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具有可撕开接合缝的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的安全带,它包含一个带子的织网部分,这个织网部分由两个叠在上面的,至少由一个可撕开的接合缝连接的带子的织网层组成,可撕开的接合缝包括若干个接合缝部分,接合缝部分交替地在横向方向上相对带子织网的中心线从这个中心线的一侧向其相对一侧延伸,然后,至少近似地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然后再折返回来。
这种可撕开的接合缝可用于减少在安全带系紧动作的某一阶段,车辆乘客所受到的减速力。与可充气吹胀的保护袋一起,这样就可能将伤害的风险减至最小。假如在可撕开的接合缝上的屈服力被超过,则乘客将沿着限定的路径作附加的向前移动。在这个附加的向前移动过程中,由于接合缝逐渐撕开,能量将被吸收。通过适当选择可撕开接合缝的尺寸,车辆乘客的这个向前运动亦可以被控制,并与保护袋的配置相适应。假如把具有可撕开的接合缝的安全带用于小的,只有较小的挤压区的汽车中,这点更是一个优点。
在现行生产的具有可撕开接合缝的安全带中,可撕开的接合缝部分与带的织网中心线垂直配置,并在纵向方向均匀分布,同时以在纵向方向延伸的短接合缝部分,在可撕开接合缝部分的一端相应地与相邻的接缝部分连接,从而构成一条连续的接合缝。当可撕开的接合缝的极限负荷被超过时,接合缝会一个缝接着一个缝地、逐步被撕开。在两个相应地连续相连的接合缝部分之间,两个叠在一起的带子织网层的分离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阻力。结果,可撕开的接合缝就一步一步地和在急剧拉动中被撕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撕开的接合缝的安全带,与通常的设计相比较,在紧急刹车,乘客的身体由于惯性而向前移动的情况下,这种安全带在大部分步骤中的撕开要平稳得多,在大部分步骤之间力只是稍微减小一点。这样可以保证车上的乘客能平稳地向前移动,结果使伤害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可撕开的接合缝中,在相对于带子织网的中心线横向延伸的一个接合缝部分中,两个相应针脚在纵向上是彼此偏移的。偏移的程度决定了在各个单独步骤之间可撕开的接合缝被撕开的距离。这个步骤间的间距希望是做得小些,也可以比它稍大一点和稍小一点。同时,为了影响可撕开的接合缝所承受的力的大小,可以在每一接合缝部分设置较多的针脚。但是,在接合缝部分垂直于带子织网中心线的情况下,恰恰相反,可能的针脚数受到带子织网宽度的限制。
在安全带的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下,与带子织网的中心线垂直地延伸的针脚,相对于中心线相对配置,并在中心线的每一侧是倾斜的。因此,针脚对于带子织网的中心线是近似对称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此外,排列在中心线上的接合缝部分的每一顶点大致是位于延伸过相邻接合缝部分的最外端针脚的直线上。因此,在一个接合缝部分撕开之后,下一个接合缝部分马上开始撕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特点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将会了解到。
图1为安全带系统的透视图,其中安全带的可撕开接合缝还未被触动。
图2为可撕开的接合缝撕开后的安全带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3为示意图式地从侧面表示由可撕开的接合缝连接在一起的,互相叠合的安全带织网层。
图4表示向着带子织网层看的可撕开接合缝的通常设计的平面科。
图5表示向着同样的带子织网层看的,根据本发明的可撕开接合缝设计的平面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形式。
图1所示的安全带系统的通常部件为安装在车身上的安全带回缩器10,附在车身的B形墩上的环形卡子12,止动舌片14和标号为16的安全带本身。安全带16的自由端利用固定接头18与车身相连。
在靠近这个固定接头18处,有一个安全带的环20,在环20内有两个翼板状的,叠合在一起的安全带织网层24和26,它们由可撕开的接合缝22连接在一起。安全带的翼板状织网层24和26的,没有安全带环20的末端,相应地每一个都用安全带16的织网的相应的接缝24a和26a连接。
在图3中只表示了安全带的织网层24和26,因为可剥离的接合缝22只是设在其上面的。以S总计表示在安全带织网的纵向方向测量的长度,安全带织网部分或织网层24与26就是沿着该纵向方向由可撕开的接合缝22彼此连接的。可撕开的接合缝22沿着这个长度S总计被最大限度地撕开,由此安全带16的有效长度增加2倍。接合缝22是在作用在安全带的环20的每一侧,且彼此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下被撕开的,在图3中这个力用F撞叠表示。
