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144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背景技术】:
[0002]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震动力的一种装置,防撞梁的作用主要用于中低速碰撞时减少维修成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成员的伤害,防撞梁的安装位置需要根据车身高度,轮毂直径的大小来综合评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相容性原理,现有技术的电动汽车的防撞梁,由于没考虑到车身高度、轮毂直径以及相容性的问题,导致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两车发生相撞时,不合适的防撞梁高度既保护不到自身,还会对对方车辆造成巨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该前置防撞梁综合车身高度、轮毂直径以及与车身相容性因素,设计结构科学合理,采用缓震机构与碰撞吸能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在汽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缓碰撞冲击力对车身带来的冲击,在减少自身车体碰撞力的同时,减少车身对对方车身的损伤,达到既保护自身车体,又保护对方车体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包括车头、缓震机构和碰撞吸能机构,所述缓震机构焊接固定在车头底部,所述碰撞吸能机构设置在缓震机构内侧,并与车头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缓震机构包括缓震杠和防护圈,所述缓震杠焊接固定在车头底部,所述防护圈焊接固定缓震杠的上部,所述缓震杠和防护圈之间通过连接竖杆焊接固定连接。
[0007]所述缓震杠为内空不锈钢圆管结构,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一。
[0008]所述防护圈为内空的弧形不锈钢长板,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二。
[0009]所述防护圈的两端向内弯曲,当车身遭受碰撞时,弧形的防护圈会使对面冲撞而来的车体向两侧滑动,进而减小碰撞的冲击力。
[0010]所述碰撞吸能机构还包括吸震连接管和吸震弹簧,所述吸震连接管的一端与车头焊接固定,所述吸震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吸震连接管的内部,另一端延伸出吸震连接管,与防护圈焊接固定。
[0011]所述吸震连接管设置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防护圈内部两端并与车头焊接固定。
[0012]当车体发生碰撞,吸震连接管与吸震弹簧同时作用。将车头传来的碰撞压力以及冲击力吸收至吸震连接管,同时吸震弹簧受力压缩后反弹,与防护圈共同作用,将冲击力减缓至最小,从而保护车体。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该前置防撞梁综合车身高度、轮毂直径以及与车身相容性因素,设计结构科学合理,采用缓震机构与碰撞吸能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在汽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缓碰撞冲击力对车身带来的冲击,在减少自身车体碰撞力的同时,减少车身对对方车身的损伤,达到既保护自身车体,又保护对方车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包括车头1、缓震机构2和碰撞吸能机构3,所述缓震机构2焊接固定在车头I底部,所述碰撞吸能机构3设置在缓震机构2内侦牝并与车头I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0017]所述缓震机构2包括缓震杠21和防护圈22,所述缓震杠21焊接固定在车头I底部,所述防护圈22焊接固定缓震杠21的上部,所述缓震杠21和防护圈22之间通过连接竖杆23焊接固定连接。
[0018]所述缓震杠21为内空不锈钢圆管结构,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一。
[0019]所述防护圈22为内空的弧形不锈钢长板,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二。
[0020]所述防护圈22的两端向内弯曲。
[0021]所述碰撞吸能机构3还包括吸震连接管31和吸震弹簧32,所述吸震连接管31的一端与车头I焊接固定,所述吸震弹簧32 —端固定设置在吸震连接管31的内部,另一端延伸出吸震连接管31,与防护圈22焊接固定。
[0022]所述吸震连接管31设置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防护圈22内部两端并与车头I焊接固定。
[0023]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汽车车头下部,当车体发生碰撞,吸震连接管与吸震弹簧同时作用。将车头传来的碰撞压力以及冲击力吸收至吸震连接管,同时吸震弹簧受力压缩后反弹,与防护圈共同作用,弧形的防护圈会使对面冲撞而来的车体向两侧滑动,进而将冲击力减缓至最小,从而保护车体。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包括车头、缓震机构和碰撞吸能机构,所述缓震机构焊接固定在车头底部,所述碰撞吸能机构设置在缓震机构内侧,并与车头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震机构包括缓震杠和防护圈,所述缓震杠焊接固定在车头底部,所述防护圈焊接固定缓震杠的上部,所述缓震杠和防护圈之间通过连接竖杆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碰撞吸能机构还包括吸震连接管和吸震弹簧,所述吸震连接管的一端与车头焊接固定,所述吸震弹簧一端固定设置在吸震连接管的内部,另一端延伸出吸震连接管,与防护圈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杠为内空不锈钢圆管结构,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为内空的弧形不锈钢长板,长度为车头长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圈的两端向内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连接管设置两个,分别焊接固定在防护圈内部两端并与车头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前置防撞梁,涉及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包括车头、缓震机构和碰撞吸能机构,所述缓震机构焊接固定在车头底部,所述碰撞吸能机构设置在缓震机构内侧,并与车头内部连接,该前置防撞梁综合车身高度、轮毂直径以及与车身相容性因素,设计结构科学合理,采用缓震机构与碰撞吸能机构相互配合,能够在汽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缓碰撞冲击力对车身带来的冲击,在减少自身车体碰撞力的同时,减少车身对对方车身的损伤,达到既保护自身车体,又保护对方车体的目的。
【IPC分类】B60R19-28
【公开号】CN204279318
【申请号】CN201420719208
【发明人】王星刚
【申请人】安徽鑫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