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50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管,防撞管内设有防撞杆,防撞杆为底部为锥形的圆柱形不锈钢杆,所述防撞杆上设有第一挡圈,防撞管内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的中部设有用于防撞杆穿过的通孔,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之间的防撞杆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防撞管的管壁内对称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滑杆,所述两滑杆的端部和防撞杆的端部通过防撞帽固定连接,所述两防撞杆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防撞管的端部。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在原先的防撞管的管壁内设有滑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撞帽在撞击的过程中变形,而且在滑杆上设有第二弹簧,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防撞时候的缓冲力。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造成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 人类带来很多阴影,司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渴望人车得到更多保护。而现有的汽车防撞缓 冲器,汽车防撞缓冲器两端分别设有防撞A帽和防撞B帽,防撞A帽连接在锥形防撞杆上, 防撞B帽连接在防撞管上。这种结构的防撞缓冲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变形,而且防撞 的缓冲力比较小,安全系数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 管,防撞管内设有防撞杆,防撞杆为底部为锥形的圆柱形不锈钢杆,所述防撞杆上设有第一 挡圈,防撞管内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的中部设有用于防撞杆穿过的通孔,第一挡圈和第 二挡圈之间的防撞杆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防撞管的管壁内对称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滑 杆,所述两滑杆的端部和防撞杆的端部通过防撞帽固定连接,所述两防撞杆上设有第二弹 簧,第二弹簧位于防撞管的端部。
[0005]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帽的外侧面设有加强板。
[0006]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管的内部设有缓冲垫。
[000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在原先的防撞管的管壁内设有滑 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撞帽在撞击的过程中变形,而且在滑杆上设有第二弹簧,这样可 以有效的增加,防撞时候的缓冲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 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管1,防撞管1内设有 防撞杆2,防撞杆2为底部为锥形的圆柱形不锈钢杆,所述防撞杆2上设有第一挡圈3,防撞 管1内设有第二挡圈4,第二挡圈4的中部设有用于防撞杆2穿过的通孔,第一挡圈3和第 二挡圈4之间的防撞杆2上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防撞管1的管壁内对称设有凹槽6,凹槽 6内设有滑杆7,所述两滑杆7的端部和防撞杆2的端部通过防撞帽8固定连接,所述两防 撞杆7上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位于防撞管1的端部。
[0012]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撞帽8的外侧面设有加强板10。
[0013]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撞管1的内部设有缓冲垫11。本实用新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在原先的防撞管的管壁内设有滑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 止防撞帽在撞击的过程中变形,而且在滑杆上设有第二弹簧,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防撞时 候的缓冲力。
[001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 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包括防撞管(1),防撞管(1)内设有防撞杆(2),防撞杆(2)为底 部为锥形的圆柱形不锈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2)上设有第一挡圈(3),防撞管(1) 内设有第二挡圈(4),第二挡圈(4)的中部设有用于防撞杆(2)穿过的通孔,第一挡圈(3) 和第二挡圈(4)之间的防撞杆(2)上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防撞管(1)的管壁内对称设 有凹槽(6),凹槽(6)内设有滑杆(7),两滑杆(7)的端部和防撞杆(2)的端部通过防撞帽 (8)固定连接,所述两滑杆(7)上设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位于防撞管(1)的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帽(8)的外侧面设 有加强板(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管(1)的内部设有 缓冲垫(11)。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3888740SQ20142027865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李心仪 申请人:李心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