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充气内胎″u″形防剌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轮胎充气内胎的保护装置。
车辆轮胎一般由外胎和内胎组成,作为充气内胎,胎内气体具有一定压力,以承受车辆本身和载物的重量。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时而发生尖锐硬物如铁钉等刺穿外胎后刺破内胎而泄气的现象,造成行驶中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内胎“U”形防刺带,防刺带〔1〕置于外胎〔2〕和充气内胎〔3〕之间(见
图1),可有效保护内胎,即使外胎被刺穿,内胎仍可保持完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结构由图2、图3、图4绘出,图3为图2的Ⅰ部放大图,图4为图3的A-A视图。本实用新型由“U”形金属带圈〔4〕和橡胶套〔5〕组成,金属带圈位于橡胶套内,所述的“U”形金属带圈由若干块“U”形金属片〔6〕搭接而成,金属带圈的首、尾“U”形金属片不固定。金属带圈用于阻止尖锐物在刺穿外胎后再继续刺向内胎。橡胶套可防止金属带圈损坏外胎和内胎。当尖锐物如铁钉等刺穿外胎和橡胶套外层后,因金属带圈的阻止而横置,从而有效保护充气内胎。
指定图3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实施例。见图5、图6、图7、图8。图5、图6为实施例“U”形金属片零件图,材质为低碳钢;图7为相邻金属片的搭接情形;图8为首、尾金属片的衔接情形及结构。本实施例用于本田125型后轮充气内胎保护。“U”形金属片首先冲制单平片,平片厚0.3毫米,长55毫米,宽15毫米,然后制成“U”形,其弦长46毫米,并设置卷耳〔8〕,见图5、图6,设置卷耳的目的是避免金属片边角锋利和便于定位点焊。搭接时,一块金属片的插端插入另一块的卷耳,搭接尺寸为7.5毫米,见图7。制成带圈。首、尾金属片不固定。在尾块上设置插接块〔9〕以形成插槽〔10〕,首块一端插入该槽即可。然后压制耐温橡胶套,衔接段的橡胶套压制或粘结为一体。插接块也可固定于首块上形成插槽,由尾块插入。首、尾块采取插入、不固定结构,是为了满足因轮胎受力而引起金属带产生少量变形或伸缩的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其装入外胎,外胎内侧面与橡胶套外侧面用胶粘结,然后装内胎。装入轮胎时,金属片搭接方向与车轮前进,运转方向相反,见图8。
车辆充气内胎装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被尖锐硬物刺破而损坏,延长内胎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可靠,安装方便,既可与新制外胎配套,又可安置于已应用的车辆轮胎。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内胎U形防刺带,其特征是由“U”形金属带圈[4]和橡胶套[5]组成,“U”形金属带圈位于橡胶套内,所述的“U”形金属带圈[4]由若干块“U”形金属片搭接而成,其首、尾金属片连接不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刺带,其特征是“U”形金属片上有卷耳〔8〕。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刺带,其特征是“U”形金属片尾块上有插接块〔9〕以形成插槽〔10〕,首块一端插入该槽,或者是首块上设插接块〔9〕以形成插槽,尾块一端插入。
专利摘要充气内胎“U”形防刺带。由“U”形金属带圈(4)和橡胶套(5)组成。“U”形金属带圈位于橡胶套内,由若干块“U”形金属片搭接而成,其首、尾块不固定;“U”形金属片上设卷耳,便于搭接和固定;尾块上设插接块以形成插槽,首块一端插入该槽,即为首、尾衔接。本实用新型置于车轮外胎与内胎之间,可防止尖锐硬物如铁钉刺破内胎而泄气,可延长内胎使用寿命,可有效地避免因内胎泄气而引起的事故和因泄气而贻误时间。使用效果好,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B60C19/12GK2078242SQ90219709
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22日
发明者易再雄 申请人:易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