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客车的内饰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风道、行李板以及使用该风道、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客车行李架风道、行李板材料主要为铁板、铝板等金属材料,通过折边、滚压等传统成型工艺,根据相对应的成型工艺特点,将金属板材成型成需要的形状。传统工艺的优点主要是:1、材料易获得;2、成型工艺成熟,成品率较高;缺点也显而易见:1、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不符合目前市场对轻量化要求;2、成型工艺效率不高,如折边成型,受限于人工及折边设备尺寸等客观影响;3、设备要求高,如滚压成型工艺,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设备体积大,成本高;4、不满足环保要求,传统工艺、材料制作的客车行李架,由于外表面需要包覆一层面料,遮挡裸露的金属材料并增加美观,必须要使用粘接剂;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粘接剂在气味、挥发性等环保指标上是很难满足要求,而进口粘接剂又面临成本过高的瓶颈,在目前市场高质低价、竞争激烈的大环境要求下,显然不可取。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行李板及使用该风道、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以达到产品易成型、行李架轻量化、环保以及成本低廉、外型美观等要求。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由风道、行李板、中间型材、扶手型材、外置吊架、顶部型材组成;所述的风道具有双层封闭板结构的曲线型长条板材,直线部分底面设有凹筋,曲线部分中部设有波浪筋条、双层半封闭板结构、腰圆孔和风道凹槽;行李板由二端的固定边沿1、固定边沿I1、定位凹槽1、定位凹槽I1、中部的支撑筋条、凹凸波浪状筋条和行李板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与行李板通过中间型材连接,风道与顶部型材由铆钉连接,风道上设有的风道凹槽与车身骨架连接,行李板左侧定位凹槽与中间型材的凸楞压接,行李板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与扶手型材压接,行李板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与扶手型材凸楞压接;扶手型材与外置吊架底部连接,外置吊架上部与顶部型材连接;实现了外置吊架与行李架的固定,使行李板、中间型材、外置吊架、顶部型材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结构。
[0005]所述的风道侧底面靠上部分为双层半封闭结构,位于此半封闭结构上层面开有沿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腰圆孔,此腰圆孔用做常开出风口使用;风道与中间型材连接部分由上下两层封闭板材结构实现,上、下两层封闭板材之间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筋条;在支撑筋条两侧,设有风道凹槽,用于避免板材上、下表面的缩壁。
[0006]所述的行李板与中间型材凸楞压接,通过自攻螺钉将行李板左侧面的固定边沿I与中间型材连接紧固;行李架板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与扶手型材压接后,行李板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与扶手型材凸楞压接,同时通过螺栓将行李板右侧面的固定边沿II与扶手型材连接紧固。
[0007]本发明,行李架组装简便,可模块化,产品易成型,高效、环保、轻便;优化了外观。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客车行李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风道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行李板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风道、2行李板、3中间型材、4扶手型材、5外置吊架、6顶部型材、7压条、8车身骨架1、9装饰灯罩、10自攻螺钉、11车身骨架I1、12螺栓、1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由风道1、行李板2、中间型材3、扶手型材4、外置吊架5、顶部型材6组成;所述的风道I与行李板2通过中间型材3连接,风道I与顶部型材6由铆钉13连接,风道I上设有的风道凹槽1-5与车身骨架8连接,行李板2左侧定位凹槽2-2与中间型材3的凸楞压接,装饰灯罩9安装在中间型材3上,自攻螺钉10将行李板2左侧面的固定边沿2-1与中间型材3连接紧固;行李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 2-6与扶手型材4压接,将行李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2-6与扶手型材4凸楞压接;同时通过螺栓12将行李板2右侧面的固定边沿II 2-7与扶手型材4连接紧固;扶手型材4与外置吊架5底部通过螺栓12连接紧固连接,外置吊架5上部与顶部型材6连接;外置吊架5上部与风道I与中间型材3贴紧,并通过自攻螺钉11连接紧固;风道I与顶部型材6贴合,使用铆钉将两者固定连接。实现了外置吊架与行李架的固定,使行李板、中间型材、外置吊架、顶部型材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结构。
