭合时在该位置中的摆出机构,用于阐释七关节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41]机动车或客车I包含一能打开的、具有车顶开口 3的车顶2,前顶盖4和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后邻接的后顶盖5布置在该车顶开口中。两个顶盖4和5能在车顶2上的、在车顶开口 3两侧上布置的导向轨6(见图10)上运动地受支承。车顶2的固定车顶外覆层7包围该车顶开口 3,其中,两个顶盖4、5中的每个与侧向车顶纵梁8之间的侧向间距可以代替所述固定车顶外覆层7地由一挡板9 (见图10,在图1中虚线示出)来遮盖。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轴线表述和方向表述,例如“前”、“后”、“外”、“内”、“水平”和“竖直”以及“侧向”涉及一个三维车辆坐标系。
[0042]用于调节这两个顶盖4、5的驱动装置具有一驱动马达10,该驱动马达例如中央地在所述车顶开口3之前布置在所述固定车顶外覆层7之下并且以公知的方式通过一驱动轮11驱动所述驱动装置的两个抗拉和耐压的驱动缆线12和13,这些驱动缆线被导向两个顶盖4、5的右侧支承装置或左侧支承装置。驱动马达10也可以例如在所述车顶2上布置在后顶盖5之后。
[0043]前顶盖4能够借助于它的支承装置从其处在车顶开口 3中的闭合位置出来(见图3),以它的后边缘14升起并且在此绕布置在它的前边缘15的区域中的横向摆动轴线从车顶开口 3出来摆开到一通风位置中(图5)。车顶挡板16在两侧上固定地安置或成形在前顶盖4的每个侧边缘17处并且以常见的方式在被摆开的前顶盖4的侧边缘17下面遮盖否则敞开的侧区域。
[0044]所述前顶盖4可以从它的根据图5的被摆开的通风位置出来借助于它的支承装置到后顶盖5之上移动到一向后的敞开位置中(见图6和图9),其中,前顶盖4为此以所需的程度被升起。用于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例如由DE 10 2006 002 064 Al公知,对于该支承装置的详细阐释,只要其对于本发明的理解是所需的可参考该文献。
[0045]前顶盖4比后顶盖5更宽(见图2),从而使得当前顶盖4在后顶盖5之上运动时,前顶盖4的车顶挡板16侧向地布置在所述后顶盖5的侧边缘18之外。以反转的运动流程,前顶盖4返回运动到它的在所述车顶开口 3的前区段中的闭合位置中。
[0046]车顶密封装置19环绕地围住所述车顶开口 3并且在车顶侧上安置、例如粘接在所述车顶外覆层7或挡板9上和/或尤其借助于一固定嵌条21插套到所述车顶外覆层7或挡板9的接片20上(见图10)。前顶盖4在它的闭合位置中借助于一边缘泡沫装置22贴靠在所述车顶密封装置19上,而该前顶盖在它的后边缘14上具有一密封装置23,该密封装置用于在后顶盖5的前边缘24上的密封贴靠。后顶盖5同样具有一边缘泡沫装置25,该边缘泡沫装置沿着它的侧边缘18形成有一用于侧向顶盖密封装置27的保持装置26。
[0047]后顶盖5能够在前顶盖4闭合或被摆开的情况下调节到一通风位置中(图4),该后顶盖在该通风位置中以它的后边缘28绕布置在它的前边缘24之下的摆动轴线29被摆开到车顶外覆层7的水平之上。
[0048]给后顶盖5在两侧上分别配置一侧挡板30 (例如见图7至图10),所述侧挡板在升起的后顶盖5之下遮盖敞开的侧区域。侧挡板30沿纵向取向基本上跨后顶盖5的侧边缘18的长度延伸并且在降下的静止或初始位置(图7和图10)中在后顶盖5的侧边缘18上的顶盖密封装置27与侧向限界所述车顶开口 3的车顶外覆层7或挡板9上的车顶密封装置19之间布置在一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31之下。侧挡板30的该位置以如下方式适配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即,当前顶盖4借助于它的支承装置向后在所述后顶盖5上运动时(见根据图9的位置),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的至少一个后滑动单元32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该滑动单元具有一后摆出杠杆33(见图10中以点划线示出的那些构件或运动空间)。该后滑动单元32能在导向轨6上移动地受支承并且通过一臂34与接收在导向轨6的线缆通道35中的驱动线缆13连接。
[0049]由此,在布置在该静止位置中的侧挡板30的上边缘36与两个密封装置19和27的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31之间保留一竖直间距37并且在侧挡板30的上边缘36与后顶盖5的侧边缘18或边缘泡沫装置25之间在安置顶盖密封装置27的区域中保留一运动间隙38,该运动间隙用于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的后摆出杠杆33。侧向呈曲柄状的摆出杠杆33在两个密封装置19和27之间的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31中运动,这两个密封装置基于它们的弹性特性被摆出杠杆33在其运动时彼此压开。
