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地指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更多地进入家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天窗具有令人沐浴阳光,更加接近大自然的功用,同时还可以快速通风换气,去除雾气等功用,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匹配和采用。
[0003]为了通用性要求,现在传统的天窗导轨一般设计为直导轨,在装配时,直导轨与弧形车顶以及弧形天窗加强环之间会形成明显的空洞,这种结构导致的缺陷有:使得车辆在天窗打开时灰尘进入侧面空洞,灰尘在侧面空洞内堆积会导致天窗关闭后车内空气质量变差;在某些情况下,如侧面停放在较高路肩时,从天窗密封条渗入的雨水还可能滴落在天窗导轨的流水槽以外的内顶棚上;露出杂乱的安装界面和侧面空洞,影响天窗的感知质量。
[0004]已经有设计出遮挡天窗机械组件的天窗装饰罩,它同时具备遮挡安装界面的作用。但是,该装饰罩具有价格高,调试困难,耐久后外形会发生变形的缺点,在天窗开启状态,天窗装饰罩会随着天窗玻璃滑向后方,露出安装界面和车顶侧面空洞,无法起到阻挡雨水或灰尘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将天窗安装界面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进入天窗与车顶的安装空间内,减少雨水进入车身的风险。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带有天窗的顶盖、与顶盖焊接的加强环以及设置在加强环下方左右两侧的左导轨和右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横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所述左挡板其中一臂与左导轨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与左导轨间的竖直空间;所述右挡板其中一臂与右导轨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与右导轨间的竖直空间。
[0007]优选的,所述左挡板其中一臂外侧设有左U型卡钩,所述左U型卡钩卡接在左导轨外侧边缘,所述左挡板下方设有左卡扣,所述左导轨上设有与左卡扣对应的孔,所述左卡扣穿过左导轨上的孔使左挡板与左导轨卡位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右挡板其中一臂外侧设有右U型卡钩,所述右U型卡钩卡接在右导轨外侧边缘,所述右挡板下方设有右卡扣,所述右导轨上设有与右卡扣对应的孔,所述右卡扣穿过右导轨上的孔使右挡板与右导轨卡位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左挡板上左U型卡钩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左挡板上左卡扣为一个或多个。
[0010]优选的,所述左挡板L型的条状板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左加强筋。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右挡板上右U型卡钩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右挡板上右卡扣为一个或多个。
[0012]优选的,所述右挡板L型的条状板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右加强筋。
[0013]本实用新型中,在左右两侧导轨上安装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将左右两侧导轨与加强环之间的竖直空间进行遮挡,阻挡雨水或灰尘进入侧面空洞;避免形成明显空洞,露出里面杂乱的安装界面。
[001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左挡板和右挡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可以持久有效地阻挡雨水或灰尘进入直导轨与弧形车顶以及弧形天窗加强环之间形成的空洞,同时降低直导轨天窗的装配界面的杂乱和空洞感,提升用户的感知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无顶盖和加强环)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面图(左挡板处)
[0017]图3为左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左挡板与左导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右挡板与右导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顶盖2.加强环3.天窗前框架4.左导轨5.右导轨6.左挡板7.右挡板8.天窗中横梁9.装饰条10.内饰板61.左U型卡钩62.左卡扣63.左加强筋71.右U型卡钩72.右卡扣73.右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天窗的顶盖1、与顶盖I焊接的加强环2以及设置在加强环2下方左右两侧的左导轨4和右导轨5,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导轨4和右导轨5上的左挡板6和右挡板7。左导轨4和右导轨5为水平方向设置的直导轨,天窗前框架3两侧连接左右框架,左导轨4和右导轨5安装在两侧的左右框架上,左右框架间还设有天窗中横梁8。如图3-4所示,左挡板6为横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L型的条状板的一臂为水平方向,另一臂为竖直方向,左挡板6水平方向的一臂外侧设有左U型卡钩61,左U型卡钩61卡接在左导轨4外侧边缘,左挡板6水平方向一臂的下方设有左卡扣62,左卡扣62为根部连接在左挡板上的楔形卡扣,左导轨4上设有与左卡扣62对应的孔,左卡扣62穿过左导轨4上的孔将左挡板6与左导轨4卡位连接。左挡板6上左U型卡钩61为一个或多个,左卡扣62为一个或多个,左U型卡钩61与左卡扣62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左U型卡钩61与左卡扣62均为4个。如图2所示,左挡板6竖直方向的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左导轨4间的竖直空间,左挡板6竖直方向的一臂的高度可根据加强环2与左导轨4间竖直距离设计成相匹配的高度,但一般保证左挡板6上端与加强环2竖直方向距离大于5_,以免妨碍加强环2的装配。左挡板6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多个左加强筋63。左导轨4与其下方的内饰板10边缘通过装饰条9进行包裹。
