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583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运输设备,尤其与一种车辆运输车有关。
背景技术
车辆运输车是专门用于运输轿车等商品车的特种车辆。车辆运输车的用 于装载所运车辆的车辆装载平台一般有上下两层。为增强装车功能,上层平 台分为两到三块,每块平台四角通过支撑立柱进行支撑。为方便合理地装运 商品车,上层平台需要上升下降,升降由设置于所述支撑立柱的升降机构实 现,通常应用最多的是油缸提升机构。
装车的时候,把车辆装入端的上层平台一侧倾斜以形成斜坡,待装载于 上层平台的车辆依次借助该斜坡驶上该上层平台,然后将该"斜坡"提升到 与其他各块平台平齐。卸车的时候,把车辆驶出端的上层平台一侧倾斜以形 成斜坡,上层平台待卸载的车辆依次借助该斜坡驶离该上层平台,完成卸车 作业。有些情况下,也需要根据待装载车辆的车型,调整上层平台的高度。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上层平台的每块平台四角都安装有提升机构,每块平 台的支撑立柱与提升机构相互独立,所需的油缸等升降机构与支撑立柱也较 多,因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 车,以简化车辆装载平台的支撑与提升机构,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沿车辆横向成对的设置于 所述上层平台左右两侧用于支撑所述上层平台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固 设在车架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上层平台的升降机构,所述上层平台由至少两块平台本体沿车辆纵向顺序排列组成,至少有两块相邻 平台本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且该连接端的一侧共同支撑 于一对所述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至少为三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简化了车辆装 载平台的支撑结构与升降机构,降低了车辆装载平台与车辆运输车的制造成 本,同时,在使用中也简化了装卸作业的复杂度。两块相邻平台之间,采用 一套支撑与升降机构,并有效的解决了两相邻平台之间的运动干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装载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相邻平台间铰接装置的俯 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第一平台本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圆孔吊耳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支撑立柱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插销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平台上升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的平台下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用于 装载车辆的车辆装载平台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未示出)和沿车辆横向 成对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平台左右两侧用于支撑所述上层平台的支撑立柱ll, 支撑立柱11固设在车架边梁上。支撑立柱11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上层平 台的升降机构,支撑立柱]l是成对设置,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其上设置的升 降机构,相对于上层平台,也是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上层平台由至少两块 平台本体组成,如平台本体2和平台本体3,也可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台 本体组成,各平台本体沿车辆纵向顺序排列。如图1所不,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至少有两块相邻平台本体之间
通过连接装置可相对移动的连接,且该连接端的一侧共同支撑于一对支撑立
柱ll,所述连接装置使所述两块相邻平台本体升降时能够相对位移,以防止 两平台本体在升降时的运动干涉。
防止运动干涉的连接装置可由如下方式实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连接装置由连接轴23、连接于平台本体2的具有长孔210的长孔吊耳21和 连接于平台本体3的具有圆孔310的圆孔吊耳31组成,连接轴23穿设于圆 孔310和长孔210中,并能够在长孔210中沿长孔210纵向移动。如图3所 示,长孔210形成于长孔吊耳21的伸出端212,对中的两圆孔310分别形成 于圆孔吊耳31的两伸出端312、 313。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在装载平 台上升时,如图8所示,平台本体2和平台本体3之间的相对距离拉大,此 时,连接轴23位于长孔210的远离平台本体2的一端,此时,平台本体2 和平台本体3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大。而在图9所示的下降状态,连接轴23 位于长孔210的靠近平台本体2的一端,此时,平台本体2和平台本体3之
间的相对距离最小。该长孔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两相邻平 台本体间的最大距离相应设定。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长孔吊耳21下端212焊接在平 台本体2的边梁上;也可在长孔吊耳下端焊接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平 台本体2的边梁用螺栓连接;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 圆孔吊耳31下端312焊接在平台本体3的边梁上;也可以在圆孔吊耳下焊接 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平台本体3的边梁用螺栓连接。同样,也可 以在平台本体2上设置圆孔吊耳,相应的在平台本体3上设置长孔吊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平台本体2和平台 本体3,通过在平台本体3端部内侧设置的铰支座13,共同支撑于各成对支 撑立柱中的一对支撑立柱11。平台本体2可以沿铰支座13的旋转轴旋转一 定角度,例如在平台本体2为了车辆装入形成坡度时,平台本体2与地面的 夹角可低至20度,足可使待装载车辆驶入。如图4所示,铰支座13包括铰 支座本体131和底板132,旋转轴设置于铰支座本体131。在平台本体2的下 边梁上焊接底板22,将铰支座13的底板132和平台本体2的底板22用螺栓 133螺接在一起。同样,铰支座也可以设置在平台本体3端部内侧。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成对的支撑
