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道,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属于电机通风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对机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车高速、重载,要求牵引电机功率大,对机组散热要求高,机组散热情形的好坏将决定机车能否安全运行,因此,对机车牵引电机及其配套的通风道要求也较高。传统机车牵引电机通风道采用的是软风道,该软风道由五防布制成。通常来说,采用聚乙基脂PB五防布材料制作的软风道,不能拉伸和收缩,加上软风道内的支撑钢丝和布料折叠在自重下自然下垂,显得非常臃肿;另外,由于机车在直线上时导致软风道的加长部分从下至上重叠在一起,上部重叠部分的局部可能向一边滑移,造成钢丝和布料接磨,布料被破损。另一种软风道由橡胶制成,主要在国内NJ2、HXN3、HXN5等机车上采用,受机车结构限制,橡胶风道的高度受到限制,因此机车过小曲线时,橡胶风道的横向位移有限,如果机车过小曲线,可能造成橡胶风道的撕裂;如果将橡胶长度增长,层数将随之变得过多,占用空间大,在直道上也会形成皱裙,影响电机的通风量,而且运用时间加长以后会造成橡胶弹性降低,容易被撕裂。因此,现有的牵引电机风道无论是采用五防布还是橡胶制成都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风道在结构上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急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解决现有五防布及橡胶制成的风道容易被破坏,使用时存在臃肿、不灵活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包括磨耗板、上折弯板、橡胶风道体、上紧固板、下紧固板和圆弹簧,所述上折弯板设于磨耗板的下方,上紧固板设于上折弯板的下方,所述橡胶风道体为波浪形,橡胶风道体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紧固板和下紧固板固定,所述磨耗板、上折弯板和橡胶风道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弹簧设于橡胶风道体内,且圆弹簧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橡胶风道体的波浪形变形方向一致。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磨耗板与车架滑板之间采用滑动结构,形成一对滑动摩擦副。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磨耗板和上折弯板上均对应设置供从下连接风道体进入的风通过的长圆形通风孔。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磨耗板为经耐磨并热处理后的65Mn材料制成的四角带倒圆角的方体形,四周与车架滑板的轮廓相同。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上折弯板为两端往下弯折的方体形。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橡胶风道体的两端分别与上紧固板和下紧固板通过螺栓固定。作为更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定位销和下连接风道体,所述定位销设于下连接风道体的内表面,下连接风道体、下紧固板和橡胶风道体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圆弹簧的下底端套于定位销的外侧,圆弹簧通过定位销定位于橡胶风道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的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整体美观、整齐,风道短使得风阻更小,更容易满足牵引电机的通风量要求;机车过小曲线时,通过风道上的橡胶风道体本身变形和通风道上法兰与车架出风口法兰滑移产生的横动量叠加,减少橡胶风道体的拉伸,防止其拉伸过大,提高了风道的可靠性,满足转向架与车架之间的转动要求,同时保证牵引电机的通风量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图4是滑动式通风道与车架滑板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D向示意图。图中1_磨耗板,2-上折弯板,3-橡胶风道体,4-上紧固板,5-下紧固板,6-圆弹簧, 7-下连接风道体,8-定位销,9-长圆形通风孔,10-车架滑板,
11-车架下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弓I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包括磨耗板1、上折弯板2、橡胶风道体3、上紧固板4、下紧固板5、圆弹簧6、定位销8和下连接风道体7,磨耗板I为经耐磨并热处理后的65Mn材料制成的四角带倒圆角的方体形;所述上折弯板2为两端往下弯折的方体形。所述上折弯板2设于磨耗板I的下方,上紧固板4设于上折弯板2的下方,所述橡胶风道体3为波浪形,橡胶风道体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紧固板4和下紧固板5固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风道体3的两端分别与上紧固板4和下紧固板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磨耗板1、上折弯板2和橡胶风道体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弹簧6设于橡胶风道体3内,且圆弹簧6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橡胶风道体3的波浪形变形方向一致。