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座椅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491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逃生座椅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包括:底板;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底板及该顶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本发明通过连杆和弹簧的配合来实现顶板的向前平移和向后复位,在紧急情况下为驾驶员创造出空间,以争取逃生机会和时间。
【专利说明】逃生座椅的底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安全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型运输车辆类的交通事故频发,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大型货车、大型客车、高速机车等驾驶室的座椅通常离车辆控制台太近,造成座椅与控制台之间可供活动的空间很小,且大多数大型运输车辆的驾驶员的座椅是不能移动的,也有少数座椅采用转动模式,但是转动模式的设计结构复杂,转动不稳定,并不能有效地让出活动空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有驾驶员的座椅容易导致驾驶员不能快速和顺利离开座椅,以至于使驾驶员无法及时逃离驾驶室或者采取紧急操作,从而延误逃生时间和机会。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从而克服因现有的驾驶员的座椅与控制台之间可供活动的空间过小而影响驾驶员逃生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中,包括:底板;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该顶板及所述底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四根所述弹簧。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向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后下方倾斜。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且该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对应。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与一调整机构连接,该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以控制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轴,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架设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齿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支撑柱为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轴;以及一用于操纵所述转动轴转动的操纵机构。
[0011 ]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地与该两个齿轮啮合。
[00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与支撑柱容纳于防护套筒内,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延伸出该防护套筒的上端。
[00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操纵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的转动手柄以及一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防止所述转动轴逆转的棘轮机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连杆和弹簧的相互配合,实现顶板的向前平移与向后复位,通过人体的重力来实现座椅的向前平移,并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的释放来实现座椅的复位。在驾驶员坐在座椅上时,顶板驱动座椅向控制台方向平移以便于驾驶员操作,在驾驶员离开座椅后,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驱动座椅向后复位,以为驾驶员创造出空间,在紧急情况下使驾驶员有足够的空间来争取逃生的时间和机会;且弹簧已具有减震功能,无需另外设计减震机构。
[0016]2、本发明通过调整支撑柱的高低来控制支撑柱上端与顶板的距离,可使驾驶员根据个人要求来自由地调节坐下后座椅的平面高度,增加了驾驶员操作时的舒适性,体现了座椅人性化的设计。
[0017]3、本发明通过棘轮机构防止转动轴的逆转,从而限制了支撑柱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下降,使座椅保持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逃生座椅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图1的主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齿轮与支撑柱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顶板,2-连杆,3-弹簧,4-底板,5-限位块,6_防护套筒,7_转动轴,8_齿轮,9-支撑柱,10-操纵手柄,11-棘轮,12-棘爪,13-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包括:顶板1、底板4、连杆2、弹簧3、限位块5以及支撑柱9,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4固定设置于驾驶室上。顶板I用于安装座椅,且顶板I通过四个连杆2与底板4连接,四个连杆2沿矩形四角对称分布于顶板I与底板4之间,且每个连杆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I及底板4铰接,顶板I通过连杆2可沿绕着底板4朝驾驶室的控制台方向前后摆动。弹簧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I和底板4连接,且弹簧3沿顶板I的摆动方向倾斜地设置,以用于使顶板I复位。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簧3为四根,沿顶板I摆动方向的两侧各并列设置有两根弹簧3,且两侧的弹簧3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每根弹簧3沿顶板I的摆动方向的后下方倾斜,且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由于弹簧3已具有减震功能,故无需另外设计减震机构。限位块5固定设置于底板4上,且其与连杆2对应,当顶板I位于初始状态时,顶板I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连杆2垂直于顶板I和底板4或连杆2向前倾斜一角度,此时,由于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故在弹簧3向后拉顶板I的作用下,连杆2的后侧靠合在限位块5上,以使顶板I能够稳定地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优选地,限位块5为两个,且分别对应设置于沿顶板I摆动方向的前侧的两个连杆2的下端后侧。支撑柱9设置于底板4上,其上端与顶板I下端面对应,且当顶板I位于初始状态时,支撑柱9的上端与顶板I的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当驾驶员坐在座椅上后,在人体的重力作用下,顶板I随着连杆2向前摆动,以靠近控制台,且最终顶板I的下端面与支撑柱9的上端接触,从而使座椅稳定在合适的位置以方便驾驶员操作,同时,由于顶板I向前摆动,弹簧3被进一步拉伸。当驾驶员离开座椅时,顶板I在弹簧3的作用下重新复位,从而带动座椅向后复位,以远离控制台。