[0023]如图5所示,右挡板7结构与左挡板6结构为左右对称,右挡板7为横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L型的条状板的一臂为水平方向,另一臂为竖直方向,右挡板7水平方向的一臂外侧设有右U型卡钩71,右U型卡钩71卡接在右导轨5外侧边缘,右挡板7水平方向一臂的下方设有右卡扣72,右导轨5上设有与右卡扣72对应的孔,右卡扣72穿过右导轨5上的孔使右挡板7与右导轨5卡位连接。右挡板7上右U型卡钩71为一个或多个,右卡扣72为一个或多个,右U型卡钩71与右卡扣72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右U型卡钩71与右卡扣72均为4个。右挡板7竖直方向的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右导轨5间的竖直空间,一般保证右挡板7上端与加强环2竖直方向距离大于5mm,以免妨碍加强环2的装配。右挡板7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多个右加强筋73。
[0024]安装时将左挡板6的左U型卡钩61对应卡在左导轨4边缘,左U型卡钩61将左挡板6在水平方向进行限位;左卡扣62卡入左导轨4上对应的孔内,左卡扣62将左挡板6在竖直方向进行限位。左挡板6竖直方向的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左导轨4间的竖直空间,避免形成明显空洞,导致天窗打开时灰尘、雨水进入,同时露出里面杂乱的安装界面。
[0025]同样的,安装时将右挡板7的右U型卡钩71对应卡在右导轨5边缘,右U型卡钩71将右挡板7在水平方向进行限位;右卡扣72卡入右导轨5上对应的孔内,右卡扣72将右挡板7在竖直方向进行限位。右挡板7竖直方向的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右导轨5间的竖直空间,避免形成明显空洞,导致天窗打开时灰尘、雨水进入,露出里面杂乱的安装界面。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带有天窗的顶盖(I)、与顶盖(I)焊接的加强环(2)以及设置在加强环(2)下方左右两侧的左导轨(4)和右导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导轨(4)和右导轨(5)上的左挡板(6)和右挡板(7),所述左挡板(6)和右挡板(7)均为横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所述左挡板(6)其中一臂与左导轨(4)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左导轨(4)间的竖直空间;所述右挡板(7)其中一臂与右导轨(5)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2)与右导轨(5)间的竖直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6)其中一臂外侧设有左U型卡钩(61),所述左U型卡钩(61)卡接在左导轨(4)外侧边缘,所述左挡板(6)下方设有左卡扣(62),所述左导轨(4)上设有与左卡扣(62)对应的孔,所述左卡扣(62)穿过左导轨(4)上的孔使左挡板(6)与左导轨(4)卡位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7)其中一臂外侧设有右U型卡钩(71),所述右U型卡钩(71)卡接在右导轨(5)外侧边缘,所述右挡板(7)下方设有右卡扣(72),所述右导轨(5)上设有与右卡扣(72)对应的孔,所述右卡扣(72)穿过右导轨(5)上的孔使右挡板(7)与右导轨(5)卡位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6)上左U型卡钩(61)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左挡板(6)上左卡扣(62)为一个或多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6)L型的条状板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左加强筋(6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7)上右U型卡钩(71)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右挡板(7)上右卡扣(72)为一个或多个。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7)L型的条状板的两臂间沿板纵向设有右加强筋(7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窗的挡板连接结构,包括带有天窗的顶盖、与顶盖焊接的加强环以及设置在加强环下方左右两侧的左导轨和右导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导轨和右导轨上的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为横截面为L型的条状板,所述左挡板其中一臂与左导轨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与左导轨间的竖直空间;所述右挡板其中一臂与右导轨连接,另一臂遮挡加强环与右导轨间的竖直空间。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左挡板和右挡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不需要复杂的调试,能阻挡雨水或灰尘进入侧面空洞,而且避免形成明显空洞,露出里面杂乱的安装界面。
【IPC分类】B60J7/04, B60J10/10
【公开号】CN204726208
【申请号】CN201520486532
【发明人】潘海炎, 李源, 管涛, 杜宇亮
【申请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