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防阻抱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1159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防阻抱死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摩托车技术领域。
两轮摩托车的后传动方式有皮带传动、轴传动和链条传动三种。链条传动最为普遍。
摩托车在行驶中,突然脱链(链条自从链轮上脱落)、断链(链条被链轮绷断)以及其它意外因素会造成链条猛力卷绕链轮并相互卡死。这种卡死的情况,本人在修车实践中也缕缕遇到。有的情况是断开的链条其一端被因突然失去负荷而骤然加速的发动机主动链轮猛然加速拉向链轮,在曲轴箱体和链轮盖所形成的空间中弹挤卷绕刮撞,链条与链轮相互卡死,链条的另一端被因惯性前行的后轮牵紧卷绕在后链轮上,被猛力牵紧的链条给予后链轮以巨大的牵阻反作用力,从而牵阻抱死后链轮;有的情况是脱出的链条直接卷绕阻止后链轮,并且和链罩、后平叉等相互刮撞,从而与后链轮一起被阻抱死。摩托车在行驶中如果后链轮被阻抱卡死,那么后轮被阻抱死。这是因为后链轮和轮毂之间是螺栓联接和牙嵌联接。
摩托车在行驶中变速器出现故障齿轮卡死等,卡死的齿轮卡死副轴、副轴阻死主动链轮、主动链轮牵阻死链条。后链轮会被卡死的链条牵阻抱死。对于轴传动的车型,变速器运动部件卡死也会通过传动轴阻抱死后轮。
摩托车在行驶中阻抱死的过程是瞬间完成的,骑手无精神准备,危险性很大,可导致侧滑、失控、翻车、撞车。在行驶中即使后轮未被阻抱死,只要被阻抱,导致时间延误,会给摩托车超车、会车带来更大的危险性。因为摩托车车身小,超车、会车时间短。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摩托车行驶中出现脱链、断链、变速器故障、齿轮卡死等情况时,防止后轮被阻抱。
本防阻抱死的技术方案是在摩托车变速器动力输出轴到驱动轮(包括轮出轴和驱动轮)之间增加设置离合机构。具体的离合机构很多,可采用操纵式、自动式、电磁式和其它形式的离合机构。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摩托车正常行驶时后轮结合,故障发生时后轮分离。下面只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采用离合式后链轮毂。此方式适用于链条传动的车型。
棘轮棘爪离合式后链轮毂包括联轴器1、棘齿圈2、滚动体3、棘爪4、侧盖板5、棘爪内圈6、棘齿7。如

图1所示。
棘齿圈通过螺栓与联轴器联接(联接方式很多,这里仅以螺栓联接作具体说明)。棘爪内圈通过螺栓与链轮联接,联轴器和后链轮毂螺栓联接,侧盖板起封闭作用,滚动体减小棘齿圈和棘爪内圈分离转动的阻力。安装此机构后,摩托车正常行驶时,后链轮带动棘爪内圈同步转动,棘爪内圈通过棘爪带动棘齿圈作同步转动,从而带动联轴器、后轮同步转动。摩托车在行驶中断链、脱链、齿轮卡死等故障发生时后链轮则被卡阻抱死,后链轮毂棘爪内圈被卡阻死,棘齿圈作分离转动,摩托车惯性前行。
滚柱离合式链轮毂包括联轴器1、外圈2、滚动体3、侧盖板4、内圈5、滚柱6、定位套7、弹簧8。如图2所示。
外圈与联轴器螺栓联接(联接方式很多,这里仅以螺栓联接具体说明)。联轴器与后轮毂牙嵌联接,内圈与后链轮螺栓联接,内圈通过滚柱带动外圈转动,定位套和弹簧使滚柱定位。离合原理与棘轮棘爪式相同。
楔形离合式链轮毂与滚柱离合式链轮毂没有实质性区别。
采用离合式后链轮。此方式适用于链条传动的车型。
棘轮棘爪离合式后链轮包括棘齿圈1、棘爪内圈2、滚动体3、棘爪4、侧盖板5。如图3所示。棘爪内圈和链轮毂(或后轮毂组合)、牙嵌螺栓联接,棘齿圈的外轮齿和链条相咬合,侧盖板起封闭作用,滚动体减小棘齿圈和棘爪内圈分离转动阻力。当摩托车正常行驶时,链条带动棘齿圈转动,棘齿圈通过棘爪带动棘爪内圈作同步转动。摩托车在行驶中断链、脱链、齿轮卡死等故障发生时,棘齿圈被卡阻抱死,棘爪内圈与棘齿圈分离转动,摩托车可惯性前行。
滚柱离合式后链轮包括外圈1、滚动2、测盖板3、内圈4、滚柱5、定位套6、弹簧7。如图4所示。正常行驶时外圈通过滚柱带动内圈作同步转动,定位套和弹簧使滚柱定位。离合原理与棘轮、棘爪离合式链轮相同。
楔型块离合式链轮,与滚柱离合式链轮没有实质性区别。
采用离合式后轮毂。此方式既适用于链条传动的车型,也适用于轴传动的车型。