[0013]由图2知,是风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风道I是具有双层封闭板结构1-6的曲线型长条板材,直线部分底面设有凹筋1-1,曲线部分中部设有波浪筋条1-2、双层半封闭板结构1-3、腰圆孔1-4和风道凹槽1-5 ;所述的风道I侧底面靠上部分为双层半封闭结构1-3,位于此半封闭结构上层面开有沿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腰圆孔1-4,此腰圆孔1-4用做常开出风口使用;在支撑筋条1-7两侧,设有风道凹槽1-5,用于避免板材上、下表面的缩壁。
[0014]由图3知,是行李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行李板2与中间型材3凸楞压接,通过自攻螺钉10将行李板2左侧面的固定边沿I 2-1与中间型材3连接紧固;行李架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 2-6与扶手型材4凸楞压接后,扶手型材4与外置吊架5底部通过螺栓12连接紧固,同时通过螺栓12将行李板2右侧面的固定边沿II 2-7与扶手型材4连接紧固。外置吊架5上部与风道I的顶部贴紧,并通过螺钉连接紧固;然后,风道I与顶部型材6贴合,使用铆钉13将两者固定连接。行李板2为上、下两层、相邻间隔的改性环保聚氯乙烯共挤板材,相邻间隔板材之间设有沿长度方向、左右均匀间隔布置的支撑筋条2-3 ;位于上、下两层板内表面、在支撑筋条2-3的两侧,设有行李板凹槽2-5,此凹槽用于避免板材表面缩壁;同时,在支撑筋条2-3对应的上下外表面,设有凹凸波浪状筋条2-4,此凹凸波浪状筋条2-4用于避免板材表面缩壁,另外,由于行李板2的上表面用于放置行李,故上表面的波浪状筋条2-4增加了摩擦力,起到防止行李滑动的作用,同时亦作为外观装饰,增加了产品美感;在此板材左侧下底面,设有定位凹槽2-2,用于在行李架组装时,与中间型材3的定位凸楞压接,同时,在此板材右侧的下底面,设有定位凹槽2-6,用于在行李架组装时,与扶手型材4的定位凸楞压接,此两处定位凹槽均起到安装定位作用。在此板材的左、右侧面,具有上翻的固定边沿I 2-1、固定边沿II 2-7,其中,固定边沿I 2-1通过紧固件与中间型材3连接,固定边沿II 2-7通过紧固件与扶手型材4连接。
[0015]上述实施例合图样并非限定本发明产品的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和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的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由风道(I)、行李板(2)、中间型材(3)、扶手型材(4)、外置吊架(5)、顶部型材(6)组成;所述的风道(I)具有双层封闭板结构(1-6)的曲线型长条板材,直线部分底面设有凹筋(1-1),曲线部分中部设有波浪筋条(1-2)、双层半封闭板结构(1-3)、腰圆孔(1-4)和风道凹槽(1-5);行李板(2)由二端的固定边沿I (2-1)、固定边沿II (2-7)、定位凹槽I (2-2)、定位凹槽II (2-6)、中部的支撑筋条(2-3)、凹凸波浪状筋条(2-4)和行李板凹槽(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I)与行李板(2)通过中间型材(3)连接,风道(I)与顶部型材(6)由铆钉(13)连接,风道(I)上设有的风道凹槽(1-5 )与车身骨架(8 )连接,行李板(2 )的左侧定位凹槽(2-2 )与中间型材(3 )的凸楞压接,行李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 (2-6)与扶手型材(4)压接,扶手型材(4)与外置吊架(5)底部连接,外置吊架(5)上部与顶部型材(6)连接;实现了外置吊架(5)与行李架的固定,使行李板(2)、中间型材(3)、外置吊架(5)、顶部型材(6)形成一个半封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I)侧底面靠上部分为双层半封闭结构(1-3),位于此半封闭结构上层面开有沿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布置的腰圆孔(1-4),此腰圆孔(1-4)用做常开出风口使用;风道(I)与中间型材(3)连接部分由上下两层封闭板材结构(1-6)实现,上、下两层封闭板材之间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筋条(1-7);在支撑筋条(1-7)两侧,设有风道凹槽(1-5),用于避免板材上、下表面的缩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李板(2 )与中间型材(3 )凸楞压接,通过自攻螺钉(10 )将行李板(2 )左侧面的固定边沿I (2-1)与中间型材(3)连接紧固;行李架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 (2-6)与扶手型材(4)压接后,行李板(2)右侧底面的定位凹槽II (2-6)与扶手型材(4)凸楞压接,同时通过螺栓(12)将行李板(2)右侧面的固定边沿II (2-7)与扶手型材(4)连接紧固。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风道和行李板的客车行李架总成,由风道(1)、行李板(2)、中间型材(3)、扶手型材(4)、外置吊架(5)、顶部型材(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1)与行李板(2)通过中间型材(3)连接,风道(1)与顶部型材(6)由铆钉(13)连接,扶手型材(4)与外置吊架(5)底部连接,外置吊架(5)上部与顶部型材(6)连接;实现了外置吊架(5)与行李架的固定,使行李板(2)、中间型材(3)、外置吊架(5)、顶部型材(6)形成一个半封闭结构。本发明,行李架组装简便,可模块化,产品易成型,高效、环保、轻便;优化了外观。
【IPC分类】B60H1-24, B60R5-00
【公开号】CN104709030
【申请号】CN201510112960
【发明人】戴碧晖, 梁军军, 丁坚强
【申请人】丹阳市光华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