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客车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空调装置,具体地说涉及客车用空调装置。
一种客车空调装置,系与客车之空调有关,更详细地说,系指一种其主要构造包括二塑胶射出成型之上、下外壳,二部马达,四个圆筒形风扇,二部蒸发器及覆盖以绝热材料的致冷剂的循环管道、二个膨胀阀等之客车用空调装置。
按一般之客车用空调装置,主要均采用二截式,即各马达并不组合为一体,而且风箱分开,故一部马达仅配设一个风扇及一个风箱,为使车厢内之冷气能均匀扩散,必须装设二至三个同样之独立式空调系统,一方面安装繁琐,另一方面耗电且风力不足,往往影响行车马力,不合经济效益原则。鉴此,本发明人进行研究并改良设计,终于研究开发此一客车用空调装置,其效用正足以解决传统空调装置之缺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各马达均带动二圆筒形风扇旋转,并同向吹向蒸发器,由风箱口排出,且风扇与另一马达之反向旋转风扇彼此之间产生谐调之效果,致其吸取之风量特强,是目前一般之独立式客车用空调装置所无法比拟。
本发明之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该装置是装设于十字型之外壳内(请参阅图三),以便在冷空气由风箱口排出时,可沿着十字型外壳向两侧延伸的出口分散排出,以达到均匀而最有效率之冷空气调节作用,使驾驶座及后面之车厢均能共同享受冷空气。
本发明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该装置是以二风箱组合为一体的方式,利用谐调之效应,达到省电及强风力之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中该装置的构造为集中组合式,容易安装,节省空间及材料。
因此,本发明之客车用空调装置主要包含二部马达,该两部马达彼此反向放置,并且各马达转轴之两端均套设一风扇,风扇形如圆筒,于旋转时,其圆筒之圆形开口乃具吸力(内部呈真空),二风扇组合时,其吸力增强,并产生谐调之效果,从而增加各风扇之吸力,增大风量,由于马达可同时带动二风扇旋转,因而可以省电。
二个塑胶射出型之外壳分成上、下组合件,该上、下组合件之中央凸起部分之两个小半圆筒状用来承载马达,四大半圆筒状为圆筒形风扇的保护罩,另两端之长方形壳体(风箱)则可作安装蒸发器之位置,其前后左右互相对称,而上壳两端略呈倾斜状,下壳两端则为水平面,以便水平放置。
本发明之主要冷却原理如下蒸发器之上顶和下底与外壳接触界面间,分别用保丽龙垫板及海棉垫板隔开,保护蒸发器之散热片避免受压变形,并减少其间的空隙以缓冲或降低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蒸发器本身由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片、致冷剂的循环管道及二块固定板组合而成。上部设致冷剂之入口管,下部为致冷剂之出口管。入口管处配设膨胀阀,使高压之致冷剂经膨胀阀后转为低压状态。于是,在蒸发器中的致冷剂沸点下降(一般为0℃以下)。该致冷剂在与较高温之空气接触时,通过热传导作用,吸收空气之热量而蒸发。而空气本身,经由风扇之旋转,由侧面被风扇吸入并吹向蒸发器时,与致冷剂的循环管道及散热片接触,通过热传导作用将热传向致冷剂,而使本身温度急速下降,成为冷空气,排出风箱口。
为了详细了解本发明之构造内容及特征,兹附以图示暨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之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之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之实施示意图。
图1、3和3中(1)…塑胶上壳(22)…插槽(2)…塑胶下壳(23)…中间承面(3)…马达(24)…凹形固定杆(4)…圆筒形风扇(25)…组合线(5)…蒸发器(30)…软木垫(6)…膨胀阀(31)…主轴(7)…入口管(41)…弧形叶片(8)…出口管(42)…补强面(9)…T形槽托板(43)…铁线(10)…保丽龙垫(51)…固定板(11)…风箱壳(52)…散热片(12)…插片(53)…致冷剂的循环管道(13)…马达承座(54)…挡片(14)…肋缘(80)…绝热材料(15)…风扇保护壳(110)…风箱出口(16)…弧面(A)…装设处(17)…半圆形凸缘(B)…空气入口(18)…中间压持面(C)…冷空气出口(19)…侧面(421)…内扇(20)…海棉垫(422)…外扇(21)…平底面(150)…通口本发明主要包含两个射胶成型外壳(1)、(2),两部马达(3),蒸发器(5),膨胀(6),四个圆筒形风扇(4),及覆盖以绝热材料(80)之出入口管(7)、(8)等。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之外观图,其塑胶外壳可分为塑胶上壳(1)及塑胶下壳(2),借组合线(25)之旁设固定螺丝锁合,两端为风箱出口(110),以相反方向排出冷空气,侧面(19)为空气之入口,由于本发明之马达(3)是反向平行放置。本发明之主要特征之一在于,一俟该马达带动两侧之圆筒形风扇(4)(以下简称风扇)旋转时,同侧面(19)之二风扇就反方向旋转,并于吸入空气后分别吹向其邻近之风箱内,再经风箱出口(110),排出冷空气。
