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60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及配置该稳定杆衬套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用于防止汽车转弯时车身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以保持车身平衡状态。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呈“U”形结构,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在杆身的中部配装稳定杆衬套,所述稳定杆衬套通过卡箍固定在车架上,对稳定杆起着支撑、定位和减震的作用。
[0003]现有的稳定杆衬套一般采用天然橡胶直接硫化成型,其内孔与稳定杆过盈配合,为了便于装配,在稳定杆衬套上设置切口,稳定杆衬套与车架配合面为平面,与卡箍配合面一般为曲面,稳定杆衬套、稳定杆、卡箍以过盈配合方式组装为一体。当汽车转弯和通过颠簸路面时,稳定杆会产生弹性形变,带动稳定杆衬套扭转,同时稳定杆衬套被压缩,因此要求稳定杆衬套具有良好的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和耐磨性能。另外稳定杆衬套长期使用后,在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之间产生间隙,因此稳定杆衬套与卡箍之间需有一定的预压缩量;但是橡胶材质的稳定杆衬套压缩后会向两端延伸,导致压缩量很难保持,而且现有的稳定杆衬套内孔壁大多采用圆柱面结构,极易造成稳定杆与稳定杆衬套相对转动的问题,使稳定杆衬套内孔壁磨损严重,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之间间隙增大,泥沙进入,进一步加剧了稳定杆衬套内孔壁的磨损,造成恶性循环,不仅缩短了稳定杆衬套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导致了稳定杆产生异响的现象。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名称为“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下列技术方案:汽车稳定杆衬套包括橡胶衬套本体,橡胶衬套本体的通孔内设有保证汽车稳定杆与橡胶衬套本体相对转动的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橡胶衬套本体之间设有硫化层。具有该结构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将轴承硫化到橡胶衬套中,虽然可以增加衬套的径向刚度,固定稳定杆,使其不会上下摆动;稳定杆可以在轴承中自由转动而不用担心衬套发生扭转,同时增加了衬套的使用寿命,也解决了异响的问题。但具有该结构的汽车稳定杆衬套也同时增加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以解决现有稳定杆衬套使用寿命短、稳定杆存在异响的问题,同时达到降低汽车稳定杆衬套制造成本的目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固定安装在汽车稳定杆的中部,设有与车架配合的上平面及与卡箍配合的圆弧曲面型外壁,在所述圆弧曲面型外壁上设有装配工艺切口,所述稳定杆衬套还设置前后贯通的内孔,所述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所述内孔的中心轴线平行布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中预埋刚性骨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为橡胶衬套。
[0011]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中设有预埋金属或尼龙材质的骨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内孔两端均设置密封唇边。
[0013]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与汽车稳定杆过盈配合装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与汽车稳定杆硫化为一体。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具有以下优势: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在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凹槽,因此在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装配后,减少了与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两者之间的磨损面缩小;由于该稳定杆衬套内孔结构在稳定杆转动过程中,更容易将稳定杆抱紧,并与稳定杆同步转动,从而避免了两者相对转动造成的磨损问题。同时,在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过盈配合装配时,上述稳定杆衬套内孔结构给橡胶材质的稳定杆衬套提供了压缩空间,因此可以减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延伸量,解决了稳定杆衬套压缩量难以保持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与现有技术中设有保证汽车稳定杆与橡胶衬套本体相对转动轴承的技术方案比较,降低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减少了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制造成本
[00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置上述稳定杆衬套的汽车,以提高汽车悬架的稳定性能,改善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00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9]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的稳定杆上配装上述汽车稳定杆衬套。
[0020]所述汽车与上述汽车稳定杆衬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沿竖直平面剖切后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5]图4为图3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3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上平面,2、圆弧曲面型外壁,3、内孔,4、装配工艺切口,5、骨架,6、密封唇边,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1]参看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固定安装在汽车稳定杆的中部,通过与汽车稳定杆过盈配合方式或与汽车稳定杆硫化为一体的方式装配,在汽车稳定杆衬套上设有与车架配合的上平面I及与卡箍配合的圆弧曲面型外壁2,在所述圆弧曲面型外壁2上设有装配工艺切口 4,所述稳定杆衬套还设置前后贯通的内孔3,所述内孔3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7,所述凸台7与所述内孔3的中心轴线平行布置;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采用弹性材料,其最佳实施例为稳定杆衬套采用橡胶材质,在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中预埋金属或尼龙材质的骨架5 ;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内孔3两端均设置密封唇边6。
[0032]参看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在内孔3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形成凹槽,因此在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装配后,减少了与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两者之间的磨损面缩小;同时该稳定杆衬套内孔结构在稳定杆转动过程中,更容易将稳定杆抱紧,并与稳定杆同步转动,从而避免了两者相对转动造成的磨损问题。另外,在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过盈配合装配时,上述稳定杆衬套内孔结构给橡胶材质的稳定杆衬套提供了压缩空间,因此可以减少稳定杆衬套的轴向延伸量,解决了稳定杆衬套压缩量难以保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在其内部预埋金属或尼龙材质的骨架5,不仅较好地保持了内孔的压缩量,而且增大了稳定杆衬套的刚度,保证了稳定杆衬套与稳定杆之间紧密贴合,从而降低异响的发生几率,另外由于稳定杆衬套轴向刚度增大,还可以避免稳定杆的横向窜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在稳定杆衬套内孔3两端均设置了密封唇边6,有效地避免了泥沙进入到稳定杆衬套内孔中,从而减轻了稳定杆衬套内孔的磨损,延长了稳定杆衬套的使用寿命。
[0033]为了提高汽车悬架的稳定性能,改善车辆的驾乘舒适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的稳定杆上配装上述汽车稳定杆衬套。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固定安装在汽车稳定杆的中部,设有与车架配合的上平面(I)及与卡箍配合的圆弧曲面型外壁(2),在所述圆弧曲面型外壁(2)上设有装配工艺切口(4),所述稳定杆衬套还设置前后贯通的内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3)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7)与所述内孔(3)的中心轴线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中预埋刚性骨架(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为橡胶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中设有预埋金属或尼龙材质的骨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内孔(3)两端均设置密封唇边(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与汽车稳定杆过盈配合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与汽车稳定杆硫化为一体。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的稳定杆上配装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稳定杆衬套及汽车,所述汽车稳定杆衬套固定安装在汽车稳定杆的中部,设有与车架配合的上平面及与卡箍配合的圆弧曲面型外壁,在所述圆弧曲面型外壁上设有装配工艺切口,所述稳定杆衬套还设置前后贯通的内孔,所述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一组长条形凸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稳定杆衬套解决了现有稳定杆衬套使用寿命短、稳定杆存在异响的问题,保证了车辆运行的稳定性。<i/>
【IPC分类】B60G21-055
【公开号】CN204432295
【申请号】CN201420840335
【发明人】郑艳玲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