所述定位销8设于下连接风道体7的内表面,下连接风道体7、下紧固板5和橡胶风道体3通过螺栓固定;圆弹簧6的下底端套于定位销8的外侧,圆弹簧6通过定位销8定位于橡胶风道体3内。所述磨耗板I和上折弯板2上均对应设置供从下连接风道体7进入的风通过的长圆形通风孔9。在橡胶风道体里设置的圆弹簧,其目的是一方面为了增加整个通风道的整体刚度,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橡胶风道体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弹性,可伸长和收缩,当机车过曲线时,通风道会发生横向变形,当机车过完曲线进入直线后,圆弹簧可以增加复原力矩,促使通风道迅速复原,确保牵弓I电机具有足够风量。如图4、图5所示,通风道的磨耗板I与车架滑板10采用滑动结构,车架滑板10焊接在车架下平面11上.当机车运行时,磨耗板I与车架滑板10形成一对滑动摩擦副。磨耗板I为经耐磨并热处理后的65Mn材料制成的四角带倒圆角的方体形,滑动摩擦阻力小,很容易依靠通风道自身弹性使车架滑板复原;磨耗板的四周与车架滑板的轮廓相同。机车过曲线靠通风道的横向变形和通风道磨耗板I与车架滑板10的滑动,来适应牵引电机与车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机车在直道上运行时,通风道通风面积最大;机车在曲线上运行时,磨耗板I与车架滑板10之间的通风面积随着机车通过曲线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机车速度受限制,牵引电机对进风量的要求降低,因此通风道通风面积在曲线上虽然有所降低,但完全能够满足牵引电机冷却要求。下连接风道体采用铸钢材料,其下方与牵引电机法兰连接。这种牵引电机滑动式通风道结构占用空间非常小,机车在直道上时靠通风道的弹性复位到原始状态,所以显得美观、整齐;滑动部分为机车在小曲线上运行时弥补通风道拉伸长度的不足;滑动位移与机车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电机相对转心的位置、电机进风口在纵向中心线一侧的距离有关;该结构在一般曲线上则靠橡胶的拉伸变形即可适应机车通过曲线的位移要求,当机车进入直线以后转向架相对车体的转角为零,靠橡胶风道体和圆弹簧的弹性使通风道回到原始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磨耗板(I)、上折弯板(2)、橡胶风道体(3)、上紧固板(4)、下紧固板(5)和圆弹簧(6),所述上折弯板(2)设于磨耗板(I) 的下方,上紧固板(4)设于上折弯板(2)的下方,所述橡胶风道体(3)为波浪形,橡胶风道体(3)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紧固板(4)和下紧固板(5)固定,所述磨耗板(I)、上折弯板(2)和橡胶风道体(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弹簧(6)设于橡胶风道体(3)内,且圆弹簧(6)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橡胶风道体(3 )的波浪形变形方向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板(I)与车架滑板(10)之间采用滑动结构,形成一对滑动摩擦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耗板(I)和上折弯板(2)上均对应设置供从下连接风道体(7)进入的风通过的长圆形通风孔(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磨耗板(I)为经耐磨并热处理后的65Mn材料制成的四角带倒圆角的方体形,四周与车架滑板(10)的轮廓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弯板(2) 为两端往下弯折的方体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风道体(3)的两端分别与上紧固板(4)和下紧固板(5)通过螺栓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或4或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销(8)和下连接风道体(7),所述定位销(8)设于下连接风道体(7)的内表面,下连接风道体(7 )、下紧固板(5 )和橡胶风道体(3 )通过螺栓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弹簧(6)的下底端套于定位销(8)的外侧,圆弹簧(6)通过定位销(8)定位于橡胶风道体(3)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包括磨耗板、上折弯板、橡胶风道体、上紧固板、下紧固板和圆弹簧,所述上折弯板设于磨耗板的下方,上紧固板设于上折弯板的下方,所述橡胶风道体为波浪形,橡胶风道体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紧固板和下紧固板固定,所述磨耗板、上折弯板和橡胶风道体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圆弹簧设于橡胶风道体内,且圆弹簧弹性形变的方向与橡胶风道体的波浪形变形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机车牵引电机用滑动式通风道的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整体美观、整齐,风道短使得风阻更小,更容易满足牵引电机的通风量要求;机车过小曲线时,提高了风道的可靠性,满足转向架与车架之间的转动要求,保证牵引电机的通风量要求。
文档编号B61C17/04GK202847696SQ2012205329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谢青, 仇建军, 王坤全, 余理, 向世中 申请人: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