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1519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冷却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汽车向轻量化方向的发展,使得汽车内用于安装汽车配件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动机、变速箱和电池组等都是发热体,需要相应的冷却装置。众多发热体对应的冷却装置独立存在,则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狭窄空间内、同时连接多个冷却单元的冷热介质分流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器本体和介质管路,分流器本体设置有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介质管路包括总管路和支管路,总管路分为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进水总管连接第一分流器,出水总管连接第二分流器;支管路分为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数量相同,进水支管连接第一分流器,出水支管连接第二分流器。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和气体,如水、油、冷却液等。
[0005]进水支管包括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第三进水支管和第四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包括第一出水支管、第二出水支管、第三出水支管和第四出水支管;第一进水支管与第一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支管与第一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支管与第二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支管与第二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第三进水支管与第三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第三出水支管与第三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第四进水支管与第四冷却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第四出水支管与第四冷却单元的出水口连接。
[0006]进一步地,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由在分流器本体内部固定隔板分隔而成;或者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为单独的管状结构,分流器本体由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固定连接而成,此时,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分别为多边形管或者异型管两端管口密封而成。
[0007]进一步地,分流器本体可以由更多的分流器固定连接而成,分流器的个数根据冷却单元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各个分流器之间连通,并且各个分流器连接有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连通相应的冷却单元。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此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将多条管路同时汇合于一个分流器内,冷热介质之间不串流,实现了多个发热体的集中冷却,缩小了汽车的整个冷却系统所需要的空间体积,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发展。此冷却介质分流装置适用于其他需要换热、冷却的技术领域。此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器为多边形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
[0014]I一分流器本体;11 一第一分流器;12—第二分流器;2—介质管路;21 —进水总管;22—出水总管;23—进水支管;23a—第一进水支管;23b—第二进水支管;23c—第二进水支管;23d—第四进水支管;24—出水支管;24a—第一出水支管;24b—第二出水支管;24c—第三出水支管;24d—第四出水支管;31—第一冷却单元;32—第二冷却单元;33—第三冷却单元;34—第四冷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分流器本体I和介质管路2,分流器本体I内部固定隔板,将分流器本体I分隔为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 ;或者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为单独的管状结构,分流器本体I由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固定连接而成,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分别为多边形管或者异型管两端管口密封而成。介质管路2包括总管路和支管路,总管路分为进水总管21和出水总管22,进水总管21连接第一分流器11,出水总管22连接第二分流器12 ;支管路分为进水支管23和出水支管24,进水支管23和出水支管24数量相同,进水支管23连接第一分流器11,出水支管24连接第二分流器12。
[0017]如附图2所示,进水支管23包括第一进水支管23a、第二进水支管23b、第三进水支管23c和第四进水支管23d ;出水支管24包括第一出水支管24a、第二出水支管24b、第三出水支管24c和第四出水支管24d ;第一进水支管23a与第一冷却单元31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支管24a与第一冷却单元31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支管23b与第二冷却单元32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支管24b与第二冷却单元32的出水口连接;第三进水支管23c与第三冷却单元33的进水口连接,第三出水支管24c与第三冷却单元33的出水口连接;第四进水支管23d与第四冷却单元34的进水口连接,第四出水支管24d与第四冷却单元34的出水口连接。
[0018]分流器本体I可以由更多的分流器固定连接而成,分流器的个数根据冷却单元个数的增加而增加,各个分流器之间连通,并且各个分流器连接有进水支管23和出水支管24连通相应的冷却单元。
[0019]冷却介质可以为液体和气体,如水、油、冷却液等。进水总管21连接冷却水泵,为整个冷却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进水支管23连接需要冷却的发热体的冷却单元的进水口,出水支管24连接冷却单元的出水口。低温的冷却介质通过进水总管21进入第一分流器11,冷却介质在第一分流器11中进行分流,进入各个冷却单元,冷却发热体后,冷却介质温度升高,汇合于第二分流器12,从出水总管22中流出。通过此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将多条管路同时汇合于一个分流器内,冷热介质之间不串流,实现了多个发热体的集中冷却,缩小了汽车的整个冷却系统所需要的空间体积,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发展。此冷却介质分流装置适用于其他需要换热、冷却的技术领域。
【主权项】
1.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分流器本体(I)和介质管路(2),分流器本体⑴包括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介质管路(2)包括总管路和支管路,总管路分为进水总管(21)和出水总管(22),进水总管(21)连接第一分流器(11),出水总管(22)连接第二分流器(12);支管路分为进水支管(23)和出水支管(24),进水支管(23)和出水支管(24)数量相同,进水支管(23)连接第一分流器(11),出水支管(24)连接第二分流器(12) 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支管(23)包括第一进水支管(23a)、第二进水支管(23b)、第三进水支管(23c)和第四进水支管(23d);出水支管(24)包括第一出水支管(24a)、第二出水支管(24b)、第三出水支管(24c)和第四出水支管(24d);第一进水支管(23a)与第一冷却单元(31)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支管(24a)与第一冷却单元(31)的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支管(23b)与第二冷却单元(32)的进水口连接,第二出水支管(24b)与第二冷却单元(32)的出水口连接;第三进水支管(23c)与第三冷却单元(33)的进水口连接,第三出水支管(24c)与第三冷却单元(33)的出水口连接;第四进水支管(23d)与第四冷却单元(34)的进水口连接,第四出水支管(24d)与第四冷却单元(34)的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由在分流器本体(I)内部固定隔板分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分别为独立的管状结构,分流器本体(I)由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固定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分流器(11)和第二分流器(12)分别为多边形管两端管口密封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热介质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器本体和介质管路,分流器本体设置有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介质管路包括总管路和支管路,总管路分为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进水总管连接第一分流器,出水总管连接第二分流器;支管路分为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数量相同,进水支管连接第一分流器,出水支管连接第二分流器。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与冷却单元连接,低温的冷却介质在第一分流器中分流进入各个冷却单元,换热后,温度升高的冷却介质汇集在第二分流器,从出水总管流出。此实用新型将多条管路同时汇合于一个分流器内,冷热介质之间不串流,实现了多个发热体的集中冷却。
【IPC分类】B60K11-02
【公开号】CN204323035
【申请号】CN201420785696
【发明人】杨新鹏, 马丹, 喻一桂, 朱家刚
【申请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