[0050]所述后顶盖5在它的对应的侧边缘18附近具有一件式或多件式的顶盖承载件39 (尤其见图10和图14),该顶盖承载件例如借助于边缘泡沫装置25安置在后顶盖5的下侧面40上并且沿着侧边缘18大致在后顶盖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所述前摆动轴线29大致在后顶盖5的前边缘24之下由顶盖承载件39的前区段41上的摆动支承件形成。所述摆动支承件在车顶侧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置在车顶2上或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安置在导向轨6上(未示出)。
[0051]操纵杆42沿着导向轨6和后顶盖5向后延伸直至后顶盖5的给后顶盖5的后边缘28配置的摆出机构44的形成能移动的支承块的驱动滑块43。所述驱动滑块43能借助于滑动件46在侧向导向轨6的导向轨道45上移动地受支承并且能够由例如借助于连接元件47如销轴或螺钉或类似装置被耦接的操纵杆42沿着所述导向轨45以用于调节后车顶部分5所需的程度移动。所述操纵杆42在它的前区段上能够耦接或耦接一(未示出的)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施加对应的纵向控制运动到所述操纵杆42上,用于操纵所述摆出机构44来使后顶盖5摆出。操纵装置包括一自己的驱动马达或所述操纵杆42例如能够借助于锁止块装置耦接到对应的驱动线缆12、13上或从该驱动线缆去耦接。
[0052]借助于锁止块装置的耦接和去耦接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即,操纵杆42从驱动线缆12或13去耦接,如果前顶盖4在闭合的后顶盖5上被向后运动的驱动线缆12或13移动。为了在前顶盖4闭合的情况下借助于摆出机构44摆出所述后顶盖5,操纵杆42耦接到向前运动的驱动线缆12或13上,而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从所述驱动线缆12或13去耦接。
[0053]后顶盖5的摆出机构44除了能移动的驱动滑块43之外包含另一摆出滑动件48,该另一摆出滑动件能在与驱动滑块43的导向轨道45平行的自己的导向轨道49上移动地受支承并且中间转向件或摆出杠杆50在该另一摆出滑动件上能绕一摆动轴线51摆动地受支承。所述摆出杠杆50从它的在摆出滑动件48上的铰接部或摆动轴线51出发一方面通过它的较长的腿52借助于摆动轴线54能摆动地铰接在顶盖承载件39的后端部区段53上并且另一方面在它的较短的腿55上在一摆动轴线56上具有肘杆57的铰接部,该肘杆在它的另一端部上在一摆动关节58中铰接在所述驱动滑块43上。摆出机构44由此与顶盖5的前侧上的支承装置或摆动轴线29基本上形成七关节系统,其中,用于驱动滑块43的导向轨道45根据图17的示意图通过一转向件45’被代替,该转向件能够绕与车顶固定的摆动轴线45"摆动,并且,用于摆出滑动件48的导向轨道49通过一转向件49’被代替,该转向件能够绕与车顶固定的摆动轴线49"摆动,其中,这些假想的转向件45’和49’具有任意大小的长度进而摆动轴线58或51的运动近似沿着导向装置45和49的移动运动。
[0054]用于在侧挡板的降下的静止或初始位置(图10)与它的升起的遮盖位置(图11)之间调节尤其在外侧上布置在操纵杆42旁边或该操纵杆上的侧挡板30的调节装置具有一前支承单元61和一后支承单元64,所述前支承单元包含一前调节元件59和一前调节导向装置60,所述后支承单元包含一后调节元件62和一后调节导向装置63。前调节导向装置60布置在侧挡板30的前区段上并且后调节导向装置63布置在侧挡板30的后区段上。这两个彼此间隔开的调节导向装置60、63例如形成为尤其线性延伸的滑槽或滑块并且具有从前向后升高的走向,其中,前调节导向装置60的斜度小于后调节导向装置63的斜度。
[0055]前调节元件59和后调节元件62向外指向地布置在操纵杆42上并且在前调节导向装置60或后调节导向装置63上处在滑动配合中。所述调节元件59、62例如是销或栓或类似装置并且可以具有在直径上扩宽的头部,这些头部使侧挡板30保持在与操纵杆42的外侧面的贴靠中。
[0056]侧挡板30在它的后端部65上具有一竖直导向装置66, —导向销67在该竖直导向装置上处于滑动配合中。所述竖直导向装置66例如是长形的、狭缝形的槽口或滑槽并且所述导向销67在车顶侧上固定安置,例如借助于一保持装置固定在所述导向轨6上。
