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尤其是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B60K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驱动装置的联合控制;车辆动力装置与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LNG后置双气瓶固定支架总成是由几根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如图1所示),气瓶安装座103固定在长方体框架101中部的底层和上层,每层有两个,长方体框架底层具备用于安装汽化器、缓冲罐、自增压盘管等配件的空间及固定位置的安装孔104,长方体框架底部焊接副梁102,副梁固定在车架上,该种框架总重达280kg左右,全框架高1900mm。
[0003]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对新能源装备的大力推进,如何做到更加节能环保、怎样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宄的项目,由此汽车轻量化这一概念进入人们的研宄视野,成为车企的节能减排的“不二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LNG供气系统框架的重量,从而减轻整车重量,减少汽车耗气量,为车主节省大笔燃气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同时其高度方向通过降低安装附梁的高度,并在保证气瓶顺利安装的前提下降低矩形钢框架总成的高度,从而使整车的通过性大大改善,使整车保持LNG燃料充足的前提下更加适合在有限高路桥的地区使用,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包括矩形钢框架总成,该矩形钢框架总成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地连接有上气瓶支座和下气瓶支座;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附梁,该安装附梁包括附梁主体和设置于该附梁主体间的筋板,以及与该附梁主体对应设置的封板,所述附梁主体一侧与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底部固定焊接,另一侧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封板相应位置处也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还连接有缓冲罐支座和汽化器支座,其上均设有安装孔。
[000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中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包括底部前后横梁和底部左右纵梁,中部前后横梁和中部左右纵梁,以及顶部前后横梁和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梁,所述中部前后横梁和所述顶部前后横梁与所述支撑梁的直角连接处分别固定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
[000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中所述上气瓶支座和下气瓶支座与车用LNG供气系统接触面呈圆弧形。
[0009]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中所述附梁主体为钢板折弯矩形条,其厚度为8_,高度为120_。
[001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中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高度为1270mm。
[00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减轻供气系统框架的重量来减轻整车重量,减少汽车耗气量,为车主节省大笔燃气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供气系统框架在全框架的基础上去掉瓶尾1/3、气瓶头部大部分、原全框架上部和中部的矩形钢框架而减轻整个供气系统的重量,从而减少能量消耗;通过性方面,供气系统宽度减小,高度方向通过降低安装附梁的高度并在保证气瓶顺利安装的前提下降低矩形钢框架总成的高度,从而使整车的通过性大大改善,使整车保持LNG燃料充足的前提下更加适合在有限高路桥的地区使用,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14]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0015]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0016]图5:本实用新型安装附梁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上气瓶支座,2-矩形钢框架总成,3-下气瓶支座,4-安装附梁,5-缓冲罐支座,6-汽化器支座,7-封板,8-筋板,9-附梁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讲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9]如图2?图5所示,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包括矩形钢框架总成2,矩形钢框架总成2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地连接有上气瓶支座I和下气瓶支座3,其中,上气瓶支座I的作用是与拉带一起安装固定上部气瓶,使气瓶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能承受车辆行驶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力,上气瓶支座I材料是Q235系列碳钢,上气瓶支座I与矩形钢框架总成2之间以螺栓螺母连接,方便以后检修调换气瓶,下气瓶支座3的作用是与拉带一起安装固定下部气瓶,使气瓶在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能承受车辆行驶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力,下气瓶支座3材料也是Q235系列碳钢,下气瓶支座3与矩形钢框架总成2焊接牢固。