塑胶外壳之风箱壳(11)内为蒸发器(5),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之主要物理变换装置。肋缘(14)设置于风扇保护壳(15)、马达承座(13)之上侧,具有补强之作用。另外,如图2所示,塑胶上壳(1)共有4个内部插片(12)与塑胶下壳(2)之插槽滑入配合,以对正其相互位置。下壳(2)之中间承面(23)内四个凸起之凹形固定杆(24)在与上壳(1)组合时,适配贴合其中间压持面(18),采用螺丝穿设锁固之设计,以便在本发明之装置中央位置处固定马达(3)。
图2所示为本发明装置之分解图,二部马达(3)借助上、下半圆形之软木垫(30)进行套合,及用如前述所述之凹形固定杆(24)之螺丝锁定配设于塑胶外壳之马达承座(13)上。该马达左右两端之风扇(4),于套入马达主轴(31)后,各用一铁线(43)捆绑,使风扇中心凸缘之切沟受到压缩变小而紧紧锁定,使之不易脱落。外部则以风扇保护壳(15)罩盖保护。
本发明之另一主要特征为风扇(4)之形状如一圆筒,环设数弧状叶片(41)呈涡轮状排列,并由补强面(42)划分内扇(421)及外扇(422),其弧状叶片之走向相同,仅于旋转时吸入空气之方向不同,内扇(421)借通口(150)乃吸入靠近马达处之空气,而外扇(422)则由侧面(19)吸入空气,但两者均以同方向将空气吹入风箱内。
两部蒸发器(5)包括致冷剂的循环管道(53)、散热片(52)、及由铝合金制成的两块固定板(51)等。数百片之散热片(52)内之致冷剂的循环管道(53)为平行式之弯管,两侧用正四方形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三边缘有呈直角弯折之挡片(54),具有防止空气由侧边溢散之作用。在蒸发器(5)外部连接之出、入口管(8)、(7),其外部用绝热材料(80)覆盖,用以保持致冷剂之温度。入口管之上设有膨胀阀(6),以减低致冷剂之压力及沸点。
为防止蒸发器(5)之散热片(52)变形及避免存在空隙并于工作时因所产生之跳动而发生与塑胶上壳发生碰撞,于其上顶部与塑胶上壳接触面之间各放置一保丽龙垫(10),及放于下底部与塑胶下壳平底面(21)之间亦各放置一海绵垫(20),以加强保护,并达到缓冲各种碰现象之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装置内藏于十字形之外壳装设处(A)的图2所示之四T形槽托板(9)内之滑动螺母是为锁定十字形外壳而设的。空气因风扇(4)之旋转从空气入口(B)进入(如图3所示),俟冷却后,由冷空气出口(C)排出,以达到迅速而均匀之冷空气调节效果。
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客车用空调装置其造型特殊,设计精巧,诚为本发明人之首创,无庸置疑。可由其结构之组合情形及原理看出。其功能之突破性改进,非传统的二截式独立之客车用空调装置所可比拟与取代,本发明之装置不仅实际上符合经济效益原则,而且还具有实用性及创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外壳,至少两部马达,至少两部蒸发器,膨胀阀,至少四个风扇及出入口管等组件,其中该外壳之两端分别形成风箱,配设的风箱出口是在相反方向上配置的,侧面则配设空气入口,该两部马达反向平行固定配设于该外壳中间部位处,而该四个风扇则分别套设于对应各马达之左右两端;该二部蒸发器分别固定配设于该二风箱内,并在其外部连接覆盖有绝热材料之出、入口管,该膨胀阀则配设于该入口管之上,以减低致冷剂之压力及沸点;由于该两部马达反向平行设置,故其中一马达带动其两侧之二风扇旋转时,另一马达所带动的同侧之二风扇之旋转方向则与前者相反,故吸入空气后分别吹向相邻的相反方向配置之风箱内,再经风箱出口排出冷空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风扇之形状为圆筒,环设数片弧形叶片,呈涡轮状排列,并划分为内扇与外扇,其弧状叶片之走向相同,仅于旋转时吸入空气之方向不同,且于该外壳顶部设通口,故内扇乃藉该通口吸入靠近该马达处之空气,而该外扇则由外壳侧面空气入口吸入空气,但两者均以同方向将空气吹入对应的风箱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壳为塑胶制成组合式上、下外壳,以螺丝锁固,并于其外配设肋缘,该外壳形成风箱壳,风扇罩盖,及马达承座,内有四块插片与插槽滑入配合以对正位置,下壳中间承面内四个凸起凹形固定杆以螺丝锁固上壳之中间压持面,并借助以固定该马达。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之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中该二马达借助上下半圆形软木垫之套合及前述之螺丝固定于中央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之一种客车用空调装置,其中该各风扇中心配设有凸缘与主轴配合处以铁线捆绑,使中心凸缘之切沟受压缩变小而紧紧锁定,外部则以该风扇罩盖保护。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于客车内之上方的客车用空调装置,用以调节车内(包括驾驶座及车厢)之温度,以保持适当之低温。其主要之构造特征在于二风箱组合成一体,用二部马达带动四个圆筒形风扇旋转,由侧面吸入外部之空气,吹向蒸发器而由风箱之出口排出,由于其组合后能产生谐调作用,从而可达到省电、风力强安装容易等,传统空调装置所不能达到之效果。
文档编号B60H1/00GK1047651SQ89103889
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日
发明者杨贤政 申请人:杨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