[0057]当从两个顶盖4、5在车顶2闭合时的位置出发(见图1和图3),前顶盖4向后到闭合的后顶盖5之上移动到该前顶盖的敞开位置中(图6和图9)时,升起的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的向上摆动的后摆出杠杆33在所述车顶密封装置19与后顶盖5的顶盖密封装置27之间运动并且在操纵杆42的内侧面68和降下的顶盖挡板30处经过地向后运动。降下的侧挡板30提供了用于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32、33的该运动行程的所需的自由空间。在操纵杆42以及侧挡板30之下留有直至导向轨6的间距69,后滑动单元32的臂34可以在该间距中运动。
[0058]后顶盖5在它的闭合位置中被摆出机构44锁止地被保持,该摆出机构的肘杆57大致竖直地取向并且以相对于顶盖承载件39的大致90°的角度布置(见图12和图15)。因为肘杆57铰接在其上的驱动滑块43通过所述操纵杆42被位置固定地保持,所以作用在后顶盖5上的升降力不能使后顶盖5在它的后边缘28上向上摆动,这是因为所述摆出杠杆50由于肘杆57被阻止摆动。
[0059]为了摆出所述后顶盖5,驱动滑块43借助于操纵杆42向前移动。在后顶盖5摆出的情况下的摆出机构44的中间位置在图13中示出,在该中间位置中,驱动滑块43使肘杆57在它的上摆动关节58上向前移动并且该肘杆57通过下摆动轴线56使摆出杠杆50往上摆动,从而使得通过摆动轴线54耦接的后顶盖5被摆出。支承所述摆出杠杆50的摆出滑动件48通过沿着它的导向轨道45的均衡的滑动运动适配所述摆出杠杆50的运动。图16在示意图中示出了就在顶盖5的完全摆开的通风位置之前的摆出机构44的中间位置。
[0060]前调节元件59和后调节元件62在操纵杆42的向前指向的运动期间在所述侧挡板30的配属的调节导向装置60或63中滑动并使侧挡板30升高,所述侧挡板通过在后竖直导向装置66中导向的导向销67阻止了沿纵向方向的移动并且基于两个调节导向装置60和63的不同的斜度而使后部比前部更强地被升起。
[0061]操纵杆42的进一步运动使驱动滑块43移动到它的前端部位置中(见图15),摆出机构44在该前端部位置中使后顶盖5完全摆开到它的通风位置中。摆出杠杆50以垂直或几乎垂直布置的腿52在一位置中,从而使得由顶盖5导入到摆出杠杆50上的力在短的行程上导入到摆出滑动件48中并且由该摆出滑动件支撑在导向轨道49上并且没有或几乎没有力通过摆动轴线56被传递到肘杆57上。因此,摆出机构44和七关节系统不仅在后顶盖5闭合时而且在后顶盖5完全被摆开时很大程度上不受反作用力的作用,该反作用力能够朝移动所述驱动滑块43的方向起作用。在顶盖5闭合时,摆出机构阻止顶盖5的不希望的打开。
[0062]在后顶盖5运动到它的完全被摆开的通风位置中的情况下,侧挡板30被所述操纵杆42升起和摆动到一适配后顶盖5的位置的遮盖位置中(见图8)。在此,顶盖挡板30 (见图11)以它的外侧面70紧密贴靠在车顶密封装置19上和以它的内侧面71紧密贴靠在顶盖密封装置27上并且形成视觉和流体技术上的遮盖。
[0063]由此,侧挡板30在后顶盖5被摆出时形成一有效遮盖并且能够基于它的布置实现前顶盖4的支承装置的经过运动,如果该前顶盖被向后在后顶盖5上进行调节的话。
[0064]右边的和左边的导向轨6分别本身可以安置在车顶的车顶结构或车顶侧梁上或者它们是一框架系统的部件,该框架系统支承前顶盖4和后顶盖5并且被安置在车顶上。用于调节这两个顶盖4和5的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马达安置在该框架系统的一前横向部件或一后横向部件上。当车顶或框架系统上设置有一遮光装置时,该遮光装置的驱动马达同样可以支承在一前横向部件或一后横向部件上。
[0065]本发明的在描述中和根据实施例以及在附图中公开的各个特征能够以任意技术上适宜的布置和设计方案与发明主题在其一般形式上组合。
[0066]附图标记列表
[0067]I 车辆31 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
[0068]2 车顶32 后滑动单元
[0069]3 车顶开口33 后摆出杠杆
[0070]4 前顶盖34 臂
[0071]5 后顶盖35 线缆通道
[0072]6导向轨36上边缘
[0073]7车顶外覆层37竖直间距
[0074]8车顶纵梁38运动间隙
[0075]9 挡板39 顶盖承载件
[0076]10 驱动马达40 下侧面
[0077]11 驱动轮41前区段
[0078]12 驱动线缆42 操纵杆
[0079]13 驱动线缆43 驱动滑块
[0080]14 后边缘44 摆出机构
[0081]15 前边缘45 导向轨道
[0082]16 车顶挡板45’ 转向件
[0083]17 侧边缘45" 摆动轴线
[0084]18 侧边缘46 滑动件
[0085]19 车顶密封装置47 连接元件
[0086]20 接片48 摆出滑动件
[0087]21 固定嵌条49 导向轨道
[0088]22 边缘泡沫装置49’ 转向件