立柱11的两相对内侧形成有凹槽110,如图6所示,凹槽110由外板111和 内板112、 113形成,并形成向支撑立柱ll内侧开口的凹槽开口 114。所述 升降机构优选为油缸12,油缸12设置于所述凹槽110内,油缸12的活塞杆 120顶部连接内滑块15的耳板151,内滑块15能够在所述凹槽110内滑动, 内滑块15从凹槽开口 114方向外伸出外伸轴130,铰支座13铰接于内滑块 15的外伸轴130,因此,外伸轴130也即是铰支座13的旋转轴。油缸12的 活塞杆120伸縮时,通过内滑块15、铰支座13带动平台本体2、平台本体3 升降。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车辆运输车,每个支撑立柱11 内侧焊接有一对多孔板17,每对多孔板17的不同高度的孔内能够穿设承托 所述铰支座13的插销18,插销18通过承托外伸轴130实现对铰支座13的 承托。在非装卸状态,承托住铰支座13,可使平台本体2和平台本体3实现 定位,减少铰支座13的受力,提高铰支座13的使用寿命。如图7所示,插 销18包括插销本体180和插销把手181,插销18的端部穿设有插销卡182。 穿设插销卡182的目的在于防止插销18在插销本体180纵向蹿动,而插销把 手181便于插销18的穿入和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上层平台可以包括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平台本体。以三个平台本体为例,在有三个平台本体的情况下,既可以是每 个相邻的平台本体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三个平台本体通过四 对支撑立柱支撑;也可以是其中两个相邻的平台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 连接,而另一个平台本体单独通过独立的设置于其四角的支撑立柱支撑,并 通过支撑立柱内设置的油缸进行升降操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 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 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沿车辆横向成对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平台左右两侧用于支撑所述上层平台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固设在车架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上层平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台由至少两块平台本体沿车辆纵向顺序排列组成,至少有两块相邻平台本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且该连接端的一侧共同支撑于一对所述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至少为三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平台本体分别为第一平台本体和第二平台本体,所述连接装置由连接轴、连接于所述 第一平台本体的具有长孔的长孔吊耳和连接于第二平台本体的具有圆孔的圆孔吊耳组成,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圆孔和长孔中,并能够在所述长孔中沿 所述长孔纵向移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 平台本体和第二平台本体,通过在所述第一本体端部内侧设置的铰支座,共 同支撑于所述支撑立柱。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成对的所述支撑立柱 的两相对内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升降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设置于所述凹槽 内,所述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连接有能够在所述凹槽内滑动的内滑块,所述铰 支座铰接于所述内滑块的外伸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上固定 连接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的不同高度的孔内能够穿设承托所述铰支座的插 销。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端部穿设有插销卡。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吊耳下端焊 接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平台本体的边梁用螺栓连接;所述圆 孔吊耳下端焊接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平台本体的边梁用螺栓 连接。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吊耳焊接于所述第一平台本体边梁,所述圆孔吊耳焊接于所述第二平台本体边梁。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台还包括 第三平台本体,所述第二平台本体和所述第三平台本体之间也通过所述连接 装置连接,所述三个平台本体通过四对支撑立柱支撑。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台还包 括第三平台本体,所述第三平台本体的四角通过独立的支撑装置支撑。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运输车,包括上层平台、下层平台和沿车辆横向成对的设置于所述上层平台左右两侧用于支撑所述上层平台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固设在车架上,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上层平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平台由至少两块平台本体沿车辆纵向顺序排列组成,至少有两块相邻平台本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且该连接端的一侧共同支撑于一对所述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至少为三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运输车,能够简化车辆运输车的升降机构,降低车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1D3/18GK201325364SQ20082017675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邬世锋, 陆康鉴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