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及具有该立柱结构的自卸车侧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柱,尤其涉及了一种车厢立柱,另外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立柱结构的自卸车侧厢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自卸车侧厢板由一整块钢质平板组成,在装载货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装载重物、重心不平衡等货物以及满载的过程中,货物间的挤压力超出车厢侧厢板的抗挤压强度,造成车厢侧板的变形与折断;一些自卸车,为了提高车厢侧厢板的抗挤压强度,通常在车厢侧厢板增加立柱及横撑,该类自卸车侧厢板的组成为平板、位于平板前端的前立柱、位于平板后端的后立柱、位于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与平板相连的中立柱、位于平板上端的上帮和位于平板下端的下帮。
[0003]自卸车侧厢板的中立柱通常由平板折弯而成,呈中空U型,如图1所示。这种立柱由于局部强度不足,在同平板、横撑焊接后容易产生下凹变形,影响车厢整体的外观和质量,另外,车厢外表基本上都为平面,形成单一、呆板的视觉感受。
[0004]因此,如何增强中立柱的强度,抵抗焊接变形,在提高侧厢板质量的同时又能改善其外观,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抗变形能力强、结构新颖、经济实用且推广良好的立柱以及采用该立柱结构的自卸车侧厢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柱,由一个正面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面板两侧的侧面板构成,呈中空U形,所述正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由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构成。
[0007]基于上述,所述凹槽凹向所述立柱的中空部位设置。
[0008]基于上述,所述凹槽的底面呈方形,所述凹槽的侧面由四块等腰梯形构成。
[0009]基于上述,所述底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正面板的侧边平行。
[0010]基于上述,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多边形,所述凹槽的侧面由多个等腰梯形构成。
[0011]基于上述,所述凹槽是圆槽。
[0012]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正面板上设置冲压形成的凹槽,增强立柱的强度,能够有效的抵抗货物挤压所产生的压力,防止立柱变形,而且所述凹槽由冲压模具冲压形成,生产工艺简单,可复制程度高,便于推广。
[0013]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科学、抗变形能力强、结构新颖、经济实用且推广良好等优点。
[0014]一种以所述立柱为中立柱的自卸车侧厢板,还包括平板和横撑,所述中立柱与所述横撑的连接部位对应于所述中立柱的凹槽。
[0015]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以所述立柱为中立柱,增强了中立柱的强度,在该中立柱与平板和横撑焊接后,使其不再出现下凹变形,从而有效地增强了自卸车侧厢板抗变形能力,进而提高自卸车侧厢板强度,同时又改善其外观,消除车厢外表视觉上单一、呆板的感觉。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科学、抗变形能力强、结构新颖、经济实用且推广良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立柱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立柱的主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立柱的A-A向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立柱的B-B向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自卸车侧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立柱,由一个正面板2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面板两侧的侧面板I构成,呈中空U形,为了增强所述立柱的强度,所述正面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形成的凹槽3,所述凹槽3由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构成。
[0024]为了使立柱获得最佳的强度,所述凹槽3凹向所述立柱的中空部位设置。
[0025]为了使凹槽易成型且成型稳定,所述凹槽3的侧面由四块等腰梯形构成。
[0026]为了增加凹槽的受力面积,增强其强度,所述底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正面板2的侧边平行。
[0027]为了使凹槽的外形多样、美观,所述凹槽3的底面还可以呈多边形,所述凹槽3的侧面由多个等腰梯形构成;所述凹槽3还可以是圆槽或者其他形状。
[0028]应当提出的是,该立柱可用于任何需要提高其强度的结构中,用于提高其抗变形能力。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5所示,一种自卸车侧厢板,包括平板4、位于所述平板4前端的前立柱5、位于所述平板4后端的后立柱6、位于所述前立柱5与所述后立柱6之间与平板4相连的中立柱7、位于所述中立柱7之间以及所述中立柱7与所述前立柱5和所述后立柱6之间的横撑8、位于所述平板4上端的上帮9和位于平板下端的下帮10,所述中立柱7的正面板2上设置有一个冲压形成的方形凹槽3,所述中立柱7和所述横撑8的连接部位对应于所述凹槽3,均位于所述中立柱7的中间位置。
[0031]为了使立柱获得最佳的强度,所述凹槽3凹向所述立柱的中空部位设置。
[0032]为了增加凹槽的受力面积,增强其抗挤压强度,所述底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正面板2的侧边平行。
[0033]为了使凹槽的外形多样、美观,所述凹槽3的底面还可以呈多边形,所述凹槽3的侧面由多个等腰梯形构成;所述凹槽3还可以是圆槽。
[0034]应当说明的是,由于凹槽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横撑和所述中立柱的连接部位,所以,在增加横撑的同时,中立柱上的凹槽数量也相应增多。
[00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立柱,由一个正面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面板两侧的侧面板构成,呈中空U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由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凹向所述立柱的中空部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呈方形,所述凹槽的侧面由四块等腰梯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的其中一对侧边与所述正面板的侧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多边形,所述凹槽的侧面由多个等腰梯形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圆槽。
7.一种以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立柱为中立柱的自卸车侧厢板,它还包括平板和横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柱与所述横撑的连接部位对应于所述中立柱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及具有该立柱结构的自卸车侧厢板,立柱由一个正面板和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面板两侧的侧面板构成,呈中空U形,所述正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冲压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由底面和设置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构成。一种以所述立柱为中立柱的自卸车侧厢板,它还包括平板和横撑,所述中立柱和所述横撑的连接部位对应于所述中立柱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正面板增设凹槽,增强立柱强度,从而增强采用该立柱结构的中立柱的强度,进而提高具有该中立柱结构的自卸车厢侧板的质量,同时改善外观。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科学、抗变形能力强、结构新颖、经济实用且推广良好等优点。
【IPC分类】B60P1-28
【公开号】CN204526942
【申请号】CN201520093745
【发明人】葛志强, 袁斌, 韩月琴, 刘亚
【申请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