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0626发布日期:2022-03-17 01:2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运输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


背景技术:

2.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车辆转场须有专用的运输车辆对其进行运输,运输工具以各种爬梯车为主,现阶段的爬梯车通常为固定样式,多为平板或凹平板,结构较为单一,需根据运载车型配备相应的运输车板,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根据所运输工程车车型的不同,切换不同的底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包括运输车板,于所述运输车板前端设置有鹅颈,后端底部安装有车轮,尾部设置有爬梯装置,所述运输车板中部宽度窄于两端宽度,于所述运输车板中部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叠加有若干可拆卸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嵌入运输车板内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宽度等同于第一框架,包括若干横梁以及第一纵梁,若干所述横梁均垂直固定于第一纵梁一侧,于所述横梁末端设置有挡板。
6.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二框架面向于第一框架一侧设置有若干底脚,于所述底脚内设置有定位卡扣,与位于第一框架上的定位槽口相配合对第二框架进行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扣包括“s”形拨片,于所述拨片中部设置有转轴,拨片以转轴于底脚内转动;于所述拨片一侧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一端连接有弹性装置,用于帮助拨片复位。
8.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车板包括承重框架以及设置于承重框架上的底板,所述承重框架由若干横梁以及纵梁配合组成,承重框架为“凸”形结构,所述底板形状与承重框架相匹配。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固定于承重框架两侧的若干横梁,若干所述横梁以一纵梁固定以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基于承重框架底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设置有用于进行封闭的金属板。
10.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框架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倾斜面,于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防滑条。
11.进一步地,于所述承重框架侧面开设有若干槽孔,所述槽孔与第二框架相匹配,于所述槽孔内部边缘设置有挡块,所述槽孔外缘开口小于所述挡板的大小,对所述第二框架的滑移进行限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可根据所述运输工程车辆的不同变换底板结构,使车辆装载平稳并易于固定。
宽于拨片9;于拨片9设置有拨杆10一端与弹性结构11的一端连接,弹性结构11另一端连接底脚7,用于帮助拨片9复位。当钢脚置于定位槽口5上时,拨片9下端嵌入定位槽口5 内,通过定位槽口5的前壁挡住拨片9,对齐进行固定,防止第二框架6向外侧滑出,拨片9 的上部还通过弹簧弹性连接至钢脚的内侧,拨片9下端始终保持伸出钢脚的底部,拨杆10的长度大于钢脚的宽度,解除定位卡扣的锁定状态时,可以向后侧拨动拨杆10,使拨片9上端向后侧旋转至使其下端收进钢脚的底面之上即可。
25.于承重框架1侧面开设有若干槽孔,槽孔与第二框架6上的横梁相匹配,于槽孔内部边缘设置有挡块,槽孔外缘开口小于挡板8的大小,对第二框架6的滑移进行限位。
26.于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所加装的运输工程车辆不同,对于加装于第二框架6上的第一框架2进行相应除去,使得车辆装载平稳;且基于所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运输车板上的货物的不同,可相应对于第一框架2的数量以及加装位置进行改变,于一定程度上对于货物进行相应的限位作用,且因第一框架2的框架结构,可基于框架结构加装竖直方向上的限位杆以辅助货物限位。
2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包括运输车板,于所述运输车板前端设置有鹅颈,后端底部安装有车轮,尾部设置有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板中部宽度窄于两端宽度,于所述运输车板中部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2),于所述第一框架(2)上叠加有若干可拆卸的第二框架(6),所述第二框架(6)嵌入运输车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6)宽度等同于第一框架(2),包括若干横梁以及第一纵梁,若干所述横梁均垂直固定于第一纵梁一侧,于所述横梁末端设置有挡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框架(6)面向于第一框架(2)一侧设置有若干底脚(7),于所述底脚(7)内设置有定位卡扣,与位于第一框架(2)上的定位槽口(5)相配合对第二框架(6)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扣包括“s”形拨片(9),于所述拨片(9)中部设置有转轴,拨片(9)以转轴于底脚(7)内转动;于所述拨片(9)一侧设置有拨杆(10),所述拨杆(10)一端连接有弹性结构(11),用于帮助拨片(9)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板包括承重框架(1)以及设置于承重框架(1)上的底板(3),所述承重框架(1)由若干横梁以及纵梁配合组成,承重框架(1)为“凸”形结构,所述底板(3)形状与承重框架(1)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包括固定于承重框架(1)两侧的若干横梁,若干所述横梁以一纵梁固定以构成第一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2)基于承重框架(1)底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2)内设置有用于进行封闭的金属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框架(2)和底板(3)之间设置有倾斜面,于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防滑条(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承重框架(1)侧面开设有若干槽孔,所述槽孔与第二框架(6)相匹配,于所述槽孔内部边缘设置有挡块,所述槽孔外缘开口小于所述挡板(8)的大小,对所述第二框架(6)的滑移进行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包括运输车板,于所述运输车板前端设置有鹅颈,后端底部安装有车轮,尾部设置有爬梯装置,所述运输车板中部宽度窄于两端宽度,于所述运输车板中部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一框架,于所述第一框架上叠加有若干可拆卸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嵌入运输车板内。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工程车辆运输车板可根据所述运输工程车辆的不同变换底板结构,使车辆装载平稳并易于固定。易于固定。易于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邓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船东物联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