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道岔精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尤其是涉及无砟道岔的精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业城市交通体系的铁路交通已成为大中城市连接的重要 纽带。以无砟结构为主的轨道形式,已经成为现今国内轨道发展的主要的趋势,并大力的进 行建设。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是我国客运专线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此还成立了高 速道岔课题组。无砟道岔是轨道结构中最为复杂的部分,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轨道结 构的受力、平顺性、行车安全及舒适性,因而无砟道岔的铺设就成为无砟轨道关键施工技术 之一。 道岔在厂内预组装调试合格后,拆截成散件运输到现场;现场将散件(扣件、轨 枕、钢轨件等)进行组装、联接,并安装支撑调整系统,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拆除组装平台, 进行精调;道岔精调是保证道岔铺设精度的关键过程,为此,专门研制出了一种道岔精调方 法。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实践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岔精调方法,能保证道岔具有很好的 整体平顶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岔精调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第一步,精调前检查 竖向调整架安放竖直,并且能够承力;混凝土底座横向调整件安放正确,并与岔枕 桁架钢筋连接;拆除组装平台; 第二步,在加密基桩上安装棱镜,将道岔状态检测仪放置在道岔上; 第三步,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对道岔进行一
次精调; 第四步,绑扎桁架钢筋和安装模板,并进行二次精调,使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 中线偏差不超过2mm、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不超过2m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更好地保证了道岔具有好的整体平顺性,并更好地保持了 道岔的几何形位状态,提高了无砟道岔施工的工效和精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
)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 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种道岔精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精调前检查 竖向调整架安放竖直,并且能够承力;混凝土底座横向调整件安放正确,并与岔枕 桁架钢筋连接;拆除组装平台; 第二步,在加密基桩上安装棱镜,将道岔状态检测仪放置在道岔上; 第三步,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对道岔进行一
次精调。当出现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中线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调整横向调整件;当出
现道岔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调整竖向调整架。 第四步,绑扎桁架钢筋和安装模板,并进行二次精调。当出现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 设计中线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调整横向调整件;当出现道岔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超过允 许范围时,调整竖向调整架。最后使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中线偏差不超过2mm、高程与 设计高程偏差不超过2mm。 本发明在精调前检查,是因为精调前拆除组装平台,整组道岔的支撑和精调的实 施,全部依靠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完成,所以在精调前要保证其承力,并确保道岔稳定 在初步调整状态下。 本发明在加密基桩上安装棱镜头,将道岔状态检测仪放置在道岔上,是精调的测 量保证措施,使得道岔测量精度能够保证。 本发明的一次精调是通过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来实现的,保证道岔能够达到 设计精度,并保持状态。
本发明的二次精调是因为道岔在一次精调后,由于进行了绑扎钢筋和安装模板 的工作,对道岔有一定的扰动,会使道岔出现几何形位的变化,就要再次进行精调工作,使 得道岔满足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中线偏差不超过2mm、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不超过2mm。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 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权利要求
一种道岔精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精调前检查竖向调整架安放竖直,并且能够承力;混凝土底座横向调整件安放正确,并与岔枕桁架钢筋连接;拆除组装平台;第二步,在加密基桩上安装棱镜,将道岔状态检测仪放置在道岔上;第三步,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对道岔进行一次精调;第四步,绑扎桁架钢筋和安装模板,并进行二次精调,使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中线偏差不超过2mm、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不超过2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精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竖向调整架安放竖直,并且能够承力;混凝土底座横向调整件安放正确,并与岔枕桁架钢筋连接;拆除组装平台;在加密基桩上安装棱镜,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放置在道岔上;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竖向调整架和横向调整件对道岔进行一次精调;绑扎桁架钢筋和安装模板,并进行二次精调,使道岔直股中线与线路设计中线偏差不超过2mm、高程与设计高程偏差不超过2mm。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更好地保证了道岔具有好的整体平顺性,并更好地保持了道岔的几何形位状态,提高了无砟道岔施工的工效和精度。
文档编号E01B35/00GK101768902SQ20091031267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万轶, 宋德佩, 杜建武, 梅红, 王智勇, 白昆华, 秦瑞谦, 肖肃宇, 谢录杲, 赵代强, 赵 智, 龚斯昆 申请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