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577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悬置连接支架作为影响整车安全以及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在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要求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动力总成发动机侧悬置支架来讲,大多数都采用铸铝或者铸铁材质支架,以满足设计空间复杂、性能要求高的需求;支架通过螺栓、螺母与发动机安装吊挂内螺纹或螺柱实现连接。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强度需求,支架上会设有多组加强筋I’,多组所述加强筋I’之间形成了封闭的凹槽,使支架遇水后易形成积水;同时,该支架上的安装槽2’也是一个易积水的结构。对于铸铁部件,长期积水后容易产生锈蚀,使得支架受损,影响支架的使用寿命。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改进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其具有有效的排水结构,不易积水锈蚀,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加强筋,所述第一安装面为贴近发动机的侧面;所述支架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处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有排水口。
[0007]优选地,从远离所述排水口的一侧至所述排水口的方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底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中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凸台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心的圆形环槽。
[0010]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上还设有多组第二安装孔,且其中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安装导向孔。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导向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孔段和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的大端开口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锥形孔段的小端端口与连接螺栓间隙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端,所述加强筋为两组,且每组所述加强筋均沿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连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弯折段。
[0013]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线束安装孔。
[0014]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吸振块安装部。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的加强筋设置在贴近发动机一侧的安装面上,一方面加强筋之间形成的凹槽不会接收废水,另一方面由于在此安装面上加强筋形成的凹槽槽口朝下,即使流入废水也方便排出;并且用于支架安装固定的安装槽还设有排水口,也方便积水排出。因此,该发动机悬置支架上不易积存废水,可避免生锈腐蚀,利于提高支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发动机悬置支架的仰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发动机悬置支架中第二安装孔的局部剖视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22]I’-加强筋,2’-安装槽;1-支架本体;
[0023]11-加强筋,12-安装槽,13-第一安装孔,14-排水口,15-安装凸台,16-定位槽,17-第二安装孔,18-线束安装孔,19-吸振块安装部;
[0024]a-圆柱孔段,b-锥形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0026]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I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加强筋11,所述第一安装面为贴近发动机的侧面,因此多组所述加强筋11之间形成的凹槽不会接收废水,有废水流入时,由于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废水也会随时排出,避免了积水;所述支架本体I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设有第一安装孔13,用于与发动机悬置螺栓连接,并且所述安装槽12的槽壁设有排水口 14,当所述安装槽12中有积水时,可从所述排水口 14处流出。上述设计,避免了在所述支架本体I上存留积水,可防止支架锈蚀。
[0027]为了方便积水在所述安装槽12中随时流出,从远离所述排水口 14的一侧至所述排水口 14的方向,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底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0028]在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槽12中设有安装凸台15,所述第一安装孔13开设在所述安装凸台15上,保证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3的连接处为平面,连接牢靠,且所述安装凸台15的高度高于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高度,所述安装凸台15上有积水时,可随时流到所述安装槽12中,再通过所述排水口 14排出。
[0029]为了提高支架的装配精度,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还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同心的圆形环槽。装配时,所述定位槽16与发动机悬置的端头配合固定,再进行其他位置的螺栓连接。
[003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I上还设有多组第二安装孔17,所述第二安装孔17优选为在开口处具有凸台特征的通孔,且有其中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17为安装导向孔,以保证安装效率。
[0031]具体地,所述安装导向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孔段a和锥形孔段b,所述锥形孔段b的大端开口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锥形孔段b的小端端口与连接螺栓间隙配合。装配时,先使用连接螺栓在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插入所述安装导向孔,由于所述安装导向孔在此端为所述锥形孔段b的大端,因此方便连接螺栓的放入,然后所述锥形孔段b的小端开口对连接螺栓进行导向,方便连接螺栓的快速插入固定。使用两组所述安装导向孔预固定后,再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一侧,将连接螺栓插入其余所述第二安装孔17中,进行连接固定。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端,所述安装槽12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折段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7可设置在所述第三弯折段上。其中,所述加强筋11优选为两组,且每组所述加强筋11均沿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连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弯折段。这样设计所述加强筋11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加强筋密布造成产品出模困难或产品缺陷等问题。
[0033]另外,为了提高支架的通用化程度,所述支架本体I上设有线束安装孔18,以用于支架附近线束的布置固定;所述支架本体I的侧端面上设有吸振块安装部19,用于安装吸振块。所述吸振块安装部19可为设有安装孔的圆柱结构。
[0034]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述发动机悬置支架优选一体成型结构。
[0035]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I)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加强筋(11),所述第一安装面为贴近发动机的侧面;所述支架本体(I)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设有第一安装孔(13),且所述安装槽(12)的槽壁处设有排水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从远离所述排水口(14)的一侧至所述排水口(14)的方向,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底面的高度逐渐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2)中设有安装凸台(15),所述第一安装孔(13)开设在所述安装凸台(15)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同心的圆形环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I)上还设有多组第二安装孔(17),且其中至少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17)为安装导向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向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孔段(a)和锥形孔段(b),所述锥形孔段(b)的大端开口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所述锥形孔段(b)的小端端口与连接螺栓间隙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和第三弯折端,所述加强筋(11)为两组,且每组所述加强筋(II)均沿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三弯折段连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弯折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I)上设有线束安装孔(18) ο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I)的侧端面上设有吸振块安装部(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一组或多组加强筋,所述第一安装面为贴近发动机的侧面;所述支架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处设有排水口。该发动机悬置支架不易积水,可防止支架锈蚀,利于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60R13/07, B60K5/12
【公开号】CN204915279
【申请号】CN201520722803
【发明人】廖武, 张军然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