图4表示可剥离接合缝的通常设计形式。它由两个平行的接合缝部分组成,这些接合缝部分与安全带织网的中心线垂直,并相应地在一端与相邻的接缝部分连接。在作用于安全带织网的环20的每一侧的力F撞叠作用下,可撕开接合缝沿着撕开力的平行作用线受到负荷作用,在图4中,这些作用线用F撕开表示。在安全带织网的纵向方向上,撕开力的这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显然等于接合缝部分之间的距离。在图4中,这个距离用S表示。当达到可撕开接合缝的屈服点载荷时,单个的接合缝部分就一个接一个地被撕开。当单个的接合缝部分撕开后,就可以不需要加很大的力即可把安全带的织网层24和26拉开,直至下一接缝部分达到长度或距离S以后为止。读者将会觉察到,可撕开接合缝是单个地,一步接一步地被撕开的,在各步之间,撕开力实际上降至零。
在图5所示的可撕开接合缝22的图示工作设计中,读者首先可以看见第一组接合缝部分221,222,…2213,它们之间在纵向方向的距离比在第二组接合缝部分2214,2215,…2230中的距离要小些。接合缝部分相对于安全带织网中心线M交替地从这个中心线的一侧向相对的一侧垂直地延伸,然后沿着纵向上的一个短距离延伸,再折返回去,形成一个连续的接合缝。然而,与通常的可撕开接合缝不同,接合缝部分并不是垂直于中心线M延伸的,而是与中心线成一锐角。另外,接合缝部分对于中心线M是双侧对称排列的。这种排列意味着在接合缝部分中与中心线M垂直延伸的、可撕开接合缝的第二个相邻针脚在纵向方向彼此偏移一个量S,这个偏移量S比在通常的可撕开接合缝(图4)中的量小得多。因此,假如在安全带织网的纵向方向有撕开力作用时,F撕开线之间的距离很小。实际上,在减小距离S的尺寸方面是没有限制的。因此,在纵向方向两个相邻的撕开力作用线之间,撕开安全带织网层24和26所需的力只稍微减少一点。由图5中读者还将发现,一个接合缝部分的顶点位于延伸过一个相邻接合缝部分的外端针脚的撕开力的同一作用线上。这个特点使得撕开力相等。
可撕开接合缝22产生的撕开力,除了其它许多因素之外,是与针脚靠近一起的程度或其密度有关的。在图5所示的可撕开接合缝22的设计情况中,第一组接合缝部分221至2213中的针脚靠近程度比在第二组接合缝部分2214至2230中的针脚靠近程度大些。此外,在第二组针脚中,针脚的数目是逐渐减小的,这样,接合缝部分朝着接合缝部分2230逐渐变短。由于针脚靠近程度的这种分布方式,因此可以控制撕开特性,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同时在车辆乘客系紧系统中采用的可充气吹胀保护袋的功能。
对于安全带16的带子织网部分和织网层24和26,与可撕开接合缝22中的线一样,可以使用聚脂材料。线有15%至26%的伸长度,这样可以防止接缝突然断裂和猛烈开始,而不是平稳开始撕开动作。线的极限载荷根据要求剥离力来选择。
在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形式中,可撕开的接合22a直接排列在安全带织网部分的环20a中。环20a是由两块叠合一起的安全带织网层24a和26a构成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的安全带,它包括一个安全带织网部分,该部分由两个叠合在一起的带子织网层(24,26)线成,织网层由至少一个可撕开的接合缝(22)连接,可撕开的接合缝(22)包括许多接合缝部分,它们交替地横向相对于安全带织网中心线(M)从中心线的一侧至相对的一侧,然后近似地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然后再折返回去,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安全带织网中心线(M)横向延伸的接合缝部分(221…2230)中,相应的针脚在纵向方向是彼此偏移设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相对安全带织网中心线(M)横向延伸的接合缝部分(221…2230)在这个中心线的每一侧是倾斜的,并相对于中心线相对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线(M)上的接合缝部分(221…2230)的顶点大致是排列在延伸过相邻接合缝部分的最外端针脚的直线(F撕开)上。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为,分布在带子织网部分的接合缝部分分成几组(221…2213;2214,…2030),它们与中心线垂直地延伸,在每一组中接合缝部分之间的纵向距离不同。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为,安全带的织网层(24和26)用可撕开的接合缝(22)连接,设置在安全带织网部分的环(20)内,并且其伸出至安全带织网部分的环(20)之外的自由端贴附在安全带(16)的织网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其特征在于,织网层(24a,26a)构成一个安全带织网部分的环(20a)。
专利摘要在车辆用安全带中,带子织网部分由二个叠合一起的,用可撕开的接合缝连接的安全带织网层组成,可撕开的接合缝包括若干个接合缝部分,它们交替地横向相对于带子织网的中心线从这个中心线的一侧向其相对的一侧,然后至少近似地在纵向方向延伸,然后再折返回去。在可撕开的接合缝中,在相对于带子织网中心线横向延伸的接合缝部分中的两个相应的针脚在纵向方向彼此偏移。
文档编号B60R22/16GK2228865SQ9520139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6日
发明者格尔德·克林克 申请人:Trw莱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