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设计,主要适用于电力机车车体底架的结构设计布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交流传动机车DJl、HXDl、HXD1B、HXDlC以及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机车底架地板采用10或20mm厚钢板,而底架地板只是直接搭焊在底架侧梁和贯通式中梁上,因此底架地板对底架纵向承载贡献不大,同时,因地板与底架侧梁上表面不在同一平面,对车内设备安装骨架的模块化设计造成影响,而新型大轴重重载交传电力机车不仅对底架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机车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底架地板只是直接搭焊在底架侧梁和贯通式中梁上,对底架纵向承载贡献不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底架结构,通过对现有底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期提高底架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能为车内设备的安装布置、车内设备及其安装骨架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底架结构包括底架地板、左侧梁和右侧梁,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分别位于底 架地板的外侧,且左侧梁和右侧梁的上部均与底架地板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底架地板的强度,提高底架的承载能力,所述底架地板的底面安装有底架中梁。为了提高焊接质量,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的上部均与底架地板优选采用对接焊接。为了提高了底架的纵向承载能力,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的上表面与底架地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地板与左侧梁、右侧梁连接处的厚度一致。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在保持底架各主梁结构不变,只改变底架地板与侧梁的连接方式,提高底架的承载能力,满足大轴重重载机车的要求。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增加侧梁高度,采用20mm厚底架地板与侧梁上部对接,使底架地板上平面与左、右侧梁上平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将底架地板与底架侧梁上部对接,使底架地板与底架框架组成一整体箱型结构,底架地板有效地提高了底架的纵向承载能力;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侧梁高度,提高了底架的强度和刚度;3)本实用新型将底架地板与左、右侧梁上平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方便了车内设备布置安装,也便于车内设备及其安装骨架的模块化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在图中 I-左侧梁,2-底架地板,3-底架中梁,4-右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底架结构,如图I和2所示,包括底架地板2、左侧梁I和右侧梁4,所述底架地板2的底面安装有底架中梁3。所述左侧梁I和右侧梁4分别位于底架地板2的外侧,且左侧梁I和右侧梁4的上部均与底架地板2对焊焊接,如图3所示,所述左侧梁I和右侧梁4的上表面与底架地板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20mm厚底架地板2与左、右侧梁1,4对接边背面机加工斜边,使底架地板2与左、右侧梁1,4对接处厚度一致,对接边开焊接坡口,对焊后底架地板2上平面与左、右侧梁1,4上平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包括底架地板(2)、左侧梁(I)和右侧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I)和右侧梁(4)分别位于底架地板(2)的外侧,且左侧梁(I)和右侧梁(4)的上部均与底架地板(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地板(2)的底面安装有底架中梁(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I)和右侧梁(4)的上部均与底架地板(2)对接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I)和右侧梁(4)的上表面与底架地板(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地板(2)与左侧梁(I)、右侧梁(4)连接处的厚度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底架结构,为了解决现有的底架地板只是直接搭焊在底架侧梁和贯通式中梁上,对底架纵向承载贡献不大的问题,所述大轴重重载电力机车底架结构保持各主梁结构不变,增加侧梁高度,改变底架地板与左、右侧梁的连接方式,将传统底架地板与侧梁搭接焊接改为对接焊接,使底架地板上平面与侧梁上平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此提高底架的承载能力,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大轴重重载机车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底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底架的纵向承载能力,同时也能为车内设备的安装布置、车内设备及其安装骨架的模块化设计提供便利。
文档编号B61F1/02GK202508104SQ20122004504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张涛, 杨相健, 金希红, 陈尚强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