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客车吸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42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客车吸能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客车吸能模块,属于轨道客车机械安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客车实际运营过程中,总有一些意外的事故发生,比如撞车事故。而先进的轨道车辆上一般均装有吸能模块,当轨道车辆发生撞击时,吸能模块与车钩缓冲装置能共同有效地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车体不发生永久变形,尽可能减少撞击对车辆的损坏,并使车钩和车体前端的维修量降到最低,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司机和乘客的安全,但是,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其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客车吸能模块,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克服了现有同类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防爬机构、吸能单元和横梁组成轨道客车吸能模块,防爬机构为空心的插槽横梁,其前端面横向均匀分布有数条肋筋齿,后端面与数根空心筒状的吸能单元固定连接,吸能单元的另一端与空心结构的横梁连接构成框架吸能模块;防爬机构在最前面,中间是吸能单元,后面是横梁。
所述的吸能单元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几何形状,筒形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吸能单元的首先变形区。
防爬机构的作用是在列车相撞时,其前端的肋筋齿可相互啮合在一起,防止列车相互爬升,造成脱轨、翻车等更大的损失,同时它也作为吸能结构的刚性体存在;吸能单元是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来吸收列车撞击时所产生的大部分能量,为吸能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四个纵向梁组成的结构,工艺施工过程也简单,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由于车辆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车体不发生永久变形,尽可能减少撞击对车辆的损坏,并使车钩和车体前端的维修量降到最低,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防爬机构1、吸能单元2和横梁3构成,其中,防爬机构1为空心的插槽横梁,其前端面横向均匀分布有数条肋筋齿4(本实施例为3条),后端面与数根空心筒状的吸能单元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为4根),吸能单元2的另一端与空心结构的横梁3连接构成框架吸能模块;吸能单元2的横截面采用四边形,筒形本体上开设有3个通孔。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客车吸能模块,由防爬机构、吸能单元和横梁组成,其特征在于防爬机构为空心的插槽横梁,其前端面横向均匀分布有数条肋筋齿,后端面与数根空心筒状的吸能单元固定连接,吸能单元的另一端与空心结构的横梁连接构成框架式吸能模块。
2.根据所述的吸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吸能单元横截面选自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几何形状,筒形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客车吸能模块,由防爬机构、吸能单元和横梁组成,防爬机构为空心的插槽横梁,其前端面横向均匀分布有数条肋筋齿,后端面与数根空心筒状的吸能单元固定连接,吸能单元的另一端与空心结构的横梁连接构成框架吸能模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四个纵向梁组成的结构,工艺施工过程也简单,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由于车辆撞击所产生的能量,车体不发生永久变形,尽可能减少撞击对车辆的损坏,并使车钩和车体前端的维修量降到最低,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文档编号B61G11/16GK2892604SQ2006200287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牛锡平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