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989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板、矩形连接管、压板、压紧螺钉以及紧固螺栓,所述矩形连接管与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压板插接于矩形连接管内,压紧螺钉螺纹连接在矩形连接管上且一端抵接于压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连接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
【背景技术】
:
[0002]汽车中座椅背靠筋在需要延伸时,常常需要在被延伸的靠筋连接处增加连接件,现有的连接件结构复杂,连接效果差。
[0003]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板、矩形连接管、压板、压紧螺钉以及紧固螺栓,所述矩形连接管与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压板插接于矩形连接管内,压紧螺钉螺纹连接在矩形连接管上且一端抵接于压板上;
[0006]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十字筋,第一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十字筋相适配的十字槽;
[0007]所述矩形连接管内均设有用于插接压板的插槽;
[0008]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通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有锥齿。
[0010]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方便,连接效果好。
【附图说明】
:
[0011 ]图1为本发明连接单元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发明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块的结构图。
[0013]图3为本发明连接单元中压板的结构图。
[0014]图4为本发明连接单元应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连接板13、矩形连接管14、压板15、压紧螺钉16以及紧固螺栓17,矩形连接管14垂直连接在第一连接块11上,连接板13垂直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2上,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通过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压板15插接于矩形连接管14内,压紧螺钉16螺纹连接在矩形连接管14,且压紧螺钉16的一端穿过矩形连接管14的侧壁并抵接于压板15上。
[0017]本发明为增加第一连接块11与第二连接块1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第二连接块12上设有十字筋120,与之相对应的,在第一连接块11上设有与该十字筋120相适配的十字槽。
[0018]本发明为便于插接压板15,在矩形连接管14内均设有用于插接压板15的插槽。
[0019]在需要座椅背靠筋时,将本发明连接组件中的矩形连接管14与需被延长的靠筋相连,拧紧压紧螺钉16,使得压板15紧抵于所述靠筋上,然后将另一根靠筋与连接板13相连。在连接板13上设有连接通孔130。
[0020]本发明为增加压板15与靠筋之间的摩擦力,继而增加本发明的连接可靠性,在压板15上设有锥齿150,拧紧压紧螺钉16后,压板15的锥齿150抵接于矩形连接管14内的靠筋上。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U)、第二连接块(12)、连接板(13)、矩形连接管(14)、压板(15)、压紧螺钉(16)以及紧固螺栓(17),所述矩形连接管(14)与连接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上,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通过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压板(15)插接于矩形连接管(14)内,压紧螺钉(16)螺纹连接在矩形连接管(14)上且一端抵接于压板(15)上; 所述第二连接块(12)上设有十字筋(120),第一连接块(11)上设有与所述十字筋(120)相适配的十字槽; 所述矩形连接管(14)内均设有用于插接压板(15)的插槽; 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连接通孔(1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座椅背靠筋的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5)上设有锥齿(150)。
【文档编号】B60N2/68GK106080325SQ20161062924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3日 公开号201610629244.5, CN 106080325 A, CN 106080325A, CN 201610629244, CN-A-106080325, CN106080325 A, CN106080325A, CN201610629244, CN201610629244.5
【发明人】张蒙阳, 吴国平
【申请人】南京创源天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