[0089]23 密封装置49" 摆动轴线
[0090]24 前边缘50 摆出杠杆
[0091]25 边缘泡沫装置51 摆动轴线
[0092]26 保持装置52较长的腿
[0093]27顶盖密封装置53端部区段
[0094]28后边缘54摆动轴线
[0095]29摆动轴线55较短的腿
[0096]30侦彳挡板56摆动轴线
[0097]57肘杆65后端部
[0098]58摆动关节66竖直导向装置
[0099]59前调节元件67导向销
[0100]60前调节导向装置68间距
[0101]61前支承单元69间距
[0102]62后调节元件70外侧面
[0103]63后调节导向装置71内侧面
[0104]64后支承单元
【权利要求】
1.能从车顶的车顶开口摆出的顶盖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能够在降下的初始位置与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调节,所述降下的初始位置在顶盖关闭所述车顶开口的情况下出现,所述升起的遮盖位置在顶盖摆出的情况下出现,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挡板(30)在它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中在所述顶盖(5)的一侧边缘(18)与一限界所述车顶开口(3)的车顶部分(7、9)之间布置在一边界区域或接触区域(31)下面并且布置得与所述顶盖(5)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5)的所述侧边缘(18)上布置一顶盖密封装置(27)并在所述车顶部分(7、9)上布置一车顶密封装置(19),所述侧挡板(30)在它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中一侧贴靠在所述顶盖密封装置(27)上并且另一侧贴靠在所述车顶密封装置(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30)能够借助于一调节装置(60、64)沿竖直方向在该侧档板的降下的初始位置与该侧挡板的升起的遮盖位置之间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是所述车顶(2)的后顶盖(5)并且所述车顶(2)的前顶盖(4)能够移动到布置在闭合位置中的所述后顶盖(5)之上;并且 在所述前顶盖(4)移动到所述后顶盖(5)之上时,所述前顶盖(4)的一支承装置的一部件的运动行程在布置在初始位置中的所述侧挡板(30)上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盖(4)的所述支承装置能在一与车顶固定的导向轨(6)上移动地受支承并且该支承装置的一部件的运动行程在布置在初始位置中的侧挡板(30)与所述后顶盖(5)之间的一上部的运动间隙(38)中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一下部的间距¢8)或运动间隙设置在降下的所述侧挡板(30)与所述导向轨(6)之间并且尤其设置在降下的所述侧挡板(30)下面。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单元(61、64),所述至少一个导向单元包括一导向轨道(60、63)和一在该至少一个导向轨道上被导向的调节元件(59、62)。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形成所述侧挡板(30)的一支承装置出1、6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30)具有一竖直导向装置(66),所述竖直导向装置用于沿竖直方向的调节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30)支承在所述顶盖(5)的一操纵装置上,尤其是支承在所述顶盖(5)的一摆出机构(44)的一操纵杆(4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42)能纵向运动地受支承并且所述操纵装置在该操纵装置的对应的纵向运动中使所述侧挡板(30)升起或降下。
12.能打开的车顶(2),其具有一车顶开口(3)、一能从所述车顶开口(3)中升起的顶盖(5)并且具有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挡板(30)。
【文档编号】B60J7/047GK104334385SQ201380027173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R·迪特尔 申请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