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能电动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小车,特别是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
【背景技术】
[0002]国家在环境保护,污染的治理,雾霾的治理,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唤醒了国人走改革创新支路,像科学技术进军,提高劳动生成力,使国家经济稳步发展,并走向世界各国之前。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得从根本去解决;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因此每家每户都有的了自己的车,不管是电瓶车,摩托车还是汽车;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在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0003]如何少用或不用快枯竭的资源并又不污染环境,是现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今汽车或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的很大原因,因此就很多人选择用电瓶车作为交通工具,但是使用电瓶车就有个充电的老大难问题;如果在路途中没有电了,只有推着电瓶车走,直到有充电的地方,况且找到了充电的地方充电的时间也十分长,间接的就浪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为了解决如今电瓶车充电难和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本使用新型在此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节约能源,能有效解决电瓶车在路上充电难问题的新型节能电动小车。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电源控制主体,车体和小车驱动装置,车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电源组位于车体中的车座下面。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包括了 A组电瓶,B组电瓶,C组电瓶和D组电瓶;C组电瓶和D组电瓶位于驾驶室座凳下方;每组电瓶均设置有两个铜薄片接触点,并两个铜薄片有正负之分;四组电瓶分别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主体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在电源控制主体上部设置有充电导体圈和用电导体圈,用电导体圈和充电导体圈位于外导体内侧和内导体外侧之间;用电导体圈和充电导体圈外侧分别设置有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和用电线路导电接触点;
[0008]充电线路一端与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连接,并固定在内导体上,另一端直接与充电接触柱连接;在电源控制主体下部设置有A组电瓶接触柱,B组电瓶接触柱,C组电瓶接触柱和D组电瓶接触柱;且各个电瓶接触柱均设置在外导体内侧。
[0009]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过程中四组电瓶轮流使用,在车的顶部为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车在运转的过程中可以充电,使车在运转工程中用去的电能迅速的补上,达到连续运转的目的。本使用新型在运作的过程中,四组电瓶是固定的,用电接触点和充电接触点是并列一前一后顺时针转动的;例如目前提供电能的是B组电瓶,充电的电瓶是A组电瓶,当B组电瓶电用完过后应当转动顺时针转向开关,此时应为D组电瓶充电,A组电瓶放电;每当用完一个电瓶电量时,充电电瓶组和用电电瓶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变化为顺时针变化;同时在驾驶室中可以自动控制电瓶组充满电后自动换到下一组电瓶充电。本市使用新型的所有线路均处于隐藏状态,防止不小心破坏电路而导致小车不能正常工作。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1]优点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能源并储存起来,实现了环保节能,实现零排放,保护了城市的空气环境也为保护大自然迈出一大步。
[0012]优点二: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一个电瓶用电的同时另一个电瓶充电,为小车持续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0013]优点三:本实用新型充电和放电的转换是和四个电瓶组相配合变换的,并且为顺时针转动的变换;有效了带动所有的电瓶组,保证了每个电瓶组的充分使用;使得小车供电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主体示意图
[0016]图中:1、车体;2、太阳能电池板;3、C组电瓶;4、D组电瓶;5、B组电瓶;6、A组电瓶;7、顺时针转向开关;8、充电线路接触点;9、用电线路接触点;10、A组电瓶接触柱;11、B组电瓶接触柱;12、C组电瓶接触柱;13、D组电瓶接触柱;14、外导体;15、内导体;16、充电导体圈;17、用电导体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包括电源组、电源控制主体、车体I和小车驱动装置;所述车体I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电源组位于车体I中的车座下面。
[0019]所述电源组包括了 A组电瓶6、B组电瓶5、C组电瓶3和D组电瓶4 ;C组电瓶3和D组电瓶4位于驾驶室座凳下方;每组电瓶均设置有两个铜薄片接触点,并两个铜薄片有正负之分;四组电瓶分别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
[0020]电源控制主体包括内导体15和外导体14,在电源控制主体上部设置有充电导体圈16和用电导体圈17,用电导体圈17和充电导体圈16位于外导体内侧和内导体外侧之间;用电导体圈17和充电导体圈16外侧分别设置有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8和用电线路导电接触点9 ;在内导体15顶部内侧设置有顺时针转向开关7 ;充电线路一端与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8连接,并固定在内导体15上,另一端直接与充电接触柱连接;在电源控制主体下部设置有A组电瓶接触柱10,B组电瓶接触柱11,C组电瓶接触柱12和D组电瓶接触柱13 ;且各组电瓶接触柱均设置在外导体15内侧;所述A、B、C、D四组电瓶接触柱为圆形顺时针放置,并利用顺时针转向开关7带动四组电瓶接触柱顺时针转动。
[002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电源控制主体,车体(I)和小车驱动装置;所述车体(I)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2),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电源组位于车体(I)中的车座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包括A组电瓶(6)、B组电瓶(5)、C组电瓶(3)和D组电瓶(4) ;C组电瓶(3)和D组电瓶(4)位于驾驶室座凳下方;每组电瓶均设置有两个铜薄片接触点,并两个铜薄片有正负之分;四组电瓶分别与电源控制主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主体包括内导体(15)和外导体(14),在电源控制主体上部设置有充电导体圈(16)和用电导体圈(17),用电导体圈(17)和充电导体圈(16)位于外导体(14)内侧和内导体(15)外侧之间;用电导体圈(17)和充电导体圈(16)外侧设置有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⑶和用电线路导电接触点(9);在内导体(15)顶部内侧设置有顺时针转向开关(7);充电线路一端与充电线路导电接触点(8)连接,并固定在内导体(15)上,另一端直接与充电接触柱连接;在电源控制主体下部设置有A组电瓶接触柱(10),B组电瓶接触柱(11),C组电瓶接触柱(12)和D组电瓶接触柱(13);且各组电瓶接触柱均设置在外导体(15)内侧;所述A、B、C、D四组电瓶接触柱为圆形顺时针放置,并利用顺时针转向开关(7)带动四组电瓶接触柱顺时针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电动小车,包括电源组,电源控制主体,车体和小车驱动装置;所述电源组包括A,B,C,D四组电瓶,四组电瓶通过电源控制主体控制其充电或放电状态;电源控制主体包括内导体和外导体,电源控制主体上部设置有用电线路接触点和充电线路接触点,并且用电线路接触点和充电线路接触点均有正负极之分,在内导体内侧顶部设置有顺时针转向开关;四组电瓶分别通过导线与设在电源控制主体下方的四个对应的导电柱连接;电源控制主体上的充电线路接触点通过导线与设置在车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现一个电瓶充电同时一个电瓶放电,另外两个处于待命状态。
【IPC分类】B60L11/18, B60L8/00
【公开号】CN204801532
【申请号】CN201520519491
【发明人】毛羽柱
【申请人】毛羽柱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