[0027]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柱9与一调整机构连接,该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支撑柱9的高度,以控制当顶板I位于初始状态时支撑柱9的上端与顶板I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在驾驶员坐下后座椅最终停留的高度及座椅与控制台之间的距离,可以使驾驶员根据个人要求来自由地调节座椅的高度,增加了驾驶员操作时的舒适性,体现了座椅的人性化设计。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轴7、齿轮8以及操纵机构,转动轴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架设于底板4与顶板I之间,齿轮8设置于该转动轴7上且与支撑柱9对应,支撑柱9设置有与齿轮8啮合的齿条,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撑柱9为与齿轮8啮合的齿条轴,转动轴7通过带动齿轮8正反转来调节支撑柱9的升降。优选地,支撑柱9为两根,该两根支撑柱9分别与两个设置于转动轴7前后部的两个齿轮8啮合,以提高支撑柱9对顶板I支撑的稳定性。优选地,每对齿轮8与支撑柱9设置于一个固定于底板4上的防护套筒6内,支撑柱9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于防护套筒6内,且其上端延伸出防护套筒6的上端以支撑顶板1,防护套筒6用于对齿轮8及支撑柱9进行防护,避免杂质掉入到齿槽内以加剧齿轮8与支撑柱9的磨损。转动轴7的转动由操纵机构来操纵,优选地,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手柄10以及棘轮机构,操纵手柄10为一圆轮且其设置于转动轴7的一端,通过转动操纵手柄10来驱动转动轴7转动,操纵手柄10还可以是曲柄连杆机构等其他驱动机构。为防止转动轴7在受力作用下逆转以导致支撑柱9的降低,在转动轴7还与一棘轮机构连接,如图4所示,棘轮机构包括棘轮11、棘爪12以及限位销13,棘轮11设置于转动轴7上,棘爪12用于卡住棘轮11以使棘轮11只能单向转动从而防止转动轴7逆转。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棘爪12及限位销13设置于防护套筒6上,棘爪12铰接于防护套筒6上,限位销13对应固定设置于防护套筒6上,棘爪12通过限位销13的限位来防止棘轮11的逆转。当把棘爪12拨离棘轮11即可允许转动轴7逆转,以能够降低支撑柱9。
[00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驾驶员未坐到座椅上前,弹簧3已处于拉伸状态,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3储存有弹性势能,使顶板I有向后移动的趋势,但是由于安装在底板I上的限位块5的约束作用使顶板I不能再向后移动,从而使顶板I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以处于初始状态。转动操纵手柄10,带动转动轴7上的齿轮8,通过齿轮8与支撑柱9的啮合关系实现支撑柱9的上下移动,以调节座椅的高度,满足驾驶员的要求。棘轮11、棘爪10与限位销13组成的棘轮机构限制了支撑柱9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下降。当驾驶员坐到座椅上时,在驾驶员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连杆2使顶板I向前移动,进而带动弹簧3向前方倾斜,使弹簧3进一步被拉伸,增加了弹簧3储存的弹性势能。最终顶板I下降到与支撑柱9的上端接触,以使座椅到达合适的位置。当驾驶员离开座椅时,由于顶板I不再受到驾驶员自身的重力作用,之前被拉伸的弹簧3释放弹性势能,顶板1、连杆2在弹簧3拉力的作用下快速向后移动,以恢复到未受驾驶员重力时的初始状态,即顶板I位于底板4的正上方。
[0029]本发明由于在驾驶员离开座椅时,座椅能够自动向后复位,以为驾驶员创造出更大的活动空间,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能够更方便地逃离驾驶室,以争取逃生的时间和机会,进而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且本发明采用人体自身的重力作为动力源,无需另外设置动力装置,简单实用,节约能源。
[0030]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顶板,其用于安装座椅;该顶板通过四个连杆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四个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该顶板及所述底板,以使该顶板能够前后摆动; 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与顶板连接,且该弹簧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倾斜设置; 限位块,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连杆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杆靠合于该限位块;以及 支撑柱,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其上端与所述顶板对应,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该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留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四根所述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向所述顶板的摆动方向的后下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且该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杆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一调整机构连接,该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以控制当所述顶板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轴,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架设于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齿轮,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支撑柱为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轴;以及一用于操纵所述转动轴转动的操纵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且分别对应地与该两个齿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与支撑柱容纳于防护套筒内,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延伸出该防护套筒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座椅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机构包括:一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的转动手柄以及一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防止所述转动轴逆转的棘轮机构。
【文档编号】B60N2/16GK104071038SQ201410300721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佳宝, 郭炳磊, 尹志新, 陈继照, 赵静, 吴晓波, 覃正海 申请人:广西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