棘轮棘爪式后轮毂包括轮毂外壳1、外圈2、卡黄3、滚动体4、侧盖板5、内圈6、棘爪7。如图5所示。
内圈上有四个螺孔与链轮毂用螺栓联接(联接方式很多,如螺栓联接,花键联接、牙嵌联接等,这里仅以螺栓联接作具体说明)包括链轮毂1、缓冲套2、螺柱3、链轮4、螺母5、如图6所示。紧固于链轮上的四个螺栓同四个缓冲套插入链轮毂的四个孔中,并用卡簧在链轮毂上轴向定位。外圈与后轮毂外壳矩形齿联接,滚动体减小外圈和内圈分离转动的阻力,侧盖板起封闭作用。当摩托车正常行驶时,内圈通过棘爪带动外圈作同步转动,外圈带动轮毂外壳从而带动后轮同步转动。当后链轮被阻抱卡死时,内圈被阻抱死,轮毂外壳与外圈同步作分离转动,摩托车惯性前行。
滚柱离合式后轮毂包括轮毂外壳1、外圈2、滚动体3、卡簧4、测盖板5、内圈6、滚柱7、定位套8、弹簧9。如图7所示。正常行驶时内圈通过滚柱带动外圈,定位套弹簧使滚柱定位。离合原理与棘轮棘爪式相同。
楔形离合式后轮毂道理同滚柱相似,内圈通过楔形体传动。
辅助方法包括下列几种曲轴箱体和链轮盖所形成的空间中,内表面尽可能平滑,减小棱角,并使主动链轮与其它件隔离,以减少链条、链轮对机体和其它部件的刮撞机会。
将主动链轮改为离合式链轮,可避免因变速器故障对链条、链轮以及后轮的阻卡。
将全封闭式链罩改为半封闭式,降低阻卡机会。
对于轴传动的车型,可将传动轴改为离合式传动轴。道理与上面的方式没有实质性区别。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克服因脱链、断链、变速器故障、齿轮卡死导致的摩托车阻抱死现象,增加行车安全性,减少摩托车发动机体和部件损伤。
离合式链轮对现有的结构改动小,即适用于轮毂组合式车型,又适用于分体式,但加厚的链轮会占去更大的空间。链轮为易耗件,离合机构会随达到使用极限的链轮被淘汰掉,设计不是最合理。采用离合式链轮毂和离合轮毂这两类方法由于离合机构和定位联接机构为分体,保养检修比较方便,结构比较合理。适用于轮毂分体式车型,后轮毂组合式需改进成分体式。
对于链条传动方式的车型,可以采用离合式链轮毂、离合式链轮、离合式轮毂等方式。对于轴传动的车型宜采用离合式轮毂的方式和离合式传动轴的方式。由于链条传动方式的车型行驶中发生阻卡故障的机会多,增加设置离合机构更有必要。
根据摩托车种类多、社会拥有量大的现状,宜采用具体车型对待的方法,选用三类方法中最适合的方法。
权利要求
1.摩托车防阻抱死结构,其技术特征为在摩托车变速器动力输出轴到驱动轮(包括输出轴和驱动轮)之间增加设置各种离合机构。使摩托车具有以下功能在正常行驶时后轮与动力结合;故障发生时,后轮与动力分离,摩托车可惯性继续前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离合式链轮毂,包括棘棘轮棘爪离合式链轮毂、滚柱离合式链轮毂、楔形离合式链轮毂和其它各种形式的增置离合机构的链轮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离合式链轮;包括棘轮棘爪离合式链轮、滚柱离合式链轮、楔形离合式链轮和其它各种形式的增置离合机构的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离合式轮毂;包括棘轮棘爪离合式轮毂、滚柱离合式轮毂、楔形离合式轮毂和其它各种形式的增置离合机构的轮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用离合式传动轴,增置各种离合机构的传动轴。
全文摘要
本技术属摩托车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行驶中发生脱链、断链、齿轮卡死等故障时,会使后轮被阻抱死。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离合式链轮或离合式链轮毂或离合式轮毂或离合式传动轴;使行驶中的摩托车发生故障时后轮能够分离转动,摩托车惯性前行。如图二所示。棘轮棘爪式后链轮毂包括棘齿圈、滚动体、棘爪、侧盖板、棘爪内圈。当故障发生时棘齿圈与棘爪可分离转动,摩托车惯性前行。
文档编号B60T8/54GK1231974SQ9810127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3日
发明者曹为民 申请人:曹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