[0020]矩形钢框架总成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附梁4,该安装附梁4包括附梁主体9和设置于附梁主体9间的筋板8,以及与附梁主体9对应设置的封板7,附梁主体9 一侧与矩形钢框架总成2底部固定焊接,另一侧设有若干安装孔,封板7相应位置处也开设有安装孔;矩形钢框架总成2的底部还连接有缓冲罐支座5和汽化器支座6,其上均设有安装孔。
[0021]为降低整个框架的高度且方便安装附梁4与车架安装,附梁主体9用8mm钢板折弯而成,高度定为120_,上面打一定数量螺栓安装孔(封板相应位置开螺栓工艺安装孔),为保证安装附梁有足够的强度与刚性,附梁主体9内部焊接封板7和筋板8以达到此目的,安装附梁4的所有部件都用Q345R碳钢材料制作。
[0022]另外,矩形钢框架总成2,高度为1270mm,包括底部前后横梁和底部左右纵梁,中部前后横梁和中部左右纵梁,以及顶部前后横梁和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梁,所述中部前后横梁和所述顶部前后横梁与所述支撑梁的直角连接处分别固定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
[0023]上气瓶支座I和下气瓶支座2与车用LNG供气系统接触面呈圆弧形。
[0024]缓冲罐支座5用来固定缓冲罐,安装孔位与缓冲罐安装孔相配,它焊接在矩形钢框架总成2的最底部,为缓冲罐的安装预留出足够空间,同样,汽化器支座6用来固定汽化器,安装孔位与汽化器安装孔相配,它焊接在矩形钢框架总成2的最底部,也为汽化器的安装预留出足够空间。
[0025]该种结构受力承重性能良好,经应力分析得知:在承受六种工况即1、下冲:加载3倍重力;2、前冲:加载2倍重力;3、后冲:加载2倍重力;4、侧冲:加载2倍重力;5、组合加载:组合下冲、前冲和侧冲;6、组合下冲、后冲和侧冲,在六种远远超出实际受力的工况下框架都能承受这些载荷,而且在充装同样的LNG的情况下,轻量化限高框架重量更轻,比原全框架减轻约150kg重量,从而更加节省能耗,另外通过性好,原全框架高1900_,轻量化限高框架高1270mm,在路桥限高地区更加适用。
[0026]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减轻供气系统框架的重量来减轻整车重量,减少汽车耗气量,为车主节省大笔燃气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供气系统框架在全框架的基础上去掉瓶尾1/3、气瓶头部大部分、原全框架上部和中部的矩形钢框架而减轻整个供气系统的重量,从而减少能量消耗;通过性方面,供气系统宽度减小,高度方向通过降低安装附梁的高度并在保证气瓶顺利安装的前提下降低矩形钢框架总成的高度,从而使整车的通过性大大改善,使整车保持LNG燃料充足的前提下更加适合在有限高路桥的地区使用,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0027]当然,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典型应用的示例性说明,通过对相同或相似技术特征的组合与替换,可以形成多种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包括矩形钢框架总成,该矩形钢框架总成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地连接有上气瓶支座和下气瓶支座;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附梁,该安装附梁包括附梁主体和设置于该附梁主体间的筋板,以及与该附梁主体对应设置的封板,所述附梁主体短边侧与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底部固定焊接,另一平面宽边侧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封板相应位置处也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还连接有缓冲罐支座和汽化器支座,其上均设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包括底部前后横梁和底部左右纵梁,中部前后横梁和中部左右纵梁,以及顶部前后横梁和竖直方向上的支撑梁,所述中部前后横梁和所述顶部前后横梁与所述支撑梁的直角连接处分别固定焊接有三角形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气瓶支座和下气瓶支座与车用LNG供气系统接触面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梁主体为钢板折弯矩形条,其厚度为8mm,高度为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高度为127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LNG供气系统轻量化限高框架,包括矩形钢框架总成,该矩形钢框架总成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地连接有上气瓶支座和下气瓶支座;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附梁,该安装附梁包括附梁主体和设置于该附梁主体间的筋板,以及与该附梁主体对应设置的封板,所述附梁主体短边侧与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底部固定焊接,另一平面宽边侧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封板相应位置处也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矩形钢框架总成的底部还连接有缓冲罐支座和汽化器支座,其上均设有安装孔。该技术方案能够减轻LNG供气系统框架的重量同时降低矩形钢框架总成的高度。
【IPC分类】B60K15-07
【公开号】CN204506542
【申请号】CN201520167810
【发明人】廖建明, 闻庆, 杨先鲁
【申请人】宁波明欣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